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流行音乐对青少年的影响

流行音乐对青少年的影响

探索“流行音乐对青少年的影响”——慢步慢行一、问题提出流行音乐是现代人的音乐,是青年人的音乐。

一位音乐学者说:“通俗音乐使历史上首次出现了一种作为年轻人特权的艺术形式。

”流行音乐随时尚的风向不断变幻,而喜欢新奇、奔放、刺激的青少年也为流行音乐鲜明的情感,流畅、新颖的旋律如痴如狂。

这些流行音乐对青少年的影响之深让人咋舌,我们小组想深入探讨流行音乐对我们的利与弊,让其发挥正面的引导作用为此我们在湖州观风大厦、星火大厦、浙北大厦三所综合性商场对路人发放问卷,共发放80份问卷,收回80份.二、研究过程1、透视“流行音乐”流行音乐,早已不是陌生的词汇,报刊、电视、电台、日常口语中,到处可见它的字眼、语词,流行音乐可谓无处不在。

但是流行音乐的涵义是什么呢??却没有统一、明确的界定。

流行音乐(POPULAR MUSIC)源于美国,包括“布鲁士”、“爵士流行曲”、“摇滚乐”、“乡村歌曲”等多种形式。

《新格罗夫美国音乐大辞典》是这样界定“流行音乐”的涵义的:“流行音乐,一种音乐类型,包括多种风格,易为大多数人所理解;对于它的欣赏无需多少音乐知识或音乐技能。

在某些方面它与古典音乐、民谣音乐以及爵士音乐有很大不同。

流行音乐的篇幅一般不长。

突出旋律线条(声乐作品居多),和声语音比较有限、简单。

”英国《牛津简明音乐词典》似乎更侧重于流行音乐的历史:“流行音乐(或通俗音乐),初期指能吸引广大观众的音乐会,自20世纪50年代后期起‘POP’一词特指非古典音乐,通常称如甲壳虫、滚石、阿巴等音乐的表演者们所演唱的歌曲……”从广义上看,任何一首流行的音乐都可称为“流行音乐”。

狭义的“流行音乐”是专指那些在我们当今音乐生活中覆盖面比较广,主要以电声乐队为演出形式,内容通俗易懂、贴近生活,唱法自由,主要为青年人喜欢的,常有较强商业目的的音乐。

流行音乐,从文化属性上看,毫无疑问是属于流行文化的。

流行文化是工业社会与后工业社会的产物,它是以现代传媒为载体,以特定的年龄成员(主要是青少年)为受众,以批量生产为特征,以追求商业利益为目的的一种媒介文化。

迈克尔•布雷克认为,流行媒介文化是“以音乐、时装、杂志、电视和电影为消费对象,建立在大众传播媒介的青年消费所肯定的价值观念、活动和角色基础上的一种青年分层文化。

”2、流行音乐受欢迎的原因首先,从本体上看,流行音乐自身的特点迎合了青少年的需要,这是流行音乐得以在青少年中流行的最基本因素。

流行音乐在内容上具有很浓的时代气息,贴近生活,词意直露明了,语言通俗易懂,那些表现欢乐、憧憬、友情、苦闷、伤感等情绪的作品,特别能引起青少年情感的交融与共鸣。

对爱情的朦胧意识也使他们对“爱情歌曲”怀有特殊的兴趣。

流行音乐的旋律通俗上口,结构短小、简练,易学易记,节奏清晰,单纯而富有变化,这都是青少年特别喜爱的。

流行音乐大多音域不宽,一般用真声都可以演唱,这也是它受青少年喜爱的一个重要原因。

流行音乐在伴奏上,除了传统乐器的音色外,更多的运用了电声乐器,以产生一些新奇的音效,这对喜爱新奇、希望获得听觉快感的青少年来说,无疑也是颇有吸引力的。

另外,流行音乐一般娱乐性较强,这有利于青少年调节紧张的生活,缓解心理压力。

其次,流行音乐的流行离不开青少年对流行音乐的接受与认同。

流行音乐能够在青少年中广泛传播,处于青春萌动期的青少年对生活充满色彩斑斓的梦幻,他们的神经敏锐地感受着周围生活的一切信息,尤其是异性间的交往使他们产生许多无可名状的情感冲动。

另外,他们在平时的学习、工作中承受了太多的压力,这些都驱使他们要寻求一种情绪来缓解、宣泄和慰藉自己,以获得精神和信念的支持。

而流行音乐那些贴近青少年生活、沟通青少年心理的词曲,都迎合了青少年的这种需求。

除此之外,流行音乐因为被视为青少年自己的音乐,是青少年亚文化的主要内容。

因此,青少年出于逆反心理和对成人社会的反抗,而固守流行音乐的阵地。

他们把面对现实的不满、对成人社会的不满都呈现于流行音乐中。

同时,流行音乐也赋予了青少年的群体归属感,他们通过流行音乐形成了身份认同。

从这层意义上说,流行音乐反映了处于非主流地位的青少年群体对占社会支配地位的权力集团与意识形态的逃避、抵制与反抗。

最后,青少年喜欢流行音乐除了自己主动的追逐以满足个人需求以外,还有一部分人是出于从众的需要。

流行音乐的传播构建了一种文化氛围,流行音乐成为群体成员联系的纽带。

为了让自己适应这种文化氛围,不破坏群体的内聚力以及行为方式,一部分人往往会把自己的好恶深藏于心,在表面上显示出对流行音乐的喜爱。

这是一种假象,是一种从众的需要,是为了获得群体归属感、稳定感与安全感。

流行音乐已不仅仅作为一种音乐存在,而是形成了一种文化氛围,一种青少年生存、成长的文化氛围。

这已经超出了主观选择的范围,而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事实。

不管是否喜欢,流行音乐总是萦绕在身边。

流行音乐已融入青少年生活中,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他们的思想、情感与行为方式。

3、流行音乐的利与弊一.积极影响1.丰富了中学生的音乐感知体验中学生听音乐就是感知音乐的过程流行音乐为学生们感知音乐提供了大量的素材,从与流行音乐的频繁接触中,学生们在感性的直观上获得了对音乐基本属性的认识。

比方说,有些学生不太会识谱,也不能正确表述节奏节拍、音高的含义,但是他们却能较准确地唱不少流行歌曲,节奏把握得也不错。

有些流行歌曲如R&B、摇滚等曲风的歌曲,音高和节奏都有相当大难度,但是学生在兴趣的引导下,通过反复模仿和练习也能够在整体音乐感觉上把握它。

流行音乐还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激发了学生们学习音乐的热情,让他们认识到了音乐的重要性,使音乐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份。

可以这样说,流行音乐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中学生们接触音乐的机会,同时也为学生感受音乐、理解音乐、热衷音乐提供了丰富的感性材料。

2、有助于情绪情感的调节为什么流行音乐可以帮助中学生调节情绪情感呢?其原因有四点。

第一、流行音乐本身就是十分情绪化的音乐类型,绝大部分的流行歌曲都是以抒情为主要内容的。

这是流行音乐能够和中学生产生心灵共振的根本原因,也是流行音乐有助于调节中学生情绪情感的前提条件。

第二、流行音乐的题材贴近生活,特别是有些校园民谣写的就像是发生在身边的事,比如《朋友》、《相亲相爱》、《童年》等等。

这些作品使学生感到亲切,能够与他们的心灵相通,可以释放他们的心情。

第三、流行音乐通俗易懂,相对于高雅音乐,欣赏流行音乐无需付出太大的精力,所以在繁重的学习之余,它成了中学生们的消除紧张疲劳的“轻松剂”。

第四、流行音乐形式丰富多样且琅琅上口,中学生们喜欢用唱流行歌曲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感受:有对友谊的珍惜,也有对生活的热爱;有幸福之情的流露,也有伤感的抒情;还有对神圣爱情的羡慕和向往。

有些同学出于自尊或自信心等方面的原因,羞于用语言直接表达自己的情感,流行音乐更成了他们表情达意的好工具。

另外,中学生的情绪情感还具有内隐性的特点,所以流行音乐在某些时候还被用来掩饰他们的内心活动。

基于上述四种原因,我们可以这样认为:流行音乐有助于中学生情绪情感的调节。

二、消极影响1.内容过于简单直白,不利于创造力的培养在音乐欣赏的过程中,欣赏对象类型不同,想象的程度也会有差异。

对于那些内容相对具有确指性的音乐作品来说,如影视配乐以至一般的歌曲,这类作品由于艺术构成中的场景、画面、情节及歌词等种种因素,给聆听者的想象提供了某种程度的规限性。

这种规限性一方面给聆听者的想象指引了方向,另一方面又圈定了想象的内容和范围另外,想象还与欣赏者的欣赏水平、审美经验、文化素养等因素相关,要根据欣赏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作品。

对于中学生来说,选择过于简单或过于复杂的作品作为欣赏对象都不利于想象力的发展。

流行音乐大多配有歌词,还有很多根据内容制成了MTV作品,这些视听因素无疑能给欣赏者理解作品提供方便,但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想象的空间。

中学生正处于各种能力蓬勃发展的关键时期,长期偏爱流行音乐、忽视其它音乐类型的欣赏,不利于音乐领域中想象能力的培养,更不利于音乐欣赏能力的提高和创造力的发展。

2.某些作品容易加剧中学生情绪情感的不稳定和极端化在流行音乐中,也有部分音乐表现了对社会的不满和反叛情绪。

客观的说,这是一种社会现象,是某些成年人情感的宣泄,但对于情绪情感本来就不稳定、容易走极端的中学生来说,这些歌曲就成了“假恶丑”的诱因,成了情绪情感极端化的催化剂。

有些同学在学习上遭受了挫折,学习成绩老上不去,同时还面临着家长、老师和班级环境的压力。

在这种情况下,他的情绪情感开始动荡不安,意志力也经受着考验,如果他能及时调整变压力为动力,勤奋刻苦地学习,一段时间后,成绩进步了,不但精神愉悦,还获得了战胜困难的成就感。

但是如果他意志不够坚定,同时又受到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这时候就可能造成学生情绪的不稳定和极端化。

三、我们如何对待流行音乐对学生而言:要选择内容和情调健康的音乐,不要去听颓废无聊、格调低俗的音乐。

健康的音乐,能使人的大脑皮层松弛,同时产生新的“兴奋灶”,唤起人愉快、舒适、欢乐的情感。

中学生在忙完一大堆功课后,选择内容和情调健康的音乐,更易使紧张的大脑皮层得到休息,并使情绪稳定。

对家长而言:父母在刚开始引导子女欣赏音乐时,不要操之过急。

如果一有空就让其听名曲名歌,会使他们产生抵触情绪。

父母可以在吃饭或在谈话、聊家常时,放些较为轻快的管弦乐曲,如《蓝色多瑙河》、《春天圆舞曲》等;也可以根据彼此的兴趣选择音乐,并慢慢地引导儿女们正确欣赏音乐,这样能使他们较易接受,也较易理解。

对老师而言:把流行歌曲大大方方引入课堂。

音乐课上节选优秀流行音乐,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和欣赏。

流行音乐中不乏优秀作品,可以让学生在课上欣赏并讨论其价值所在。

优秀的流行歌曲对学生一样能起到思想教育作用,比起空洞的说教效果反而更明显。

高二(14)班“流行音乐”研究小组组长:郁志豪组员:杨阳、王哲琦、沈玉芳、娄岑、邱若瑜、沈霆尧、孟陆璐、沈卓、杨敏秀、戈婷婷、杨艳蓉、朱雪芳附录(调查问卷、照片、参考文献)一、调查问卷湖州二中高二(14)班《流行音乐对青少年的影响》问卷调查2011-2-9你的年龄是□12-15岁□16-20岁你的性别________NO1. 你喜欢听流行音乐吗? ()A. 喜欢B. 一般C. 不喜欢NO2.遇到您喜欢的流行歌曲,您会介绍给其他人吗?如果会你是会介绍给哪些人(多选)()A、会/同学B、会/同事C、会/网友D、会/父母E、不会NO3. 在听流行音乐时你会注意歌曲的歌词吗? ()A. 会B. 不太注意C. 不会NO4.您如何看待带有不文明词语的流行歌曲?()A、我喜欢B、无所谓C、歌词不太好,但歌曲不错D、歌曲太简单,歌词很好玩NO5.您会关注流行歌曲的演唱者吗?()A、会B、不会NO6.你如何看待现在同代人的追星热?(如快男超女等等)A、赞同自己本身也是B、不赞同有点哗众取宠C、没注意过只是单纯的听歌NO7.您对一首网络歌曲感兴趣的时间能维持A、不超过一个星期(含一个星期)B、一个星期到不超过一个月(含一个月)C、一个月到不超过三个月(含三个月)D、三个月以上(不含三个月)NO8.您会在什么情绪下听流行音乐(分类型)()A、高兴B、难受C、郁闷D、灰心E、任何时候F、其它__________NO9. 听流行音乐是否是你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A. 是B. 不是C. 没想过NO10.你花在流行音乐上的金钱和时间多吗?A很多不能自控B在承受范围内,比较多C一般D 很少NO11. 你喜欢哪种类型的歌词?(请打“√”)□励志类□爱情类□青春类□怀旧类NO12. 你认为流行音乐在你平时的生活、学习扮演了什么角色?A积极的B无所谓C给自己一个逃避的方式感谢你的合作!祝您新年快乐!二、参考文献冯忠良,伍新春,姚梅林,王健敏.《教育心理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赵宋光.《音乐教育心理学概论》.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且行且歌:“流行音乐与青少年成长”研究钱丽娟; 音乐偏爱及其文化表现——就当代中小学生音乐偏爱风格的思考李庆玲,王蕾,赵耀; 流行音乐对青少年的影响及应注意的问题张娟; 流行音乐对小学生的影响及疏导。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