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31 一级反应动力学—H 2O 2催化分解速率系数的测定 预习要求
1. 本实验中使用什么物质作为催化剂;其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2. 本实验反应过程中反应物浓度的变化的表示方法。
3. 反应速率系数的概念及影响因素。
实验目的
1.了解催化剂在催化反应中的作用特征。
2.测量H 2O 2催化分解反应的速率系数及表观活化能。
实验原理
对于反应: a A + b B = y Y + z Z
其反应速率与反应物的量浓度的关系可通过实验测定得到。
多数反应的速率方程的形式为:
υA = k A c A
α c B β 若实验确定某反应物A 的消耗速率与反应物A 的浓度的一次方成正比,则该反应对A 为一级反应。
其反应速率方程为:
—d c A / d t = k A c A (3-19) 以过氧化氢分解反应为例,H 2O 2 → H 2O + ½O 2
实验证明过氧化氢分解反应的反应速率与H 2O 2(A )浓度的关系符合式(3-19)。
将式(3-19)积分得:
ln (c A / c A ,0)= -k A t (3-20) 式中:k A ——反应速率系数;
c A ——反应时刻为t 时H 2O 2的浓度;
c A,0——反应开始前H 2O 2的浓度。
在反应不同时刻测得H 2O 2的浓度,代入式(3-20)即可求出反应速率系数k A 。
H 2O 2分解过程中有O 2放出。
若保持生成O 2的温度、压力不变,可通过测量放出O 2的体积,经过代换得到溶液中H 2O 2的浓度。
设浓度为c A ,0的H 2O 2全部分解放出的氧气体积为V ∞,反应时刻t 时H 2O 2分解放出的氧气体积为V t ,则
c A ,0∝V ∞ ; c A ∝(V ∞ – V t )
将以上关系式代入式(3-20)得:
t k V V V t A ∞
∞-=-ln
(3-21) 或 V t k )V V (t ∞A ∞lg +2.303-=-lg (3-22) 以lg (V ∞-V t )对t 作图。
如果得直线,则可验证过氧化氢分解反应为一级反应。
由直线斜率可求得反应速率系数k A 。
按照阿仑尼乌斯方程: ⎪⎭⎫ ⎝⎛--=T T R E k k a 121
211ln (3-23) 只要正确测量了两个温度下的速率系数,就可以利用式(3-23)计算反应的表观活化能。
H 2O 2分解反应的速率受H 2O 2的浓度,反应温度,pH ,催化剂种类及浓度等因素的影响。
本实验选用Fe(NH 4)(SO 4)2 做催化剂,测得的速率系数与温度、Fe 3+离子浓度和溶
液的pH有关。
如果反应温度高于60o C,Fe(NH4)(SO4)2容易因水解而失效。
仪器和药品
仪器:恒温槽;反应瓶及稳压系统;秒表;100 mL容量瓶;50 mL移液管;吸液管;滴瓶等。
药品:H2O2(aq.,w B=0.3);Fe(NH4)(SO4)2(aq.,0.2 mol·dm-3)
图3-17 过氧化氢催化分解装置示意图
1.反应瓶;
2.催化剂储瓶;
3.恒温水浴槽;
4.加热器;
5.温度计;
6.搅拌机;
7.三
通阀;8.压力平衡管;9.量气管;10.玻璃三通;11.二通阀;12.胶皮管;13.高位
储水瓶;14.铁架台
实验步骤
1.调节恒温水浴至设定温度,回差为0.1o C。
取适量w B≈0.3的H2O2(aq.),稀释至100 mL。
2.检查装置气密性:取一套干燥反应器,按图3-17装配好仪器,打开二通阀举起水位瓶使两管水位升到中间位置,关闭二通阀放下水位瓶,把三通阀放到反应瓶与量气管相通与大气隔绝的位置,打开两通阀把水放回水位瓶一部分,观察量气管液面开始下降,然后停在某高度上,保持2 min不变就说明系统不漏气。
3.测量V t:取稀释后的H2O2(aq.)10 mL放入反应管1中,取催化剂2 mL放入储瓶2中,小心连接好仪器,勿让二者混合,放入恒温槽中恒温10 min。
恒温时把量气管的液面调至0刻度,使平衡管的液面与量气管保持水平。
三通阀通大气,把两种溶液混合均匀(先将盛有催化剂的储管向上旋转180度,使催化剂全部流入反应管,然后轻轻振摇反应管)。
当有大量气泡冒出时,调节三通阀使反应瓶与量气管相通而与大气隔绝,同时开始计时。
记录生成不同体积氧气所需时间。
需记录6—7个点。
4.测量V∞:将反应管置于50~60℃的热水中,使过氧化氢完全分解。
然后放回恒温水浴中恒温5 min后读取气体体积。
5.改变恒温槽的温度,测量另一温度下的速率常数。
注意事项:
(1)因H2O2长期放置会因分解而浓度降低,因此稀释时H2O2的取用量应根据浓度适当调整,一般为3~5 mL。
(2)为了保持反应系统压力恒定,应该随时保持量气管液面与平衡管液面在同一个水平面上。
每次读取气体体积时一定要使量气管和平衡管的液面相平。
(3)为防止催化剂分解,测V∞时,热水温度不要超过60℃。
数据处理
1.以lg(V∞–V t)对t作图,从所得直线斜率中求出反应速率系数k A。
2.写出以过氧化氢的消耗速率表示的过氧化氢分解反应的速率方程。
3.按式(3-23)计算反应的表观活化能E a。
思考题
1.反应速率系数与哪些因素有关?
2.过氧化氢的浓度是否要配得很准?加入反应瓶的过氧化氢体积是否要准确?硫酸高铁铵溶液的体积和浓度是否要准确?为什么?
3.反应过程中,如果量气管液面与平衡管液面不在同一个水平面上,对反应有何影响?
4.c A,0∝V∞;c A,t∝(V∞- V t)的比例常数等于什么?
知识拓展
1.测定各反应时刻指定物质的浓度可用化学分析法(简称化学法),也可用物理分析方法(简称物理法)。
化学法是指在反应过程中每隔一定时间取出一部分反应混合物,使用骤冷、酸碱中和、或试剂稀释等方法使反应迅速停止,记录时间,分析后可直接求出浓度。
物理法是测量反应系统在指定时刻某一物理性质(如电导,折射率,体积,压力,旋光度等),然后通过相关计算求出指定物质在相应时刻的浓度。
相对于化学法,虽然物理法需要一定的仪器设备,但具有时间短、速度快,不必终止反应的优点。
所选择的待测物理量一般满足以下要求:
(1)该物理性质与反应系统中某物质的浓度要有确定的函数关系。
(2)在反应过程中反应系统的该物理性质要有明显变化且方便可测。
(3)不能有影响测定的干扰因素,或有干扰因素但可以有办法消除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