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船舶结构与设备课件 第四章 系泊设备

船舶结构与设备课件 第四章 系泊设备


2.绳索的试验强度(TS)
亦称验证负荷(PL),是绳索制造厂在CCS验船师主持下对 其产品进行拉力试验时所采用的强度标准,一般取破断强 度的3/4。
2013-3-9 第四章 系泊设备 11
3.绳索的安全强度
为绳索允许使用的最大负荷,用安全工作负荷(SWL)体现, 其产品证书中有此值,使用时应以此为准。也可据破断强度 和安全系数求出: 安全强度=破断强度/安全系数 一般带缆的安全系数取6~8,拖缆为8~10;在无特别说明 的情况下,安全系数取6。 具体使用时,还须根据不同的工作需要、钢丝绳的新旧程度、 接插方法等(如插接后、已生锈的及过度拉伸受伤的强度应 分别降低10%、30%和50%)情况来选定不同的安全系数。 必须注意的是,在船用绳索的产品证书上(由CCS授权的验 船师签发)均有明确规定的SWL,正常情况下使用时应以此 为准。
1)缆绳的规格 缆绳的规格除用股数或丝数表达外,还需用绳索的截面外接 圆直径D(公制mm)来衡量。如用周长C(英制inch)表示,则其 换算关系为:C/D ≈ 1/8
钢丝绳截面外接圆 直径的正确量法
错误量法
2013-3-9 第四章 系泊设备
正确量法
8
2)缆绳的长度
通常以捆为计量单位,钢丝缆与拧绞纤维缆绳每捆的标 准长度一般为220m,编织纤维缆绳每捆的标准长度一 般为100m(已很少使用)。 除上述标准长度外,少数也有500m一捆的。
4.钢丝缆
1)特点:强度大、使用寿命长是突出特点。 2)种类:有硬、半硬和软钢丝缆三种。
①硬钢丝绳:由6股钢丝股绕着一股钢丝股芯搓成。无油麻芯(纤维绳 芯) ,是最硬的钢丝绳,操作不便,但强度最大。除用于大桅和烟囱等 支索(静索)外,还可用作拖索和系船索。 ②半硬钢丝绳:由6股钢丝股绕着一股纤维绳芯搓成。中间有一股(纤维 绳芯)油麻芯。强度较大,比硬钢丝软,操作较方便。一般用作拖缆、保 险缆和系船缆,也可用作重型吊杆的吊货索。
2013-3-9
第四章 系泊设备
22
③导缆钳:有闭式、开式、无滚轮和带滚轮等种类。导缆钳都是铸造的, 有整体式和组合式两种。大中型船舶都采用带滚轮的导缆钳(可减轻对系缆 的磨损)。主要设置在首、尾及距首尾两端四分之一船长处的甲板舷墙或栏 杆处。 ④导向滚轮:以直立式布置方式为主,设置在首、尾及距首尾两端四分之 一船长处的导缆钳或导缆孔与系缆机械之间的甲板上,用以改变缆绳方向 或避免缆绳与舷边直接磨擦。导向滚轮同时也是配合锚机或绞缆机绞缆的 导缆装置。
2013-3-9
第四章 系泊设备
6
5)钢丝缆应满足的规定
用作系船索、拖索和尾锚索的钢丝绳应符合以下要求: ①应采用优质碳素结构钢,其硫、磷含量应≯0.035%。 ②钢丝绳的等级根据其最小抗拉强度一般分1420N/mm2、 1570N/mm2、1670 N/mm2、1770N/mm2、1870N/mm2和 1960N/mm2六级。钢丝的实际抗拉强度应不超过规定最小 抗拉强度的1.2倍。 ③应采用全镀锌的钢丝绞制成。
2013-3-9 第四章 系泊设备 17
2、横向顶推的拖缆
靠离泊时用。顶推时,此缆相当于拖船的头缆用来控制拖 船的船首,并在车舵的配合 下,使拖船与大船保持丁字 形状态。拖开时起拖缆作用。
3、吊拖的拖缆
分船首吊拖和船尾吊拖。有 流的港口吊拖大船掉头;过 桥洞船闸,采用首尾同时吊 拖。吊拖大船掉头时,一般 由大船出头缆,尾拖缆一般 由拖船出,以使解缆时不易 卷入大船螺旋桨。
2013-3-9 第四章 系泊设备 21
二、导缆装置
1.作用与位置:①引导缆绳按一定方向从舷内通向舷外,改变 缆绳走向并限止其位置;②减少缆绳与舷边的磨损,避免因急 剧弯折而增大所受应力。船首、尾、主甲板两舷、舷墙或栏杆 所在均设有导缆装置。 2.种类:①导缆孔:有圆形和扁形两种。 ②导向滚柱:首、尾及距 首尾两端四分之一船长处 的甲板舷墙或栏杆处。
2013-3-9
第四章 系泊设备
25
1.绞缆机的分类
1)按动力源分:有电动和电动液压两种,高安全性的电动液 压绞缆机已在油船、液化气体船及化学品船上广泛使用。 2)按卷筒轴线的布置方式分:有卧式和立式两种。
2013-3-9
第四章 系泊设备
26
电动和电动液压卧式绞缆机的共同缺点是占用甲板面积较大, 但能获得较大的绞缆力矩,电动液压卧式绞缆机的主要动力 源部分设置于甲板以下,在大中型船上广泛应用。 立式绞缆机又称系缆绞盘,动力装置设在甲板下面,占用甲 板面积小,有利于保护机器,在船尾甲板面积小及小型船舶 上仍有使用。
2013-3-9
第四章 系泊设备
16
三、拖缆的名称与作用
靠离码头、掉头或为确保安全,常用拖轮协助大船操作; 船舶失控时,也可用拖船进行吊拖和绑拖。拖带缆的名 称根据不同的拖带方式分: 1、傍拖的拖缆 船舶失控时,较多采用吊拖或尾 绑拖,也可两者兼顾。尾绑拖也 称掮拖,相当于船舷尾部的一侧 增加一台主机,能使船前后移动, 也易使船朝另一舷转向。绑拖需 3根缆。传递推力的掮缆由大船出, 头缆(领水缆)与尾缆(艄缆)由拖 船出。
2013-3-9
第四章 系泊设备
14头时,系缆的使用种类与数量应根据码头的情况、船 舶的长度、缆绳强度、停泊时间的长短、天气和潮汐及港口 涌浪等因素的影响程度而定。
2013-3-9
第四章 系泊设备
15
二、浮筒系缆的名称与作用
有单头缆与回头缆两种。 1、单头缆:从首尾方向送至浮筒,至少各两根。钢丝缆 用卸扣系在浮筒环上;纤维缆用司令扣系在浮筒环上。强 风急流时须增加数量。 2、回头缆:回头缆主要是在离浮筒时利用其自行离浮, 平时不受力,带好浮筒后应比单头缆松弛些。首尾各带一 根,方法是用一根较长的钢丝缆从首尾的左舷或右舷送出 穿过浮筒环后再从另一舷拉回船上挂在脱钩上。
2.钢丝绳的重量估算
钢丝绳的重量估算公式为: W≈kd2 式中:W——每米钢丝绳的重量(kg); d —— 钢丝绳直径(cm); k —— 系数,硬钢丝绳、半硬钢丝绳取0.35,软钢 丝绳取0.30。
2013-3-9 第四章 系泊设备 9
三、 缆绳的强度
缆绳的强度主要有破断强度、试验强度和安全强度三大类, 其中安全强度是允许使用的最大强度。
第四章 系泊设备
第一节 系 船 缆 第二节 系缆的名称与作用
第三节 系泊设备的组成 第四节 系泊设备的检查保养和使 用注意 事项
第一节 系 船 缆
一、系船缆的种类和特点
系船缆(系船索):用于船舶系固于码 头、浮筒、他船或拖带的绳索。 1.种类:有纤维缆、钢丝缆和复合缆 三种。 2.特点:具有强度大、耐腐蚀、耐磨、 密度小、弹性适中、质地柔软、使用 方便等特点。 3.纤维缆:植物纤维缆和化纤缆两种。 1)植物纤维缆有白棕绳、棉麻绳及油 麻绳三种。 2)常用的化纤缆绳(合成纤维绳)主要有以下几种: (1)尼龙绳(锦纶绳):是化纤绳中强度最大的一种。特点是耐磨,对酸碱和 油类等有一定的抵抗能力,但伸长率较大,弹性大,有一定吸水性,耐 气候能力较差,曝晒过久强度会下降。
2013-3-9
第四章 系泊设备
19
第三节 系泊设备的组成
系泊设备由系船缆、挽缆装置、导缆装置、系泊机械、车及附属 用具等组成。
2013-3-9
第四章 系泊设备
20
一、挽缆装置
1.作用:用于在靠泊和拖带作业时固定缆绳的一端。 2.位置:首尾楼甲板和船中部甲板等部位设有挽缆用的缆桩, 缆桩附近的甲板均 需加强。 3.种类:缆桩有铸 造也有用钢板围焊 而成的。有单柱系 缆桩、双柱系缆桩、 单十字系缆桩、双 十字系缆桩、斜式 双柱系缆桩及羊角 桩等。大中型船舶 多采用双柱系缆桩。
2013-3-9 第四章 系泊设备 3
(5)相应规定 ①化纤缆绳主 要由聚酰胺、 锦纶复丝八股 聚酯和聚丙烯 制成。 ②绳索内不应 加入任何填料 和增加其质量 的物质。 ③经验收合格 的每卷(或每捆) 成品纤维绳, 均应在显明易见处贴上纤维绳号、材料、结构、规格和厂
名的标签,并应打上CCS标志。
2013-3-9 第四章 系泊设备 4
2013-3-9
第四章 系泊设备
12
第二节 系缆的名称与作用
系缆的主要作用是:靠泊、拖带、协助操纵及移泊。
2013-3-9
第四章 系泊设备
13
一、系靠码头时缆绳的名称与作用
按位置、出缆的方向和作用,分为:头缆、尾缆、前(首)横缆、后(尾) 横缆、前(首)倒缆、后(尾)倒缆等。 1、头缆(首缆) 2、尾缆 3、前倒缆(首倒缆) 离泊作业中,常用前倒缆带住船首,利用车舵或风流将船尾甩出,再 用倒车使船驶离泊位。
2013-3-9 第四章 系泊设备 18
四、应急拖带装置
国际海事组织(IMO)要求停泊中的油船,在其外舷(档)的首尾处各垂下一根 应急拖缆,其琵琶头应垂于水面上方,并在装卸与压载过程中保持此状。 用于防止拖缆落入水中的绑扎小绳应便于拖船上的船员判断、解掉或拉断。 《钢规》对20000载重吨及以上的液货船,包括油船、化学品液货船和液 化气体船配备应急拖带装置作了明确的规定。 规定:尾部应急拖带装置应能在泊港状态下不超过15min内投入使用;尾 部短拖索的回收装置应在失去动力和不利环境下,能由1人手工操作;首 部应急拖带装置应能在泊港状态下不超过1h内投入使用。
5.复合缆
一种用金属与纤维复合而成的缆绳,结构特点是每股均有金 属丝核心,外覆纤维护套,有3、4或6股,可用于系船缆或 拖缆。缆绳强度较大,一根周长8.5 in粗的复合缆的强度相 当于同样粗细的2.5根丙纶缆的强度。
2013-3-9
第四章 系泊设备
7
二、缆绳的规格、长度与重量估算 1.缆绳的规格与长度
2013-3-9
第四章 系泊设备
23
⑤转动导缆器:又称万向导缆器(孔)。特点是在孔的左右 及上下均装设滚轮或滚柱,工作条件大为改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