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34页精品)新【苏教版】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全册)教学设计

(34页精品)新【苏教版】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全册)教学设计

备课本科目音乐班级二(3)班任课教师李秀兰第一单元好朋友教学内容:苏教版第三册第一单元教学目标:1. 能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 体验友情带来的快乐, 表达对童年生活的热爱.2. 能用自然的声音, 富有表情地演唱《两只小象》和《打掌掌》, 体验、表现二拍子和三拍子的不同韵律;能够利用打击乐器或自编声势动作为歌曲伴奏.能清晰、准确地模唱《打掌掌》旋律, 初步建立mi、sol、la3个音的音高感.3. 专注地聆听《口哨与小狗》和《大白象》, 能通过声势律动、打击乐器随音乐伴奏等实践活动, 对乐曲的段落变化做出较为准确的反应.4. 在念、唱、奏、动的活动中, 进一步巩固四分、八分节奏, 表现出稳定的节拍感.认识铝板琴, 了解C大调mi、sol、la3个音组成的短小旋律.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 感受童声齐唱, 乐曲情绪.2. 准确的模唱歌曲的旋律.3. 扩大音乐视野.教学难点:建立mi sol la三个音的音高.教师:钢琴、教学光盘学生:保持整洁的桌面、音乐书课时安排:3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听:大白象唱:两只小象教学目标:1.能用的抒情、自然的发声, 演唱歌曲《两只小象》.2.能专注的聆听音乐, 感受歌曲的人文主题和三拍子的韵律感,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作品的感受.重点:感受童声齐唱难点:感受童声齐唱;歌曲的节奏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师生问好三、听赏《大白象》1.简介歌曲的主题2.听赏《大白象》△完整聆听音乐, 体会音乐的情绪.△复听音乐.提问:歌曲讲了一件什么事情?△再次完整聆听音乐, 随着音乐模仿大象的动作, 并用嗓音模仿大象的叫声.四、唱《两只小象》1.导入:小朋友们, 刚刚我们认识了大象, 那么大家认识它的孩子吗?老师带大家一起去看看.2.听录音范唱, 了解歌曲中的情节, 并讲一讲3.轻声哼唱, 找出难唱的地方4.模唱歌词(节奏复杂处重点练习)5.齐唱五、小结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唱:《打掌掌》音乐游戏:《打花巴掌》认:铝板琴教学目标:1.能清晰、准确的模唱《打掌掌》旋律, 初步建立mi sol la三个音的音高感.2.认识铝板琴;能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 体验友情带来的快乐.重点:准确的模唱歌曲的旋律难点:建立mi sol la三个音的音高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师生问好三、认识铝板琴1.小朋友们, 老师今天给你介绍一位新朋友, 出示铝板琴.2.介绍它的名称以及演奏方法3.教师在铝板琴上演奏《打掌掌》4.老师演奏的歌曲好听吗?想不想学呢?四、学唱歌曲《打掌掌》1.教师范唱2.听录音范唱, 了解歌曲中的情节, 并讲一讲3.轻声哼唱, 找出难唱的地方4.模唱歌词(节奏复杂处重点练习)5.齐唱五、音乐游戏:打花巴掌1.听示范录音2.模仿练习3.听音乐打花巴掌4.学生在间奏的地方编创其他声势动作5.进行评价第三课时教学内容: 听:口哨与小狗成长的足迹教学目标:1.能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乐曲的感受.2.进一步巩固四分、八分节奏, 让学生初步体验两声部的音响效果.重点:感受乐曲情绪;难点:在听的基础上表现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师生问好三、成长的足迹1.导入:今天老师要给大家介绍一对好朋友他们是谁呢?2.听歌曲《打掌掌》△巩固歌曲中Mi SOL LA音高.△模唱旋律.△听辨四、欣赏《口哨与小狗》1.吹一吹:请会吹口哨的学生吹几声, 让大家欣赏2.听一听:安静地《口哨与小狗》全曲3.想一想:听玩之后有什么感觉?用什么样的色彩能够表现自己的心情?4.说一说:音乐中还出现了什么声音?出现了几次小狗的叫声?小狗叫声有什么节奏特点?可以用怎样的符号或图形表示?5.走一走:随着音乐表现主人与小狗散步的情景, 要求脚步与音乐节奏相吻合.五、课堂小结第二单元妈妈的歌教学内容:苏教版第三册第二单元教学目标:1.能情绪饱满地投入到听、唱、动、认、评等音乐实践活动中, 从中感受到母子间的关爱与温情, 懂得尊敬长辈、关心他人是美好的品质.2.能有表情的参与到摇篮曲的欣赏、演唱、律动、伴奏等活动中, 进一步体会摇篮曲情绪、力度、速度的特点, 并较为准确地体验与表现.3.乐于与同伴合作进行情景表演.理解歌曲《小乌鸦爱妈妈》的内涵, 尝试借助歌词进行角色安排和动作设计, 并敢于表达自己的意见与建议.4.学习用轻柔、甜美的声音熟练地演唱《小宝宝睡着了》和《大树妈妈》, 对比感受三拍子和二拍子的节拍特点.积极参与歌表演和为歌曲伴奏等综合音乐实践活动, 表演要富有表情并符合歌曲情绪特点.5.巩固四分、八分、二分节奏感, 并尝试创编两小节节奏为歌曲伴奏, 或完成节奏接龙游戏.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 有感情的演唱歌曲.2. 感受母爱, 学会关心他人.3. 打击乐演奏.教学难点:用动作表现情感.教师:钢琴、教学光盘学生:保持整洁的桌面、音乐书课时安排:3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1.听:《摇篮曲》2.唱:《小宝宝睡着了》3.打击乐演奏教学目标1.通过角色表演, 学生参加的积极性和合作能力有所提高, 并能常识有个性的创造性活动.2.学会用轻柔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 并能有感情地进行表演.重点难点:打击乐演奏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1.听《摇篮曲》(舒)引导学生轻轻地随着音乐的旋律摇摆, 也可以闭上眼睛感受乐曲的优美意境.2.用钢琴伴奏唱旋律说说这段音乐带给你怎样的感受, 让你想到了怎样的情境?3.各抒己见感受音乐, 熟悉旋律4.聆听歌曲, 体验情绪.二、故事导入, 学唱新歌1.介绍歌词, 突出“睡了”, “动了”, “不叫了”, “不飞了”2.范唱.将学生带进宁静安祥的气氛中去.3.感受音乐4.用轻轻拍手, 拍腿的形式搭拍子.5.用哼鸣跟随音乐, 然后用整体听唱法学唱歌曲6.帮助他们辨别应该用哪种方式演唱最合适.7、师生接唱三、打击乐演奏1.学生讨论那些打击乐器适合为歌曲伴奏.2.出示书中的节奏卡片.3.学生分组按节奏徒手练习.4.随音乐练习.5.鼓励学生用其他的节奏和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四、小结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听《小乌鸦爱妈妈》动:情景表演《小乌鸦爱妈妈》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的学习, 体会到母爱的伟大, 了解尊敬长辈, 关心他人是一种美德.2.乐于参加歌表演、音乐游戏等生动活泼的音乐学习活动.重点:体会到母爱学会关心他人.难点:用动作表现情感.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师生问好三、欣赏《小乌鸦爱妈妈》1.组织讨论:妈妈用爱哺育我们长大, 我们打算用什么来回报妈妈的爱呢?2.导入歌曲欣赏.3.聆听歌曲.4.提问:歌曲里唱了哪些内容, 表达了怎样的心情?5.复听歌曲.四、情景表演:小乌鸦爱妈妈1.完整的地聆听歌曲《小乌鸦爱妈妈》2.提问:如果让你根据歌曲的情绪和内容来表演, 你会编一些什么样的动作?3.学生讨论, 可以自己创编也可以根据书中的插图编.4.学生自由组合, 分角色表演.5.请各组学生轮流上台表演.6.及时的评价.五、课堂小结.第三课时教学内容:唱《大树妈妈》成长的足迹教学目标;1.感悟到母亲的温情与慈爱, 懂得尊敬长辈、关爱他人是美好的品质.2.能熟练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并能用自己喜爱的表达方式来表现歌曲的情绪.重点:有感情的演唱歌曲难点:四二拍的节奏韵律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师生问好三、故事导入, 学唱新歌1.说说“大树妈妈”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印象?2.请小朋友都来扮演大树妈妈, 一边做摇篮的动作, 一边跟着老师用轻柔的声音读歌词.3.熟悉歌词, 体验八分休止符.4.整体听唱法学唱歌曲5.分组创编, 角色表演分组合作编排歌表演四、成长的足迹1.学生照着节奏谱奏一奏.2.提问:你发现了什么?3.学生在树叶上填上自己创编的节奏.小组讨论4.选择合适的打击乐进行练习演奏.5.小组(个人)展示演奏.6.相互评价.五、课堂小结第三单元校园节拍教学内容:苏教版第三册第三单元教学目标:1. 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 感受“运动”与“游戏”的快乐, 增进对校园生活的喜爱和同学间的感情.2. 通过欣赏《乒乓变奏曲》和《溜冰圆舞曲》, 体验二拍子和三拍子的不同, 并能用合乐、协调的身体动作加以表现.感受、体验《乒乓变奏曲》主题的变化, 能用变化的动作随乐律动.3. 学习用轻快、跳跃的声音, 有表情的演唱《拍皮球》和《儿童在游戏》.熟练模唱《儿童在游戏》曲谱, 并通过演唱发现旋律的相同点与不同点.4. 饶有趣味地参与儿童诵读和节奏, 歌词编创活动, 表现出较为稳定的节奏感与韵律感.在“编创节奏用于歌曲表现”“为诵读设计声势动作”等活动中能大胆的表达自己的创意.综合表现能力有一定程度的提高.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 用轻快、跳跃的声音有表情的演唱.2. 养成聆听的习惯.教学难点:1.模唱歌曲乐谱.2.创编歌曲.3.感受歌曲主题的变化.教师:钢琴、教学光盘学生:保持整洁的桌面、音乐书课时安排:3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唱《儿童在游戏》儿歌诵读:活力GO GO GO教学目标:1.学习用轻快、跳跃的声音有表情的演唱, 模唱歌曲的曲谱.2.饶有趣味地参与儿歌诵读和节奏、歌词的编创活动, 表现出较稳定的节奏感与韵律感.重点:用轻快、跳跃的声音有表情的演唱难点:模唱歌曲的曲谱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师生问好三、学唱歌曲《儿童在游戏》1.教师范唱2.听录音范唱, 了解歌曲中的情节, 并讲一讲3.轻声哼唱, 找出难唱的地方4.模唱歌词(节奏复杂处重点练习)5.齐唱四、儿歌诵读:活力GO GO GO1.看老师的声势动作, 判断是第几个节奏, 并模仿出来.2.教师进行两个声势一组的组合练习, 学生听辨并模仿出来.3.4人一组每人选择一个节奏组合成一句做一做, 听一听.4.教师按儿歌的节奏做声势, 学生模仿、有节奏的诵读5.教师示范6.学生有节奏的诵读7.相互评价.五、课堂小结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唱《拍皮球》我的创编拍皮球教学目标:1.能注意集中的聆听音乐, 尝试用体态语言来表现.2.能整齐的演唱《拍皮球》.3.根据观察的体验能创编歌词.重点:整齐的演唱.难点:创编歌词.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师生问好三、教学歌曲《拍皮球》1.教师出示各种球类:小皮球, 羽毛球, 乒乓球, 篮球, 足球…2.欣赏《拍皮球》伴随《拍皮球》的音乐, 按照节拍拍球.3.教师范唱4.听录音范唱, 了解歌曲中的情节, 并讲一讲5.轻声哼唱, 找出难唱的地方6.模唱歌词(节奏复杂处重点练习)7.齐唱四、拍皮球创编1.创编歌词, 例如:小足球真可爱, 轻轻一踢就飞起来.2.跟随音乐填词唱.3.唱自编的歌词.4.相互评价.五、课堂小结.第三课时教学内容:听《乒乓变奏曲》《溜冰圆舞曲》成长的足迹(一)(二)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乒乓变奏曲》《溜冰圆舞曲》, 体验二拍子和三拍子的不同, 并能用合乐、协调的身体加以表现.感受、体验《乒乓变奏曲》主题的变化, 能用变化的动作随乐律动.2.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 感受运动与游戏的快乐, 增进对校园生活的喜爱和同学间的感情.重点:养成聆听的习惯难点:感受《乒乓变奏曲》主题的变化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师生问好三、欣赏《乒乓变奏曲》1.提问导入.2.播放乐曲, 知道演奏的乐器是木琴.3.再次欣赏, 提问:乐曲分为几个部分?后面和前面比有什么不同?4.播放乐曲, 学生随乐拍手.5.完整的聆听.四、成长的足迹1.模仿老师的节奏(四分八分音符组成的节奏)拍一拍.2.旋律模唱《儿童在游戏》.3.引导学生说说自己喜欢的球类.4.用一~~~~就~~~~说说它的特点.5.教师示范编创演唱.6.学生模仿编一编7.开展编创展示.8.集体评议.五、欣赏《溜冰圆舞曲》1.播放溜冰的视频.2.模仿溜冰的动作.3.播放乐曲, 学生随音乐做一做.4.点出乐曲名称.5.学生随音乐再次表演.六、课堂小结.第四单元郊游教学内容:苏教版第三册第四单元教学目标:1. 对与自然相关的音乐作品表现出较浓的兴趣.乐于参与音乐实践活动, 能感受到本单元音乐作品或欢快活跃或优美抒情的情绪特点, 在与同伴的合作表演中表现出较好的协调性和协作精神.2. 通过两首同题材歌曲《云》《白云》的欣赏、演唱、伴奏, 进一步巩固三拍子的节奏感, 体验并尝试表现出节拍的韵律.3. 能熟练、有表情的演唱歌曲《火车开啦》和《白云》.能流利的利用唱名模唱、背唱《白云》的曲谱.4. 通过欣赏和参与集体舞《西伦达》, 感受、体验弱起, 动作和牌, 身体协调性有所提高.舞蹈过程中的规则意识增强, 能和同伴较好的合作表演.5. 认识mi、sol唱名, 知道简、线谱记法和位置.能通过严责铝板琴, 运用柯尔文手势跟琴模唱唱名等方法初步建立两音的音高感觉.6. 在我的编创“秋虫音乐会”中能表现出对自然界声音的关注与喜爱, 声音模仿清晰, 有节奏感, 并能根据手势进行强弱等变化.尝试进行多声部表现, 在合作中学习倾听和控制自己声部的音量.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 有表情的演唱歌曲.2. 准确的模唱歌曲的旋律.教学难点:集体舞.教师:钢琴、教学光盘学生:保持整洁的桌面、音乐书课时安排:4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唱《火车开啦》律动开火车教学目标:能熟练、有表情地演唱歌曲《火车开啦》, 感受到音乐作品换开的情绪特点, 在与同伴的合作表演中表现出较好的协作精神.教学重点难点:有表情的演唱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师生问好三、学习歌曲1.播放火车启动时的视频, 用咔嚓、呜——进行节奏游戏导入歌名.2.听歌曲范唱.3.学生找一找哪几句节奏相同?4.按节奏读歌词5.教师弹琴学生哼唱旋律6.找出哪一句和其他的乐句节奏旋律不一样, 重点练习.7.模唱歌词.8.齐唱9.有表情的演唱歌曲.四、律动开火车1.动作创编一二乐句开动火车搭肩踏步前进,第三乐句停止, 做自编动作,第四乐句重新开动火车.2.学生练习3.集体表演4.评价五、课堂小结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听《云》唱《白云》教学目标:在演唱歌曲《白云》时能较准确地表现出三四拍节拍的特点.能背唱歌曲《白云》, 能较流利地用唱名分句模唱该曲的歌谱.重点:学唱新歌;模唱难点:感受三拍子的韵律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师生问好三、欣赏《云》1.听录音范唱, 感受歌曲意境, 说一说《云》的感受(《云》的节奏舒展平稳, 旋律亲切动人, 有着诗一般的意境, 描绘出一幅由蓝天、白云、春雨、田野构成的美丽图画.)2.完整聆听范唱, 边听边跟老师做动作, 感受三拍子的强弱规律3.用打击乐器创编节奏为歌曲伴奏4.分小组创编各式表现云的动作5.和学生共同讨论有关云的科学知识四、学习歌曲1.听录音范唱, 说一说《云》和《白云》不同的感受2.完整聆听范唱, 边听边跟老师做动作, 感受三拍子的强弱规律3.模唱歌谱4.跟琴轻声哼唱歌词5.齐唱要求:根据歌曲的情绪, 演唱歌曲时声音不要太高, 音与音之间要连贯, 引导学生用自然、柔和、亲切的歌声表现歌曲抒情、优美的意境.五、课堂小结第三课时教学内容:听《西伦达》动集体舞《西伦达》教学目标:欣赏歌曲《西伦达》, 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尝试设计简单的动作, 参与集体舞的学习活动.重点:集体舞难点:集体舞;歌曲节奏及大跳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师生问好三、欣赏《西达伦》1.听录音范唱, 全班同学拍手打节奏2.听录音范唱, 用打击乐器伴奏3.跟琴声轻声哼唱歌词4.跟老师唱歌词5.齐唱6.用不同的形式演唱四、集体舞《西达伦》1.说一说歌曲的速度与情绪2.简介:该集体舞要求脚步踩在拍点上.动作主要包括敬礼、鞠躬、邀请、拉手等等.通过该舞蹈可以强化学生对歌曲表达情感的体验, 培养学生的动作协调感和相互写作的能力, 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3.老师用两种不同的速度弹奏歌曲, 体验速度变化在表达情绪中所起作用.4.让学生试着随变化的速度跳一跳, 并做出舞步的选择.(跳步和走步)5.舞步讲解五、课堂小结第四课时教学内容:我的创编:秋虫音乐会教学目标:1.在音乐活动中, 能对大自然产生浓厚兴趣, 感受自然与生活的美好.2.通过欣赏, 体验多种情绪, 感受不同国家的音乐风格.重点:活动难点:用嗓音和打击乐器表现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师生问好三、导入新课四、欣赏歌曲《秋虫音乐会》1.整体欣赏, 讲讲音乐会中都有哪些昆虫参加2.跟音乐动一动五、我的创造:秋虫音乐会1.听音乐:莫扎特的《G大调弦乐小夜曲》, 要求:听到乐曲中不同的主题重复时做不同的动作;听到强弱变化时用不同的动作表示2.想象自己是个“小小指挥家”, 边听音乐边做指挥动作(在音乐的力度、速度发生变化时, 指挥动作也要做相应改变)3.说一说夏末初秋能听到哪些昆虫的叫声, 并模仿六、复习歌曲1.听《火车开啦》录音范唱, 跟节奏饶教室一圈2.听《白云》录音范唱, 启发学生讲述外出旅游、踏青的见闻3.分组表演唱4.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七、课堂小结第五单元劳动乐教学内容:苏教版第三册第五单元教学目标:1.能用欢快、活泼的声音熟练并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其多列》和《小鞋匠》, 能用自然地声音、愉快的情绪正确演唱.在音乐中体验不同的劳动角色, 感受劳动的快乐.学会用简单的节奏为歌曲伴奏.2.认识小节、小节线与终止线.能看懂音乐图谱, 并能按图谱的提示在打击乐器伴奏、情境活动中合作表现劳动时的快乐心情.3.欣赏管弦乐《三只小猪》和《邮递马车》, 在听赏活动与合作学习中, 用音乐的方式体验不同劳动生活的节奏、情绪、结构、形象与表现特点.4.能自主完成“成长的足迹”中的活动内容, 能跟着老师哼唱旋律、分辨小节、听辨音乐、合作完成音乐表演等.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2. 学习歌曲.能用自然地声音学唱歌曲.教学难点:音乐图谱的运用.教师:钢琴、教学光盘学生:保持整洁的桌面、音乐书课时安排:3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唱《其多利》认识小节、小节线、终止线教学目标:1.能用欢快、活泼的声音熟练并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其多利》, 学会用简单的节奏为歌曲伴奏.2.认识小节、小节线、终止线, 能看懂音乐图谱.重点:学习歌曲难点:音乐图谱的运用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师生问好三、学习新歌1.听歌曲范唱.2.按节奏读歌词3.在歌曲伴奏下, 用歌曲开始处的其多利做有劳动特征的动作, 如锄地、扫地、插窗等.4.在歌曲伴奏下, 用打击乐为歌曲伴奏.5.教师弹琴学生哼唱旋律6.找出哪一句和其他的乐句节奏旋律不一样, 重点练习.7.模唱歌词.8.齐唱9.有表情的演唱歌曲.四、认识小节、小节线、终止线1.指出什么是小节2.小节用小节线隔开, 从而认识小节线3.终止线表示音乐结束4.小节线与终止线的区别五、课堂小结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听《三只小猪》教学目标:欣赏管弦乐《三只小猪》在听赏活动与合作学习中用音乐的方式体验不同劳动生活的节奏、情绪、结构、形象与表现特点.重点:养成良好的欣赏习惯难点:听辨主旋律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师生问好三、欣赏管弦乐《三只小猪》1.聆听音乐故事《三只小猪》, 了解故事人物和故事情节.2.听管弦乐《三只小猪》初步感知乐曲.3.又一次播放《三只小猪》随着音乐的进展出示:乐曲在短小的引子后拉开序幕第一主题欢快、跳跃(小提琴)主旋律(长笛)重复出现主旋律(不同乐器)4.完整的欣赏《三只小猪》四、表现三只小猪1.教师提示一音乐剧的形式表现2.学生设计三只小猪的念白3.分配角色4.播放乐曲, 进行音乐剧表演5.进行评价五、课堂小结第三课时教学内容:唱《小鞋匠》情景表演:小鞋匠教学目标:能用自然的声音、愉快的情绪演唱《小鞋匠》, 在音乐中体验不同的劳动角色, 感受劳动时的快乐心情.重点: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难点:情景表演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师生问好三、教学新歌1.教师谈话导入2.欣赏范唱《小鞋匠》3.教师范唱4.听录音范唱, 了解歌曲中的情节, 并讲一讲5.轻声哼唱, 找出难唱的地方6.模唱歌词(节奏复杂处重点练习)7.齐唱四、情景表演1.完整的地聆听歌曲《小鞋匠》2.提问:如果让你根据歌曲的情绪和内容来表演, 你会编一些什么样的动作?3.学生讨论, 可以自己创编也可以根据书中的插图编.4.学生自由组合, 分角色表演.5.请各组学生轮流上台表演.6.及时的评价.五、课堂小结.第四课时教学内容:听《邮递马车》律动《邮递马车》教学目标:欣赏管弦乐《邮递马车》在听赏活动与合作学习中用音乐的方式体验不同劳动生活的节奏、情绪、结构、形象与表现特点.重点:养成聆听的习惯难点:理解音乐并进行律动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师生问好三、欣赏管弦乐《邮递马车》1.聆听音乐, 了解音乐表现的内容2.听管弦乐《邮递马车》初步感知乐曲.提问:乐曲有几个乐段?3.又一次播放《邮递马车》随着音乐的进展出示:A段B段A段4.完整的欣赏《邮递马车》5.用打击乐《邮递马车》为伴奏四、律动《邮递马车》1.说一说乐曲表现的内容.2.A部分如何设计扬鞭出发、敲门送信的动作?3.B部分可以设计上坡、下坡等动作.4.A部分可以设计最终到达目的地情景的动作.5.学生试着表演6.练习动作7.在音乐伴奏下进行律动.四、课堂小结第六单元愉快的梦教学内容:苏教版第三册第六单元教学目标:1.能安静而有想象力地聆听音乐《水族馆》《都睡着了》, 让学生饶有趣味地去感受乐曲的不同情绪, 获得愉快的感受与体验.在充分聆听、体验的过程中, 发展音乐的感知力和想象力, 并能用音乐的方式表现自己的理解.2.学会用轻柔的声音熟练地演唱《蒲公英》, 感受节拍的韵律感, 体验歌曲朦胧的意境, 并能与同伴合作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表现歌曲.3.用自然的声音演唱《草原上》, 能跟着指挥整齐地开始和结束.能用唱名模唱乐曲中的简单歌谱.4.在扮演角色随乐表演中能表现出较好的协调性和合作精神.能通过声势动作或打击乐器感受歌、乐曲弱起节拍的特点.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听辨乐器的音色, 熟悉乐曲中的音乐主题, 感受音乐中不同音色乐器所描绘的各种水中动植物轻盈、透亮、随波荡漾的形态.2.感受歌曲甜美抒情的情绪.3. 用音乐的方式表现自己的理解.教学难点:体会主题旋律的特点, 并运用各种形式进行表现教师:钢琴、教学光盘学生:保持整洁的桌面、音乐书课时安排:4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听《水族馆》教学目标:1.通过听赏《水族馆》, 感受乐曲所描写的水底世界的奇妙幻境, 激发学生勇于发现、探索海洋奥秘的情感, 同时树立保护海洋环境的意识.2.通过听、讲、看、画、奏、创等方法, 启发学生积极的表达出自己的感受, 想象乐曲所描绘的五彩斑斓的水底世界.3.引导学生听辨乐器的音色, 感受乐曲中不同音色的乐器所描绘的不同意境, 并用动作来表现海底动植物的形象.教学重难点:1.听辨乐器的音色, 熟悉乐曲中的音乐主题, 感受音乐中不同音色乐器所描绘的各种水中动植物轻盈、透亮、随波荡漾的形态.2.体会主题旋律的特点, 并运用各种形式进行表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