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模拟卷一、积累与运用(20分)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2分)(1)子曰:“三军可夺帅也,________。
”(《论语·子罕》)(2)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3)__________________?雪拥蓝关马不前。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4)《象》曰:地势坤,君子以______________。
(《易经》)(5)正是江南好风景,________。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6)________,铁马冰河入梦来。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7)槲叶落山路,___________________。
(温庭筠《商山早行》)(8)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____________,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
(张岱《湖心亭看雪》)(9)树木丛生,________。
秋风萧瑟,________。
(曹操《观沧海》)(10)《论语》告诉我们,“学”与“思”要辩证统一,因为“________,________。
”2.下列文学常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2分)A.毛泽东的词《沁园春·雪》气雄千古、震荡山河,“沁园春”是词牌名。
B.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指法国的莫泊桑、美国的欧·亨利和俄国的契诃夫。
C.雨果是法国积极的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代表作有《悲惨世界》《巴黎圣母院》。
D.《岳阳楼记》《醉翁亭记》的作者是北宋的范仲淹和欧阳修,他们都属于“唐宋八大家”。
3.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作答。
(6分)太姥山自唐以来即被视为闽东胜境,文人墨客题咏不绝。
山中还有国兴寺、白云寺、香山寺、天门寺、古建筑等多处。
太姥山石头的风骨、纹理、节理、造型总是显得扑朔.迷离而变化无穷,每个人感觉不一样, 甲(A彰显B显著)出大自然的斑lán诡秘。
太姥山奇石,雕镂万态,各具匠心,是乙(A表里如一B名副其实)的“万石园”。
行走山间,一步一景,“九鲤朝天”"金鸡报晓”“仙人锯板”“玉兔听潮”等奇景,令人目不暇接。
近年来,太姥山更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海内外游客慕名而来。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2分)斑lán(_____)扑朔.(_____)迷离(2)从文中甲乙处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填入横线,只填序号。
(2分)甲________ 乙__________(3)文中画线句有一处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横线上。
(2分)原句:山中还有国兴寺、白云寺、香山寺、天门寺、古建筑等多处。
修改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70分)(一)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5分)月夜忆舍弟杜甫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句一个“断”字写出了战事频繁、激烈,道路为之阻隔,渲染了悲凉的气氛。
B.“月是故乡明”一句诗人通过客观描写实景,写出白露节故乡的月是最明亮的。
C.第三句写弟兄离散,家已不存,生死难卜,概括了安史之乱人民饱受忧患丧乱之苦。
D.全诗层次井然,首尾照应,结构严谨;语言精工,格调沉郁哀伤,真挚感人。
5.结合具体内容,分析作者在本诗中抒发了哪些情感?(2分)(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16分)(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节选自《岳阳楼记》)(乙)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依,再适①长山朱氏。
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
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
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
往往饘粥②不充③,日昃④始食。
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
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节选自《宋名臣言行录》)注:①再适:改嫁。
①饘(zhān)粥:稠粥。
①不充:不足,此指喝不上。
①昃(zè):太阳偏西。
6.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4分)(1)不以.物喜以.(2)先.天下之忧而忧先.(3)或.夜昏怠或.(4)辄以水沃.面沃.7.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B.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C.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D.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8.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5分)(1)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3分)(2)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
(2分)9.甲乙两文的作者共同表达了怎样的政治抱负?(用原文的句子来回答)在乙文中,范仲淹这一伟大抱负是如何逐步形成的?请根据原文简要概述。
(4分)(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22分)皱纹里绽出的花宁新路①在孩子的心中,母亲的脸是最富内涵、最为生动的。
那纵横交错的沟壑是岁月的印记,那曲曲折折的皱纹是爱的线谱,那失去光泽的肌肤是没有养分的土地。
我真正认真地看母亲的脸,被母亲的脸触动心灵,源于一次赏花。
②那是多年前一次观赏令箭荷花时带给我的美丽与哀伤。
粉红的花朵娇嫩清新,如出水芙蓉般光洁鲜艳,可它的母体枯瘦苍白,没有“血色”,与它绽放的鲜嫩、水灵、娇艳的花朵形成巨大的反差,让人难以相信它那干瘪甚至显得有些丑陋的母体,竟能生出这般亮丽的花朵。
令箭荷花的母体奋不顾身怒放出了自己的花儿,全不在乎自己的美丑,好像它为了花儿的美丽而甘愿牺牲自己。
哦,这就是母亲的情怀!③我由此端详起了母亲的脸。
母亲那时50出头,岁月的刀痕已刻在脸上,最突出的是眼角、嘴部的褶皱,像暴晒过的黄土地,渠沟交错。
尤其是她嘴角那左右三道皱纹,稍远看,就像三根画上去的胡子,有点滑稽。
我开玩笑地对母亲说:“妈很像只长胡子的老猫。
”母亲非但没有生气,反而笑了,这一笑,皱纹显得更深了;我的心却像刀割一样。
④其实母亲的脸在年轻时就皱纹纵横了。
家里有一张母亲的半身照,那是在她不到30岁时照的。
母亲不丑,而且30岁是一个女人芳华吐艳的年龄,可作为6个孩子的母亲,那时她的脸上已爬满了皱纹。
那满脸的皱纹,是随着乳汁被孩子吸干的,是被岁月的风沙吹打雕刻成的。
望着照片上的母亲,我的视线模糊了。
⑤我们姐弟6人都赶上了那个饥荒和贫困的时代。
我刚出生时,家里已无粮下肚,只靠白菜根充饥度日。
本就极度瘦弱的母亲,生我后又得不到营养补充,没有奶水喂我,人还浮肿了起来。
为了不让我和哥哥姐姐饿死,她拖着病体从亲戚那儿弄来一点小米,藏在隐秘的地方,每餐撒调料似的捏.几小撮放在菜根汤里,让我们的碗里有了米。
⑥尽管米比珍珠还要贵重,但母亲总是单独给我煮一碗粥,以粥代奶。
这粥“奶”,她舍不得吃一口。
父亲说,那时候我人小胃口大,能吃,就属我身体好,小猪娃似的胖乎乎、圆润润;全家浮肿得最厉害的人就属母亲了。
3年自然灾害熬过去,母亲老了一大截,身体也更差了。
从她生我3年后的照片看,母亲比之前衰老了十多岁。
⑦孩子多,累的是父亲,更累的是母亲。
父母不认字,但他们深知养孩子的责任,要让孩子们成为有文化的人。
在上世纪70年代以前的家乡,这个愿望是非常高大上的。
⑧为实现这个愿望,父母亲拖着病体日夜劳作抚养我们,让我们兄弟姐妹6个都上了学。
后来,因家里极度贫穷,除了姐姐主动辍学充当了母亲的帮手外,其他兄弟姐妹都上了学,也读到了大学。
村里常有人夸我母亲:“杨菊英你真行,宁可苦死自己,也要让孩子念书!”看到母亲笑得像菊花似的,我默默地别过了头……⑨母亲的皱纹成了我的伤痛,也许是我对母亲的艰辛理解得太深,我总怕端详她的脸,那日渐粗深的皱纹,让我看一眼就酸楚落泪。
⑩皱纹是生命燃烧后的残留,母亲脸上这越来越深越来越多的“残留”,难道正在摧灭她的生命之灯?每当想到这,总让我揪心伤痛。
如今,母亲已离我远去,留在我心里的是那张笑起来满是皱纹的脸,那一道道纹路里盛着慈母的爱和牵挂,让我每忆起来,心中如划开了道道伤口,那伤口处又绽出爱的花朵。
10.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中的母亲是中国千千万万含辛茹苦、大爱无疆的母亲群体形象的典型代表。
B.父母最大的愿望是让孩子们成为有文化的人,他们日夜操劳终于让我们兄弟姐妹六个都上了大学。
C.母亲的皱纹里包含着养育子女的艰辛和甘愿牺牲自己的情怀。
D.本文叙事、写景、抒情、议论有机结合,语言形象生动,感情真挚。
11.第②段写“我”观赏令箭荷花时带给“我”的美丽和哀伤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段内容简要分析。
(4分)12.第⑨段“母亲的皱纹成了我的伤痛”,从全文看,导致我伤痛的有哪几件事?请简要概括。
(4分)13.结合语境,按照要求赏析。
(5分)(1)母亲那时50出头,岁月的刀痕已刻在脸上,最突出的是眼角、嘴部的褶皱,像暴晒过的黄土地,渠沟交错。
(从修辞角度赏析句子)(2分)(2)每餐撒调料似的捏.几小撮放在菜根汤里,让我们的碗里有了米。
(赏析加点字)(3分)14.文章以“皱纹里绽出的花”为题,有什么含义?(6分)(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12分)读懂中国,先读懂十大流行语①“文明互鉴真硬核,融梗柠檬谁觉得。
霸凌第一九九六,块链不知太难了。
”②12月2日,《咬文嚼字》编辑部以一首“顺口溜”发布“2019年度十大流行语”。
“文明互鉴”“区块链”“硬核”“融梗”“xx千万条,xx第一条”“柠檬精”“996”“我太难/南了”“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霸凌主义”十条流行语入选。
③语言是社会生活的符号。
流行语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社会现象,其中既有个人表达,也有宏大叙事。
羡慕他人时的“柠檬精”心态,对“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式霸道的反感,是不少年轻人的共性特征。
从更大层面看,“区块链”是技术创新的重要突破口,“文明互鉴”是向世界宣示交流对话的中国主张。
面对霸权主义的遏制打压,近14亿人民同心协力,用“硬核”的心态和反制,彰显出中国维护民族利益和国家尊严的信念和决心。
④流行语中,也自然存在一些带有负面情绪的词汇。
今年评选出的“我太难了”,是一些人面对生活压力时的真实感受。
但从当年的“蓝瘦香菇”“佛系”,再到“扎心了,老铁”“我太难了”,不少流行词本身带有幽默调侃、自我解压的色彩,也折射出通过网络社交抱团取暖的心态。
进一步说,“996”对企业的时间管理提出更高要求,“融梗”与“抄袭”界限不清倒逼法律进一步细化。
正视流行语中折射出的问题与挑战,个人才能在克服困难中成长,社会才能在解决问题中进步,进而激发出更多向上向善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