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二首》教案我这里位同学们推荐一些与明月有关的古诗。
李白《关山月》苏轼《中秋月》李商隐《霜月》白居易《江楼月》……同学们,古人云:“腹有诗书气自华”感兴趣的同学课下可以继续搜集,美美得读一读,也试着为明月写一写诗。
板书设计:古诗二首暮江吟鸟鸣涧残阳江边美静山中月夜月夜《古诗二首》教案2教学目标:1、采用灵活多样的学习方法了解诗意,体会古诗的意境;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尝试背诵古诗;3、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掌握自学古诗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1、采用灵活多样的学习方法了解诗意,体会古诗的意境;2、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掌握自学古诗的方法教学过程:一、导入1、同学们,你们都喜欢古诗吧?大家平时一定积累了不少古诗,今天,老师要考考大家,咱们来看图猜古诗、背古诗,怎么样?敢不敢试一试?谁如果猜出了是哪首古诗,就站起来大声背给大家听2、老师已经感受到同学们对古诗的喜爱之情了。
望着一轮明月,不同的诗人有不同的感受。
这节课,让我们走进《古诗二首》,来学习两首与明月有关的古诗。
(板书题目:鸟鸣涧)二、新授1、过渡语:唐代诗人王维描写山水的诗歌很多,尤其对明月情有独钟,他写的《鸟鸣涧》就描绘出了一幅山村月色图,想去看看吗?2、”鸟鸣涧”是一个地名,为云溪风景之一,品读《鸟鸣涧》,想想古诗描写了怎样的景象?3、自由发言,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理解诗句意思。
(1)寂静山村,人已入睡,在这样的夜里,周围的一切都显得那么——宁静。
(板书:夜静)后来诗人听到了——鸟鸣(板书:鸟鸣),诗人认为是什么使鸟儿受惊了呢?(月亮出来,照亮了大地)诗人没有直接描写月亮,但是却说月亮出来后使鸟儿受到了惊吓,那你认为这月亮是什么样的呢?(肯定分外明亮,板书:月明)你认为这声音破坏了原先那种宁静安逸的意境了吗?(没有,有静有动,反而是更加使诗人陶醉于其中)你认为这样的环境怎么样呢?这时候,如果你置身其中,你的心情又会如何呢?(板书:境美)(2)展开想象,再现诗人诗中所描绘的景象,并和同桌交流:说说你看到的和想到的情景。
(3)在这样的情境中,诗人深深陶醉了。
在读这首诗的时候,你认为应该怎样读呢?(舒缓,悠闲,沉醉)谁来读读?(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古诗)(3)王维的诗作人们非常推崇,后人对其诗作的评价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你认为这样的评价如何呢?(4)请闭上眼睛,听老师吟诵这首诗,在头脑中再现诗中描写的情景。
三、拓展现在,我由你们的学习伙伴变成了这场古诗挑战赛的主持人。
哪个小组做好准备了?你们选择几星题?派个代表,小组成员可以站起来相互补充。
三星题——背诵古诗《鸟鸣涧》(怎样背诵才能静——声音轻,速度慢);四星题——说说带点词语意思;(人闲——人寂静心闲;空——空荡荡,没有人;时鸣——不时鸣叫几声)五星题——读古诗,想象画面(你喜欢哪一句——诗美,你描绘的景色也美)(这样的景色,给你一种什么感受?——板书:山中月夜静从哪里能体会出?)在朗朗的读书声中,我们结束了今天的古诗挑战赛。
我要祝贺每一位同学,你们不仅学会了《鸟鸣涧》,还掌握了一种自学古诗的方法,所以每位同学都是今天的获胜者四、小结同学们,古人云:”腹有诗书气自华”感兴趣的同学课下可以继续搜集,美美得读一读,也试着为明月写一写诗五、板书设计:《鸟鸣涧》唐王维山中月夜美静六、反思:设计理念:古诗的教学尤其要注重让学生在读诗的过程中与文本进行自由、充分的对话,在阅读中披文入境,“读”占鳌头,让学生读出自己的理解与体验,再现诗中情境,体会诗人情感教学中,曾有一个学生质疑:这首诗到底描写的是哪个季节?引导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
还是有歧异。
我耐心地引导学生通过查字典理解“桂花”的含义。
学生通过查字典并结合诗的内容最后一致认为写的是春天这个季节的景色,其实我们都知道,桂花,又名木樨,属于常绿小乔木或灌木,花小,白色或暗黄色,有特殊的香气。
我们常听到的一般是秋天的桂花。
但是它分为不同的种类,有:春花、秋花、四季花等不同种类。
所以诗中所描写的桂花是在春天,这并不矛盾。
学生们情绪高涨,课堂教学也进入佳境。
《古诗二首》教案3第2课古诗两首设计理念:本课是两首描写春天的古诗,与本组教材主题非常吻合。
教学本课,要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诵中生情,在吟中入境。
可引导学生先自读自悟,借助文字想象诗中的画面。
然后再看图,感悟图文相通之处,从图悟文,把课文与图意融为一体,启发学生思考和想象,加深对诗句的领会、理解。
学习目标:1、认识枯等7个字,会写未等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感受小草顽强的生命力,想象儿童在花丛中捕蝶的快乐,体会诗人热爱春天、热爱生活的情趣。
3、培养背诵古诗的兴趣。
学习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认读、识记生字。
学习难点:理解诗意,体会诗人的情感。
课前准备:1、挑选古诗的配乐曲子。
如古筝或其他轻快、优美的乐曲。
2、彩笔和画纸。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一、激励引入1、老师听说,有的小朋友可聪明了,会背许多古诗呢哪些小朋友会呀?大声背给大家听一听。
(指名学生背诵)2、小朋友们可真了不起,学了那么多古诗,今天老师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首古诗。
(板书出示课题:草)二、范读激趣1、老师配乐朗读。
2、学生自读,指名汇报读。
三、有感情地朗读,体会诗人情感。
同学们都会读了,下面我们来比一比,看谁读得最有味道。
谁读得好,我就给他配上音乐。
1、学生自己吟诵体会。
2、指名生诵读,配乐朗读。
3、大家都想配乐读吗?那我们就一起来读吧。
四、启发想象,感悟诗歌大意1、老师简单描述诗歌意境。
2、引导学生想想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哪些景象?(学生自读体会)3、给三句诗配上图画:离离原上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4、分组各自讨论完成其中的一幅画,并推选代表上台完成这幅画。
5、评议图画,说说自己的想法。
五、配乐诵读全诗1、先自己边读边想象,有滋有味的吟诵这首诗。
2、试着背诵古诗。
3、配乐朗读、背诵。
六、学习生字1、出示生字:枯荣小朋友认识这两个字吗?一起大声地说一说,它6、引导学生想想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哪些景象?(学生自读体会)7、给三句诗配上图画:离离原上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8、分组各自讨论完成其中的一幅画,并推选代表上台完成这幅画。
9、评议图画,说说自己的想法。
七、配乐诵读全诗4、先自己边读边想象,有滋有味的吟诵这首诗。
5、试着背诵古诗。
6、配乐朗读、背诵。
八、学习生字2、出示生字:枯荣小朋友认识这两个字吗?一起大声地说一说,它们叫什么名字呀?3、你们会写这两个字吗?这里还有一个字烧,也会写吗?谁来提醒大家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4、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引导。
5、学生书写,老师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学习《宿新市徐公店》一、赏图引入1、出示课文插图,指导学生观察图画,说说图上画的是什么?你能从图中猜出是什么季节吗?2、古时候有位著名的诗人叫杨万里,他也觉得这个小孩捕蝴蝶的情景非常有趣,就写下了一首诗。
(出示全诗)教学批注:3、老师朗读全诗。
二、初读全诗,识记生字1、大声朗读全诗,不认识的字看拼音,遇到绳子,多读几遍。
2、谁愿意把这首诗读给大家听听?发现读得不正确的地方及时纠正。
3、听老师范读,体会朗诵古诗的节奏,学生模仿范读,练习朗读古诗,要读出感情,读出节奏。
三、诗画结合,感悟诗意1、学生吟诵古诗。
2、学生看图,老师讲解。
3、引导把诗画中的情景编成一个有趣的故事。
四、有感情地读全诗,纤细背诵1、自由练习,可以一个人,也可以找个伙伴合作朗读。
2、读给小朋友听,互相评议。
3、练习背诵,先自己背,再同捉交换背诵。
4、配上优美的音乐,集体吟诵。
五、学习生字1、出示生字:宿、徐、篱、疏、未2、你们都记住这些字了吗?交流识字方法。
3、同桌互读互查生字。
]4、指导书写。
重点指导:未、追、宿、菜5、学生书写。
六、复习背诵指名、分组、集体背诵两首古诗。
板书设计:教后记:《古诗二首》教案4第一课时教学目的:1.了解诗歌大意,感受诗人思念家乡的真挚情感。
2.有感情地朗读《泊船瓜洲》,并会默写。
教学重点:能用自己的语言说出诗歌的意思。
教学难点:体会诗人描绘的意境,品味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教学准备:诗人的有关资料。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
一提起母亲,一提起家乡,我们倍感亲切。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吟诵母亲和家乡的诗句。
二、整体感知,重点品析。
(一)一读,初读全诗,了解诗意。
1.出示诗题,简介作者。
通过预习,你知道《泊船瓜洲》的作者是谁吗?(1)这道诗的作者是北宋政治家王安石。
(2)简介王安石的资料。
王安石:(1021—1086)宋代人,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人。
21岁中进士,当过十多年地方官,后来两次担任宰相推行变法改革,是有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2.再读全诗,读清字音,标画出生字。
3.指名读诗,纠正字音。
4.引导学生了解全诗的大意。
(1)知诗人:宋,王安石。
(2)解诗题:分析“泊”的含义。
(3)感知诗意:诗人船泊瓜洲,离钟山近在咫尺,却回不去,于是感叹吟诗,写他在月光下眺望江南,怀念家乡金陵。
5.小结学习方法:初读知诗意。
(二)二读,细读全诗,理解诗句。
1.诗人泊船瓜洲时,看到了怎样的景象?他是怎样描写的?请读全诗,用“——”标画出不理解的词语,用“”画出寓有深情的词语。
2.抓住质疑处,运用多种方法解疑。
3.理解本诗的特色。
前两行看是写眼前景象,但在诗中却饱含深情。
所乘之船就在瓜洲停靠,却不能回金陵去,可见诗人怀念家乡的感情是十分浓厚的。
4.小结学习方法:细读品诗句。
(三)三读,精读全诗,想象意境。
1.夜深人静,星光灿烂,诗人在月光下眺望江南会产生哪些联想和想像?心中会有哪些感受?2.学生扮演诗人,讲述想象到的情景。
3.小结学习方法:精读想诗境。
(四)四读,品读全诗,领悟诗情。
1.出示“泊船瓜洲”的图片,提问:大家认为诗人泊船瓜洲,在月光下眺望家乡江南,要表达怎样的情感?2.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诗,体会诗情。
3.小结学习方法:品读悟诗情。
(五)五读,熟读全诗,练习背诵。
1.反复练习吟诵,注意音调、停顿,读出节奏韵味。
2.当堂练习背诵,并练习默写全诗。
3.小结学习方法:熟读能背诵。
三、总结全诗,扩展训练。
据说“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作者在作诗过程中曾改过多次,请你想象,作者可能用过哪些字?为什么最后用“绿”字?四、作业1.总结古诗五读法。
2.预习《游子吟》。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读诗句,理解诗中所表达的伟大的母爱。
2.学习生字,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重点:能用自己的话说出每诗词的意思。
教学难点:体会诗人描绘的意境,品味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教具准备:《游子吟》歌曲录音,课文中插图。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1.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一种伟大而平凡的爱,这种爱无时无刻地萦绕在我们的周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