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几点思考(论文)

关于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几点思考(论文)

加强农牧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几点思考一、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加强农牧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意义党的十七大进一步发展了十六大以来关于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论述,强调要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为此,我们必须深刻认识新形势下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

(一)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是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到实处的必然要求。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必须“全面巩固和发展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着力加强基层党的建设”。

就我区而言,农牧区基层党组织是党联系农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党的指导思想落实到农村群众中的桥梁和纽带,也是把科学理论变成巨大物质力量的桥梁和纽带。

只有使农牧区基层党组织切实承担起组织广大党员群众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任务,承担起宣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任务,承担起做好群众思想政治工作的任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才能在广大农村党员群众中普及、扎根,成为广大农村党员群众行动的指南。

(二)加强农牧区基层党组织建设是实现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客观需要。

具体来说,就是要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充分发挥农牧区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不断增强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把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把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保证农牧区各项改革和建设事业的顺利完成,保证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如期实现。

尤其是在定结县这样一个地处偏僻、经济发展水平落后、农牧民群众综合素质普遍较低的边远穷县,要团结、带领广大农牧区群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更应该充分发挥农牧区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农牧区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如果不进一步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一任农牧区基层党组织的软弱涣散问题长期存在,一任农牧区党员以贫为荣、以无所作为为荣,那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只能是一句空话。

(三)加强农牧区基层党组织建设是巩固党在广大农牧区的执政地位的重要基础。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改革创新的事业。

党要站在时代前列带领人民不断开创事业发展的新局面,必须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自身建设,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党在广大农牧区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归根到底,还是要靠以党组织为核心的农牧区基层组织团结和带领广大干部群众,共同奋斗,抓好落实。

所以,如果农牧区基层党组织建设不好,不能发挥领导核心作用,不仅会削弱党对农牧区工作的领导,而且还会动摇党在农牧区的执政基础。

(四)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是不断解决自身存在为题的客观要求。

基层党组织建设是一个动态过程,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发展,旧的矛盾和问题解决了,新的矛盾和问题又会出现。

这也是事物变化发展的基本规律。

我们总是在不断解决矛盾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推动事务向更高层次发展变化,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也是如此,实践表明,这项工作不抓不行,只有常抓,才能常新,才能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活力。

上个世纪末,基层党组织建设普遍较为落后,我们强调的是解决“有人办事、有钱办事、有章理事”的问题,随着近几年的发展变化,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不断得到加强,一部分软弱涣散的基层党组织得到整顿,有人办事和有钱办事的问题得到了一定的解决。

但是,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任务的提出,对农牧区基层党组织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处理日常工作,而且还要承担起带领群众发家致富、处理新形势下不断出现的民事纠纷等人民内部矛盾以及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任务。

这一切,都为新形势下的基层党组织建设注入了新的内容。

二、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分析**县是**地区西南部的一个边境县。

目前全县有**个党委(*个县委、*个乡镇党委),*个党组,**个党支部(**个村党支部、**个县直机关和企事业党支部、**个乡镇机关事业党支部)。

全县共有**名党员,其中农牧民党员**名。

近年来,县委按照上级党委及组织部门的安排部署,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县乡村“三级联创”活动为载体,把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作为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全局的大事来抓,围绕党在农牧区的中心任务继续推进农牧区基层组织建设,取得了新的进展。

县直机关干部下基层帮助工作,县、科级领导干部和县直各单位建设乡、村联系点60多个包扶乡村。

把10个乡镇整顿后进村党支部作为重点,村级组织软弱涣散的问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

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逐步推行,乡镇党委建设和整顿工作初见成效,转变职能、加强服务等工作逐步开展。

教育培训农牧区基层干部和党员的工作抓得较紧,农牧区干部和党员的综合素质有了一定的提高。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还应清醒地看到,当前农牧区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同中央、区党委和地委的要求、同广大农牧民群众致富奔小康、构建和谐社会的期望还有较大差距,同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相比,还存在一些不相适应的地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从组织状况看,有相当一部分农牧区基层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号召力还不强,仍有一些后进村、贫困村以及后进乡镇尚未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

有些村虽然经过整顿,但变化不大、有的还出现反复。

在基层组织建设过程中,一些地方往往就党建抓党建,而忽视了把加强党的建设与地方经济发展、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和维护社会局势稳定、促进社会全面发展结合起来,致使工作人员在具体工作中缺乏切实可行的措施,农牧民群众对这种务虚的意识形态领域的工作也缺乏积极性,基层党组织缺乏对群众的凝聚力和号召力,致使基层党建工作流于形式,效果不明显。

从干部状况看,整体素质还不能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

受传统因素影响,目前全县基层干部甚至是领导干部的综合素质特别是在带领群众调整经济结构、发展农牧区经济、增加农牧民群众收入等方面的思路不宽、办法不多、能力不强。

有的基层领导干部不善于做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作风不民主、办事不公道、方法不灵活,造成干群关系紧张,再加上西藏特殊的环境,经常出现一些争水、争资源、争草场等纠纷,以及近年来日益增多的劳务纠纷,使群体性事件屡有发生。

随着近年来基建项目的增加,广大农牧民走出农田草场,走进城镇、工地,进行劳务输出和经商,一部分头脑灵活的农牧民的法律意识开始增强,而一些基层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仍然用老观点、老办法看待问题,不能够与时俱进,以至于出现我们的干部有“现在的群众越来越不听话、越来越难管理”的慨叹。

从基层领导工作的状况看,一些基层领导干部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松劲和厌战情绪,有的工作时紧时松,抓抓停停;有的顾此失彼,抓了发展忽视党建,或者是抓了党建又忘了稳定;有的降低工作标准,敷衍塞责,存在党建工作是软指标,抓与不抓、抓好抓坏一个样的错误思想;有的乡镇、村“第一责任人”职责不落实,特别是一些新上任的年轻干部不重视或不会抓基层党建工作,都使基层党建工作受到一定的影响。

从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发挥作用情况看,乡村集体经济薄弱,使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农牧区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明显。

由于自然条件制约和各方面因素的影响,相当部分农村集体经济基础较差。

乡村集体经济收入几乎为零。

特别是在定结县这个既不占地缘优势、又没有特色资源的边境穷县,发展农牧区经济更是困难重重。

据调查,目前全县10个乡镇中,个别乡还没有集体经济收入,最多的年收入才8000余元,最少的不到1000元;81个行政村中,有集体经济收入的还不到一半,最多的年收入3万余元,最少的仅几百元。

集体经济发展的滞后,直接影响了农牧区基层组织的战斗力和农牧区党员的号召力,在有钱办事方面捉襟见肘,广大农牧民群众看不到实惠,参与的积极性自然不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的推进。

三、加强农牧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具体对策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加强农牧区基层党组织建设,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就必须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地贯彻新时期西藏工作指导思想;就必须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主题,大力发展和解放生产力,不断提高广大农牧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就必须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祖国观、民族观、宗教观和文化观,旗帜鲜明地反分裂、批达赖,坚持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就必须坚持面向基层,坚持“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原则,坚持“三个离不开”方针和“五湖四海”原则,把革命化放在首位,建设好农牧区基层领导班子,强基固本;就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着力解决农牧民群众关心的问题,时刻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一)坚决维护农牧区稳定。

没有稳定的社会环境,一切改革与发展都无从谈起。

我区长期以来面临达赖集团的分裂与破坏,维护农牧区稳定的任务繁重而艰巨。

农牧区基层党组织作为维护农牧区稳定、发展农牧区经济的战斗堡垒,必须充分发挥作用,不断加大工作力度,确保农牧区改革发展稳定各项事业的顺利进行。

一要加强对农牧区党员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农牧区党员的思想认识。

教育农牧区全体党员始终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在反对分裂、维护祖国统一这个重大政治问题上,必须始终做到认识不含混、态度不暧昧、行动不动摇,必须做到旗帜十分鲜明、立场十分坚定。

二要健全维护农牧区稳定的长效机制。

各级基层党组织要积极为群众做实事、办好事,使广大农牧区群众充分感受到党的关怀和温暖,进一步打牢反分裂斗争的群众基础;要在谋发展、抓发展上狠下功夫,尽快使农牧民群众富裕起来,进一步打牢反分裂的物质基础。

三要高度重视农牧区宗教领域的反分裂斗争,把农牧民群众的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对达赖集团斗争的基本方针上来,进一步打牢农牧区反分裂斗争的思想基础。

各级基层党组织要严格把握“两条底线”,不得助长宗教狂热现象。

广大农牧区党员要严格按照有关要求,自觉做到不参加任何形式的宗教活动。

各级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引导群众把主要精力转移到崇尚科学文明、追求社会进步、过健康文明生活上来。

四要加强农牧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要主动掌握农牧民群众的思想动态,认真做好农牧区人民内部矛盾的排查调处工作,努力把农牧区人民内部矛盾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促进农牧区的社会稳定。

(二)大力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一要健全组织机构,增强整体功能。

对农牧区基层党组织进行集中教育整顿,建立健全共青团、妇联、治保、民兵等组织,形成以乡镇党委为领导核心、其它组织相互配合、各司其职、共同发挥作用的组织格局。

二要加强乡镇干部队伍建设,充实乡镇力量。

采取将中专毕业生分配到乡镇和将县直机关中的优秀年轻干部下派到乡镇进行锻炼、交流到乡镇任职等多种形式,将优秀年轻干部选派到基层工作,优化乡镇干部队伍结构,充实乡镇干部力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