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学前心理学8第七章学前儿童的情绪和情感ppt课件

学前心理学8第七章学前儿童的情绪和情感ppt课件

• 2、婴儿情绪的发生和分化 • 3、婴儿情绪的社会化
(1)情绪和情感是婴儿适应生存的重要的 心理工具
•哭 哭最初是生
理性的,以后 会逐渐带有社 会性。
•笑
a.自发性的笑和诱 发性的笑;
b.不出声的笑和出 声的笑;
c.无差别的笑和有 差别的笑。
(2)情绪和情感是婴儿心理活动的激发者
• 儿童是情绪的俘虏
(3)情绪和情感推动、组织婴儿的认 知加工
• a、一般、中等积极 的愉快状态和兴趣状 态
• b、消极的、负的情 绪
• 情绪是随着认知的发展而分化和发 展。情绪对儿童的认知活动及其发 展起着激发、促进作用,或抑制、 延缓作用。
如:幼儿喜欢猴子,不喜欢河马。喜 欢观察猴子。
幼儿喜欢猴子,不喜欢 河马。喜欢观察研究猴 子
(1)情绪和情感与认识过程的联系:情 绪和情感与认识过程是紧密联系的。 (2)情绪和情感与认识过程的区别:认 识过程反映了客观事物本身的属性,而 情绪和情感过程则是反映主客体之间的 需求关系。
二、情绪和情感的作用
1、适应作用 2、动机作用 3、调节作用 4、信号作用
三、情绪与情感的种类
(一)情绪和情感的基本形式 1、快乐 2、悲哀 3、愤怒 4、恐惧
学前心理学
第七章 学前儿童的情绪和情感
学习目标
• 能够解释并区分情绪和情感。 • 能够说出情绪和情感的种类。 • 能够举例说明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
特点。
• 重点: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 • 难点:情绪和情感的关系
第一节 情绪情感概述
一、情绪和情感的性质
1、什么是情绪情感 定义:情绪和感情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
第二节 学前儿童的情绪和情感
学习目标
• 认识情绪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 掌握幼儿情绪和情感的发生和发展
的一般趋势及特点。 • 了解幼儿基本情绪的发展和高级情
感的发展,掌握幼儿依恋的特点。
一、学前儿童情绪和情感的发展
• (一)婴儿(三岁前儿童)情绪和情 感的发展
• 1、情绪和情感对婴儿生产、发展的 意义。
(二)情绪的状态
• 心境:深入的、微弱而持久的情绪状态 • 特点: • 1、和缓而微弱 • 2、持续时间较长 • 3、是一种非定向的弥散性的情绪体验 • 心境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客观
原因,也有主观原因。
(二)情绪的状态
•激情:强烈的、爆发式的、持续时间短 暂的情绪状态
•特点: •1、激动性和冲动型 •2、维持的时间比较短 •3、具有明确的指向性 •4、具有明显的外部表现 •引起激情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强烈的 欲望;明显的刺激。
• 初生婴儿的情绪是笼统不分化的,1 岁以后逐渐分化,2岁左右,已出现 各种基本情绪。
3、婴儿情绪的社会化
(生人焦虑(6—8个月) (4)分离焦虑 (5)情绪的社会性参照
(三)、情感的分类
1.道德感 道德感是根据一定的道德标准去评价人
的思想、意图、言语和行为时产生的情感 体验。人在社会生活中能够将掌握的社会 道德标准转化为自己的道德需要。
当人们用自己掌握的道德标准去评价自 己或别人的思想、言图、言论、行为时, 认为符合道德需要,就会产生肯定性的情 感,如果认为不符合道德需要,就会产生 否定性的情感。
2.理智感 理智感是人在智力活动过程中,对认识
活动成就进行评价时产生的情感体验。 例如,人们在探索真理时产生求知欲,
了解认识未知事物时有兴趣和好奇心;在 解决疑难问题时出现迟疑惊讶和焦躁,问 题解决后产生强烈的喜悦和快慰;在坚持 自己看法时有了强烈的热情,这些都属于 理智感的范畴。
3.美感 是人们根据一定的审美标准评价 事物的美与丑时产生的情感体验。 审美标准是美感产生的关键,客 观事物中凡是符合个人审美标准的 东西,就能引起美感体验,审美时 个体的心情是自由的,愉快的、轻 松的。
体验,是人的需要是否获得满足的反映。 根本属性:情绪情感是客观事物是否满足
个体需要的一种反应,是人脑对客观现 实与人的关系的主观反映。
• 构成要素
(1)情绪和情感 是人对客观现实 的态度的反映。
(2)认识是情绪 和情感产生的前 提和基础。
(3)情绪和情感 的性质以客观事 物是否满足人的 需要为中介。
情绪
与生理需要联系

情境性
冲动性、短暂性

发生早
情感
与社会性需要联系 稳定性
深刻性、持久性 发生迟
联系
1.情感离不开情绪,情绪是情感的基础, 情感是在情绪稳定固着基础上发展建立 起来的,情感又通过情绪的形式表达出 来。
2.情绪离不开情感,情绪是情感的具体表 现,情感是情绪的本质内容。
3、情绪情感与认识过程的关系
(二)情绪的状态
• 应激:是在出乎意料的紧急和危险的情况下所引起的 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它是人们对某种意外的环境刺 激做出的适应性反应。
• 表现: • 1、目瞪口呆,手足无措,混乱。 • 2、急中生智,冷静沉着,及时摆脱险境。
• 应激有积极的作用也有消极的作用。
• 长期处于应激状态是有害身体健康的。
(二)情绪的状态
挫折:个人行为目的受到阻碍后引起的情绪状态。
挫折是在否定的社会评价和自我评价的情况 下发生的。
同一挫折情境不一定使所有人都产生挫折心 理。
挫折引起的反应:
1、攻击性行为
长期遭受挫折
2、冷漠
个人感到无力无望 情境中包含着心理恐惧和生理痛苦
3、幻想(白日梦) 个人心理上有攻击和抑制的冲突
(4)情绪和情感是婴儿人际交往的有 力手段
• 面部表情、 • 动作、 • 姿态
(5)情绪和情感促进婴儿意识产生、 个性形成
• 哭是婴儿原始的 情绪反应
• 得到父母关心、爱抚 的孩子性格活泼开朗, 反之则孤僻胆怯。
新生儿游泳
返回
2、婴儿情绪的发生和分 化
积极愉快的情绪
消极不愉快的情绪
婴儿情绪分化小结:
2、情绪与情感的关系
其区别在于: (1)从需要的角度看,情绪是有机体的生物 需要相联系的体验形式,如喜、怒、哀、乐等; (2)从发生的角度看,情绪是原始的,发生 较早,为人类和动物所共有。 (3)从表现形式看,情绪相比,情绪不稳定, 一般具有较大的情境性、激动性和暂时性。 (4)从表现形势看,情绪一般发生的迅速、 强烈而短暂,有强烈的生理变化,有明显的冲 动性和外部表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