杆塔组立安全技术交底安全技术交底记录表表号:DJB-B-04(98版)编号:工程名称会议名称安全技术交底主持人XX会议地点潼朝线施工队驻地会议日期2013年2月28日安全技术交底主题:导地线放紧线施工安全及技术交底记录(附后)会议人员名单姓名工作单位职务/职称联系电话(1)(2)督促按施工工艺设计正确布置现场,若现场地形不能按施工工艺设计要求布置时,应在立塔前作补充验算,检验立塔工器具能否满足立塔安全要求。
(3)针对各塔位的具体情况提出立塔施工安全的补充措施。
(4)本工程每一基杆塔必须亲临现场指挥。
3、组装负责人的职责(1)明确参加组装的施工人员的分工,交代安全措施和技术指导。
(2)组织施工人员严格按施工图及工艺设计要求进行组装。
(3)组装中的遗留问题应登记清单,上报队长或工程处。
4、塔现场准备负责人的职责(1)对参与立塔准备工作的民工交待安全措施。
(2)按施工工艺设计要求,确定地锚及铁桩的距离,方位,深度,马道等。
(3)遇有特殊地形,地质应报告队长或立塔指挥人检查后再埋没地锚。
5、组立杆塔指挥人的职责(1)负责宣读立塔安全工作票,向参加立塔的施工人员讲解质量要求,安全措施及特殊注意事项。
(2)组织检查地面组装质量,组装不合格者不应立塔。
(3)按施工工艺要求对立塔现场布置及所用的工器具进行全面检查。
(4)立塔过程中应兼顾全局,随时听取各岗位报来的信息并提醒各岗位人员的操作。
(5)发现异常情况或异常声响,应停止牵引。
会同安全监督人进行诊断后派人处理。
(6)工器具未拆除,地脚螺帽未装好前,指挥人不得离开工作岗位。
严防铁塔刚立正而还未稳固时出现无人指挥的混乱局面。
6、组立杆塔安全监督人的职责(1)协助立塔指挥人检查组装质量,检查立塔现场的布置,检查立塔所用的工器具,检查各岗位操作人员是否坚守岗位。
(2)立塔过程中站在立塔方向的侧面,协助立塔指挥人发现立塔中的异常情况或异常声响,并配合诊断处理。
(3)对各岗位操作人员违反安全规程和施工技术措施的作业及时制止并报告立塔指挥人。
(4)安全监督人进入现场应配带明显标志,例如红色袖标等。
(5)对可能出现的险情要提醒立塔指挥人。
7、制动系统操作负责人的职责(1)正确进行制动系统的布置、绑扎。
(2)立塔前及塔头吊离地面后对制动系统作全面检查。
(3)立塔过程中思想集中,听从看塔根人(千斤系统(4)负责)的指挥,及对、准确、平稳地松出制动。
8、牵引系统负责人的职责(1)正确连接总牵引系统的钢绳、滑车及动力装置。
(2)选择安装合适的工具作总牵引复滑车组的重锤,防止复滑车组钢绳打绞。
(1)前及塔头吊离地面后对牵引系统作全面检查。
(2)立塔过程中思想集中,监视钢绳、地锚、地滑车受力,防止钢绳卡住。
9、机动绞磨机手的职责(1)立塔前检查绞磨各部件特别是刹车是否操作灵便,检查绞磨尾部与锚桩连接的钢绳及锚桩是否牢靠并报告立塔指挥人。
(2)机手随时观察立塔指挥人的信号和旗语,做到看准旗号、动作快速、听从指挥。
(3)发生故障,应暂停牵引,将牵引滑车钢绳卡死,然后排除故障。
(3)立塔过程中,机操手不得离开岗位,不得找人顶替操作,随时监视各部机件的运转。
(4)拉磨尾绳不得少于二人,距绞磨不得小于2.5米,并不得站在尾绳圈的中间。
10、后方浪风绳操作人的职责(1)立塔前布置并检查后方绳及滑车组,锚桩是否牢靠。
(2)立塔至45°左右,即开始松弛地带住浪风绳,塔立至70°后适当收紧浪风绳使其受力,并随铁塔的起立缓缓松出,做到动作迅速,听从指挥。
(3)塔立正后,将滑车组尾绳绑扎死在锚桩上,永久拉线未打好,地脚螺帽未带好前不得拆除。
(4)对于使用铰链作回转支点的立塔,在铁塔立正后,应根据指挥人的命令,配合完成塔脚就位工作。
(5)使用以永久拉线代替后方浪风绳时,必须在立塔过程中监视后方永久拉线的松紧情况。
11、两侧浪风绳绳时人的职责A)立塔前布置并检查两侧浪风绳、滑车组及锚桩是否牢靠。
B)立塔过程中随时适当收紧或松出浪风绳,精神集中,听从指挥人的指挥。
C)塔立后,将滑车组尾绳绑扎死在锚桩上,永久拉线未打好,地脚螺帽未带好前不得拆除。
D)塔立正后,待测量并调直塔后再安装永久拉线下把。
12、立塔测工的职责(1)立塔前选择好经纬仪置放地点。
(2)立塔过程中配合立塔指挥人监视塔身中心有无偏斜。
(3)铁塔立正后,待测量铁塔正直后再通知安装永久拉线并配合调节拉线的松紧。
(4)久位线装毕并将调节螺丝拧紧后(自立式铁塔为地脚螺帽拧紧),检测铁塔结构的倾斜,横担高差,根开等尺寸,并作好施工技术记录。
如有超标准的误差及时报告指挥人。
说明:如立塔工序专职测工、上述职责由队兼职质检员负责。
13、塔上作业人员的职责(1)登塔前必须检查并带好的安全保护用具。
(2)必须站在安全位置进行操作。
密切与地面工作人员取得联系。
(3)格高空作业的安全规定二、铁塔组立安全技术措施(一)、地面组装安全措施1、现场搬运塔材时应遵守下列规定:(5)搬运前应观看四周是否有人工作及其它障碍,避免相互碰撞。
(6)搬运时注意观察行走道路,有无沟坎,避免踩空,踩滑,跌到。
(7)两人抬运塔材时,应同侧肩抬,并做到同起同落。
(8)多人抬运塔材时,应步调一致,有一人指挥。
2、地面组装必须设置现场指挥人,负责现场的全面安全工作。
3、现场组装人员应戴安全帽及手套。
4、找正螺孔时,严禁将手指伸入孔内。
5 、组装场地应平整,障碍物应清除。
在成堆的角钢中选料应由上往下搬动,不得强行抽拉。
6、组装断面宽大的塔身时,在竖立的构件未连接牢固前,应采取临时固定措施。
7、传递小型工具或材料不得抛掷。
8、现场工作人员应戴手套及安全帽。
9、上下层同时作业时,上层工作人员应备工具袋,严禁工具及铁件向下抛掷。
10、分片组装塔件时,带铁应能自由活动,螺帽应出扣,自由端朝上时,应绑扎牢固。
(二)、分解组塔安全措施1、参加组塔的人员必须作到“三熟悉”:熟悉铁塔安装图,熟悉立塔方法的操作要点,熟悉本安全措施。
2、铁塔组立人员必须遵守以下十不准内容即:(1)不准技术不熟的技工指挥立塔。
(2)不准无高空作业合格证的工人或未带高空保安工具的人员登塔工作。
(3)不准工作人员在现场打闹、开玩笑等有碍立塔安全的行为。
(4)现场布置未经立塔指挥人或立塔安全监督人的检查,不准立塔。
(5)未经许可不准组立有缺件的铁塔。
(6)不准用麻绳作立塔临时浪风绳。
(7)不准用不可靠的岩石或树桩作立塔地锚(如用使用,必须由立塔指挥人的安全监督员作出鉴定)。
(8)不准未打好临时拉线就拆换永久拉线。
(9)在特殊地形条件下无立塔补充措施不准立塔。
(10)不准没有施工措施就更换铁塔方材或方要受力部位的斜材。
3、立塔指挥人应掌握抱铁,各部绳索的受力情况,严格控制起吊重量。
4、各部位的工具,应按施工设计要求进行布置,各种绳索的穿向要正确,连接要可靠,安全监督人在吊塔前应做一次全面检查。
5、固定绞磨的地锚或铁桩必须牢靠,松软地质应采用地锚,埋深不小于1.0m。
6、被吊构件要绑扎牢固,如果钢绳与角钢直接绑扎时,应在角钢内侧垫方木外侧缠绕麻袋,防止割断钢绳。
7、绞磨应安置在合适位置,以便于观察和操作。
绞磨所在地面应平整,距离基础一般应在1.2倍塔高以外。
机动绞磨的操作人员必须经培训合格后才准操作。
8、在起吊过程中,严禁将手脚伸进吊件的空隙内或在吊件上作业。
9、塔上作业应尽量同地面组装作业不同时进行,若必须同时进行时,在构件起吊过程中地面应暂停作业,防止高空坠物伤人。
10、塔腿组立后,应及时将塔腿接地装置于铁塔相连接,避免雷害事故。
11、分解组塔的现场人员都必须戴安全帽,组塔施工过程中,非工作人员严禁在塔高范围内参观逗留。
12、吊装方案和现场布置应符合施工技术措施的规定,工器具不得超载使用。
发生变形,老化及经检查不合格的工器具严禁使用。
13、塔片就位时应先低侧后高侧;主材及侧面大斜材未全部连接牢固前,不得在吊件上作业。
14、抱铁提升前,应将提升腰滑车处及其以下塔身的辅材装齐,并拧紧螺栓。
15、铁件及工具严禁浮搁在铁塔及抱铁上。
16、用悬浮式外拉线抱铁组塔时:提升抱铁应设置两道腰环,采用单腰环时,抱铁顶部应设临时拉线控制;起吊过程中腰环不得受力,控制绳应随时放松。
双面吊装时,两侧荷重,提升速度应基本一至。
17、抱铁垂直下方不得有人,塔上人员应站在塔身内侧的安全位置上。
(三)、高处作业安全措施1、凡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m及以上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均称为高处作业。
不同高度的可能坠落范围半径见下表:不同高度的可能坠落范围半径作业位置至其底部的垂直距离(m)2~5 5~15 15~30 >30其可能坠落范围半径(m )2 3 4 5注:(1)通过最低坠落着落点的水平面称为坠落高度基准面。
(2)在作业位置可能坠落到的最低点称为该作业位置的最低坠落着落点。
2、凡参加高处作业的人员,应每年进行一次体格检查,经县级及以上医院鉴定,患有不宜从事高处作业病症的人员不得参加高处作业。
3、高处作业人员应衣着灵便,穿软底鞋,并正确配戴个人防护用品。
工作前严禁饮酒。
4、高处作业人员必须系好安全带或腰绳,安全带或腰绳必须系在牢固的构件上,并不得低挂高用。
施工过程中,应随时检查安全带是否系挂牢固。
5、高处作业所用的工具或材料应放在工具袋内或用绳索绑牢,上下传递物件应用绳索吊送,严禁抛掷。
6、高处作业人员在转移作业位置时不得失去保护,手扶的构件必须牢固。
7、作业人员上下铁塔应沿脚钉或爬梯攀登,在间隔大的部位转移作业位置时,应增设临时扶手,不得沿单根构件上爬或下滑。
8、铁塔上应避免上下交叉作业。
上下交叉作业或多人在一处作业时,应相互照应,密切配合。
9、在霜冻,雨雪后进行高处作业,应采取防滑措施。
10、在带电体附近进行高处作业时,与带电体的最小安全距离必须满足下表要求。
遇特殊情况达不到该要求时,必须采取可靠的安全技术措施,经总工程师批准后方可施工。
带电体的电压等级(kv)项目≤10354463~100154220330500工器具,安装构件,导线,地线等与带电体的距离(m)2.03.53.54.05.05.06.07.0作业人员的活动范围与带电体的距离(m)1.72.02.22.53.04.05.06.0整体组立铁塔与带电体的距离(m)应大于倒铁距离(自铁塔边缘到带电体的最近侧为塔高)11、注意遇有雷雨、冰雹、浓雾及六级以上大风天气不得进行铁塔起吊工作。
(参见风级表)风力等级名称地面物的征象相当风速(米/秒)0 无风静,烟直上0~0.21 软风烟能表示风向,但风向标不能转动0.3~1.52 轻风人面感觉有风,树叶微响,风向标能转动1.6~3.33 微风树叶及微枝摇动不息,旌旗展开3.4~5.44 和风能吹起地面灰尘和纸张,小树枝摇动5.5~7.95 清劲有叶的小树,内湖的水有波8~10.86 强风大树枝动,电线呼呼有声,举伞难10.8~13.87 疾风全树摇动,逆风步行感觉不便13.9~17.18 大风微枝折断,人向前行感觉阻力甚大17.2~20.79 烈风烟囱顶部及屋顶可被吹掉24.5~28.410 狂风内陆很少出现,可掀起树木和毁物20.8~32.611 暴风陆上很少,有大破坏28.5~28.412 飓风陆上绝少,有大破坏大于30.6(四)、施工危险源及防范措施安全工作始终贯彻“预防为主、以人为本”的方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