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秀珍菇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230.秀珍菇有哪几种栽培方式?
秀珍菇常见的栽培方式为墙式(堆叠)栽培、畦床覆土栽培,也有箱栽和直立袋栽的,但是以墙式栽培为主,其优点是单位面积栽培数量大,便于管理采收。
231.秀珍菇生长发育需要怎样的外界环境条件?
(1)营养
栽培秀珍菇的主要原料是棉籽壳、阔叶树木屑、甘蔗渣和农作物秸秆等,辅料是麦麸、米糠、石膏、石灰、过磷酸钙等。
(2)温度
秀珍菇菌丝生长的适宜温度为24℃~26℃,出菇温度为8~C~20℃,最适温度为12℃~16℃。
原基分化需要10℃左右的温差刺激。
秀珍菇是引自El本和台湾的菌株,它们的形态特征略有差异,对温度的要求也稍有不同。
(3)水分和湿度
菌丝生长阶段培养料的含水量应掌握在60%~65 9/6。
培养室的空气相对湿度应为65%;出菇及子实体生长阶段要求空气相对湿度为85%~95%。
如果空气干燥,原基会萎缩、死亡,子实体会变小。
(4)光照
菌丝生长阶段对光照的要求不严格,可以在无光的条件下生长。
子实体生长发育需要散射光。
(5)空气
秀珍菇属于好气性真菌,在菌丝生长和子实体生长阶段均需要通风环境,保持新鲜空气。
(6)酸碱度菌丝生长所需pH值以6~6.5为宜。
232.如何安排秀珍菇的生产季节?
秀珍菇有广温型菌株,也有高温型菌株。
凡气温稳定在8~C以上、25℃以下范围内均可栽培。
各地根据当地的气候情况进行安排。
长江流域地区一般安排在9~10月生产,11月开始出菇,一直延续到翌年4月。
上海地区大棚栽培于3~6月份,9~11月份两个时段出菇。
高温型菌株则在夏季也能出菇。
233.秀珍菇出菇管理的关键技术如何?
(1)制袋及培养培养料配方有以下几种。
棉籽壳96%,石膏2%,轻质碳酸钙1%,过磷酸钙1%。
棉籽壳55%,杂木屑22%,麦麸20%,石灰3%。
棉籽壳40%,甘蔗渣40%,麦麸18%,轻质碳酸钙2%。
各地可根据当地的原材料条件来选择,进行组合配方。
制袋、灭菌、接种和培养按常规操作进行。
(2)栽培场地栽培秀珍菇多选择室外搭遮阳棚栽培。
场地应选择地势较高,空气流通,水源充足,排水方便,交通便利,无污染源的地方。
(3)出菇管理菌丝满袋后,应继续培养8~10天,使菌丝达到生理成熟,积累养分,然后运到出菇场所,堆叠成墙式出菇。
刺激温度在IO~C以下,维持10小时以上。
向地面及四周空间喷水,提高空气相对湿度为85%~95%,加强通风,给予散射光照射,促使菌丝扭结分化为原基。
原基形成后,棚内温度稳定在20℃左右,要求空气相对湿度为90%。
切忌向菇蕾直接喷水,每次向空间喷水后,应及时通风,否则高温高湿易导致病害发生。
秀珍菇商品菇要求有较长的菌柄,因此,须适当减少通风,一般只在早晚进行通风。
子实体成熟应及时采收。
秀珍菇生产周期约需3~4个月,产量主要集中在1~3潮菇,采菇后停水2~3天,养菌10天左右,接着转入下潮菇管理,一般可出5~7潮菇。
234.怎样进行秀珍菇反季节栽培?
南方地区秀珍菇反季节栽培一般安排在4月制袋,6~9月出菇。
根据秀珍菇的出菇特性,反季节栽培在设施上注意解决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1)栽培场所
要求菇棚保温性能好。
一般大棚用钢管作骨架,上面覆盖2层塑料薄膜,中间夹一层泡沫板,再在上面覆盖草帘,棚顶安装数个通气管。
菇棚面积不宜太大,以便于控制温度,用层架横放排袋栽培。
(2)制冷设备
秀珍菇菌丝生理成熟后,扭结成原基,必须经过低温刺激。
每潮菇采收后,经过养菌,再经低温刺激才能转为下一潮的出菇管理。
因此,反季节栽培秀珍菇需要有制冷设备,才能既可以利用制冷机制冷,也可以利用冷库进行低温刺激。
出菇时的管理,要根据秀珍菇的生物学特性,控制温度、湿度、光照和通气,进行常规操作。
235.秀珍菇栽培期间会出现哪些问题,怎样预防?
(1)不出菇
除了品种退化造成不出菇之外,低温处理时间过短或温差刺激不够也会造成不易出菇;高温季节一般也会不出菇。
预防措施:选择优良品种,保证低温处理时间,控制菇房的温度不要超过28℃。
(2)出菇不整齐
同一批菌袋,经过同样的低温处理,但是有的菌袋出菇较好,有的菌袋不出菇。
造成不出菇的主要有以下原因:温差刺激不均匀,菌袋在低温刺激时堆积过紧,不同的袋位受低温的程度不同;菌皮过厚,在采菇后养菌期间,空气相对湿度过高,通气不良,造成菌皮过厚;培养料的C/N比例失调。
预防措施:菌袋在低温刺激时码放不能太密,要使各个部位的菌袋受冷均匀;采菇后养菌期间,尽量少喷水,空气相对湿度不能过高;培养料配方中氮素营养如麦麸不能超过30%;对菌皮过厚的菌袋进行搔菌处理。
(3)死菇
出菇初期,子实体多而密,以后发黄继而萎蔫死亡,偶尔在出菇面只剩几根细瘦的子实体或全部呈细小萎蔫的小死菇。
造成死菇的原因是菌袋的培养料缺水,水分供应不足;空气相对湿度低,培养料表面干燥,子实体失水;喷水过多,出菇表面积水;出菇期间温度过高或温差大,温度不稳定;通气不足,影响子实体的正常生长。
预防措施:制袋时培养料的含水量应掌握在60%~65 9,6;出菇阶段菇棚的空气相对湿度应调节到90 9/6~95%;出菇期间喷水要勤喷轻喷,喷细水,避免菌袋表面积水;出菇期间温差要小,保持温度稳定,注意菇棚内的通风和降温。
236.秀珍菇的采收标准如何?
秀珍菇采收的标准是:菌盖直径达3~4厘米,菌盖边缘内卷时应及时采收。
秀珍菇单生品种,采收时可采大留小;丛生品种可整丛一次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