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程概况二、安装位置平面图、立面图三、塔吊型号及性能参数四、基础和附着装置五、爬升工况及附着点详图六、安装顺序和安装质量要求七、主要安装部件的重量和吊点位置八、安装辅助设备的型号、性能及布置位置九、电源设置、电缆配置和专用开关箱十、施工人员配置十^一、吊索工具和专用工具的配置十二、安装工艺顺序十三、安全装置的调试十四、重大危险源和安全技术措施十五、应急预案建工新苑4#楼西侧塔吊安装方案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为西山金城建工新苑4#楼,建设地点在山西太原西矿街南侧。
主体为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33+2F底商,建筑物总高度97.1m,室内外高差为0.3米,总建筑面积45784平米,其中底商5234平米,住宅38006平米。
建筑设计使用年限50年,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
二、安装位置平面图、立面图平面图立面图1、因施工现场场地狭小,在设备安装之前,必须先把车辆停放位置铺垫合适,达到使用条件,方可入场。
2、前臂长约为56M,施工现场没有条件进行组装,必须在楼基沟槽内进行组装。
施工时,金城第五工程公司协调土建施工队伍给安装工作创造条件。
3、吊车距离安装中心约为12M,起吊时为了达到安全的条件,同时使用4#楼东侧塔吊与50T吊车相配合,保证吊装要求。
4、因施工场地原因,故配置两台塔吊,东西各一台,为防止两台塔吊碰撞事故的发生,特作出以下措施: (一)塔吊的水平方向的防碰、撞措施塔吊在现场定位布置是关键,可通过控制两台塔吊之间的位置关系来预防塔吊的起重臂碰撞相邻塔吊,当同一施工地点有两台以上起重机时,应保持两机间任何接近部位(包括吊重物)距离不得小于2M 。
位于低位塔吊的起重臂端部与高位塔吊塔身之间的防碰、撞尤为重要,应根据塔吊现场平面位置进行合理布置。
(二)塔吊在垂直方向的防碰、撞措施低位塔吊的起重臂与高位塔吊的起重臂钢丝绳之间的防碰、撞措施,高位塔吊的起重钢丝绳位于低位塔吊起重臂工作区间时,有可能引起低位塔吊的起重臂与高位塔吊的钢丝绳发生碰撞。
为杜绝止类事故的发生,项目必须对每一台塔吊工作区进行合理划分,避免出现塔吊交叉作业,同时项目必配备有合格证、操作证、经验丰富的信号指挥工来进行现场指挥,当风速达到6 级,塔吊必须停止作业。
(三)具体防碰、撞措施1)塔吊在顶升过程中严禁回转起重臂,并在使用过程中严禁塔吊及塔吊与建筑物之间发生碰撞。
2)塔吊应由专职人员操作和管理,严禁违章作业和超载使用,机械出现故障或运转不正常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及时予以解决。
3)塔臂前端设置明显标志,塔吊在使用过程中,塔与塔之间回转方向必须错开,严格控制楼和楼之间的操作高度和作业时4)从施工流水阶段上考虑两塔作业时间尽量错开,避免同一时间、同一起点,同时使用塔吊时发生碰撞。
5)塔吊在使用过程中尽量使小车回位,当塔吊运转到施工需要位置时,操作工人再将材料运到施工地点。
6)塔吊同时作业时必须照顾相邻塔吊作业情况:吊运方向、塔臂转动位置、起吊高度,塔臂作业半径内的交叉作业,并由专业信号工设立限位哨,以便于控制塔臂的转动位置,同时控制器具的水平方向。
7)禁止相邻塔吊向同一方向吊运作业,严防吊运物体及吊绳相碰,确保交叉作业。
三、塔吊型号及性能参数C5610塔机主要技术参数四、基础和附着装置1. 塔吊基础方案分析本工程对塔吊的基础要求较高,因施工场地地质坚固牢实,米用整体钢筋混凝土基础,以确保塔吊基础的稳定性。
1)基础施工:a. 放线、定位复核无误后,用挖掘机开挖,做二层三七灰土夯实后,再做100厚C10砼垫层,弹出钢筋位置线,上口砌挡土台,高200mm防止雨水进入。
坑底面设集水坑。
b. 放入塔吊机座,固定牢固,保证四个固定支脚顶端所组成的平面与水平面的斜度不大于1/1000。
钢筋安装完毕,验收合格并办理隐蔽工程记录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
2)混凝土浇筑混凝土采用泵送商品混凝土,标号C2Qa. 混凝土入场后及时检查坍落度,不符合要求时应退回或由搅拌站进行一次搅拌,现场对每车混泥土的出车时间,开始浇筑及持续时间等各时间段进行登记并留置试件。
b. 混凝土分层浇筑,第一层500mm第二层350mm第三层350mm 用振捣棒振捣。
操作时做到快插慢拔,在振捣时应插入下层混凝土中50mm每一震点时间为20-30s。
视其混凝土表面呈水平不再显著下沉,不再出现表面泛浆为宜。
插点要均匀排列,移动间距不大于振捣棒作用半径的1.5倍,一般为40-50mm振捣棒距模板边50-100mm为宜,应避免碰撞钢筋模板,预埋基座。
c. 混凝土浇筑后表面用刮杆刮平,泌水应及时排除,及时覆盖浇水养护。
d. 待混凝土强度达到70%以上时,可进行塔吊安装。
2. 塔吊安装位置选择根据本工程在施工中垂直运输工作量较大,施工场地受限制的特点,结合建筑物的高度、结构类型、施工现场环境,综合考虑工期、吊运能力、机械类型等因素,同时为不影响东侧塔吊的工作,将塔吊安装位置选择在施工场地西侧。
3、锚固装置附着杆在建筑结构上的固定点要满足以下原则:1 )附着固定点应设置在丁字墙(承重隔墙和外墙交汇点)和外墙转角处,切不可设置在轻质隔墙与外墙汇交的节点处;2)对于框架结构,附着点宜布置在靠近柱根部;3)在无外墙转角或承重隔墙可利用的情况下,可以通过窗洞使附着杆固定在承重内墙上;4)附着固定点应布设在靠近楼板处,以利于传力和便于安装。
五、爬升工况及附着节点详图(一)、爬升工况本塔机螺栓固定独立式的最大起升高度为40.5m. 若起升高度要超过40.5m ,必须增加塔身节并用附着装置加固塔身。
至少增加8层附着装置后最大起升高度可达220m。
在工作高度w110m 时,可采用二倍率或四倍率起升,当工作高度>110m 时,只能采用二倍率起升。
1. 附着装置考虑到施工要求与塔身、附着架的受力规定了附着架与基础平面距离、附着架之间距离以及附着架以上悬高的极限值。
图1 和图2 既能满足一般的施工要求,又能最经济的配制附着架,降低塔机的使用成本。
第一道附着( 见图1)(1) 附着架以下的塔身高度h1 (螺栓固定式含基节高度)18(m) w h1 w 31(m)即第一道附着架以下的塔身节数n1 为:6.4 w n1w 11.1(2) 附着架以上塔身悬高h0 :h0 w 35(m)即附着架以上塔身节数:n0w 12.5第二道或第二道以上附着(见图2)(1)两道附着架之间的距离 h2 :15(m)< h2 w 26(m)即两道附着架之间的塔身节数n2为:5.4 w n2w 9.3⑵附着架以上塔身节的高度 h0 :工作高度h w 100m 时,与第一道附着第二条中的一致 工作高度h > 100m 时,需少加一节: 即附着架以上塔身节数:n0w 11.5具体附着位置见塔吊立面图(图1)(图2)(二八附着节点详图? i 1L-----------------1ew ^=_L-I i j i if 钮基座班杆M+ft* 輕摊嚟栓內科F建貌物J / I 680Q;/ / /节枪.腫it杆務专方苯附着架示意图六、安装顺序和安装质量要求该塔机采用独立的C20砼基础,基础图纸由安装单位按说明书要求提供,“金城第五工程公司4#楼项目部”负责按图施工,方共同验收。
(一)、安装顺序安装顺序如下图:1.團定基甜2.聊身节佰一基节EQ h-标准节EQ [:-标准节E )3.酚集4.下妞5.朋対6.王支座7.可机皇& 剳I 9.乎1(o-38m 6=440)c-50m(j_56m)11 ・f*t (0,b,c汾霽专起长姑直on6此b =11.6LC=13.lt F d=14,6t)12. 13. JUM(二八安全质量要求1.制造单位应提供有效的资格证明、塔吊出厂合格证、塔吊安装使用维护说明书等随机文件;必要时应提供型式试验报告2. 塔机塔身高度不得大于说明书允许高度。
3. 基础周围应有排水设施。
4. 基础的设置制作应符合说明书的要求。
5. 安装后的塔机主要结构件不得出现下列情况:a. 目视可见的结构件裂纹及焊缝裂纹;b. 连接件的轴、孔严重磨损;c. 结构件母材严重锈蚀;d. 结构件整体或局部塑性变形,销孔塑性变形。
必要时用探伤仪检查焊缝质量,用钢直尺、测厚仪等工具测量。
6. 主要结构连接件应安装正确且无缺陷。
销轴有可靠轴向止动且正确使用开口销,高强度螺栓连接按要求预紧有防松措施,不得松动,不应有缺件、损坏等缺陷。
螺栓不得低于螺母。
必要时用力矩扳手检查高强度螺栓联接状况。
7. 平衡重、压重的安装数量、位置应与设计要求相符,保证正常工作时不位移、不脱落。
当使用散料物时应使用平衡重箱,平衡重箱应防水,保证重量准确稳定。
根据安装说明书确认平衡重的重量,检查安装状况。
8. 塔机安装后,在空载、无风的状态下,塔身轴心线对支承面的侧向垂直度w 4/1000。
将标尺分别水平固定在臂架铰点附近和基础节(或最高附着点)的塔身上,其中心位于塔身中心线上,臂架转到其纵向轴线与塔身的一个截面中心线重合的位置,分别在X、Y 轴的两个方向上用经纬仪测量两标尺水平误差,即垂直度误差。
9. 与水平面呈不大于65°的阶梯两边应设置不低于1m高的扶手,扶手间宽度不小于600mm踏板应由具有防滑性能的金属材料制作,踏板横向宽度不小于300mm梯级间隔不大于300mm 扶手应固定可靠。
10. 当梯子高度越过10m时,应设置休息小平台,第一个小平台应不超过12.5m高度处,以后每10m内设置一个。
臂架走台的设置应符合GB5144-2006第4.5条规定。
对快装塔式起重机或变幅小车上设置与小车一起移动的挂篮时,可以不设臂架走台。
目测检查,必要时用钢卷尺测量。
11. 塔吊滑轮应转动良好,出现下列情况应报废:①出现裂纹、轮缘破损等损伤钢丝绳的缺陷;②轮槽壁厚磨损达原壁厚的20%;③轮槽底部直径减少量达钢丝绳直径的50%或槽底出现沟糟。
12. 应有防止钢丝绳脱槽的装置,且可靠有效。
该装置与滑轮最外缘的间隙不应超过钢丝绳直径的20%;13. 塔机每个机构都应装设制动器或具有相同功能的装置。
起升和动臂变幅机构应采用常闭制动器,回转机构、运行机构、小车变幅机构的制动器应保证塔机制动时平稳性要求。
14. 塔吊卷筒两测凸缘的高度应超过最外层钢丝绳,其高出值应不小于钢丝绳直径的2 倍。
15. 卷筒壁不应有裂纹或过度磨损。
16.小车变幅的塔机,应设置变幅小车断轴保护装置,即使轮轴断裂,小车也不会掉落。
17. 回转支承齿轮啮合应平稳,无裂纹、断齿和过度磨损。
18. 液压系统应有防止过载和液压冲击的安全装置。
19. 顶升液压缸必须具有可靠的平衡阀或液压锁,平衡阀或液压锁与液压缸之间不得用软管连接。
20. 司机室应固定牢固,并能与回转部分同步回转,其位置不应在臂架正下方,在正常工作情况下,塔机的活动部件不会撞击司机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