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钢铁行业经济特征

钢铁行业经济特征

钢铁行业经济特征:
1.需求增长但增速放缓
2009年钢铁产量及需求增幅超过20%。

10月份我国生产粗钢、生铁和钢材分别为5175万t、4928万t和6245万t,同比增长44.1%、44.4%和45.5%,1—10月份我国累计生产粗钢、生铁和钢材分别为47215.06万t、45559.21万t和56425.04万t,同比增长10.5%、14%和15.6%,比1—9月份分别提高3%、2.9%和3.2%,产量增速呈加快之势。

我国遭受金融危机以来,推出4万亿投资计划,加上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增长,使得2009年我国钢材消费大幅增加。

预计2009年粗钢产量5.65亿t,同比增长12.9%。

如果从表观消费量来计算,2009年我国粗钢表观消费量预计5.63亿t,同比增长24.4%,增幅比2008年明显放大。

2.产能过剩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预计,2009年我国新增粗钢产能5800万t,预计2009年底粗钢产能达7.18亿t,2010年产能增长3200万t,达到7.5亿t,而实际产量需求仅5.97亿t,产能过剩不可避免。

但产能利用率仍比2009年的78.7%有所提高,预计产能利用率为79.3%。

产能过剩的表述可以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连续10多年来,产能过剩的表述也一直不绝于耳,但在产能过剩的呼声中需求及产量节节攀升,由1998年的产能1.2亿t,增加到2010年的预计7.2亿t,其实从根本上来讲,产能的扩张是我国钢材消费大幅增长的必然结果。

1,高库存
产能过剩是一个方面,但同时我国钢材高库存也将成为一个长期趋势,到2009年11月份,长材库存有所下降,但仍维持在较高水平;而从扁平材库存来看,社会库存一直维持在2009年10月份以来的最高水平。

库存水平的高低是对未来预期判断而产生的,受产量及销量的影响。

一般来说,随着产量的增加,库存的绝对量是增长的,如大中型企业库存量由2002年的313万t上升到2008年的684万t,而总的社会库存与产销量之比基本上保持在2%左右的水平,因此生产企业库存维持在10—15天的库存量是合适的。

随着我国产量的高增长,库存量的高水平是一个长期维持的现象。

其实只要下游需求不出现问题,维持高库存没有太多问题,但一旦发生需求下滑,必然发生去库存化过程,这主要还是受下游需求的影响。

2,钢材价格大起大落,市场风险聚集加大
在产能过剩的情况下,2010年我国钢铁行业总体趋势是高产量、高库存,钢材价格在产量、需求、心态的多重因素作用下仍将处于波动状态。

预计2010年钢材价格的波动周期将会缩小,平均5-7个月将会出现一个周期,因此,特别是钢铁需求旺季逐步到来时,钢材价格将呈现上涨趋势,也是钢铁行业盈利改善的时期。

3,出口环境严峻
由于国际钢材需求疲软,09年上半年我国钢材出口连续下滑。

受金融危机影响,国外汽车、房地产、机械制造等主要钢铁下游行业陷入严重衰退,导致对钢铁产品需求的大幅下滑。

与此同时,国外为保护各自钢铁产业的发展,对我国钢铁产品出口的反倾销、反补贴力度不断加大,使得我国钢材的出口环境进一步恶
化。

为应对钢材出口的下降,09年上半年我国三次调整了部分钢铁产品的出口关税率。

4,进口需求增加
我国钢材进口各月环比不断增加,并呈正增长态势,其中,9月份当月进口增长51%。

钢材进口大幅增加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前一阶段,国外钢材价格低于国内市场价以及汇率变化;二是国际钢材需求远比国内市场疲软,国外钢铁企业开工率明显低于国内钢铁企业,国外钢企为寻找产品积极向中国出口。

5,行业盈利将逐步改善
从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钢铁行业的发展来看,2009年我国钢铁行业运行态势与1999年相似,从产量来看,1999年粗钢消费增幅为10.7%;行业利润从底部抬升,从统计数据也可以看出,1999年初钢铁行业也处于亏损状态,之后逐步好转,盈利能力逐步抬高。

2009年走势也基本与1999年相同,消费增幅达20%以上,而盈利状况基本相同,从年初的亏损状态中走出来。

2009年普通钢价波动区间3100-5000元/t,而价值中枢在3800元/t左右,预计2010年钢材价格波动区间在3300—4300之间,吨钢毛利约200—800元/t,平均毛利500元/t,平均净利润160元/t,2009年平均净利润120元/t,2010年钢铁行业的整体盈利能力将好于2009年,预计盈利同比增长30%以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