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最新5第五章 水土保持工程措施数学

2019最新5第五章 水土保持工程措施数学

(2)沟头防护工程分类 根据沟头防护工程的作用、可将其分为
蓄水式沟头防护工程和排水式沟头防护工程 两类。
沟头防护工程
(一)蓄水式沟头防护工程
当沟上部来水较少时,可采用蓄水式沟头 防护工程,即沿沟边修筑一道或数道水平半 圆环形沟埂,拦蓄上游坡面径流,防止径流 排入沟道。沟埂的长度、高度和蓄水容量按 设计来水量而定。
抗滑桩施工现场
抗滑桩
(三)削坡和反压填土
削坡:主要用于防止中小规模的土质滑坡和 岩质斜坡崩塌,削坡可减缓坡度,减小滑坡 体体积,从而减少下滑力。
反压填土:在滑坡体前面的阻滑部分堆土加载, 以增加抗滑力。填土可筑成抗滑土堤,土要 分层夯实,外露坡面应放砌片石或种植草皮, 堤内侧要修防渗沟,土堤和老土间修隔渗层, 填土时不能堵住原来的地下水出口,要先做 好地下水引排工程。
(三)截流沟断面设计
1.沟道纵坡
当设计流量为0.03~0.10m3/s,可取1/300~1/1000; 当设计流量为0.1~0.3m3/s,可取1/800~1/1500。
2.设计洪峰流量
Q=C·i·A Q-过水流量, m3/s; C-流量系数; i-最大暴雨强度,m/s; A-集水面积,m2。
一、水土保持工程措施的主要内容和 规划布设原则
水土保持工程措施是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 治理措施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它与水土保持 生物措施及其他措施同等重要,不能互相代替。 水土保持工程研究的对象是斜坡及沟道中的水 土流失机理,即在水力、风力、重力等外营力 作用下,水土资源损失和破坏过程及工程防治 措施。
植物固坡措施:坡面防护林、坡面种草 和坡面生物一工程综合措施。
(八)落石防护工程
悬崖和陡坡上的危石对坡下的交 通设施、房屋建筑及人身安全生产 会有很大威胁,而落石预测很困难、 所以要及早进行防护。
常用的落石防治工程:防落石 棚、挡槽加拦石栅、囊式栅栏、利 用树木的落石网和金属网覆盖等。
一、斜坡稳定性分析 斜坡的稳定性直接关系到斜坡上和斜坡
附近的工矿、交通设施和房屋建筑等的安全。 要保持斜坡处于稳定状态和治理不稳定斜坡, 首先要进行斜坡稳定性分析。
(一)影响斜坡稳定性的因素
1. 地质条件 2.水文条件 3.振动作用 4. 斜坡形态 5.植物固定斜坡的作用
(二)斜坡稳定性分析方法
一、适应机耕和灌溉要求;
二、保证安全与稳定;
三、最大限度地省工。
最优断面的关键是确定适当的田面宽度和埂坎 坡度,由于各地的具体条件不同,最优的田面宽度 和埂坎坡度也不同,但是考虑“最优”的原则和原 理,是相同的。
1 梯田的断面要素
各要素之间具体计算方法(单位均为m):
田面毛宽: Bm H ctg
2、梯田的分类
(1)按修筑的断面形式分:水平梯田、 坡式梯田、反坡梯田、隔坡梯田和波浪式梯 田等。
(2)按田坎建筑材料分:土坎梯田、石 坎梯田、植物田坎梯田。
(3)按利用方向分:农用梯田、果园梯 田和林木梯田等。
(4)按施工方法分:人工梯田和机修梯 田等。
五、沟头防护工程
(1)沟头侵蚀对工农业生产危害 1、造成大量土壤流失; 2 、毁坏农田; 3 、切断交通。
排除地下水工程的作用:排除和截断 渗透水。它包括渗沟、明沟、暗沟、排 水孔、排水洞和截水墙等。
贵阳高雁垃圾填埋场截水沟
花溪至青岩公路排水沟
(五)护坡工程
为防止崩塌,可在坡面修筑护坡工 程进行加固,这比削坡节省投工, 速度快。
常见的护坡工程:干砌片石和混凝 土砌块护坡。浆砌片石和混凝上护 坡、格状框条护坡、喷浆和混凝土 护坡、锚固法护坡等。
力学分析法是斜坡稳定性分析的常用方法,可以 得出稳定性的定量概念。
二、斜坡固定工程
斜坡固定工程是指为防止斜坡岩上 体的运动,保证斜坡稳定而布设的工程 措施。
包括挡墙、抗滑桩、削坡、反压填 土、排导工程、护坡工程、滑动带加固 工程和植物固坡措施。
(一)挡墙
挡墙又称挡土墙:可防止崩塌、小 规模滑坡及大规模滑坡前缘的再次 滑动。用于防止滑坡的又称抗滑挡 墙。
许多水土流失作用如滑坡、泥石流等均与地质条件 有关,水土保持工程的设计与施工涉及地基、地下 水等方面的问题,需要运用第四纪地质学、水文地 质学及工程地 土壤是水蚀与风蚀的主要对象,不同的土壤具
有不同的渗水、蓄水和抗蚀能力,改良土壤性状, 保护与提高土壤肥力与防止水土流失有很大的关系。
落石防护工程
公路边坡落石防护工程
三、山坡截留沟
山坡截流沟是在斜坡上每隔一定距离横 坡修筑的具有一定坡度的沟道。
(一)截留沟的作用 截短坡长,阻截径流,减免冲刷。将分
散的坡面径流集中起来,输送到蓄水工程里 或直接输送到农田、草地或林地。对保护其 下部的农田,防止沟头前进、防治滑坡,维 护村庄和公路、铁路的安全有重要作用。
5.水土保持工程与应用力学的关系 为了查明水土流失原因,确定防治对策、除了
水力学、泥沙水动力学、工程力学外,还需要土力 学、岩石力学等方面的知识。
在应用科学方面,水土保持工程学与农学、林 学及农田水利学、水利工程学等均有密切的关系。
第二节 坡面治理工程
坡面治理工程:包括斜坡固定工程、山坡截 流沟工程和沟头防护工程等。
某运动场护坡工程
某高速公路护坡工程
(六)滑动带加固措施
防治沿软弱夹层的滑坡,加固滑 动带是一项有效措施。即采用机械 的或物理化学的方法,提高滑动带 强度,防止软弱夹层进一步恶化。
加固方法:普通灌浆法、化学灌浆 法和石灰加固法等。
某公路滑动带加固措施
(七)植物固坡措施
植物能防止径流对坡面的冲刷,在坡度 不很大(<50°)的坡上,能在一定程度上 防止崩塌和小规模滑坡。植树造林种草可以 减缀地表径流,从而减轻地表侵蚀,保护坡 脚。植物蒸腾和降雨截持作用能调节土壤水 分,控制土壤水压力。植物根系可增加岩土 体抗剪强度;增加斜坡稳定性。
我国根据兴修目的及其应用条件, 将水土保持工程可以分为以下五种类型:
① 坡面治理工程; ② 沟床固定工程; ③ 淤地坝工程; ④ 小型水库工程; ⑤ 护岸与治滩造田工程
规划布设原则:
水土保持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农业耕 作措施之间的合理配置原则;
坡面工程、沟道治理工程及小型蓄水用 水工程相结合的原则;
斜坡稳定性分析方法可分为自然历史分析法、力 学分析法和工程地质比拟法。在实践中,这三种方 法应相互验证、彼此补充,综合分析,才能得出准 确的结论。自然历史分析法能得出定性结论,是其 他方法的基础。力学分析法和工程地质比拟法,为 定量和半定量的分析方法,是分析论证的发展方向, 但要建立在正确的地质分析基础上。
第五章 水土保持工程措施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概述 坡面治理工程 沟床固定工程 淤地坝工程 小型水库工程 护岸与治滩工程
第一节 概 述
水土保持工程是应用工程的原理,主要是在 山区、丘陵区、风沙区等防治水土流失,目 的是保护、改良与合理利用水土资源,并充 分发挥水土资源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建 立良好生态环境的一项重要措施。对水土流 失地区的生产建设,整治国土、治理江河, 维持生态系统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5)在耕作区和地块规划中,如有不同镇乡的插花地, 必须根据“自愿互利”和“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协商和调 整。
3 梯田附属建筑物规划
(1)坡面蓄水拦沙设施的规划
(2)梯田区的道路规划
(3)灌溉排水设施的规划
(三)梯田的断面设计
梯田断面设计的基本任务,是确定在不同条件 下梯田的最优断面。所谓“最优”断面就是同时达 到下述三点要求:
2 地块规划
(1)地块的平面形状,应基本上顺等高线呈长条形;
(2)当坡面有浅沟等复杂地形时,地块布设必须注意 “大弯随势、小弯取直” ;
(3)如果梯田有自流灌溉条件,则应使田面纵向保留1/ 300~1/500的比降,以利行水;
(4)地块长度规划,有条件的地方可采用300-400m,一 般是15O-200m;
梯田工程
梯田工程
(二)梯田的规划
1、耕作区的规划 耕作区的规划,必须以一个经济单位
(一个镇或一个乡)农业生产和水土保持全 面规划为基础。研究确定农林牧业生产的, 用地比例和具体位置,选出其中坡度较缓、 土质较好、距村较近,水源及交通条件较好、 有利于实现机械化和水利化的地方,建设高 产稳产基本农田,然后划分耕作区。
(二)截留沟的布置
坡度在40%以下的坡地均可修截流沟。 截流沟与纵向布置的排水沟相连,把径流排 走。截流沟在坡面上均匀布置,间距随坡度 增大而减小。
为防止滑坡,在可能发生滑坡的边界以 外5m处可设置一条截流沟,若坡面面积大, 径流流速也大;则设置多条;如果有公路或 多级削坡平台,则应充分利用其内侧设置截 流沟。
(四)排水工程
排水工程:可减免地表水和地下水 对坡体稳定性的不利影响,一方面 能提高现有条件下坡体的稳定性, 另一方面允许坡度增加而不降低坡 体稳定性。
排水工程:排除地表水工程和排除 地下水工程。
排出地表水工程的作用:一是拦截斜 坡以外的地表水;二是防止斜坡内的地 表水大量渗入,并尽快汇集排走。包括 防渗工程和水沟工程。水沟工程包括截 水沟和排水沟。
沟坡兼治,上下游治理密切配合的原则。
二、水土保持工程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水土保持工程与一些基础性自然科学、 应用科学和环境科学均有紧密的联系。
1.水土保持工程与气象学、水文学的关系
一方面要根据气象、气候对水土流失的影响 以及径流、泥沙运行的规律采用相应的措施, 抗御暴雨、洪水、干旱、大风的危害,并使 其变害为利;
3 埂坎外坡的设计 梯田埂坎外坡的基本要求是,在一定的土
质和坎高条件下,要保证埂坎的安全稳定,并 尽可能地少占农地,少用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