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词解释1.企业经营思想:也称为企业的经营哲学,是指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对发生的各种关系的认识和态度的总和,是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基本指导思想。
2.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组织中的积累性知识,特别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整合多种技术的知识,并据此获得超越其他竞争对手的独特能力。
3.企业形象:是指企业活动以及企业的活动成果到底在社会上和人们的心目中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获得了怎样的评价。
4.企业: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直接组合和运用生产要素,从事商品生产、流通或服务等经营活动,为满足社会需要依法进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
5.有限责任公司:指出两个以上股东共同出资,每位股东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有限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为限对其债务承担责任的企业法人。
6.股份有限公司:是指注册资本由等额股份构成并通过发行股票(或股期权证)筹集资本,股东以其所认购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有限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的企业法人。
7.企业破产风险:是指企业由于经营不善,出现了严重的经营亏损,造成企业在财务上出现危机,陷入资不抵债的情况时,引发企业停业、倒闭的可能性大小。
8.企业兼并风险:在市场竞争机制作用下,由于某种原因、企业被迫通过出卖企业产权来保全企业的财产,从而使该企业丧失作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生存的可能性大小。
9.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组织中的积累性知识,特别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整合多种技术的知识,并据此获得超越其他竞争对手的独特能力。
10.企业宗旨:是关于企业存在的目的或对社会发展的某—方面应做出的贡献的陈述,有时也称为企业使命。
.11.战略目标:是对企业战略经营活动预期取得的主要成果的期望值。
12.CIS:全称是CORPORATE IDENTIFY SYSTEM,即企业识别系统,也有人称之为企业形象设计系统。
它主要运用视觉设计手段,将企业理念与本质视觉化、规格化、系统化。
它以商标或标志的造型与色彩的设计作为表达核心,将企业的经营理念,管理思想以及生产经营战略与策略等,通过视觉的艺术再现技术传播给企业职工和社会公众。
13.市场营销:是对思想(或主意、计划)、货物、劳务的构思、定价、促销和分销的规划与实践过程,目的是创造实现个人和组织目标的交换的。
14.市场细分:是指企业在市场调研的基础上、按照消费者需求特性差异,将某一产品和服务的整体市场划分为若干个子市场的活动。
15.产品:是能满足一定的消费需求并能通过交换实现其价值的物品和服务。
16.产品组合策略:是指企业根据市场需要,考虑企业经营目标和企业实力对产品组合的广度、深度相关联性等做出的最佳决策。
17.工艺流程式生产过程:是指原材料从工厂的一端投入生产,按照固定的程序,经过连续加工而成为产品的过程。
18.生产管理:是指以产品的生产过程为对象的管理。
即对企业的生产技术准备、原材料投入、工艺加工直至产品完成的具体活动过程的管理。
19.生产能力:是指一定时期内(通常是一年),企业的全部生产性固定资产,在一定的技术组织条件下,经过综合平衡后,所能生产一定种类和一定质量的产品的最大数量,或者能够加工处理的一定原材料的最大数量。
20.质量: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
21.全面质量管理: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
22.企业物质资源:是指用来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生产资料。
23.物资消耗定额:是企业对生产经营活动中所需原材料、设备等物资所进行的计划、组织和控制.24.固定资产:是指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单位价值在规定标准以上,在使用过程中能够保持原有物质形态,其价值逐步转移到新产品中去,直到报废时才需要更新的那部分物质资料。
25.流动资产:是指在生产过程中改变其物理形态或化学性质形成新的产品,其价值也在新产品形成时一次性全部转移到新产品中去的那部分生产资料,主要包括原材料等。
26.财务管理:是企业经营管理中有关资金筹集、资金投放与运用以及资金分配的一项重要的、综合性的管理工作,其内容包括财务活动管理和财务关系管理两个方面。
27.财务管理的目标:是指企业财务活动要达到的根本目的,是评价财务活动的标准,是企业主观愿望与财务活动客观规律、内部条件与外部环境以及与企业相关的一些利益集团相互作用结果的综合体现。
28.财务活动:是指企业经营中能以货币计量的那些业务活动,一般是指企业资金运动中所发生的资金等集、投放与运用以及分配活动。
29.人力资源:是指在一定社会组织范围内人口总量中处在劳动年龄内的具有劳动能力的人的总和,是能够推动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具有智力和体力劳动能力的人的总称。
30.人力资源管理:是指对人力资源的取得、开发、保持和利用等方面所进行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的活动。
31.组织与岗位设计:就是根据组织战略组划的要求在人力资源规划的基础上组织的各个岗位进行工作分折、职位评价和组织定编定员管理。
32.薪酬:是员工因对企业提供劳动或劳务而得到的报酬。
二、简答题、论述题1.差别化战略的特征是什么?答:企业成功实施差别化战略的条件有哪些?答:差别化战略的特征:(1)基础研究能力强(产品创新);(2)有机式的组织结构,各部门之间协调性强;(3)超越思维定势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洞察力;(4)市场)基于创5(运作能力强(市场研究能力,促销能力使市场认可产品是有差异的).新的奖酬制度;(6)公司在产品质量和技术领先方面的声望。
企业成功实施差别化战略的条件有强大的研发能力、较强的产品设计能力、富有创造性、很强的市场营销能力、企业在质量和技术领先方面享有盛誉,能获得销售商的有力支持;2.画出并简要描述波特五力模型?答:波特五力分析模型(Michael Porter‘s FiveForces Model) , 又称波特竞争力模型。
波特五力模型是哈佛大学商学院的迈克尔?波特于1979年创立的用于行业分析和商业战略研究的理论模型。
该模型在产业组织经济学基础上推导出决定行业竞争强度和市场吸引力的五种力量。
分析:供方主要通过其提高投入要素价格与降低单位价值质量的能力,来影响行业中现有企业的盈利能力与产品竞争力。
供方力量的强弱主要取决于他们所提供给买主的是什么投入要素,当供方所提供的投入要素其价值构成了买主产品总成本的较大比例、对买主产品生产过程非常重要、或者严重影响买主产品的质量时,供方对于买主的潜在讨价还价力量就大大增强。
购买者主要通过其压价与要求提供较高的产品或服务质量的能力,来影响行业中现有企业的盈利能力。
新进入者在给行业带来新生产能力、新资源的同时,将希望在已被现有企业瓜分完毕的市场中赢得一席之地,这就有可能会与现有企业发生原材料与市场份额的竞争,最终导致行业中现有企业盈利水平降低竞争性进入威胁的严重程度取决于两方面的因素,这就是进入新领域的障碍大小与预期现有企业对于进入者的反应情况。
现有企业产品售价以及获利潜力的提高,将由于存在着能被用户方便接受的替代品而受到限制;由于替代品生产者的侵入,使得现有企业必须提高产品质量、或者通过降低成本来降低售价、或者使其产品具有特色,否则其销量与利润增长的目标就有可能受挫;源自替代品生产者的竞争强度,受产品买主转换成本高低的影响。
现有企业之间的竞争常常表现在价格、广告、产品介绍、售后服务等方面,其竞争强度与许多因素有关。
3.简述企业发展经过的几个时期及其特点。
答:(1)工业生产时期:资本主义原始积累加快,向海外殖民地扩张,大规模地剥夺农民土地,使家庭手工业急剧瓦解,向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过渡。
(2)工厂生产时期:工厂资本雄厚,小型生产者不易与之抗争;机械生产,节省人力,生产效率与效益显着提高;手工业者失业,或沦为雇工,形成了—批掌握生产技术和工艺的产业队伍;工厂内部劳动分工深化.生产走向社会化。
(3)企业生产时朔:①生产规模空前扩大,产生了垄断企业组织。
②不断采用新技术、新设备,不断地进行技术革新,使生产技术有了迅速发展。
③建立了一系列科学管理制度,并产生一系列科学管理理论。
④管理权与所有权分离,企业里形成了一支专门的工程技术队伍和管理队伍。
同时,随着职工队伍的技术水平的提高,整个企业素质也有了明显提高。
⑤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加速了企业之间的兼并,使生产进一步走向集中。
同时,企业向国外发展,跨国公司开始出现,并且不断发展。
⑥企业的社会责任改变,不仅在整个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同时渗透到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各个方面。
4.简述企业的几种法律形式。
答:(1)个体企业:是由业主个人出资兴办,由业主自己直接经营的企业。
(2)合伙制企业:合伙制企业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人联合经营的企业,合伙人分享企业所得,并对营业亏损共同承担责任。
(3)股份合作制企业:在经济生活中,还有一种既不同于合伙制企业,又不同于股份公司的企业形式.这就是股份合作制企业。
(4)无限责任公司:无限责任公司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股东所组成,股东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连带无限清偿责任的公司。
(5)有限责任公司:有限责任公司又称有限公司,指股东仅以自己的出资额为限对公司债务负责。
(6)股份有限公司:股份有限公司是公司组织形式之一,是指由一定人数以上的股东所发起组织,全部资本划分为若干等额股份,股东就其所认股份对公司负有限责任,股票一般可以在社会上公开发行和自由转让的股份公司。
5.企业经营思想的基本观点有哪几个。
答:(1)市场观念:市场观念是企业处理自身与顾客之间关系的经营思想。
(2)竞争观念:竞争观念是企业处理自身与竞争对手之间关系的经营思想。
(3)效益观念:效益观念是企业处理自身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的经营思想。
(4)创新观念:创新观念是企业处理现状和变革之间关系的经营思想(5)长远观念:长远观念是企业处理自身近期利益与长远发展关社会观念是企业处理自身发展之间关:)生态观念(社会观念)6(系的经营思想。
.系的经营思想。
(7)民主观念:民主观念是企业领导在决策时处理与下属以及职工关系的经营思想。
6.简述CIS的各构成要素及其内容。
答:(1)企业的理念识别系统MIS:企业的理念识别系统的主体是企业的经营理念,包括企业精神、企业宗旨、行为准则、座右铭、经营方针等内容。
(2)企业行为识别系统BIS:企业行为识别系统是指在企业的经营理念、经营方针、企业精神、企业价值观指导下的企业行为识别。
(3)企业视觉识别系统VIS:企业视觉识别是静态的识别符号,通过策划组织化、系统化、具体化的视觉方案,运用视觉系统传播给社会大众,使企业经营理念具体化、生动化。
(4)听觉识别系统AIS:听觉识别系统也称为听觉形象统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