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调查与分析技术培训讲座
事故调查与分析技术
主讲内容
第二章 事故统计分析 第三章 事故机理及致因理论 第五章 火灾与爆炸事故技术分析 第六章 重大事故后果模拟分析技术 第七章 事故预测与故障诊断技术 第八章 典型事故案例的调查与分析 第九章 事故救援与安全管理
第一章 概论
1.1 事故与事故特性 1.2 事故的分类 1.3 事故损失计算 1.4 事故调查 1.5 事故上报
南京景区水上飞机撞上快艇
首尔一工地发生坍塌事故
印度火车出轨事故
沪昆高速公路车祸
伊什叶派朝觐发生踩踏事故
1.1 事故与事故特性
1.1.1 事故的定义 凡是引起人身伤害,导致生产中断或国家
财产损失的所有事件统称为事故。 事故的3个特征:
a 来源于目标的行动过程; b 表现为与人的意志相反的意外事件; c 结果为目标行动停止。
中毒和窒息:包括中毒、缺氧窒息、中毒性窒息 。
淹溺:人淹没于水中,水充满呼吸道和肺泡,引 起换气障碍而窒息。
高处坠落:是指在高处作业中发生坠落造成的伤 害事故。不包括触电坠落事故。
坍塌:是指物体在外力或重力作用下,超过自身 的强度极限或因结构稳定性破坏而造成的事故, 如挖沟时的土石塌方、脚手架坍塌、堆置物倒塌 、建筑物坍塌等。不包括矿山冒顶片帮和车辆、 起重机械、爆破引起的坍塌。
火药爆炸:是指火药、炸药及其制品在生 产、加工、运输、贮存中发生的爆炸事故 。
化学性爆炸:是指可燃性气体、粉尘等与 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混合物,接触引爆物体 时发生的爆炸事故(包括气体分解、喷雾、 爆炸等)。
1.2 事故的分类
思考题 1. 工人站在高处作业,因触电从高空落下身亡,该事故为触电,还是高处
起重伤害:是指各种超重作业(包括起重机安装、检修、 试验)、中发生的挤压、坠落、物体(吊具、吊重物)、打击
等造成的伤害。
灼烫:是指火焰烧伤、高温物体烫伤、化学灼伤( 酸、碱、盐、有机物引起的体内外的灼伤)、物理 灼伤(光、放射性物质引起的体内外的灼伤)。不 包括电灼伤和火灾引起的烧伤。
火灾故的发生都是由一定原因引起的。 b 偶然性与必然性
事故法则 c 潜伏性
危险因素未被消除,事故总会发生。
1.1 事故与事故特性
1.1.3 事故隐患的形成与发展 (1)孕育阶段(孕育、发展) (2)形成阶段 (3)消亡阶段
1.1 事故与事故特性
思考题 事故的定义是什么? 为什么我们要研究事故,怎样来研究事故
车辆伤害:是指企业机动车辆在行驶中引起的人体坠落和 物体倒塌、飞落、挤压造成的伤亡事故。不包括起重提升 、牵引车辆和车辆停驶时发生的事故。
机械伤害:是指机械设备运动(静止)、部件、工具、加工 件直接与人体接触引起的挤压、碰撞、冲击、剪切、卷入 、绞绕、甩出、切割、切断、刺扎等伤害。不包括车辆、 起重机械引起的伤害。
?
1.2 事故的分类
1.2.1 自然事故与人为事故 自然事故:
由自然灾害造成的事故(2%),非控。 人为事故:
由人为因素造成的事故(98%),可控。
1.2 事故的分类
1.2.2 常见的事故类型 a 生产事故----生产过程中,违反操作规程… b 设备事故----装置、机械、设备、仪表造成损失 c 质量事故----工程质量和服务质量达不到标准 d 火灾事故----火灾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e 爆炸事故----物理性或化学性爆炸 f 交通事故----交通运输过程中 g 医疗事故----诊疗护理过程中 h 破坏事故----蓄意制造 i 工伤事故----在生产活动场所设涉及的区域内
a 物体打击;b 车辆伤害;c 机械伤害;d 起重伤害 ;e 触电;f 淹溺;g 灼烫;h 火灾;i 高处坠落;j 坍塌;k 冒顶片帮;l 透水;m 放炮;n 火药爆炸; o 瓦斯爆炸;p 锅炉爆炸;q 压力容器爆炸;r 其他 爆炸;s 中毒和窒息;t 其他伤害。
物体打击:是指物体在重力或其他外力的作用下产生运动 ,打击人体而造成人身伤亡事故。不包括主体机械设备、 车辆、起重机械、坍塌等引发的物体打击。
1.2 事故的分类
人体的伤害程度分为: 轻伤 重伤 死亡
事故的严重程度分为: 轻伤事故 重伤事故 死亡事故
1.2 事故的分类
1.2.3 工伤事故
工伤,即因工负伤,是指职工在劳动过程中因执行职务(业务)而受到的急 性伤害。
属于工伤的紧急伤害 我国《工伤保险条例》第14条规定,职工由于下列情形之一而伤亡的,应 认定为工伤: (1)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2)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 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3)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 (4)患职业病的; (5)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6)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 (7)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1.1 事故与事故特性
事故结果可能的4种情况: ①人受到伤害,物遭到损失; ②人受到伤害,物没有损失; ③人没有伤害,物遭到损失; ④人没有伤害,物没有损失。
1.1 事故与事故特性
1.1.2 事故特性 事故是客观存在的,客观存在的事物发展过程本身就存
在一定的规律性,事故必然有着其本身固有的发展规律。 a 因果性
1.2.3 工伤事故
虽不属于工伤但视同工伤的情形: (1)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在 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 (2)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 中受到伤害的; (3)职工在原军队服役,因战、因公负伤致残, 已取得革命伤残军人证,到用人单位后旧伤复发 的。
1.2.3 工伤事故
不属于工伤的急性伤害的情形: 我国《工伤保险条例》第16条规定,职工由于下 列情形之一而造成的伤亡,不应认定为工伤: (1)因犯罪或者违反治安管理伤亡的; (2)醉酒导致伤亡的; (3)自残或者自杀的。
1.2 事故的分类
1.2.3 工伤事故 工伤事故的类别是按照直接使职工受到伤害 的原因,或叫做引起职工伤亡的第一原因进行 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