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施工现场外电防护方案与施工现场安全专项方案汇编

施工现场外电防护方案与施工现场安全专项方案汇编

施工现场外电防护方案与施工现场安全专项方案汇编施工现场外电防护方案1、编制依据:1.1“莱芜市高新开发区官场名阁23~25#住宅楼工程施工组织设计”1.2《建筑施工脚手架实用手册》1.3《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2、工程概况:2.1施工现场与周围环境2.1.1外电高压线相对施工现场位置及搭设前提条件在建官场名阁23#(24#或25#)住宅楼工程,总长度24.24m,总宽度12.84m,总高度13.60m,23#、24#、25#住宅楼间距均为12m,呈南北方向排列。

外电高压线“10KV水源线官场支线”位于施工现场东侧,至自然地坪垂直距离12m,至室外地坪垂直距离15米,高压线紧邻在建23#、24#、25#住宅楼工程东山墙(其中在建23#住宅楼东山墙外边线至高压线水平距离6m;在建24#住宅楼东山墙外边线至高压线水平距离6m;在建25#住宅楼东山墙外边线至高压线水平距离4m),从南到北贯穿整个工地,总长度62.52m,电压为10KV。

施工现场采用QT-40型塔吊,其旋转半径为46.8m,塔吊中心至高压线水平距离17m,在我项目部塔吊回转半径的覆盖范围之内,经甲方与相关单位协商后,实际防护长度60m。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第四部分外电线路防护要求如下:在建工程的外侧边缘与外电架空线路的边线之间必须保持安全操作距离。

第4.1.2规定:在建工程(含脚手架)的周边与10KV外电架空线路的边线之间的最小安全操作距离应不小于6m。

第4.1.4规定:起重机严禁穿越无防护设施的外电架空线路作业。

在外电架空线路附近吊装时,起重机的任何部位或被吊物边缘在最大偏斜时与10KV架空线路边线的最小安全距离应符合沿垂直方向为3m,沿水平方向为2m。

由于施工现场塔吊的塔臂回转半径覆盖高压线,且达不到《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第4.1.2条和第4.1.4条规定的最小距离。

为确保正常供电和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防护措施,编制专项防护方案。

2.1.2方案的可行性研究及建议我们考虑搭设底层12米钢管脚手架,上边绑扎楠竹立杆,楠竹立杆上在高压线防护范围布设竹片帘。

为了保证施工安全,建议在基础及主体结构施工阶段,楼东侧边坡空地不得作为散料和半成品周转区,这样可以人为减少安全隐患。

安全防护用架要等到塔吊停用并拆除后才能撤除。

3、施工安排3.1工期安排3.1.1搭设日期:2008年03月22日至2008年03月27日3.1.2防护日期:2008年03月27日至2008年06月30日3.1.3拆除时间:2008年07月01日至2008年07月03日3.2施工组织及任务划分:由项目部生产经理主管,项目部安全员组织架工班组搭设防护架子。

在架设防护设施时,项目部临时用电专职电工、专职安全员及架工班组长必须在现场旁站监督施工。

3.3高压线防护脚手架形式选择根据防护架子搭设的目的及安全生产的施工要求,靠近高压线一侧的防护须采用绝缘材料并保证一定的安全距离。

所以外排脚手架顶端高过高压线1.5m。

架体安全网距高压线应不小于1m。

(因为槽边和高压线走向有变化,所以距离有所变动),其防护架子详见附图所示。

4、施工准备4.1材料准备①脚手架采用壁厚3.5mm、ø48mm的钢管,楠竹选用小头直径不小于80mm,大头直径为120mm。

腐朽、折裂、枯节的竹杆,一律禁止使用。

②材料计划表搭设高压线防护架主要材料需用计划见下表:主要材料计划表材料名称材料规格单位数量钢管ø48mm,壁厚3.5mm,长6m根82楠竹长6-8m根90铁丝8#kg50竹片帘/m290彩旗/面21彩色串灯/m60 4.2技术准备4.2.1了解项目施工的具体情况及施工步骤。

4.2.2熟悉防护架搭设的安全技术规程。

4.2.3要向操作人员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和安全交底。

4.3人员准备4.3.1防护架施工设专业架子工长负责,对其安装、拆除、检查和围护设安全监督检查人员,确保防护架的搭设和使用符合设计要求。

4.3.2配备体检合格并经《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管理规则》考核和安全教育培训合格的架子工持证上岗进行施工。

4.3.3劳动力准备:搭设高压线防护架劳动力计划,见下列搭设外电防护架劳动力计划:劳动力计划表工种人数架子工8电工2 4.4现场准备①场地杂物清除干净,现场夯实平整,排水畅通,并定位放线。

②靠槽边一侧应悬挑安全网或采取其它安全措施。

5、施工方法5.1搭设作业程序场地清理→定位放线→支立杆→调直→扫地杆→搭大横杆→搭小横杆→接立杆→搭剪刀撑→用铁丝绑扎楠竹立杆→加斜撑并加固→支设戗杆→搭马梁→支设顶层横杆→挂竹片帘→挂彩旗及彩色串灯→验收5.2一般构造5.2.1楠竹立杆与下面钢管绑扎牢固。

5.2.2在脚手架立杆底端之上200mm处设纵向和横向扫地杆,并与立杆连接牢固。

5.2.3楠竹与钢管搭接接头长度为1.85m,铁丝绑扎不少于4道,间距不小于0.6m。

交叉节点处铁丝要绑十字扣。

5.2.4斜撑与水平面的交角在45°~60°之间,水平投影宽度应不小于2跨或4m和不大于6跨或8m。

斜撑应与脚手架基本构架杆件加以可靠连接。

斜杆与水平面的交角也在45°~60°之间,其间距不大于6m。

5.3搭设5.3.1竹杆运到现场,应先选择分类,宜把头大粗壮者做立杆,直径均匀,杆身顺直者做横杆,稍有弯曲者做斜杆。

然后按构造要求的规定架设杆件,并力求做到横平竖直错开接头位置。

5.3.2立杆中心间距1.5m,外排立杆距外电高压线边缘水平距离1.5m~3.5m。

5.3.3封顶架子立杆应绑双扣。

立杆不得露出杆头。

由于钢管上面只有一根竹竿就能到顶,所以,楠竹必须大头在下。

5.3.4大横杆一般应绑在立杆里侧,力求做到平直,两杆接头应置于立杆处,并使小头压在大头上。

5.3.5小横杆绑在大横杆上,靠立杆的小横杆则宜绑在立杆上,小横杆伸出立杆部分不应小于300mm,小横杆的间距为1.5m。

5.3.6防护架搭设完毕,应由技术负责人、专职安全员、工长、架子工等有关人员对防护架各部分进行全面的检查验收。

6、外电防护架的验收脚手架的稳定承载力按单肢杆件计算,即直接验算立杆受压时的稳定性,因为脚手架底面是危险截面,所以按底面单肢杆件计算,当荷载效应≤结构抗力时,该杆件稳定性符合要求。

相关计算公式及数据选自《建筑施工手册》、《建筑施工脚手架使用手册》、《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手册》。

7、注意事项:7.1施工人员开始操作前,必须进行技术安全交底,明确施工方法及措施,并对施工环境及所需防护用具做全面、认真的检查,必须消除隐患。

7.2施工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凡有高血压、心脏病、晕高症等不适合高处工作的人员,不得从事高层架子作业;非架子工不许从事架子作业。

7.3架子工在高处(距地2m以上)作业时,必须佩带安全带,安全带应高挂低用,所用的工具应放在工具袋内。

7.4操作时架子工应戴好安全帽,穿防滑鞋。

7.5严格按照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进行架子的搭设工作,架设材料应随用随上,每次收工前,架上的材料应使用完毕,不要存留在作业面上。

已搭设的架子应形成稳定的结构,不稳定的应进行临时加固。

7.6架子工作业时,应精神集中,禁止打闹,不得酒后操作。

7.7气候恶劣时(五级以上大风、雨天)应停止高空作业。

在大风、大雨等恶劣天气过后,施工人员要全面检查防护架的稳定情况,保证安全使用。

7.8任何人不得任意拆改防护架的基本构件,以免影响架体的稳定,因作业需要不得不拆除某些杆件时,应征得施工负责人的同意,并采取可靠的弥补加固措施。

7.9架子拆除时应以“后搭的先拆,先搭的后拆”为原则由上而下按层按部的拆除,平稳落地,不准随意扔下。

拆下的杆件运到指定地点,码放整齐,交材料部门验收保管。

7.10拆除防护架时,应有专人看护,禁止非操作人员进入危险区,并在危险区外搭设围栏,禁止人员入内。

施工现场安全专项方案一、总体要求1. 操作前,按照搭设脚手架的操作规程,检查脚手架和脚手板是否牢靠;操作层兜网是否张挂齐全;脚手架操作层是否已经安设。

2. 外墙施工者必须佩带安全绳,安全帽。

3. 加工台钻和电动工具必须装有漏电保护装置。

使用前应试机检查,操作者应戴好防护眼镜。

4. 使用电动工具(手电钻、切割机等)前检查安全装置是否完好,运转是否正常,有无漏电保护,使用时严格按操作规程作业。

5. 配电箱、开关箱应装设在干燥、通风及常温场所。

6. 大型机械必须由持证人员操作,并严格遵守本工种操作规程。

7. 使用木工机械、机具严禁戴手套。

8. 所应用的所有临时供电、安全防护材料,均将符合国家、地方规定。

9.施工现场防护设施应齐全.10.施工机械:搅拌机、电锯、电刨机等,使用中要严格遵守有关安全操作规程。

操作人员应持证上岗,明确职责。

统一指挥,密切配合,服从调度。

11.机械设备使用做到定人、定机、定岗位,明确责任。

用电时应做到一机、一闸、一保险,配电箱应有门锁及防雨措施。

电气设备做好接地,接零,漏电等保护措施。

二、安全用电措施1、配电系统⑴、所有的电线架都必须使用专用电杆、绝缘子、横担等,按规范要求架设;⑵、开关电器及电气装置必须完好无损;⑶、开关电器及电气装置必须装设端正、牢固,不得拖地放置;⑷、带电导线与导线之间的接头必须绝缘包扎,带电导线必须绝缘良好;⑸、带电导线严禁搭、挂、压在脚手架或其它物体上;⑹、配电箱与开关箱应作名称、用途、分路标记;配电箱、开关箱应配锁并有专人负责;⑺、电箱内部及其周围邻近区域不得有杂物等;⑻、室外用电严禁拉设使用花线,严禁使用铜线或其它金属线代替保险比丝使用,严禁工人宿舍内乱拉电线、插座、烧电炉、电饭煲等;⑼、电气装置定期检修,检修时必须做到:①停电;②悬挂停电标志牌,挂接必要的接地线;③由相应级别的专业电工检修;④检修人员应穿戴绝缘鞋和手套,使用电工绝缘工具;⑤有组织和专人统一指挥。

10)、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工程必须采用TN-S系统,设置专用的保护零线,要求使用五芯电缆配电系统采用“三级配电两级保护”,开关箱必须装设漏电保护器,实行“一机一闸”。

2、照明⑴、在坑洞内作业、夜间施工或自然采光差的场所、作业厂房、料具堆放场、道路、仓库、办公室等设置一般照明、局部照明或混合照明;⑵、根据使用场所的环境条件选择相应的照明器,如开启式、防水型、防振或耐酸碱型;3、对各类用电人员进行安全用电基本知识培训。

三、安全消防措施1、临时设施、宿舍、食堂、办公室及仓库等处,要按消防要求,保护道路畅通,并设置水龙头、灭火器。

2、楼内不准设仓库、油料库、防水材料库、木构件库,采用非燃性材料支搭,长期备有灭火器材。

3、每日班前班后均要进行检查,发现隐患及时处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