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4《园林生态学》课程实验指导书

14《园林生态学》课程实验指导书

长春大学
《园林生态学》课程实验指导书
(园林专业)
编者:王晓红
长春大学园林学院
2016年9月
实验一阴生叶与阳生叶的比较观测
一、实验目的
通过阴生叶与阳生叶的比较观测,使学生掌握光对园林植物生长的影响,即光的生态作用。

二、实验要求
要求学生认真观测,学会仪器的使用,比较分析不同光照强度对园林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三、实验原理
绿色植物的正常生长发育需要一定的光照强度,光照强度的不同,会导致植物的适光变态,即植物对光的生态适应性。

叶片是直接接受阳光进行光合作用的器官,对光有较强的适应性。

由于叶片所在的生境光照强度不同,其形态结构与生理特性往往产生适应光的变异,称为叶片的适光变态。

强光下发育的阳生叶与弱光下发育的阴生叶在叶型、解剖结构、生理生化特性方面有明显的区别。

四、实验所用仪器
光强测定仪(光度计)、显微镜、放大镜、叶片厚度仪、叶绿素测定仪
五、实验步骤和方法
1. 叶片的采集:
a.不同植物不同光照环境下的叶片采集;
b.同一植物不同光照环境下的叶片采集;
c.同一树木上的不同部位的叶片采集。

2. 观测比较所采叶片的厚度、质地、颜色、光亮度、手感等特点,须用放大镜、叶片厚度仪辅
助观察。

3. 利用显微镜观察比较阳生叶与阴生叶的气孔数量、角质层厚度等形态特征。

4.利用叶绿素测定仪测定叶绿体数量。

5.及时将观察结果记录下来,填入表中。

六、实验注意事项
注意不要损害仪器,认真观察,及时记录观测结果
七、实验预习要求
弄清基本概念与基本原理,了解实验步骤。

八、数据处理
对记录观察的数据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得出结论,写入实验报告中。

九、实验报告要求
要求写出实验名称、实验目的、实验仪器、实验原理、实验方法和步骤,最后根据观测结果得出结论。

实验二不同环境下光照强度测定及对园林植物生长发育的
影响观测
一、实验目的
学会光照强度的测定方法,掌握光对园林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即光的生态作用。

二、实验要求
1)测定时间要选择晴朗的天气进行观测。

2)要求学生认真观测,学会仪器的使用,比较分析不同光照强度对园林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三、实验原理
绿色植物的正常生长发育需要一定的光照强度,光照强度的不同,会导致植物的适光变态,即植物对光的生态适应性。

四、实验所用仪器
光强测定仪(光度计)
五、实验步骤和方法
⒈选择测定地点:可选择校园林阴下和校园空旷地。

⒉光照强度的测定:利用光强测定仪分别观测校园空旷地(树冠外)、校园林阴下的光照强度,
并将所测结果及时记录,填入表1中。

表1 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光照强度
3. 观察
林木的自然整枝、自然稀疏、偏冠现象
由于林木的下部枝条长期得不到充足的光照,导致光合作用积累的有机物质少,不能满足其呼吸作用的消耗,即消耗大于积累,使其经常处于一种饥饿状态,至使林木下部枝条枯死或整株树木死亡,即出现“自然整枝”现象和“自然稀疏”现象。

观测单向光照使树冠出现“旗形”、“刀形”。

树木在单向光的照射下,导致一面见光充足,而另一面被其它树木所遮盖,致使树冠偏冠、畸形。

4.观察林木与孤立木的区别
六、实验注意事项
注意不要损害仪器,认真观察,及时记录观测结果
七、实验预习要求
弄清基本概念与基本原理,了解实验步骤。

八、数据处理
对记录观察的数据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得出结论,写入实验报告中。

九、实验报告要求
要求写出实验名称、实验目的、实验仪器、实验原理、实验方法和步骤,最后根据观测结果得出结论。

实验三园林植物对城市温度调节作用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通过不同小环境下的气温测定比较,总结出园林植物在炎热的夏季能起到降温、避暑的生态作用。

二、实验要求
要求学生选择适宜的测定地点,认真观测,及时记录。

三、实验原理
由于树冠及园林地被植物能遮挡阳光、减少日光直接辐射量,从而产生明显的降温效果。

四、实验所用仪器
酒精温度计,每2人一个
五、实验步骤和方法
1.测定不同环境条件下的气温及地表温度
将全班同学分成若干个小组,在同一时间不同地点分别进行温度的测定,并及时记录。

测定地点:可选择街路空旷地、街路绿化带、校园林阴下、校园空旷地。

2.各组串换地点在另一时刻再次测定气温和地表温度,并及时记录,填人。

3.将每个小组的测定结果汇总,通过比较分析,总结园林植物对城市气温的调节作用,写出实验
报告。

六、实验注意事项
注意不要损害仪器,及时记录观测结果。

七、实验预习要求
弄清基本原理、了解实验步骤和方法。

八、数据处理
对记录观察的数据结果进行比较,并计算出温度差。

九、实验报告要求
要求写出实验名称、实验目的、实验仪器、实验原理、实验方法和步骤,最后根据观测结果得出结论。

实验四园林树木对空气湿度的调节作用
(设计性实验)
一、实验目的
使学生掌握测定方法,并得出不同园林树种通过蒸腾作用对空气湿度的调节作用亦不相同的结论。

二、实验要求
要求每个学生选择3种树种,自行设计实验方案,选择所用实验仪器材料、确定实验方法、认真观测、整理数据,分析实验结果,排列出所测3种园林树木通过蒸腾作用增加空气湿度的强弱。

三、实验原理
园林树木具有很强的蒸腾作用,植物体内99%的水分消耗是通过叶面蒸腾作用散发到大气中,增加空气湿度,调节树体温度。

四、实验所用仪器
量筒、烧杯、叶面积测定仪等。

五、实验步骤和方法
自行拟定实验方案。

六、实验注意事项
注意不要损害仪器,及时记录观测结果。

七、实验预习要求
根据教材、笔记,弄清基本原理。

八、数据处理
对记录观察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得出结论。

九、实验报告要求
要求写出实验名称、实验目的、实验仪器、实验原理、实验方法和步骤,最后根据观测结果
得出结论。

注:对于综合性或设计性实验,其中第4、5、6项,可根据需要适当简写,而主要体现指导学生自行拟定实验方案、选择所用实验装置、确定实验方法、整理数据、分析实验结果等要求。

实验五阳性植物与阴性植物的划分与判别
一、实验目的
通过观察掌握阳性植物与阴性植物的划分方法与判别标准。

二、实验要求
要求学生认真调查,分别指出阳性植物与阴性植物各10种以上;
总结出阳性植物与阴性植物的区别。

三、实验原理
根据园林植物对光照的适应性与原产地的光照特性决定其对光照的需求程度。

阳性植物(heliophyte),又称喜光植物。

喜光而不能忍受荫蔽的植物,在弱光条件下生长发育不良,对树木而言,在林冠下不能完成更新。

阴性植物(sclophyte)具有较强的耐阴能力,在气候较干旱的环境下,常不能忍受过强光照的植物,林冠下可以正常更新。

四、实验所用仪器
光强测定仪(光度计)。

五、实验步骤和方法
1. 明确如何判定阳性植物与阴性植物的方法。

2.选择调查地点进行阳性植物与阴性植物调查。

六、实验注意事项
注意不要损害仪器,及时记录观测结果。

七、实验预习要求
根据教材、笔记,弄清基本概念与原理。

八、数据处理
对记录观察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得出结论。

九、实验报告要求
要求写出实验名称、实验目的、实验仪器、实验原理、实验方法和步骤,最后根据观测结果
得出结论。

实验六城市园林植物群落调查
一、实验目的
通过对城市园林植物群落的调查,掌握城市园林植物群落的类型与结构。

二、实验要求
要求学生认真调查,分别指出城市园林植物群落的类型与特点,并提出可行性建议。

三、实验原理
城市园林植物群落是人工植物群落,每种花草树木的生活环境与其野生的生活环境都不相同,园林植物群落的配置,既要考虑其美学效果,更要考虑其生态适应性与生态效益。

四、实验所用仪器
光强测定仪(光度计)、温度计、湿度计。

五、实验步骤和方法
1. 确定调查地点与方法。

2.进行城市园林植物群落的类型与结构的调查并记录。

六、实验注意事项
注意不要损害仪器,及时记录观测结果。

七、实验预习要求
根据教材、笔记,弄清基本概念与原理。

八、数据处理
对记录观察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得出结论。

九、实验报告要求
要求写出实验名称、实验目的、实验仪器、实验原理、实验方法和步骤,最后根据观测结果
得出结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