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粒白血细胞可以根据颗粒的染色反应分为嗜碱、嗜酸、嗜中性。
2.内外胚层的形成,在不同动物有不同的方式,主要包括移入法、分层法、内陷法、外包法、外卷法。
3.润盘的超微结构不包括:()A .紧密连接B。
缝隙连接C。
中间连接D。
桥粒4.硬骨鱼卵母细胞第二次成熟分裂完成于:( )A.受精时B.第IV时C.第V时D.排卵时5.在鱼类,被有单层滤泡细胞的卵母细胞处于:()A . 第I时期B . 第II时期C . 第III时期 D. 第IV时期 E .第V 时期6.中枢神经系统的神经纤维的髓鞘由哪种细胞形成:(C)A.许旺氏细胞B.小胶质细胞C.少突神经胶质细胞D.星形神经胶质细胞7.关于终池正确的是:()A.肌膜凹陷形成B.横小管向两侧凸出形成的膨大C.滑面内质网形成D.高尔基体形成8.硬骨鱼类成体时期的泌尿器官为:(B )A.前肾B.中肾C.后肾D.头肾9.看图填空:①.血涂片(P51)②.胚盾(P316 A图)10.辨析神经纤维与神经原纤维。
(P70)答:神经纤维是由神经元的突起和包在它外面的鞘膜组成的,分有髓神经纤维和无髓神经纤维两类。
神经元纤维是由胞质的蛋白质分子连结成的细丝,在神经元的胞体中交织成网,伸入突起后即平行排列。
11.辨析内分泌腺与外分泌腺(P105)答:外分泌腺指腺细的分泌物经导管被输送到体表或器官的腔内,如唾液腺、汗腺等;内分泌腺的分泌物为激素,不经导管排出,直接进入血循环,如胰岛、甲状腺等。
12.辨析幼虫发生类型与非幼虫发生类型(P215)答:胚胎从卵膜或母体内出来时,有各种不同的情况,有的出来为幼虫,还需要经过一个变态时期才能变成幼体,然后再达到性成熟;有的出来为幼体,其形态结构与成体相似,因此无需经过变态时期。
前者称幼虫发生类型或间接发生类型,后者称非幼虫发生类型或直接发生类型。
13.辨析完全卵裂与不完全卵裂(P203)答:完全卵裂,分裂沟遍及整个卵子者称完全卵裂,均黄卵和间黄卵的卵裂属于此类型。
根据分裂球大小相等与否,完全卵裂又可分为均等卵裂和不等卵裂两种。
不完全卵裂,分裂沟仅局限于卵的某一部分,而不遍及真个卵子,故又称局部卵裂。
端黄卵和中黄卵的卵裂属此类型。
不完全卵裂又可分为盘状卵裂和表面卵裂两种。
14.从形态结构、功能、分布等方面比较上皮组织和结缔组织之间的不同。
答:形态分布功能结构上皮组织排列密集的细胞和少量的细胞间质机体和器官外表面和衬贴在有腔器官腔面,感觉器官内吸收、保护、分泌感觉被覆上皮、腺上皮、感觉上皮结缔组织少量的细胞加上大量的细胞间质,但细胞种类多广泛,如机体深层和血管内联系和连接,保护器官、组织、贮存营养、支持,营养、运输和防护、免疫固有结缔组织、软骨组织和骨组织血液和淋巴15.试述精子发生过程中的变化及鞭毛型精子的特点。
(P183)答:精子发生的全过程是在精巢内进行的。
它的发生是从原始生殖细胞开始的,经过增殖期、生长期、成熟期和变态期而变为成熟的精子。
鞭毛型精子由头、颈和尾三部分构成。
头部是激发卵子和传递遗传物质的部分,形态因动物种类而异。
颈部甚短,不易识别,介于头部与尾部之间,自近端中心粒开始到远端中心粒为止。
尾部细长,其长度超过头部许多倍,可分成中段、主段和末段三部分。
《组织胚胎学》试卷1、鱼类主要呼吸器官是鳃;辅助呼吸器官是皮肤、肠黏膜和鳃上器官、鳔等。
2、鱼类消化道的结构分粘膜层、黏膜下层、肌层和浆膜四层,其中黏膜层上皮为固有膜上皮和黏膜肌。
3、血液循环系统包括心脏、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其中毛细血管是血液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
4、结缔组织细胞间质包括细胞外基质和纤维两大类,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小板有凝血作用。
5、鱼类胚胎时期的泌尿器官为前肾,而成体时期泌尿器官为中肾,是由许多肾单位构成;哺乳类成体的泌尿器官为肾脏。
6、从功能特性看,骨骼肌是随意肌,从形态特点看,它是横纹肌,骨骼肌纤维是骨骼肌细胞的别称。
一条骨骼肌纤维含有许多核,是一种多核共质体结构。
7、固有结缔组织中的巨噬细胞,血液中的单核细胞、肝中的枯否氏细胞等因具有吞噬特性,称为单核吞噬细胞系统。
8、生殖腺中的生殖细胞来源于原始生殖细胞,而体细胞是来源于腹腔上皮细胞。
9、肝上皮来源于内胚层,心脏来源于中胚层。
二、选择题(每题2分)1、()以下哪一特点与上皮组织的极性无关?A、变移上皮中盖细胞,浅层胞质较致密B、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中柱状细胞顶面有纤毛C、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刷状缘D、上皮组织中神经末梢丰富2、()以下对中性粒细胞的描述中,哪一项错误?A、白细胞中最多的一种B、约占白细胞总数的50%---70%C、细胞核分2---5叶D、细胞质内含分布均匀的粗大颗粒E、能变形细胞,具有活跃的吞噬能力。
3、(A)肌节是A、相邻两条Z线间的一段肌原纤维B、相邻两条Z线间的一段肌纤维C、相邻两条M线间的一段肌纤维D、相邻两条肌线间的一段肌原纤维E、相邻两个H带的一段肌纤维4、与骨组织无关的是(A)A、T小管B、骨小管C、哈佛氏管D、伏克曼氏管5、骨骼肌纤纤三联体的结构是(A)A、由一条横小管与其两侧的终池构成;B、由两条横小管及其终池构成;C、由两条纵小管及其中间终池构成;D、由一条横小管和一个终池构成;E、由两条纵小管和一条横小管构成。
6、()青蛙的囊胚为A、单层囊胚B、多层囊胚C、盘状囊胚D、表面囊胚7、()对虾的卵裂属于A、盘状卵裂B、完全均等卵裂C、完全不均等卵裂D、表面卵裂8、()不再进行分裂而只有形态变化的生精细胞是A、精原细胞B、初级精母细胞C、次级精母细胞D、精细胞E、精子9、()除下列哪一项外,都是延长精子寿命的方法A、低温保存B、调节pH值C、调节渗透压D、提供营养10、()关于卵黄多核体,哪一项不正确?A、鱼类胚胎时期出现B、位于卵黄和囊胚层(或胚下腔)之间C、与卵黄形成有关D、是一种多核共质的结构三、判断(10分,每题1分)1、()桥粒连接是形成一条环绕上皮细胞侧面的连续的闭锁小带,它与紧密连接的不同只是分布位置有别。
2、()组织细胞是一种具有吞噬潜力的细胞。
3、()神经原纤维、神经纤维及神经纤维末梢都具有传导神经冲动的作用。
4、()正常人的外周红细胞是无核的,如果某种脊椎动物的红细胞有核,则认为是一种病理现象。
5、()许旺氏细胞形成中枢神经系统胡髓神经纤维的髓鞘。
6、()在鱼类精巢中,位于同一精小叶内的生精细胞处于同一发育阶段。
7、()均黄卵在受精时会发生顶体反应。
8、()文昌鱼原肠作用的主要方式是内陷。
9、()所有脊椎动物受精时,卵母细胞都处于第二次成熟分裂中期。
10、()卵黄膜为初级卵膜,受精后形成受精膜。
四、填图(10分)1、小肠上皮细胞2、卵细胞五、名词解释(15分,每题3分)1、桥粒2、尼氏体3、偏极囊胚4、胚层5、胚盾六、问答题(30分)1、区分内外分泌腺。
(5分)2、区分直接发育与间接发育。
(5分)3、从形态结构、功能、分布等方面比较上皮组织和结缔组织间的不同。
(10分)4、简述硬骨鱼类受精过程及细胞形态变化。
(10分)3、答:形态分布功能结构上皮组织排列密集的细胞和少量的细胞间质机体和器官外表面和衬贴在有腔器官腔面,感觉器官内吸收、保护、分泌感觉被覆上皮、腺上皮、感觉上皮结缔组织少量的细胞加上大量的细胞间质,但细胞种类多广泛,如机体深层和血管内联系和连接,保护器官、组织、贮存营养、支持,营养、运输和防护、免疫固有结缔组织、软骨组织和骨组织血液和淋巴1、举例说明各种上皮组织的形态、结构和功能间的关系。
答:单层扁平上皮:一层薄的扁平上皮。
表面观:不规则形,多边形或鱼鳞状、核扁圆形,位于细胞中央。
侧面观:梭形,和椭圆形,细胞质很薄。
分为内皮和间皮,内皮分布于心脏血管淋巴管等内壁,游离面光滑,有利于液体流动、物质交换。
间皮:分布于腹膜、胸膜等处,有保护和减少摩擦作用。
单层立方上皮:一层立方细胞。
表面观:六角形或多边形,侧面观:正方形,核圆形位于中央。
分布于肾小管,分泌腺的导管处,甲状腺滤泡,有运输、吸收、分泌等功能,单层柱状上皮:一层柱状上皮构成,表面观:六角形或多边形,纵切面,高柱状,含有杯状细胞。
分布于胃肠粘膜,胆囊内壁,有吸收、保护、分泌等功能,特化结构为纹状缘。
变移上皮:各个细胞伸出脚状突起附着在基膜上,最上层为盖细胞。
分布于膀胱、输尿管内壁,特化结构为壳层,有防止尿液侵蚀作用。
复层扁平上皮:有多层细胞构成,最上层细胞为扁平细胞,修复作用强。
分布于表皮,具有保护、耐磨、防止水分蒸发作用。
腺上皮:分布于具有分泌作用的器官,具有分泌作用。
感觉上皮:含有神经末梢,具传导神经冲动作用。
2、上皮组织与结缔组织的差异。
答:上皮组织:大量排列紧密的细胞和少量的细胞间质组成,形成带状或膜状结构,覆盖于体表以及内脏的外表面、管腔的内表面。
具有极性,有特化结构,再生能力强,无血管,具有神经,有保护、分泌、吸收功能。
来源于胚胎时期的外胚层结缔组织:少量细胞和大量的细胞间质组成,细胞不规则的散布在细胞间质中,没有层次,不具有极性。
分布广泛,细胞种类多,具有支持,连接,营养,运输,防御保护等功能,来源于胚胎时期的间充质。
3、举例说明结缔组织的结构、功能和分布间的相关性答:结缔组织分为固有结缔组织,支持组织和血液。
固有结缔组织又分为疏松结缔组织,致密结缔组织,网状组织和脂肪组织。
疏松结缔组织分布广,细胞种类多,纤维排列疏松,基质无固定形态,有填充,保护,营养等功能。
致密结缔组织:纤维排列紧密,构成肌腱、韧带等,具有支持和连接作用。
网状组织:淋巴器官和造血器官的基本组成成分,纤维形成网状结构,为血细胞的发育提供适宜的微环境。
脂肪组织:分布于皮下,肾脏等处,有储存能量,保温,缓冲和支持填充作用。
支持组织分为软骨组织和骨组织。
软骨组织含有大量的纤维,分布于鼻软骨、气管、听道、会厌等处,具有支持连接作用。
骨组织由钙化的骨细胞和骨间质和纤维构成,构成全身的骨骼,是身体最坚硬的组织,具有支持,保护,造血器官、钙库等功能。
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构成,细胞种类多样,具有营养,运输(红细胞的功能),保护防御(白细胞和淋巴细胞的功能)、凝血(血小板的功能)等功能。
4、以骨骼肌或心肌为例,说明组织的形态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答:骨骼肌:具有横纹,肌纤维长柱状不分支,为多核共质体,核位于肌膜边缘,为可随意肌。
多条肌纤维包上肌束膜形成肌束,多个肌束包上肌外膜形成肌肉,有利于肌肉产生更大的力量,进行运动。
骨骼肌具有肌小管和终池,常构成三联体,有助于将神经冲动传导到每一个肌节,使其收缩。
心肌:心肌纤维短柱状,连接成网,核位于中央,肌纤维含大量肌浆,有利于心肌的长时间的工作。
具闰盘,为网状合胞体,细胞之间存在大量的缝隙连接和中间连接,有利于细胞的兴奋传导,使心肌纤维同步收缩和舒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