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度杭州市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期末测试卷语文试题一、基础知识及运用(30分)1.抄写下面的对联,要求:书写正确,字体端正,字迹清楚。
(3分)喜鹊登枝迎新岁,金鸡起舞报福音。
2、在下列句子的括号中,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3分)①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芽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的卖弄清脆的hóu( )咙,唱出宛转的曲子。
②半空中似乎总挂着透明的水雾的丝丝帘,牵动着阳光的彩棱.()镜。
③他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她经常疼的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着觉。
④他终于来到了一个废旧的村庄前,在tān( )塌的房屋旁边支起帐篷。
⑤背后还衬着黛青的山色和釉绿的梯田,就是抓小鸡的yuān( )鹰,啾啾叫着,在天空盘旋……⑥清早遇到烟囱.()冒烟的时候,一群麻雀挤在檐下的烟突旁边取暖,带哨子的鸽子也很少看见在天空打旋。
3、下列加点的词语运用的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在这次国事访问中,美国新任总统特朗普大部分时间都煞有介事....地谈论着美国当下经济和就业话题。
B.回到家乡,我欣喜地发现原来的“泥水路”已经被宽阔的“水泥路”代替,鳞次栉比....的汽车川流不息。
C.不少人对工作很负责任,总是拈轻怕重....,把重的留给自己,把轻巧的工作留给别人。
D.九年级四班的刘晓璐经常跑到七年级教室门口向七年级的孩子请教七上的古诗文名句,这种不耻..下问..的精神值得提倡。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随着2016年二十国集团中国峰会和2022年亚运会带来的契机,作为国际化城市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B.由于《聊斋志异》特色鲜明,自问世以后近三百年来,广为传布,经久不衰,至今仍不失为一部分有价值的作品。
C.大桥在暴雨引发的特大洪水中受到重创,致使西安开往昆明的列车脱线,两节车厢落水,两个桥墩坍塌。
D.马路上交通事故频发的原因是司机违反交通规则或行人随意横穿马路造成的,交管部门要加强安全宣传。
5.下列句子标点符号运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有的是功夫,有的是希望。
B . 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C .七年级上册的写景散文,你是喜欢朱自清的呢?还是还是喜欢老舍的?D .在一个夜晚,窗玻璃上发出了响声,那是雨,是使人静谧、使人怀想、使人动情的秋雨啊!6、根据课文内容默写:(5分)(1)诗中表达了诗人渴望冲决罗网、勇往直前、追求个性解放的少年意气的诗句是,。
(谭嗣同《潼关》)(2)《诫子书》中阐述“学、才、志”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次北固山下》一诗中颈联句子是:,。
(5)朱自清的《春》一文中,生动形象的体现了雨细、密、轻盈特点的句子是7、文常和名著阅读(10分)(1)快乐的七年级上学期悄悄地离我们而去了,再回首,却在我们的学习之路上留下了一串3分)(2)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下面的问题。
(7分)①只见妖精一只手举着火尖枪,站在那中间的一辆小车儿上,一只手捏着拳头,往自家鼻子上捶了两拳。
八戒笑道:“这厮放赖不羞!你好道捶破鼻子,淌出些血来,搽红了脸,往那里告我们去耶?”那妖魔捶了两拳,念个咒语,口里喷出火来,鼻子里浓烟迸出,闸闸眼火焰齐生,那五辆车子上,火光涌出。
连喷了几口,只见那红焰焰、大火烧空,把一座火云洞,被那烟火迷漫,真个是熯天炽地。
……这行者神通广大,捏着避火诀,撞入火中,寻那妖怪。
那妖怪见行者来,又吐上几口,那火比前更胜……行者被他烟火飞腾,不能寻怪,看不见他洞门前路径,抽身跳出火中。
②行者笑道:“嫂嫂要见令郎,有何难处?你且把扇子借我,扇息了火,送我师父过去,我就到南海菩萨处请他来见你,就送扇子还你,有何不可!那时节,你看他可曾损伤一毫?如有些须之伤,你也怪得有理,如比旧时标致,还当谢我。
”罗刹道:“泼猴,少要饶舌!伸过头来,等我砍上几刽!若受得疼痛,就借扇子与你……”A、语段(1)描写的妖精是,请用简洁的语言分别概括选段(1)描绘的故事情节。
(2分)B、选段(2)描绘的是孙悟空三调芭蕉扇的故事。
请你把三调芭蕉扇的过程写清楚。
(3分)①②③C、《西游记》是青少年读者最喜爱的古典小说,请根据你的阅读体验,简要说说《西游记》受青少年读者喜爱的原因。
(2分)二、现代文阅读。
(30分)(一)我的绝妙坏诗[美]巴德·舒尔伯格我八岁时就写下了我的第一首诗。
妈妈边读边嚷了起来:“真美!巴德,真的是你写的么?”我脸红耳赤地承认了,心里充满了骄傲。
妈妈赞不绝口,她甚至说只有神童才能写出如此美丽的诗篇!“爸爸什么时候回来?”我兴高采烈地问。
我简直等不得了——他呀,是好莱坞电影公司著名的剧作家,一个大名鼎鼎的大人物!我想:他一定比妈妈更能评判我的诗!我作了充分的准备以迎接他的到来。
首先,我用花体将诗好好地重新抄写了一遍,接着再用彩笔画上花边,最后,我将诗稿放在餐桌上爸爸的盘子里。
我等呀等,好不容易等到七点半,爸爸才回到家中。
“本,巴德创造了一个奇迹,”妈妈对他说,“他写了一首诗!写得美极啦!”“要是你不介意的话,”爸爸打断了妈妈的颂辞,“还是让我自己来评判吧。
”在他读诗时,我的头都抬不起来,脸几乎要埋进盘子中!诗只有短短十行,但爸爸似乎读了好几个小时!我大气都不敢喘一口……终于,我听见爸爸将诗稿放回盘子里。
接着,他直截了当地评判说:“依我看,诗写得很糟!”我抬不起头来。
我的眼中顿时涌出了泪花!“本,你这个人有时就是让人闹不明白。
”妈妈生气了,“巴德还小,这是他学写的第一首诗,他需要鼓励。
你现在可不是在工作室里!”“世上的劣诗已经太多了,”爸爸却很固执,“如果孩子写不出好诗,并没有哪条法律规定他非得去当诗人不可!”爸爸和妈妈为此争论不休。
我再也无法忍耐。
我从餐厅跑回卧室,一头扑倒在床上,痛苦地呜咽着。
风波很快就平息了。
爸爸毕竟是爸爸呀!我继续写诗,只是再也不敢拿给爸爸看了。
过了几年,我回过头来重读那首诗——这时我才体会到:它果真写得很糟!后来,我壮着胆子给爸爸看了一篇我写的短篇小说。
爸爸认为我写得勉强可以,只是罗唆了点。
岁月流逝,很多年又过去了。
我成了个“著名”作家,书店里在出售我的小说,舞台上在上演我的戏剧。
今天,当我被无数“歌颂”和“批评”包围着时,我又想起了“我的第一首诗”和它引起的小插曲。
我感到庆幸——我从孩提时代起,就既有爱说“真美”的母亲,又有爱说“真糟”的父亲!是他们教会了我如何对待形形色色的“肯定”和“否定”。
“真美!”……“真糟!”……这些似乎完全对立又相辅相成的话语,一直伴随着我在人生的道路上跋涉。
它们就像两股方向相反的风——我得竭尽全力在这两股强风中驾稳我的风帆。
8.对于“我”的第一首诗,“我”的爸爸和妈妈之间为什么会存在分歧?请简要回答。
(4分)9.文中划线处两次写到“我抬不起头来”,请分析两次“抬不起头”的原因。
(4分)10.文题是“我的绝妙坏诗”,你认为用“绝妙”形容“坏诗”是否妥当?请说明理由。
(4分)11.当“我”成名之后,为“我”有爱说“真美”的母亲和爱说“真糟”的父亲而感到庆幸,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形形色色的“肯定”和“否定”?结合文章和生活,谈谈你的看法。
(4分)(二)“地道专家”的可悲下场①夜,静悄悄的。
辽阔的庄稼地里,只有黑光灯发着幽暗的光,成群结队的蝼蛄看列灯光,争先恐后地从老巢里爬出来。
突然,藏在暗处的人们蜂拥而出,高喊“打死它,打死它”,片刻工夫,成堆的蝼蛄在棍棒下成了土地的肥料。
②蝼蛄是个什么东东,人们为什么对它这么凶残?③生活在北方的人对蝼蛄并不陌生。
这厮的老巢在地下1米处,终生不见阳光。
住这么隐蔽,当然人家有绝技:这厮擅挖洞,是名副其实的“地道专家”。
挖洞时可谓披荆斩棘,只要有作物阻碍,不分青红皂白,一律用“牙齿”咬其根断其茎,然后全送进肚子里。
蝼蛄是杂食主义者,几乎所有作物它都吃。
蝼蛄不光擅建“老巢”,还喜欢在四面八方挖无数通往“老巢”的通道。
所经之处,生机勃勃的庄稼地,转眼..就变成了死亡之海。
④干尽坏事,还使蚯蚓“蒙冤”。
⑤晋代崔豹所作的《古今注》中有这样一段描写:“蚯蚓蜿嬗,一名曲嬗”,曾长吟于地中,江东谓之歌女,或谓之呜砌。
”这是说蚯蚓会唱歌。
在《杂说》里,欧阳修也描写过蚯蚓之歌:“仰其穴而鸣,若号若呼,若啸若歌。
”逻迭孟和华而顿这两位科学家对蚯蚓的歌声百思而不得其解。
蚯蚓体内没有发声器官,它的歌声从何而来呢?他们经过多次土层挖掘实验,终于发现了真相。
原来,蝼蛄自己虽是“地道专家”,奈何也改不了不劳而获的本性。
蚯蚓们在伸手不见五指的土层里辛辛苦苦打造居所。
完工之时,蝼蛄一拥而上将“房产”霸占,还聚在一起得意地高声歌唱,它们发出声波经过回声传到地面,听了真能让人发疯。
⑥蝼蛄冬天休眠。
一到来年五月就从“僵尸”恢复成吃货,每年五六月和九月,都是它们最为活跃,每天就狂吃海吃,把自己吃成超级后,以便交配繁殖。
⑦大概..十天,卵孵化成幼虫。
三天以后,幼虫开始到处活动。
待把产房四围的烂草全部吃完,小蝼蛄就会破洞而出,挖隧道,吃草根,开始自己张罗生活。
⑧你说这么一个阴险狡诈的地下工作者,让农民如何对它手下留情?⑨农民通过长期生产实践,发现蝼蛄特别害怕灯光,于是就用黑光灯剿杀它。
再就是撒灭虫剂,或者用马粪搅拌泥土做成坑,里面放上毒饵。
还有人利用蝼蛄喜欢在路灯下飞舞的特点,采用网捕,也可以大面积杀死这些害群之马。
⑩蝼蛄道高一尺,人类魔高一丈。
嘻嘻,管你是什么“专家”,只要干坏事,就要受到惩罚!(《知识窗》2015年第10期,有删减)12.“阴险狡诈的地下工作者”蝼蛄有哪些“习性”?请通读全文,分点概括。
(4分)13.文章第⑤节引用《古今注》和《杂说》里的内容有什么作用?(3分)1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能否删去?为什么?(4分)(1)所经之处,生机勃勃的庄稼地,转眼..就变成了死亡之海。
(2)大概..十天,卵孵化成幼虫。
15.某地有农民想要杀死田地里的;蝼蛄,请你根据本文内容帮他想三个办法。
(3分)三、古诗文阅读(20分)(甲)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以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乙)有富室,偶得二小狼,与家犬杂畜,亦与犬相安。
稍长,亦颇驯,竟忘其为狼。
一日,主人昼寝厅事,闻群犬呜呜作怒声,惊起周视无一人。
再就枕,将寐,犬又如前。
乃伪睡以俟,则二狼伺其未觉,将舐其喉,犬阻之,不使前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