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广东高考语文作文14篇阅卷标杆文及简评2014年广东高考语文作文14篇阅卷标杆文及简评【试题呈现】2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黑白胶片的时代,照片很少,只记录下人生的几个瞬间,在家人一次次的翻看中,它能唤起许多永不褪色的记忆。
但照片渐渐泛黄,日益模糊。
数码技术的时代,照片很多,记录着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可以随进上传到网络与人分享。
它从不泛黄,永不模糊,但在快速浏览与频繁更新中,值得珍惜的“点滴”也可能被稀释。
要求:①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
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
③不少于800字。
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阅读标杆作文】1号文数码时代,珍存点滴广东一考生家中有不少老照片。
最古老的一张是属于妈妈的奶奶,也就是我的外曾祖母。
她一脸安详地面对镜头,黑白二略带微泛黄的相片,丝毫无损于她的雍容的气度。
每当母亲提起她时,总有新奇的渴望,那是因为在那物质匮乏的年代,她从香港给家里捎回了不少好东西。
母亲一脸自豪地叙说着家里拥有全村第一台黑白电视机,引来晚上全村的大集会。
诸如此类的尘封往事总能带来一段温馨的记忆,当然还有逝去的伤痛。
她的照片不多,屡次搬家之后就只剩下这张了,我们的万千思绪,便全由这照片来承托。
我还见到过父母的婚纱照,寥寥几张,或是深情地凝望,或是相爱的偎依。
甫一铺开,那爱意与幸福总能触动我的心弦。
当然还有我刚出生时,在父亲怀中的笑脸,那时父亲两鬓尚未斑白,模样正值年青(轻)。
这些照片都被父母装裱起来,仔细珍藏。
每当父母从照片下经过,我总能看见他们沉浸于记忆中的深沉的微笑。
然而,时代的脚步却总不会留恋畴昔。
生产胶卷的早已倒闭,cmos 感光元件与不断进步扩充的储存卡为海量拍摄提供保障。
或许在从前,我们还要洗洗取景,不想浪费手中的胶卷。
而今,我们只须(需)轻按快门,“咔嚓”便是一张。
有时候嫌一张不好,便有事没事多拍几张,说是留多点纪念,其实都不过是丢进了记忆的垃圾箱。
而今我们每次出游归来,把单反里的10多个G的相片复制到电脑上,接下来便是三个字:删、删、删。
又或是空闲时,翻看手机上动辄上(成)百上千张照片,大多都不记得自己当初在干什么,于是兴味索然,无心而观。
有人说,这是因为照片太多,在茫茫的照片之海中稀释了本应珍存的生活记忆。
此话确实有道理,我们随手一拍,大多是日常琐事,拍完就忘。
在照片中找记忆,再也鄙视先前的把玩珍珠了,而成了沙里淘金的苦差事。
说到底,这便是数码时代人与信息的困局。
人生而有涯,而信息无涯,我们不断地加快脚步,想要接住扑面而来的更多信息,比如照片。
殊不知,这只会落得庄生两千年前的偈语:“以有涯随无涯,殆矣。
”在社会快节奏的生活中,我们已经无法停住自己的脚步,回望生活的点滴,生活的美好记忆,便是旁道串串遗落的珍珠,弃掷逦迤(迤逦)。
为什么不停下来,看一看,再出发?在数码时代,我们本应由更好的技术条件,去记录自己生活的点滴。
为何不将这些生活的傻子放进蚌壳,结成令人惊艳的珍珠?在数码时代,我们更应珍存生活的点滴,让这些点滴的记忆相伴一生。
【阅卷者言】24+24+10=582号文用心观察与记录广东一考生如今数码相机已经十分先进,人们能以极低的成本获得大量的照片。
然而,有人又重新拿起胶片相机,不顾一卷三十六副的胶卷、几十元的高昂成本,在于暗房里费心劳神的冲洗过程。
这是为什么呢?正是由于这种种麻烦逼着摄影师在按下每一次快门之前,都能够仔细深入地观察被摄物体,用心思考,因而每一张逐渐显影的照片背后都有一段值得慢慢回味的记忆。
这种回味在如今数码照片泛滥的时代已是非常稀罕了。
人们用镜头代替眼睛,用照片代替记忆,以为自己这样便抓住了时光。
我也曾经这样天真地认为。
我初步摄影之时曾去过一次西藏旅游,带着自己的数码相机。
蓝天、白云、碧水、雪山,面对这一切难以用人类语言形容的美景,我的第一反应就是——赶紧拍下来。
于是,在西藏之旅的期间,我的眼睛几乎从未从取景小窗口移开过,储存卡也被填得慢慢的,心想我已记录下了这一切美景。
然而,回家再次浏览这些照片时,却再也找不回那一份激动了。
当时只顾着拍照,却忘了用心体会旅途的愉快,面对美景的新奇与感动,以及景观背后动人的故事传说……我这才意识到,有些东西是难以用照片记录下来的。
后来,又一次我带上了相机出门“扫街”时,才真正领悟到拍照的真正目的。
在老城区走街串巷,嗅到食物的诱人香味,原来是一家老字号的粉店。
走进店里,点一碟肠粉,看着老板在氤氲的烟气中忙活的身影,我忍不住举起相机按下快门。
在老城区我又见到一家打制传统铜器的小店。
循着“叮叮”声走过去,与老师傅打声招呼,好奇地看着打铜的过程,老师傅看着我专注的神情,露出灿烂的笑容,于是我又按下快门。
当我回家翻看这两张照片,我突然觉得自己仿佛又闻到了粉肠的香味,又听到打铜的悦耳声音。
因此,拍照用胶片机还是数码相机又有何关系?照片的多与少又有何关系?只要用心体验,用心记录,定能写下一段永不褪色的记忆。
【阅卷者言】23+22+10=553号文【一类卷议论文】谁为照片背后价值的流失负责?广东一考生随着技术的进步,照相成了一件轻而易举的小事。
只需手机或相机,每个人都能随意记录下生活中的琐碎细节。
可惜的是,这些照片上的种种细节却拼凑不成一个完整的故事。
胶卷越来越轻,而照得的照片的价值似乎也越来越轻。
照片背后的故事和人文价值在清脆的快门声中渐渐流失。
试想当你的家庭贫困,而照相又需要一笔不菲的开支时,你会轻易照相吗?显然不会。
这时的照片记录的必然是一些关乎全家庭的大事。
而这张造价不菲的黑白照背后也必然有着可以说一夜的故事和价值,可随着技术的进步,拍照的简便随手拍下的一花一草只因一时心情愉悦,其背后的故事与价值也就不再弥足珍贵。
可是,技术的进步并不为照片背后人文价值的流失负全责。
在技术发达的今天,仍有不少坚守传统工艺,拍黑白照片的人。
在广州东山,祖宗三代一脉相承黑白照片的摄影店,而附近也有几个固定的客人,每隔一年来拍一张全家福,在黑白的底片上记下家人的音容笑貌。
即使科技在飞快地进步,我们仍能用黑白照片记下我们的光阴,可为什么我们没有呢?我们随手的拍摄,随手的与陌生人分享照片,这种“随便”的快餐文化正因技术的快脚步而深深地影响着我们。
不是技术的进步让我们丢弃了照片背后的人文价值,而是技术的进步让我们过于浮躁而急促。
急速的脚步让我们与亲朋好友生疏,让社会间的相互人文关怀减少,让我们没有了静坐在一起,分享生活的耐性和人情味,从而导致了人文关怀的减少。
因此,现代先进的照相技术才拍不出人文价值与故事。
这不是技术的过失,而是我们失去辨识能力,在技术的进步下越走越急,越来越浮躁的结果。
我们每一个人才是应该为照片背后价值的流失而负责的为祸者。
因此,我们不应再盲目地指责技术的进步。
《舌尖上的中国》引用国际上最先进的拍摄技术,却找出了邻里的互助,一家人合力煮饭的和谐,找出了所谓“肤浅”美食背后的人文价值。
抛却浮躁的心,便捷的高科技相机也能照到温馨的故事。
抛却急切的脚步,高科技的当代社会也能在时代的镜框下显出充满人文关怀的五彩美景。
【阅卷者言】22+22+9=534号文【一类卷说理散文】情感应被珍藏与回味广东一考生数码时代的到来极大的激发人们的拍摄热情,随着一声声的“咔擦”,数以万计的照片被不断的诞生,他们有的躺在手机相册里,有的冷藏在电脑里,但同样逃脱不了的是被冷落的命运。
为什么这些数量巨大且精美的照片,带给我们的感动竟还不如几张泛黄的老照片?还记得小时候,在一个个阳光灿烂的午后,爸爸妈妈喜欢抱着我跟我一张张的翻老照片,并跟我讲照片背后的故事。
似乎岁月静好,一种充盈的踏实感洋溢在空气里。
但现在的年轻人似乎都少了这样的“闲情逸致”,现在还有谁能真的好好整理这些照片并不断翻看?照片被产生的太快太多,所以大家也渐渐不珍惜照片了。
不过,照片太多并不是情感被稀释的原因,其实追根究底,是这社会发展太快而感情的沉淀却需要时间。
不管是黑白照片还是彩色照片,其背后承载的都是不变的人类的美好情感与对过往的纪念和缅怀。
而变的是时代,是人心。
我们总是像赶场一般急匆匆地做事。
学生急着做作业,上班族急着上班,关注薪酬,向往“发财”。
全社会似乎都陷于“急躁”的浪潮,不可自拔,大家的世界里早已浓墨重彩,哪有给感情的留白?于是乎,照片不断被产生,。
却不断地被抛弃脑后。
于是乎,照片便失去了其作为记忆和情感载体的价值。
数码技术作为这个高速发展社会的产物,体现的是人们过快的生活节奏。
发达的通讯技术同样也减少了我们情感沉淀的时间。
现在不管是同学聚会,还是情侣约会,大家都不约而同的拿起手机刷微信、发自拍。
这样做并不利于情感的交流沟通。
不要把最美的笑容留给电子产品,而忽略了你身边的人。
难怪现在越来越多人怀旧,他们怀的不是“旧”,他们缅怀的过去人们注重情感交流与沟通的生活。
现在大家虽物质丰富了,情感与精神却缺乏了。
情感要我们用心浇灌。
情感理应被珍藏和回味。
【阅卷者言】20+20+8=485号文【一类记叙文】时间被稀释的“点滴”广东一考生手机被偷了。
我面色苍白,浑身颤栗地站在喧嚣的大街上。
人来人往,川流不息,没有人发现热闹的街市中如落冰窟的我。
口袋钱包背包翻遍了都没有,找人借了电话,发现受一已关机,想是被人偷了。
我宝贵的相片啊!失魂落魄地回到家,头发散乱地坐在沙发上,泪水如岩浆滚滚滑落,炙烫了我的眼眶、面颊,却抵不过内心的创痛受伤。
妈妈从厨房出来吓了一跳,急忙询问事情经过,现实蹙眉惋惜,却突然会心一笑,放下手中的锅铲,乐颠颠地跑回房,出来时伴着蜜一样甜的眉眼的,是手中一沓厚厚的相纸,我的嘴能塞下一个鸡蛋,喔不,是橙子。
翻开相册,我的眼泪再次流了下来,那时我和同学、我的宠物小猫、我和家人团聚中秋、我认真努力奋斗得焦头烂额的模样。
一张张照片如流水,记录着一张张或甜蜜,或悲伤,或可笑,或温暖,或喜庆,或苦大仇深,或幸福快乐如小鸟的模样,摸着这些记录着流水年华的相纸,我不仅感动于母亲细心地偷偷为我把手机里珍贵的回忆变成实体,更惊异于这些实实在在能触摸到的点滴岁月回忆。
当我还沉浸在感动中时,妈妈已从房间里搬出一大沓尘封已久的相片。
随着信息时代的高速发展,人们变得瑞“忙碌”,有多久没有静下心来,安安静静地翻阅已经走过的岁月,反思过去,展望更好的未来。
我们娘儿俩,因为“手机失窃”事件,欢快地坐在客厅的地板上,整理回顾这些或黑白泛黄,或彩色华丽的旧照片,看着母亲年轻时代的娇羞温婉,看着结婚时的美丽动人,看着我刚出生时眉眼为睁的可爱模样,看着我出去游玩摔倒了哭得稀里哗啦的可爱窘态……点点滴滴的酸甜苦辣涌上心头,我和母亲沉浸在一种从未有过的喜悦之中。
电子的产品未尝全信得过,照片虽泛黄陈旧却能永存千年。
历史的文迹书籍被大浪淘沙洗了又洗,却仍有珍贵地留存世人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