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如何践行传承文明立德树人善教乐学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
如何践行传承文明立德树人善教乐学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
为了教学生会学历史,我们要鼓励学生敢于提出疑问,引导学生产生疑问,进而发现问题,要给学生质疑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可以随时质疑,会质疑本身就是思维的发展、能力的提高。通过质疑使学生获得有益的思维训练,变“学会”为“会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再发现问题”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
5.适当的激励机制
1.勤于学习---重视自己的专业发展
作为一个历史教师。面对浩瀚的历史,我们更应该勤于学习。要学习掌握丰富的专业知识,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
2.充分的课前准备
我们知道,没有预设的课堂是放任的,也是杂乱无章的,必然也是低效的。要创造高效的课堂,充分用好这四十分钟的每一秒,充分的课前准备就显得非常重要了。应该做好以下几点:重视历史课的教学设计,明确每节课教学的重点与难点,而不在面面俱到,不要胡子眉毛一把抓;体会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困难之处,重点加以突破;合理地讲练,每节课都要有比较深入的信息反馈与调整,确保每节课中目标的达成度。
如何践行传承文明立德树人善教乐学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
———————————————————————————————— 作者:
———————————————————————————————— 日期:
如何践行传承文明立德树人善教乐学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
竹溪一中吴冬青
曾经有一位母亲说过这样一句话:“世界啊,今天早晨,我,一个母亲,向你交出她可爱的孩子,多年以后,你们将还我怎样一个人呢?”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高中生如何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生力军?如何成为我们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缔造者?高中教育又如何成为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人才打好基础?这是时代发展对高中教育提出的新要求。也是我们教育工作者要力行的重任。我校经过反复挖掘多年的办学传统,结合高中教育的性质和功能。提出了顺应时代要求的,引领一中可持续发展的办学理念:“传承文明立德树人善教乐学和谐发展”。这一理念的提出为我校新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找准了我校的定位,找准了我校办学的核心和灵魂。作为一名普通的教师同时也是一名学生的家长,在我们的教学中如何将这一理念落实到教育教学的实践中,去实践这一办学理念,现将我对如何实践这一理念的见解阐述如下:
我想,这位母亲所希望的孩子。首先,应该是一个文明之人有德之人吧。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而教育首先要培养的,是人的修养和品德,是一个文明的人,是一个有道德的人。其次才是其他方面的。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早在八十年代,教育就被提到了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其目的是要提高全民族素质,提高文明程度,加快现代化的进程,而民族素质中,思想道德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
4.科学的学法指导
俗话说:“予人以鱼,惠其一时,授之以渔,惠其一世”。若学生学历史缺乏正确的学习方法会事倍功半。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认知方法。科学的学习方法为创造高效课堂提供了重要保障。
我是一名历史教师,从教已20年。20年前所学习的那些知识及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今天早已过时了。正巧我又赶上了我省启动了新课程的改革。在新课程下需要改变我们的教育教学观念教育教学方法。这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如何落实新课改的要求,如何适应现代学生的需求,如何做一个新时期新观念下的合格教师,我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
3.活跃的课堂状态
只要能让学生的思维总处于活跃状态,积极地探索知识并试图将刚刚获得的知识转化为能力,我认为,这就是一节高效的课,成功的课。那么,又怎样才能让学生的思维总处于活跃状态呢?这就需要我们教师进行课堂调控,设计适当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牵引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状态。
教师要善于根据具体教育情景,灵活运用各种教育方法,发现和培养创新人才,成为学生创造潜能的开发者,在组织课堂教学的各环节中,教师要时刻牢记学生才是课堂教学的中心,要精心设计能调动学生课堂学习主动性的方法。课堂教学的效果,最终要体现在学生身上。只有通过学生的亲身实践和领悟去获得知识,才是最佳学习途径。因此,教学过程中,要彻底改变“注入式,满堂灌,教师讲,学生听”,把知识强行“塞入”学生大脑的传统教学模式和观念。教师要由“演讲者”转变为“编剧”和“导演”,要像导演给演员说戏那样,创造一种使学生能真正处在做“历史”,用“历史”的情景中,促其自觉、积极地学习知识和思考问题。当然,我们不仅仅要关注学生双基的掌握,更要在课堂中以幽默风趣、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及事例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培养他们学习历史的信心,促进三维目标的全面达成。
课堂要面向全体学生。加强课堂教学中的培优补差工作,尤其是补差工作值得我们重视。补差,首先是“治懒”,差生之所以成为差生的原因首先是“懒”,包括思维上的懒和练习中的懒。思维上的懒常常表现为学习过程中的心不在焉、注意不集中;练习中懒的表现为练习速度慢,作业完成不及时,等。针对以上情况,分别要施之有效的措施,在课堂中加强“快速提问”,增加提问的密度,把一些略简单的问题请差生回答,让他们形成一定的自信心;二是课堂作业堂堂清,教师要严格监督,不给他们抄袭的机会;三是不能让他们有拖拉作业的机会,一经发现及时进行批评,并严格处理。
一.勤学善教
陶行知先生说过:“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唯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因此,教师要勤奋学习,严谨治学,不断提高自己的科学文化、教育理论和业务水平,以担负起党和国家、人民交给自己培育下一代的重任。
古人有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试想,一位教师如不勤奋学习,拥有渊博的知识,又怎能传道授业?如果教师不严谨治学,以严肃认真的态度钻研学问和高度负责的精神传授知识,又怎能为学生解惑?教师要开拓新视野,发展新观念,进入新境界。在教育教学中,教师必须把价值观念、竞争观念、信用观念等有利于促进生产力发展的观念传授给学生。勇于探索,要求教师成为立志改革和善于创造的人。教师只有积极投身于改革的实践,使自己成为立志改革和创造型的模范,才能培养学生成为开拓型的人才。总之,教师只有勤奋学习,勇于探索,率先垂范,才能出色地完成教学任务,培养出出色的社会需要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