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试题满分: 100分时间:100分钟1. 邓小平说:“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对这句话最完整、最本质的理解是( )A.改革就是第二次民主革命B.改革就是加快经济建设C.改革就是加强法制建设D.改革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2. 邓小平说:“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知识的窗口,管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
”我国建立经济特区的背景()A.“文化大革命”结束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C.对外开放政策的实行D.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3. 比较土地改革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作用和影响,共同点不包括()A.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B.废除土地私有制C.解放了生产力D.促进农村的发展4. 下图是某一农民家庭在1978-1988年10年间人均收入变化情况。
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这10年间人均收入不断增加的主要原因是()A.人民公社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B.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C.农民有了生产经营自主权D.农民有了土地所有权5. 央视热播电视剧《永远的忠诚》反映了中国改革第一村安徽凤阳小岗村的再创业历程。
该村之所以被称为“中国改革第一村”是因为他们率先实行()A.土地改革运动B.公私合营C.人民公社化运动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6. 今年是周恩来总理诞辰115周年。
下列关于周恩来说法正确的是①在黄埔军校任政治部主任②新中国成立后任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③领导南昌起义④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⑤出席万隆会议并提出“求同存异”方针A.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②③④D. ①②③④⑤7. 有人用“梅开三度”来形容20世纪70年代新中国的外交成就。
你认为“梅开三度”不包括A.中日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B.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C.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D.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8. 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法席位,主要原因是( )A.中国加强了同亚非国家的关系B.美国不再阻挠中国合法席位的恢复C.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D.中国实行了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9. 一位美国记者评论周恩来在某次重大会议中的作用时说:“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是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
”该会议是A.日内瓦会汉B.万隆会议C.第26届联合国大会D.上海APEC会10. “我们都是搞革命的,搞革命的人最容易犯急性病。
我们的用心是好的,想早一点进入共产主义。
这往往使我们不能冷静地分析主客观方面的情况,从而违反客观世界发展的规律。
”邓小平的这一席话总结的是A.第五次反“围剿”的教训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教训C.“文化大革命”的教训D.国民大革命失败的惨痛教训11. “咱们的钢铁炼出来了,咱们的钢铁卫星上天了,咱们到县上报喜去!大家都立功了,……十五年赶上英国,超过美国不在话下……。
”这是电影《活着》里牛镇长的经典台词。
此镜头与台词反映的历史场景是A. 土地改革运动B. 三大改造运动C. “大跃进”运动D. 人民公社化运动12. 公社的山羊长得壮,上山碰到非洲象,山羊打个大喷嚏,轰隆一声比雷响,大象吓得直哆嗦,扑通跪倒直喊娘‘娘啊娘,还是公社的山羊大,跟它比,我简直就是屎克郎’”。
这首歌谣体现哪个时期的特色()A.大跃进时期B.农业合作化时期C.文化大革命时期D.三大改造时期13. 刘少奇称新中国成立初期实行的土地改革“是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一次最大、最彻底的改革”,是因为()A.彻底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B.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农民走上了合作化道路C.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人民的生产积极性高涨D.实行家庭联产责任制,极大地解放了生产14.一位美军高级将领在分析一场战争失败的原因时说:“我们是在一个错误的时间,一个错误的地点,和一个错误的对手,打了一场错误的战争!”这场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的战争被我们称为()A.抗日战争B.解放战争C.抗美援朝D.镇压反革命15.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出现的两次重大转折性的会议分别是()A.遵义会议,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B.遵义会议,中共十二大C.中共七大,中共十三大D.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一、选择题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16. 一个人的名字往往记载着一页历史,一个人的名字往往蕴涵着一种深厚的历史渊源和深刻的时代背景。
观察下列信息并回答问题:(9分)(1)甲人物所说的电影《上甘岭》源于历史上哪一次战争?(1分)(2)乙人物所说的“那段不堪回首的动乱岁月”与哪一事件有关?(1分)这一事件结束的标志是什么?(1分)(3)在丙人物所说的那个急于求成的年代,我国的经济建设仍然取得显著成就,你能说出在这一时期涌现出的两个模范人物吗?(2分)(4)丁人物所说的“那历史性的一刻”指哪一事件?(1分)(5)按年龄大小给甲、乙、丙、丁四个人物排列顺序,正确的一组是( )(1分)A.甲>乙>丙>丁B.丁>丙>乙>甲C.丁>甲>丙>乙D.乙>丁>丙>甲(6)今天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今昔对比,乙、丙两个人物一定有颇多的感触和认识,请你替他们分别谈一谈。
(2分)17.中国共产党八大和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两次重要的历史性会议。
(8分)请回答:(1)这两次会议在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上都作出了哪些相同决策。
(2分)(2)这两次会议的召开分别具有哪些重要的历史意义?(4分)(3)这两次会议为什么能够在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上作出正确的决策。
(回答出一条即可)(2分)18.新中画成立以来,为维护国家的主权,中国人民经过了艰难曲折的历程。
请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12分)(1)20世纪50年代初期,为保家卫国,一批被誉为“最可爱的人”参与了什么反侵略战争?请列出他们中的两个英雄人物。
(4分)(2)新中国成立后,为维护国家的主权,我圊积极开展了外交活动。
请你自制一个表格,列出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中国外交的三个主要成就。
(6分)要求:答案以表格的形式呈现,内容包括主题名称、外交成就和发生年份。
(3)回顾历史,展望来来。
在当今复杂的国际环境下,我国怎样才能继续维护国家的主权?(2分)19.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8分)材料一:20世纪的大幕拉开了,紫禁城依然巍峨庄严,但太和殿前却留下了中国在20世纪的第一年所遭受的国耻。
1900年,……列强再次侵入北京。
不同的是,这一次是八个国家的铁蹄。
各国军队在北京划区驻扎,要求所驻区域的所有中国人家必须悬挂占领国国旗。
一时间,中国的心脏插着的是八个国家的旗帜。
——摘自《复兴之路》材料二:197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总理周恩来、日本内阁总理大臣田中角荣在北京签署了《中日两国政府联合声明》,使两国间的不正常状态得以结束。
两国政府决定……,并尽快互换大使,中国政府重申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日本政府充分理解和尊重中国政府的这一立场。
……建立两国间和平友好关系并缔结和平友好条约。
——摘自人教版中国历史教师教学用书材料三:2010年下半年,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相继完美落幕。
两次盛会的成功举办,向世界展现了腾飞后中国的实力。
请回答:(1)材料一所述“国耻”是由近代哪场侵略战争造成的?这场战争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分)(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1972年中日两国关系取得了怎样的进展?这一年中国还取得了哪一外交成就?(2分)(3)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你认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应遵循哪一外交基本准则?(1分)(4)材料三中提到的上海和广州在近代哪个不平等条约中被划定为通商口岸?2001年在上海我国承办了迄今为止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多边外交会议,其名称是什么?(2分) (5)通过对上述材料的分析,你认为中国的国际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1分)20.统一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
维护统一,巩固统一始终是历史发展的主题。
那些有利于国家统一的人或事在历史的长河中依然被后人传诵与铭记。
(9分)探究一:宝岛台湾在历史上经历了与祖国的三次分离,第一次分离后收复台湾的民族英雄是谁?(1分)探究二:当中国告别风云变幻的近代史时,也就告别了那个时代曾经的苦难。
(1)台湾与祖国的第二次分离始于近代史中一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写出这个条约的名称。
(1分)(2)台湾第二次回到祖国怀抱的原因是什么?(1分)(3)随着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国民党残余部队退守台湾,造成了台湾与祖国的第三次分离。
台湾与祖国第三次分离于哪一年?(1分)探究三:早日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
(1)新时期我国政府为维护祖国统一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而提出的伟大构想是什么?(1分)(2)举出这一构想成功实践的两个范例。
(2分)(3)写出新时期我国政府在这一伟大构想基础上形成的对台基本方针。
(1分)感悟:通过上述探究谈谈你对祖国统一的正确认识。
(1分)21.中国外交回眸(5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结束了旧中国一百多年来的屈辱外交,开创了中国外交的新纪元。
以下收集的是新中国成立后外交工作的部分珍贵历史图片。
图片一图片二图片三图片四请回答:(1)请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表格。
(2分)图片名称时间外交成果图片一亚非会议会场1955年周恩来提出 A 方针,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团结。
图片二第26届联合国大会1971年 B图片三尼克松访华1972年中美签署《联合公报》,结束了两国长达20多年的敌对、隔绝状态。
图片四中英谈判1984年中英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A. B.(2)进入21世纪后,中国外交事业又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如果要你搜集有关新中国21世纪的外交工作图片,你会选择哪些事件?请略举一例。
(1分)(3)德国媒体曾在发表的一篇文章中说:“没有中国的参与,任何世界重大议题均无法获得解决,从气候保护、伊朗核问题、朝核问题到联合国的改革等等。
”这说明当今的中国()(1分)A.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控制着国际社会的言语权B.国际地位越来越高,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重要作用C.已经通过国际合作消除了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4)回眸新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联系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谈谈你的一些认识。
(1分)22.民主与法制的建设是国家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
阅读以下材料:(6分)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材料二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材料三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
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
请回答:(1)材料一出自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哪个文件?材料二的法律文件是什么?(2分)(2)材料三中,保障少数民族真正实现当家作主的基本政治制度是什么?有什么意义?(3分)(3)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民主与法制建设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