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蒸发化工原理

蒸发化工原理

第7
Evaporation
7.1 概 述
7.1.1 蒸发的目的
利用溶剂具有挥发性而溶质不挥发的特性,将含 有不挥发溶质的溶液沸腾汽化并移出蒸汽,从而 使溶液中溶质浓度提高的单元操作称为蒸发。
蒸发操作的目的: ➢获得浓缩的溶液,直接作为成品或半成品。
➢脱除溶剂。此过程常伴随有结晶过程
➢去除杂质。
溶剂S
冷凝器
疏水器 真空装置
用来进行蒸发的设备主要是蒸发器和冷凝器
蒸发器的作用是加热溶液使水沸腾汽化,并移去, 由加热室和分离室两部分组成。
冷凝器与蒸发器的分离室相通,其作用是将产生的水蒸汽冷凝而除去。
7.2.1 蒸发器
按加热室的结构和操作时溶液的流动情况,分为两大类:循环型和 单程型(不循环)。
1 循环型蒸发器
溶液循环速度高,改善了管内结垢情况 传热速率较高
缺点:
设备费高 占地面积大 加热管内溶液滞留量大
适于处理易结垢,有晶体析出的溶液
(3)外热式蒸发器
这种蒸发器将加热室与分 离室分开,采用较长的加热管。
优点: 降低了整个蒸发器的高度,
便于清洗和更换; 循环速度较高,使得对流传
热系数提高; 结垢程度小。
2.按操作室压力分:常压、加压、减压(真空)蒸发
常压蒸发:设备简单,操作方便,可采用敞口设备,二次蒸汽 可直接排放在大气中,但会造成大气污染,适用于临时性或小 批量的生产。
加压蒸发:可提高二次蒸汽的温度,有利于二次蒸汽的利用, 但要求加热蒸汽的压力较高。
减压蒸发: 沸点低 优点: (1) 传热温度差Δtm ↑; (2) 可利用低压蒸汽或废汽作为加热蒸汽 ; (3)可防止热敏性物料变质或分解 ; (4)沸点低,减少热损失。 缺点:真空装置,需消耗动力和增加设备 适用于处理热敏性物料。
优点: •溶液在蒸发器中的停留时间很短,因而特别适用于热敏性物料 的蒸发; •整个溶液的浓度,不象循环型那样总是接近于完成液的浓度, 因而这种蒸发器的有效温差较大。
用于热敏性、高粘性、易结垢产品的浓缩、蒸馏或提纯。
(1) 升膜蒸发器
原理:溶液预热到接近沸点时由 蒸发器底部送入,进入加热管时 立即受热沸腾汽化,溶液在高速 上升的二次蒸汽带动下,沿管壁 边呈膜状向上流动边蒸发。到达 分离室后,完成液与二次蒸汽分 离后由分离室底部排出。
✓ 适于处理蒸发量较大的稀溶 液,热敏性和易生泡沫的溶液; 不适于浓度高、粘度大、有晶 体析出溶液的蒸发。
(2)降膜蒸发器
③溶液特性:有些物料浓缩时易于结晶,结垢;有些热敏性物料由于沸 点升高更易于变性;有些则具有较大的粘度或较强的腐蚀性,等等。需 要根据物料的特性和工艺要求,选择适宜的蒸发流程和设备。
7.1.4 蒸发操作的分类
1.按二次蒸气的利用情况分:单效蒸发和多效蒸发
单效蒸发(single-effect evaporation):将二次蒸气不再利用而 直接送到冷凝器冷凝除去的蒸发操作。 多效蒸发(multi-effect evaporation):若将二次蒸气通到另一 压力较低的蒸发器作为加热蒸气,则可提高加热蒸气(再生蒸气) 的利用率,这种蒸发操作称为多效蒸发。

料液 加热蒸汽
中央循环管
优点:溶液循环好;传热效率高;结构紧凑、制造方便、操作可靠 缺点:循环速度低;溶液粘度大、沸点高;不易清洗 适于处理结垢不严重、腐蚀性小的溶液
(2)悬筐式蒸发器
加热室像个筐,悬挂在蒸发器壳体的下部,可 由顶部取出。加热蒸汽由壳体上部进入加热室, 在管间放热加热管内溶液使其上升,而沿悬筐外 壁与蒸发器内壁间环隙通道向下循环流动。 优点:
7.1.3 蒸发操作的特点
①溶液的沸点升高:由于不挥发溶质的存在,溶液的蒸气压低于同温度 下纯溶剂的蒸气压。因此,在相同压力下,溶液的沸点高于纯溶剂的沸 点,这种现象称为溶液的沸点升高。溶液的沸点升高导致蒸发的传热温 度差的降低。
②能耗较大:蒸发操作所汽化的溶剂量较大,需要消耗大量的加热蒸气。 因此需要考虑热量的利用的问题。
适于处理有晶体析出或易结垢的溶液
(5)强制循环型蒸发器
在加热室设置循环泵,使溶液沿加热室方 向以较高的速度循环流动。 优点:
循环速度高 晶体不易粘结在加热管壁 对流传热系数高
缺点:
动力消耗大 对泵的密封要求高 加热面积小
适于处理粘度大,易结垢、有晶体析出的 溶液。
2 单程型(膜式)蒸发器
溶液在蒸发器中只通过加热室一次,不作循环流动。溶液通 过加热室时,在管壁上呈膜状流动,故习惯上又称为液膜式蒸 发器。
特点:溶液在蒸发器中循环流动,溶液在蒸发器内停留时间长,溶 液浓度接近于完成液浓度。
由于引起循环运动的原因不同,分为自然循环型和强制循环型两类。
自然循环型:由于溶液受热程度不同产生密度差引起。 强制循环型:依靠外力迫使溶液沿一个方向作循环运动 。
(1)中央循环管式(标准式)蒸发器
加热蒸汽:加热室管束环隙内 溶液:加热室管束及中央循环管内, 受热时,由于中央循环管单位体积 溶液受热面小,使得溶液形成由中 央循环管下降,而由其余加热管上 升的循环流动。
适于处理易结垢、有晶体析出、处理量大的溶液
蒸发室


循环


(4)列文蒸发器
特点是在加热室上部设置沸腾室,加热室 中的溶液因受到附加液柱的作用,必须上 升到沸腾室才开始沸腾,这样避免了溶液 在加热管中结垢或析出晶体。 优点:
流动阻力小 循环速度高 传热效果好 加热管内不易堵塞
缺点:
设备费高 厂房高,耗用金属多
3.按操作过程是否连续分:间歇蒸发,连续蒸发
间歇蒸发 :一次加料→最终出料或连续加料 维持液面,一次出料。 溶液浓度和沸点随时间改变,为不稳定操作,适于小规模,多
品种的场合。 连续蒸发:连续进料,连续出料。稳定操作,适于大规模的生产过程。
7.2 蒸发设备
蒸发设备
蒸发器 辅助设备
加热室
分离室
除沫器(汽液分离器)
溶剂S 溶质A(不挥发)
加热
被蒸发的溶液可以是水溶液,也可以是其它溶液,而 工业上处理的溶液大多为水溶液,所以本章仅讨论水溶液 的蒸发。
7.1.2 蒸发流程
蒸发流程的两个必要的组成部分:
➢加热溶液使溶剂汽化—蒸发器 ➢不断除去气化的蒸发溶剂—冷凝器
二次蒸汽
热源
水蒸气
蒸发产生蒸汽 水蒸气
加热蒸汽 二次蒸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