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原理习题(下)1.单位加热蒸汽消耗量是指(蒸发1Kg水分消耗的加热蒸量),单位为(Kg/Kg)2.按溶液在加热室中运动的情况,可将蒸发器分为(循环型)和(非循环型)两大类。
3. 生蒸汽是指(用来加热水溶液的新鲜蒸气又称为生蒸汽,以区别于二次蒸汽)4. 单效蒸发是指(将第二次蒸汽直接冷凝,而不利用其冷凝热的操作。
)5. 按操作压力来分,可分为(加压、常压及减压)蒸发。
工业上的蒸发操作经常在减压下进行,称为(真空蒸发)6.溶液因蒸汽压下降而引起的沸点升高与温度差损失的数值(相等)7.按加料方式不同,常见的多效蒸发操作流程有:(并流加料法)、(逆流加料法)和(平流加料法)三种。
8. 对于蒸发同样任务来说,单效蒸发的经济效益(不如)多效的,单效蒸发的生产能力和多效的(相同),而单效的生产强度为多效的(n倍)。
9. 控制蒸发操作的总传热系数K o的主要因素是(溶液沸腾侧污垢热阻和沸腾传热系数)在蒸发器的设计和操作中,必须考虑蒸汽中(不凝气的及时排除),否则蒸气冷凝传热系数会(大幅度下降)。
10.多效蒸发系统的效数是有一定限制的,超过限制会出现(总温度差损失等于或大于蒸发器两端点温度差),用式子表达为∑△≥(T-Tk),此时蒸发操作(无法进行)。
11. 在同条件下蒸发同样任务的溶液时,多效蒸发的总温度差损失(大于)单效的,且效数越多,温度差损失(也越大)。
12. 试题:在蒸发操作中,溶液的沸点升高△/,( D )(A)与溶液类别有关,与浓度无关;(B)与浓度有关,与溶液类别、压强无关;(C)与压强有关,与溶液类别、浓度无关;(D)与溶液类别、浓度及压强都有关。
13. 一般来说,减少蒸发器传热表面积的主要途径是(C )(A)增大传热速率;(B)减小有效温度差;(C)增大总传热系数;(D)减小总传热系数。
14. 二次蒸汽又称为生蒸汽,以区别于新鲜的加热蒸汽。
(×)15. 蒸发器有用直接热源和间接热源加热的,而工业上经常采用的是间接蒸汽加热的蒸发器。
(√)16. 在膜式蒸发器的加热管内,液体沿管壁呈膜状流动,管内没有液层,故因液柱静压强而引起的温度差损失可忽略。
(√)17. 若单效蒸发器的传热表面积与多效中单台的传热表面积相等,对蒸发同样多的水分,则多效的生产强度为单效的n倍。
(×)18. 何谓多效蒸发?答:将二次蒸汽引到另一台蒸发器作为加热蒸汽,以利用其冷凝热,这种串联的蒸发操作称为多效蒸发。
19. 简述蒸发操作有何自身特点?答:有以下自身特点:(1)其传热性质属于壁面两侧均有相变化的恒温传热;(2分)(2)物料(溶液)的工艺特性各种各样,从而对蒸发器提出了特殊要求;(2分)(3)二次蒸汽中挟带着大量的液沫,故在蒸发器的加热室上方设置了空间较大的分离室,使液沫沉降下来。
有时还在分离室顶部设置除沫器,进一步除沫。
20. 蒸发操作中使用真空泵的目的是什么?常用的真空泵有哪些?答:目的是不断地抽出由溶液带入的不凝性气体,以维持蒸发操作所需要的真空度。
(3分)常用的有:喷射泵、往复式真空泵及水环式真空泵。
21. 简述在选蒸发器类型时,应考虑哪些因素?答:应首先考虑所选蒸发器能保证产品质量和生产能力;(2分)然后再考虑以下几点:(1)结构简单(2)传热效果好(3)便于制造与维修(4)价格低(5)对所蒸发的溶液有良好的适应性(3分)(共5分)22. 简述蒸发操作中引起温度差损失的原因?答:原因有:(1)因溶液蒸气压下降而引起(1分)(2)因加热管内液柱静压强而引起(1分)(3)由于管路阻力而引起(1分)23. 在单效蒸发操作中,加热蒸汽放出的热量一般消耗于哪些方面?答:一般消耗于三个方面:(1)将W Kg/h水分蒸发成二次蒸汽;(1分)(2)将F Kg/h原料液从温度t o加热到蒸发操作的沸点t1;(2分)(3)损失于周围环境中。
(1分)24. 什么叫蒸发器的生产能力?什么叫蒸发器的生产强度?它的表达式和单位是什么?答:单位时间内从溶液中蒸发的水分(即蒸发量W)称为蒸发器的生产能力。
(2分)单位传热表面积上单位时间内从溶液中蒸出的水分量称为蒸发器的生产强度。
以U表示。
(2分)其表达式为:U=WS,单位为Kg/(m2.h)(1分)25. 简述蒸发操作节能的主要措施。
答:主要措施有以下几点:(1)由单效蒸发改为多效蒸发可节省生蒸汽。
(1分)(2)对蒸发器进行良好的保温,以减少热损失。
(1分)(3)利用冷凝水来预热料液;作为蒸发热源及其他工艺用水。
(1分)(4)提高蒸发装置末效产生的二次蒸汽压强以作为蒸发热源。
(热泵蒸发),但它不适用于溶液沸点上升过大的操作。
(2分)26. 试题:在中央循环管式蒸发器中,将10%NaOH水溶液浓缩至25%。
加热蒸汽饱和温度为105℃,冷凝器内绝对压强不允许超过15KPa,已知加热管内液层高度为1.6m,25%NaOH水溶液的密度为1230Kg/m3,常压下因溶液蒸汽压下降而引起的沸点升高△/a为13℃。
求:(1)因溶液蒸汽压下降而引起的温度差损失△/;(2)因液柱静压强而引起的温度差损失△//;(3)总温度差损失∑△;(4)有效温度差△t ; (5)溶液的沸点t 1 。
解:计算温度差损失时应按25%的组成计(本题中)(1)求∆'① 取冷凝器绝压P K 为15KPa ,可查出15 KPa 下水蒸汽的饱和温度T K 为53.5℃ 取因流动阻力而引起的温度差损失∆'''为1℃,故二次蒸汽温度T /=54.5℃。
(2分)② 可查出二次蒸汽其他参数为:T /=54.5℃,p /=15.4KPa,汽化热r /=2367.6KJ/Kg 。
(1分)③ 求△/校正系数f=20.0162(T '273)r'+=20.0162(54.5273)2367.6+=0.734。
(1分) ∆'=f ∆'a=0.73413⨯=9.54℃。
(1分) (2)求∆''液柱中部压强p m =p ' +2gl ρ=15.4+12309.811.621000⨯⨯⨯=25.5KPa (1分) 查出此压强下对应的水蒸汽饱和温度tp m =63.33℃。
故∆''=tp m -T ' =63.33-54.5=8.83℃。
(1分)(3)∑△=∆'∆'''+∆''+=9.54+8.83+1=19.37℃。
(1分)(4)△t=T-Tk-∑△=105-53.5-19.37=32.13℃。
(1分)(5)t 1∆'''+∆''+'=T =54.5+9.54+8.83=72.87℃。
(1分)27. 传热面积为S 0=52m 2的蒸发器,在常压下每小时蒸发2500Kg 的7%的某种水溶液。
原料液的温度为95℃,在蒸发器中溶液的沸点为103℃。
完成液的浓度为45%,加热蒸汽的温度为132.9℃。
蒸发器的热损失为110KW ,假设溶液的浓缩热可略。
计算该蒸发器基于外表面积的总传热系数K 0。
已查出在常压下水蒸汽的汽化潜热为2258KJ/Kg 。
解: (1)先求蒸发量W :01x 0.07W F(1)2500(1)2111Kg /h x 0.45=-=-=(2分) (2)求Cp 0因x 0<0.2,故p0pw 0C C (1x ) 4.187(1-0.07)==-=⨯ 3.894KJ/(Kg•℃) (2分)(3)求K 0:Q=K 0S 0(T-t 1)=FC p0(t 1-t 0)+Wr /+Q L =Dr (2分)其中:F=2500Kg/h ,C p0=3.894KJ/(Kg•℃),t 1=103℃,t 0=95℃,W=2111Kg/h, r /=2258KJ/Kg ,Q L =110KW ,S 0=52m 2,(1分)T=132.9℃,代入式中可得:333025002111K 52(132.9103) 3.89410(10395)2258101101036003600⨯⨯-=⨯⨯⨯-+⨯⨯+⨯解出: K 0=936W/(m 2•℃) (2分)28. 在单效蒸发器中,蒸发CaCl 2水溶液,蒸发室操作压强为101.33KPa 。
加热室内溶液的高度为1m ,溶液的浓度为42%,密度为1340Kg/m 3。
求溶液的沸点t 1和总温度差损失△。
解: (1)有教材上册附录二十一查出101.33kp a 下,42%CaCl 2水溶液,因溶液蒸气压下降而引起的温度差损失∆'=20℃。
(1分)(2)因液柱静压强而引起的温度差损失∆''。
P m =P /+gl2ρ=101330+13409.8111079032⨯⨯=Pa=107.9KPa 。
(1分) 由附录查出在107.9KPa 下水的沸点为102℃故∆''=102-100=2℃。
(1分)(3)求△及t 1∆''+∆'=∆=20+2=22℃ (1分)t 1=△+T k =22+100=122℃ (1分)29. 在传热外表面积为50m 2的中央循环管式蒸发器内,将某种水溶液从10%浓缩到25%,进料温度为50℃。
已知常压下25%浓度的溶液因蒸汽压下降而引起的沸点升高为3.2℃,因液体静压强而引起的沸点升高为4.1℃,基于传热外表面积的总传热系数为1300W/(m 2. ℃)。
加热蒸汽的绝压为120KPa ,冷凝器的温度为59℃,浓缩热可略。
求:(1)该蒸发器每小时能至少处理多少公斤原料液F ?(2)加热蒸汽消耗量D / (3)单位蒸汽消耗量e解: 取因流动阻力而引起的温度差∆'''为1℃,故二次蒸汽温度为60℃,查出其汽化热为2355.1KJ/Kg 。
据加热蒸汽绝压为120KPa ,查出其温度为104.5℃,气化热为2246.8KJ/Kg 。
(2分)(1)求原料液处理量F 。
①由题给条件并暂且忽略热损失可得:Q=Wr /+FC po (t 1-t o ) (A )W=F(1-o 1X X ) (B) (2分) 联立以上两式,即可求出F ,其两式中各量为:②溶液沸点t 1。
t 1=∆''+∆'+'T ,已知∆''=4.1℃题给的△/a 应校正到操作压强下。
f=()220.0162T'2730.0162(60273)0.763r '2355.1++== (1分) △/=f △/a=0.763×3.2=2.44℃ (1分)故t 1=60+2.44+4.1=66.54℃ (1分)③求传热速率φφ=KoSo(T-t 1)=61300360050(104.566.54)8.883101000⨯⨯-=⨯KJ/h (2分) ④原料液比热容Cpo 取水的比热容Cpw=4.187KJ/(Kg. ℃)因Xo<0.2 故Cpo=Cpw (1-Xo )=4.187(1-0.1)=3.768KJ/(Kg. ℃) (2分)⑤求F将各有关量代入式(A )和(B )可得:Q=2355.1W+3.768F (66.54-50)=8.883×106 (C )W=F (1-0.10.25)=0.6F (D ) 将(D )式代入(C )式可得:2355.1×0.6F+3.768F×16.54=8.883×106可解出F=6.02×103Kg/h (2分)(2)加热蒸气消耗量D /①D=63Q 8.88310 3.9510r 2246.8⨯==⨯Kg/h (1分) ②取热损失系数为0.97,加热蒸气的实际消耗量为:D /=33D 3.9510 4.072100.970.97⨯==⨯Kg/h (1分) (3)单位蒸汽消耗量ee=33D' 4.072101.13W 0.6 6.0210⨯==⨯⨯ 30. 在传热外表面积为10m 2的蒸发器内将某水溶液由15%浓缩到40%,沸点进料,要求每小时蒸得375Kg 浓缩液,加热蒸气压强为200KPa ,蒸发室操作压强为20KPa ,此操作条件的总温度差损失为8℃,浓缩热可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