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老师_请倾听孩子的心声

老师_请倾听孩子的心声

老师,请倾听孩子的心声
摘要:倾听是一种非常好的教育方式,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只讲授知识,要学会倾听孩子的心声,让学生身心都朝着健康方向发展。

关键词:倾听心声倾听的态度地点与过程
德国教育学家卡尔威特说:“我认为倾听是一种非常好的教育方式。

因为倾听对孩子来说,是在表示尊敬,表达关心,也是促使孩子去认识自己的能力。

如果孩子感到,他能自由地对任何事情提出自己的意见,而他的认识又没有受到轻视和奚落,他就变得毫不迟疑、无所顾忌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先是在家里,然后是学校,将来就可以在工作上,自信勇敢地正视和处理问题。


作为教师的你,平常注意倾听孩子的心声了吗?很多时候,被应试教育所迫,教师往往不注重学生的心理活动,对自己认为犯了错或心理出现不太正常波动的学生往往是批评、再批评,根本不允许孩子申诉,即使个别时候允许孩子申诉,教师往往也很不理解,很不爱听或很不耐烦,而且最后的结论一般都是孩子是错误的,教师是对的,强迫学生接受自己的观点。

这实际上对学生很不公平,只会令他们反感、抵触,甚至叛逆。

事实上,学生出现不正常情况时,他们可能是在宣泄精神或身体上的创伤所引起的负面情绪,也可能是在呼唤老师的关注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宣泄。

那么我们该怎样倾听孩子
的心声呢?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寻找正确的需要倾诉的对象:一般是犯了错的孩子或言行举止有点反常的孩子。

这种孩子往往心里憋着话,如果不让他宣泄出来,则可能出现我们意想不到的事情。

其次,注意倾听的态度:教师要尊重孩子,态度一定要真诚,把孩子放在平等的地位,让孩子完全信任自己,否则孩子不可能对你说真心话。

有的教师把学生叫来后,就懒洋洋地说:“你有什么话就说吧,我听着。

”或者动不动就用“你听着……”“我希望……”“你给我……”这些词语。

这样往往激起学生的反感,他们不可能对这样的老师说出真实的想法。

第三,倾听要选择合适的地点:谈话的地点应该因事因人而定,不一定要局限于教室或办公室。

如果学生想谈的话比较隐私,或者不愿意别的人听到,那么教师在谈话地点的选择上就要仔细斟酌,最好选择在校园的长椅等比较悠闲又能让学生比较放松、并且不担心别人听见的环境。

或者教师可征求学生的意见,让学生意识到教师是尊重他的,从而放松心情,能畅所欲言。

另外,教师不一定要拘泥于正式的谈话,在操场、在路上、在食堂碰见,都可以随意地和孩子聊,在这些地点,由于比较随意,孩子往往会放松心里的警惕性,更容易向老师吐露心里话,从而更容易解决问题。

第四,倾听的过程:教师应该先认真听学生的讲述,不急于表达自己的意见,同时注意认真专注的凝视学生,让学生认识到教师是尊重他的,是把他放在平等的地位上来看待的,从而说出自己的心里
话。

教师有时会把学生过于成人化,其实学生就是个孩子,有时心里烦闷,就是只想找一个人倾诉,倾诉完后往往就不会再放在心里。

教师在这个时候一定要充当好听众的角色,让学生把苦水倒完。

等学生倾诉完后,教师再表达自己的意见,但一定要以理服人,如果有错误就坦然承认,决不强求学生一定同意自己的观点,允许学生保留
自己的观点。

我找一位早恋学生谈话时,他不承认自己有错,认为是青春期的正常现象,而且还认为恋爱不仅不会影响学习,因为双方
为自己的将来共同奋斗,互相促进,反而有助于学习。

在大小道理都讲完了之后,我都不能说服他,我决定将计就计:“你不是说恋爱有助于学习,有助于双方的共同进步吗?那以后你就证明给我看吧。

否则就和那个女孩分手。

但决不允许超越同学间的不正常的举动。

”他爽快地答应了,事实证明他与那个女孩的确没有越轨的行动,成
绩也一直保持上升趋势。

当然不能所有的学生都这样对待,要根据学生的个性来采取不同的方法。

我在这里只是想说明,学生有时是很有主见的,我们不能事事强迫他们听从我们的,这样很容易造成
师生关系紧张,在一定程度内,可允许学生保持自己的意见。

第五,倾听完学生的讲述后,教师发表意见时语言要简洁明朗,不能长篇大论。

无论是大人或孩子,最烦的就是别人的啰嗦,所以教师一定要注意语言的简练与准确,注意抓住学生的心理问题。

一旦学生的心被教师抓住,学生就会信服教师,教师再管理起来就比较容易。

班上一男生与别班的一同学打了架后,我只是微笑着说:“能把你打架的理由和打完架后的心情告诉我吗?”他立该侃侃而谈,说
得很投入,情绪非常激动,等他说完后,我说:“发泄完了吧?那我们来看看怎么样善后吧!”他很吃惊,因为我居然没有骂他,情绪一下冷静下来,我这才慢慢地和他分析这件事产生的原因,谁哪里错了哪里对了,主要是我重复他说的事实,他来判断是非并提供出几种解决方案,最后使事件轻易解决,他也心悦诚服。

如果学生仅仅是需要一个倾诉对象,那么教师在他倾诉完后,只需要提醒他:“倾诉完了就忘了吧!今后能专心学习了吧!老师相信你!”不需要太多的言语,师生就可以在融洽的气氛中朝共同的教学目标前进。

第六,倾听时教师要学会换位思考,尊重学生成长中的规律。

人都渴望被尊重,渴望自身的价值得到别人的承认。

倾听本身就是一种尊重的形式,因此,教师在倾听学生讲述时,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从他们的思维出发,不能用成人的眼光去理解和评判,造成师生之间不必要的误会。

一个学生向我报怨父母不能理解她,说自己和朋友打电话或聊qq,父母总喜欢监视或拐弯抹角地打听;写点日记,父母总是偷偷地翻看……我自然而然地脱口而出:“那是父母关心你,怕你被坏人欺骗或走上弯路,你为什么为报怨呢?”她却说:“老师,你们大人怎么都一个样呢?我都长大了,总得有点自己的隐私吧?你们大人总是以爱的名义来干涉我们行动的自由,如果你们事事都这么做,那么我们怎么可能长大呢?怎么应付今后的社会呢?道理我们都懂,不要小瞧我们!”我当时哑口无言,的确,我没有从孩子的角度替她考虑,难怪她不接受我的意见。

倾听是一门很深的教学艺术,我们老师一定要学会倾听,从学生
的角度来理解他们,帮助他们。

希望我们教师在教学生涯中能不断地加以运用和完善倾听这门艺术,为孩子们的成长撑起一片晴朗的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