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现象》单元测试 (4004)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现象》单元测试 (4004)
孔能吸收声音。根据上面的描述,你认为在会堂、剧院的四壁和屋顶都做的凹凸不平,或
采用蜂窝状的材料,主要是为了..................................................................................... ( )
A.减弱声波的反射 B.增强声波的反射
14.(2 分)通过对“声现象”的学习,下列正确的是 ................................................... ( )
A.校园内的树木可以减弱噪声
B.“震耳欲聋”指声音的音调高
C.只要物体振动就能听到声音
D.超声波的频率很低,人听不到
15.(2 分)关于声的表述正确的是( )
6.(2 分)CCTV 歌手大赛,有―道辨听题:“先听音乐,后判断该音乐是哪―种乐器演奏
的”,这主要考查歌手对乐器的鉴别能力,依据是 (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声速
7.(2 分)几位同学在室外聊天,室内的同学听声音可以分辨每句话是谁说的,这主要是因
为各人的( )
A.音调不同
B.音色不同
C.频率不同
26.(3 分)在通常情况下可以近似地认为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 340m/s。当回声到达人耳
的时间比原声晚 时,人耳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一个人要想从听觉上把自己的拍手声
和高墙反射回来的回声区分开,人至少要离高墙 m 远。
27.(3 分)世博会开幕式上,演员们在放声歌唱,有多种乐器同时为他们伴奏,观众依据听
音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呼麦”中高音、低音指声音的响度
B.“呼麦”中的声音是振动产生的
C.“呼麦”中高音是超声波、低音是次声波
C.增强声音的响度
D.装饰的美观些
12.(2 分)关于“声速”,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回声的传播速度小于原声的传播速度 B.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大 C.物体振动得越快,声音的传播速度越大 D.声音的传播速度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无关 13.(2 分) 针对图中的四幅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图中,演奏者通过手指在弦上按压位置的变化来改变发声的响度 B.乙图中,敲锣时用力越大,所发声音的音调越高 C.丙图中,随着向外不断抽气,手机铃声越来越小 D.丁图中,城市某些路段两旁的隔离带可以减少交通事故
们并没有感知到.倒塌房屋中的一些被困人员,通过敲击物体使其__________发出声音,
被及时获救.
22.(3 分)如图甲所示,敲响的音叉接触水面能溅起水花,说明声音是由于物体
的
产生的如图乙,鱼儿能听见拍手声,说明
可以传
播声音。
23.(3 分)夏秋时节来到田野里,耳边会传来悦耳的鸟叫和蛙鸣.青蛙“呱呱”的叫声是由 于它的鸣囊在 .我们根据 能分辨出鸟叫和蛙鸣。 24.(3 分)上课时,老师的讲话声是通过_____________传入学生耳中的敲响的音又接触水 面能溅起水花,说明声音是由于物体的___________而产生的。 25.(3 分)小丽用两把伞做了一个“聚音伞”的实验,如图,在右边伞柄的 A 点挂一块机械 手表,当她的耳朵位于 B 点时听不到表声,把另一把伞放在左边图示位置后,在 B 点听到 了手表的滴答声,这个实验表明声音也象光一样可以发生反射现象,“聚音伞”增大了人 听到声音的______,手表声在两伞之间传播依靠的介质是_________.
到伴奏声的_______能判断出是哪种乐器在演奏。他们的声音听起来有丰富的立体感,这主
要是由于人的听觉具有_______效应。
28.(3 分)通常情况下,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通过___________这种介质传入人耳朵的。声波
频率范围很宽,但正常人耳朵只能听到 20Hz 到 20000Hz 的声音,高于 20000Hz 的声音称
D.“呼麦”中高音和低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不等
评卷人 得分
二、填空题
18.(3 分)生活中常常有这样的感受和经历:当你吃饼干或者硬而脆的食物时,如果用手捂
紧自己的双耳,自己会听到很大的咀嚼声,这说明
能够传声
19.(3 分)绷紧的橡皮筋会发声,若将橡皮筋蹦再紧一些,用同样大小的力拨动橡皮筋则听
到的声音的______会更高,这说明物体振动的______越高,_____越高.
A.锣声鼓声都是由锣鼓振动发声的
B.锣声鼓声是通过响度分辨出来的
C.锣鼓声响彻云霄是因为它们的音调高
D.在空气中锣声的传播速度比鼓声的传播速度快
17.(2 分)“呼麦”是蒙古族的一种高超演唱形式.演唱者运用技巧,使气息猛烈冲击声
带,形成低音,在此基础上调节口腔共鸣,形成高音,实现罕见的一人同时唱出高音和低
A.验钞机
B.微波炉
C.电视遥控器
D.潜艇上的声呐系统
2.(2 分)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声音在空气中不受阻力传播最快
B.人是靠音调区分交响乐中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
C.人歌唱时歌声是由声带振动发出的
D.禁止鸣喇叭属于阻断噪声传播.
3.(2 分)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在月球上的宇航员交谈时要使用无线电设备
D. 声波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但保持原有的频率不变
5.(2 分)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声音的世界中,关于声音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是一种波,它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B.我们能“听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因不同人的声音的响度不同
C.我们常说声音“震耳欲聋”是指它的音调很高
D.用超声波清洗钟表,说明声具有能量
B.优美动听的乐曲一定不是噪声
C. 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与温度有关
D.人对着高墙喊一声,人不一定就能听到回声
4.(2 分)关于声波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声波是靠介质传播的,它在真空中不能传播
B. 一般正常人发出声音的频率范围约为 85 赫兹到 1100 赫兹
C. 声波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 340 米/秒,在水中传播较快
20.(3 分)5℃时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 340m/s。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 0.1s 以上,人耳
才能把回声和原声分开,要能区别自己的喊声和回声,你至少要离峭壁 m.
21.(3 分)2008 年 5 月 12 日我国汶川地区发生了 8.0 级的大地震,给人民群众造成了重大
损失,因为地震产生的声波属于__________(填“次声波”或“超声波”),所以地震前人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评卷人 得分
一、选择题
1.D 2.C 3.B 4.C 5.D 6.C 7.B 8.D 9.B 10.A 11.A 12.D 13.C 14.A 15.D 16.C 17.B
评卷人
得分
二、填空题
18.固体, 19.音调,频率,响度 20.17 21.次声波 振动 22.振动水(空气,液体)。 23.振动 音色
24.空气振动
25.响度 空气
26.0.1s,17
27.音色、双耳
28.空气 超声 传播过程中
29.由高变低(2 分)
评卷人 得分
三、实验探究
30. (3)塑料小球振动的越大,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2)由音叉的振动转化成了塑料小球的 振动,便于观察 (1)声音是由于音叉的振动产生的
(选填“由高变低”或
“由低变高”) 评卷人 得分
三、实验探究
30.(5 分)下图是探究声现象时常用的装置。请回答
(1)图中所示的实验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塑料小球(可用乒乓球代替)在实验中起什么作用? (3)加大力度敲击音叉,根据发生的现象,又可得出什么结论?
A.振动物体发出声音,我们就能听到
B.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 340m/s
C.声音的音调高,声音的响度就大
D.“B 超”是利用超声波为孕妇作常规检查的
16.(2 分)2009 年 12 月 11 日,为纪念百色起义 80 周年,百色市森林广场上锣鼓喧天,群
众载歌载舞,热闹非凡。下列有关声知识说法正确的是 ............................................. ( )
之为____________。减弱噪声有三个环节,公路两旁安装隔音墙,植树属于在___________
减弱噪声。
29.(3 分)科学家根据星球光谱的红移现象推断宇宙正在膨胀,星球正在离我们越来越远。
其实在日常生活中声音也有类似的现象,在火车从我们身边疾驶而过的瞬间,尽管火车发
出的汽笛声频率是不变的,但我们听起来声音的音调却是
D.响度不同
8.(2 分)下列关于声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
B.人潜入水中,仍能听到岸上人的讲话声
C.在空气中,声音传播的速度小于光传播的速度
D.城市里可用噪声监测设备来消除噪声污染
9.(2 分)如图所示,几个相同的玻璃杯中盛有不同高度的水,敲击时发出的声音音调不
同,这是由于声音的 ( )
A.振幅不同 B.频率不同
C.音色不同.D.响度不同
10.(2 分)如图天坛公园的回音壁是我国建筑史上的一大奇迹,回音壁应用的声学原理是
()
A.声音的反射使原声增强
B.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
C.声音的音调不同 D.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11.(2 分)一场大雪后,大地披上了银装,这时你会发现周围特别宁静,这是因为雪地的微
人教版初中物理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现象》测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