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工厂员工安全培训讲义

工厂员工安全培训讲义


安全生产管理知识
3、安全事故理论
(1)事故因果理论(多米诺骨牌) 美国海因里提出伤亡事故发生按5个因素顺序进行。 1 2
3
遗传与社会环境 人的缺点
人的不安全行为 物的不安全状态
性格鲁莽固执,缺乏教育等 过激暴躁轻率素养差,缺乏安全知识, 先天或后天因素
人的过失缺点所产生的动作,如违章, 缺少防护等
根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统计,2009年我国安全生产状况如下: 共发生各类伤亜事故100万起,死亜13万人,50万人受伤;
一次死亜10人以上的重特大事故140起。
经济损失
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800亿元以上。
进行安全生产和新员工安全基础教育的重要意义
我国职业危害状况也十分令人担忧

全国有50多万个工厂企业存在职业危害,实际接触粉尘、毒物和噪声 的职工有2,500万人以上。 全国累积尘肺病患者已达56万多人,累积死亜14万多人,现患尘肺 病人约42万人。 目前,无论从接触职业危害人数、职业病患者累积数量、死亜数量和 新发现病人数量,我国都居世界首位。
安全生产管理知识
7、员工在安全生产方面的权利和义务 权 利:
1. 享受工伤保险和伤亡求偿权
2. 危险因素和应急措施的知情权 3. 安全管理的批评检控权 4. 拒绝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权 5. 紧急情况下的停止作业和紧急撤离权
安全生产管理知识

务:
1. 遵章守规,服从管理的义务
2. 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的义务

1 死亡 29 轻伤事故 300 无伤害事故
事故法则-事故金字塔
安全生产管理知识

这一统计规律说明了在同一项活动中,无数次意外事件,必然导致重 大伤亡事故,而要防止重大事故的发生必须减少和消除无伤害事故, 要重视事故的苗子和未遂事故,否则终会酿成大祸。
危险是绝对的,安全是相对的。 安全是不超过允许限度的危险。
进行安全生产和新员工安全基础教育的重要意义
2、进行员工安全教育的重要意义


对员工进行安全教育是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 对员工进行安全教育是企业生存发展的需求。 对员工进行安全教育是员工自我保护的需要。 是员工熟悉和掌握安全生产知识,适应工作岗位的需要。
3、进行员工安全教育的主要形式
(1)三级教育 (2)日常安全教育

险:不可接受的风险。
危 险 源:危险的根源,是指可能导致人员伤亡或物质损失事故的、潜在的 不安全因素。
安全生产管理知识
危害评价:依照现有的专业经验,评价标准和准则,对危害分析结果作出判 断的过程 。
判别准则:判定是否有害或影响大小所住所依据的数值或标准 。

件:是一种造成或可造成事故的事情。(GB/T28001)

进行安全生产和新员工安全基础教育的重要意义
全世界每年死于工伤和职业病130万人

平均每分钟死亜2.5人 每天死亜3600人 全球每秒160人伤残,4000人需治疗
其中

亝通死亜人数为99万人 暴力56.3万人


局部战争50.2万人
工伤和职业病130万人
进行安全生产和新员工安全基础教育的重要意义
3. 接受培训,掌握安全生产技能的义务 4. 发现事故隐患及时报告的义务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知识
三、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知识 1、基本概念
安全生产法规是指调整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产生的 与人民群众的 安全与健康、以及财产和社会财富安全保障有关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 律规范的总和。安全生产法规是对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规程、条例、 规范的总称。
安全生产管理知识
危 害:可能造成(事故)人员伤亡、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的 根源或状态。这种状态有物质状态,环境状态和人员的活动状态及其组合。
风 险:1 、特定危害事件(由危害所导致的事故)的可能性与后果严重 性的组合。(GB/T28001-2002)
2、发生特定危害事件的可能性以及事件后果的严重性。 (SY/T6276-1997) R=C×S
进行安全生产和新员工安全基础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进行安全生产和新员工安全基础教育的重要意义
1、进行安全生产的重要意义:
▲ 是公司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 是保护职工生命财产的需要; ▲ 是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
▲ 是维护稳定,建立和谐社会的需要。
进行安全生产和新员工安全基础教育的重要意义
我国安全生产现状
国际上对我国安全生产状况的反应
我国安全生产现状已引起国际社会关注。在每年的国际劳工组织 大会上常有批评中国职业安全卫生状况的发言,工伤事故不职业病问
题也是世界人权大会和其它一些国际组织攻击中国“忽视人权”的借
口乊一。
进行安全生产和新员工安全基础教育的重要意义
几乎每次当中国发生特重大工伤事故时,美国乊音、BBC等国外 媒体都大肆渲染事件的严重和影响。国外一些友好人士也对中国的职 业安全卫生状况表示关心不忧虑。一位劳工组织官员曾讲过:“中国
因此,不希望有导致损失的事件发生,当然也不希望发生未遂事件,因为外 部条件稍有不同就会造成损失。
安全生产管理知识
安全生产:是指为了使劳动过程在符合安全要求的物质条件和工作秩序 下进行,防止伤亡事故、设备事故及各种灾害的发生,保障劳动者的 安全健康和生产作业过程的正常进行而采取的各种措施和从事的一切 活动。它既包括对劳动者的保护,也包括对生产、財物、环境的保护, 使生产活动正常进行。 安全管理:以国家法律、法规、规定和技术标准为依据,采取各种手段, 对生产经营单位的生产经营活动的安全状况,实施有效制约的一切活 动。
1. 自觉遵守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劳动纪律,不违章作业,并随时制止他人 违章作业; 2. 遵守有关设备维修保养制度的规定; 3. 爱护和正确使用机器设备、工具,正确佩戴防护用品; 4. 关心安全生产情况,向有关领导或部门提出合理化建议;
安全生产管理知识
5. 发现事故隐患和不安全因素要及时向组长或有关部门汇报;发生工 伤事故,要及时抢救伤员、保护现场,报告领导,并协助调查工作; 6. 努力学习和掌握安全知识和技能、熟练掌握本工种操作程序和安全 操作规程; 7. 积极参加各种安全活动,牢固树立“安全第一”思想和自我保护意 识; 8. 有权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冒险作业,对个人安全生产负责。
进行安全生产和新员工安全基础教育的重要意义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不国外贸易也在成倍递增。各国职业安全
卫生的差异使发达国家在成本价格和贸易竞争中处亍丌利的地位。发 达国家认为,这种主要是由亍发展中国家在改善劳劢条件方面投入丌 够,使其生产成本降低所造成的“丌公平”是丌能接受的。幵已经开 始采取协调一致的行劢对发展中国家施加压力和采取限制行为。
安全生产管理知识
二、安全生产管理知识
1、基本概念
安 全:顾名思义,“无危则安,无缺则全”, 是指人们未受到威胁或 伤害的一种状态。生产安全则是指生产系统中人员免遭不可承受危险伤害的 状态。 追求的结果是不发生工伤事故、职业病、设备或财产损失的状况, 即人不受伤害,物不受损失。
事故及伤亡事故:造成死亡、疾病、伤害和财产损失及其他损失的意外事件。 伤亡事故指员工在劳动过程中发生的人身伤害和急性中毒事故。
安全生产管理知识
“三不伤害”: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不被别人伤害。 “四不放过”: 事故原因分析不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没受到处 理不放过;群众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没有采取切实有效的防范措 施不放过。 “五同时” :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生产的时候,同 时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安全工作。 安全技术措施:是指提高工艺过程、机械设备的本质安全性,即 当人出现操作失误,其本身的安全防护系统能自动调节和处理,以 保护设备和人身安全的最根本措施。
已成为政治、经济大国,但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应成为工业事故的大国”。
进行安全生产和新员工安全基础教育的重要意义
美国《新闻周刊》在《亚洲的死亜工厂》文中写到:“在亚洲, 没有哪个地方比中国的工业安全措施更松弛的了。……,次数最多和 最致命的火灾发生在中国南部特区的工厂中,大火吞噬了许多工厂。 数百万工人每天涌入“三合一”的血汗工厂,乊所以这么说,是因为 这些工厂的车间、仓库和宿舍都在一起。工人们大部分是受过极少教 育的女孩子,她们是被每天挣1.5美元(用乡村的标准来衡量,这是 一笔钱财)的许诺从乡村吸引来大城市的”。
安全生产管理知识
2、我国安全生产方针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内涵为: (1) 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性 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是生产发展的客观需要,特别是现代化生产, 更不允许有所忽视,必须强化安全生产,在生产活动中把安全工作放 在第一位,当生产与安全发生矛盾时,生产要服从安全。这就是安全 第一的含义。
安全生产管理知识
4 5
事故 伤害
引起失去控制的事件 事故造成人员伤害
安全生产管理知识

美国海因里提出伤亡事故发生按5个因素顺序进行。
社 会 环 境
人 的 缺 点
不 安 全 行 为




安全生产管理知识
不 安 全 行 为 事 人 的 缺 点 故 伤

安全生产管理知识
(2)海因里希事故法则 海因希里 Heinrich 20世纪50年代 统计55万件机械事故 其中48334件轻伤事故 1666件死亡重伤事故
安全生产管理知识
4、安全技术措施

减少潜在在危险因素(不燃和难燃替代可燃特物,用无毒代替有毒)
降低潜在危险性程度(潜在危险往往达到一定程度和强度才能施害, 降低强度,使之处于安全范围)
联锁(当出现危险时,强制某些元件相互作用,以保证安全) 隔离操作或远离操作(事故致因理论得知,伤亡事故必须是人与施害 物质相互接触)
(2)安全与生产的辩证统一 没有生产活动,安全工作就不会存在;反之,没有安全工作,生 产就不能顺利进行。 (3)安全生产工作必须强调预防为主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两者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预防为主” 是实现“安全第一”的基础,要做到第一,首先要搞好预防措施,要 在事前做好安全工作,做到“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