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年语文高考考前专题训练:小说文本阅读

2020年语文高考考前专题训练:小说文本阅读

小说文本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16枚硬币侯德云俗话说,好吃的不如饺子,舒服的不如躺着。

刘二说,老辈人留下的这句话,真是有道理。

他说,他从小到现在,最爱吃的就是饺子,干了一天的活之后,又累又乏,最爱做的事,就是躺着。

他说他小时候不爱躺着,在村子里到处乱跑。

他说他虽然瘸了一条腿,却能跑得很快,好腿的孩子也落不下他。

当然,让刘二感到最自豪的事情不是吃饺子,也不是躺着。

他感到最自豪的事情,是小时候妈妈对他说过的一句话。

妈妈说:“二小,你是一个有志气的孩子,也是一个有福气的孩子。

”这句话妈妈一连说了很多年。

刘二24岁那年,妈妈一个人搬到荒山上去住了,从此不再给家里人包饺子,也不再说那句话了。

小时候,刘二家里的日子是很穷的。

可是再穷,过年也总要吃顿饺子。

过年嘛,不吃顿饺子能算过年?饺子是必须要吃的,而且,乡间的习俗,饺子里还要包上一两枚硬币,谁吃到了,就预示着谁是一个有福气的人。

刘二8岁那年,在自己的那碗饺子里吃出了一枚2分钱的硬币。

他把一个圆滚滚的饺子填进嘴里,用力一咬,就听见喀嗤一声,他兴奋得差一点跳起来。

他把嘴里的硬东西吐出来,大声宣布:“我吃到钱啦。

”刘二的妈妈捡起他吐在桌子上的2分钱硬币,用手指擦干净之后又送给他,喜滋滋地对他说:“二小,你是一个有志气的孩子,也是一个有福气的孩子。

”听妈妈这样说,刘二咧开大嘴笑了,还抬起一只手,在自己的后脑勺上轻轻挠了两下。

刘二8岁那年,他开始上小学了,他的一条瘸腿遭到了同学们的嘲笑。

在村子里到处乱跑的时候不是这样。

村子里的孩子没有嘲笑他的,他们天天在一起玩儿,看不见刘二的瘸腿,或者是,他们觉得,刘二天生就应该有一条瘸腿,没啥好奇怪的。

学校里的孩子还没有修炼到这种程度,他们一看见刘二的瘸腿,就大呼小叫起来,后来还把他的瘸腿编成了顺口溜到处传唱。

那些日子,刘二每天肚子都气得鼓鼓的。

自从吃到了2分钱的硬币,刘二就不跟那些嘲笑他的孩子计较了。

他在心里对他们说:“我是一个有志气的孩子,也是一个有福气的孩子,我不会在乎你们说什么。

”从8岁到23岁,刘二年年嘴里都要喀嗤一声,年年都能从饺子里吃到2分钱硬币,妈妈也年年都要重复一遍她说过的话。

妈妈的话,给了刘二做人的底气,他觉得,这辈子,他一定会做出一件让人高看一眼的大事情。

刘二23岁那年,发现了一个很重要的秘密。

年夜饭的饺子已经煮好了,却迟迟没有端上来。

刘二着急了,进厨房去看,他看见妈妈正在用手指头去捏那些煮好的饺子,嘴里还嘟嘟囔囔的说:“我做了记号呀,怎么找不到了?”那年的饺子,有不少让妈妈的手指头捏破了。

吃饺子的时候,刘二的眼圈一直是红的。

刘二23岁那年,他总共积攒了16枚亮晶晶的带有齿痕的2分钱硬币。

妈妈去世以后,刘二用那16枚硬币买了一棵槐树苗,栽在妈妈的坟前。

转过年,他向村委会递了申请,承包了那座荒山。

从此,每年的年夜饺子刘二都是跟妈妈在一起吃的。

他把一碗饺子端到妈妈的坟前,说一句,妈,过年了,就大口大口吃起来。

自然而然的,他的嘴里会“喀嗤”一声。

他从嘴里吐出2分钱硬币,对妈妈说,妈,二小是一个有志气的孩子,也是一个有福气的孩子。

说完,他的泪水,会像溪水一样从眼眶里涌出来。

如今,刘二妈妈坟前的那棵槐树已经长得很高了,刘二承包的荒山也绿得不能再绿了。

雨后,山沟里到处都是清清的溪水。

他不想让那些溪水白白流掉,就在山下修了一个池塘,种上了莲花,养上了鱼。

夏天的中午,刘二喜欢躺在池塘边的树阴里,看粉红粉白的莲花在微风中摇曳,看鲤鱼在水面上撒欢,听草鱼吃草的嚓嚓声。

他的脸上写满了得意。

常常,就这样不知不觉的,他沉浸到好梦当中了。

村里有人看见过刘二在树阴里酣睡的模样,感慨地说:“舒服的不如躺着,这个刘二,真是好福气。

”差点忘了说,刘二现在已经不叫刘二了,他的大名叫刘志福。

1.“二小,你是一个有志气的孩子,也是一个有福气的孩子”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4分)2.这篇小说在塑造人物形象上运用了哪些手法?试作简要分析。

(5分)3.有人说,小说在刘二发现母亲捏饺子的情节后便可以结束,你是否同意这种看法?为什么?(6分)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题。

(18分)战地医院周海亮医院只是连成一片的几顶帐篷,卧在近郊的小树林里。

城市已被空袭夷为平地,所有建筑被毁,所有百姓撤离。

帐篷里满是伤兵,沾满鲜血的纱布扔了一地,止血钳变了形。

远处枪炮声连成一片,战士且战且退,脆弱的防线随时可能被对方撕成碎片。

不断有卡车停在帐篷外面,车厢打开,是一个挨一个的伤兵,全是重伤员。

医生和护士满头是汗。

口罩后的眼睛,噙满泪水。

又一辆卡车刹住,抬下18个伤兵,只有6个人还有气息。

医生和护士马上抢救。

第一个兵的胸口被打出3个排成一线的圆形孔洞,血汨汨流出。

护士麻利地包扎。

兵平静地看着护士,说:“你长得像我的妻子。

”兵的目光愈来愈黯淡。

他像一名婴儿般死去。

临死前他想轻吻护士的手。

他没有成功。

6个兵,死掉5个。

他们的脸上涂满鲜血,没有人记住他们的样子。

最后一个兵被抬上手术台,他的髋骨以下,炸得血肉模糊。

医生看那张稚气未脱的脸,感觉他还是一个孩子。

手术紧张地进行着。

远处传来“嗒嗒嗒”的声音,医生知道,那是我们的防空炮火在吼叫,但是对敌人的高空轰炸机来说,那些炮火形同虚设,它们甚至连恐吓或者警告的作用都起不到。

警卫人员跑进来,要求医生和护士马上躲进狭窄阴暗的防空洞。

“飞机就要来了,”他说,“它们会把这儿炸成粉末。

”医生从兵的身体里,取出一枚子弹。

子弹夹在骨缝中,已经变了形。

“你救不了他……谁都救不了他……他终究会死……我们需要马上离开……”医生从兵的身体里,取出一个弹片。

弹片扔到搪瓷盘里,兀自跳跃,叮当有声。

“听我的,我们先躲一躲……”医生停下手里的动作,他抬起头,看着来人。

很多人已经撤进防空洞,帐篷里只剩9个人。

他,来人,一名护士,手术台上喘息的士兵,5个已经死去的士兵。

一颗炮弹在另一个帐篷里炸开,一把变形的剪刀划破帐篷落到他的面前。

医生拾起剪刀,扔开,继续他的手术。

“太危险了!快走啊,这是上级的命令!”警卫大声喊叫。

医生没有走。

他坚持把手术做完。

护士轻握着战士的手,又替医生擦去额上的汗珠。

战士是在手术后死去的。

战士在临死前咧开他的嘴巴。

他的牙齿很白。

他有两颗调皮的虎牙。

没有人能够挽救战士的生命。

在战场上,死亡是一种必然,只有活着,才是一种偶然。

后来,当然,医生得到长官的训斥。

长官说:“空袭时必须躲进防空洞,这是命令,你不知道么?”他说:“我知道。

”长官说:“你是前线惟一的医生,你的生命远比十个战士的生命重要百倍,你不知道么?”他说:“我知道。

”长官说:“那个士兵虽然可怜,可是他身负重伤,即将死去。

做为一名身经百战的医生,你不知道他终会死去么?”他说:“我知道。

”长官说:“你什么都知道,可是在那时,你为什么一定要做那件毫无意义的事呢?”他说:“因为他还没有死去……他躺在手术台上,他还在喘息……我得让他知道,即使在生命最后一刻,我们,还有他的祖国,也没有将他抛弃。

”(选自《青年博览》 2020年第18期,有删改)1.小说第一段描写了怎样的场景?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分)2. 从全文来看,作者在第三段为何用较多的笔墨描写一位战士?请简要分析。

(4分)3. 请简要分析“弹片扔到搪瓷盘里,兀自跳跃,叮当有声”这处细节描写的妙处。

(4分)4. 有人说,小说中的医生和长官是一对价值观矛盾的形象。

你认为呢?请说明理由。

(6分)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15分)界河[希腊]安东尼斯萨马拉基斯命令很明确:禁止下河洗澡! 同时规定沿岸200米内任何人不得擅入。

大约3周之前,他们来到河岸这边驻扎下来,对岸就是敌军——通常被称为“那边的人”。

河两岸的纵深处尽是茂密的丛林,林子里驻扎着敌对双方的部队。

据情报,那边有两个营,但他们并未发动攻势。

谁知道眼下他们正打着什么鬼算盘。

与此同时,双方都派出哨兵隐蔽在两岸的密林里,戒备着随时可能出现的情况。

记得他们初抵此地时,还是春寒料峭。

然而几天前却突然放晴,现在竟是明媚和煦的春天了!第一个潜下界河的是位中士。

一天早晨,他偷偷溜了出去,跳入水中。

不久当他爬回此岸时,肋下已中了两弹,后来只活了几个小时。

翌日,又是两个士兵下去了。

没有能再见到他们,只听到几阵机枪的扫射声,然后,便是一片沉寂。

此后,司令部就下了那道禁令。

然而,那条河依然具有不可抗拒的诱惑力。

听到潺潺的水声,渴望便从他们心底油然而生。

两年半的野战生活已使他们变得蓬头垢面,邋里邋遢。

在这两年半里他们享受不到一丝的快乐。

而此时他们却邂逅了这条河……“这该死的命令!”那天夜里他愤愤地诅咒道。

这一夜,他辗转反侧,难以入眠。

远处,滔滔河水依稀可闻,令他难以安适。

对,明天要去,他一定要去——让那禁令见鬼去吧!士兵们都在酣睡,最后,他也渐入梦乡。

梦中,他似乎看到了它——一条河。

那河就在他的面前,期待着他。

他站在岸边,正欲跃入水中。

就在此刻,那条河竟然变成了他的恋人——一个胴体黝黑、年轻健美的姑娘,她正待他奔来,突然,一只无形的手却紧紧攫住了他的后颈!这是一场噩梦。

醒来时已精疲力竭,幸好天还未放亮……他终于站到河边。

他注视这条河,它的确存在着!一连几个小时他都在担心,这只是一种想象,抑或只是大兵们的一种普遍的幻觉。

天气多好啊!他把衣服和枪靠放在树干旁,纵身跳入水中,承受了两年半的折磨,他那迄今还留有两遭弹痕的躯体,顿时化作了另一个人。

无形中,仿佛有一只拿着海绵的手抚过他的全身,为他抹去这两年半中留下的一切印记。

他时而仰泳,时而蛙泳。

他顺流漂浮,又长时间地潜入水中……当兵的他一下子变成了一个孩子——他毕竟只有23岁。

左右两岸,鸟儿在自由飞翔,有时它们盘旋在他的头顶,和他亲昵地打招呼。

少顷,顺流漂下的一根树干出现在他的前方。

他一个长潜试图抓住树干。

他真的抓住了!就在他浮出水面的刹那间,他发现在30米开外的前方有一个脑袋。

他停下来,想看得清楚些。

那另一个游泳者也停了下来。

他们彼此默默注视着。

他立刻回过神来,恢复到原来的自己——一个经历过两年半炮火洗礼、荣获过十字勋章的士兵。

他不知道对面的家伙是自己人还是那边的人。

他怎么认得出来呢?只凭一个脑袋?几分钟的时间两人在水中一动不动。

一个响亮的喷嚏打破了死一样的寂静,是他打的,而且像往常一样大声咒骂了一句。

那个人掉转身去很快游向对岸,他也飞速向岸边游回。

他先行出水,狂奔到那棵树下,一把抓起枪。

还好,那边的人刚刚爬出水面。

他举起枪,瞄准。

要击中对面那人的脑袋实在太简单了。

20米开外奔跑着的一丝不挂的人体,是一个很容易击中的靶子。

突然,他觉得自己无法扣动扳机。

那人在彼岸,赤条条的像刚从娘胎里出来时一般。

而自己端枪在岸的这边,同样也赤条条的。

他无论如何开不了枪。

两个人都赤裸着!两个赤裸的人,脱掉了国籍,脱掉了姓名,脱掉了卡其布的军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