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偿献血者血液不合格原因分析
【摘要】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的贯彻落实,我国采供血形式发生了根本变化。
临床用血全部来自自愿无偿献血。
而无偿献血主要来源于街头,其中有很多不稳定的因素,导致血液报废率也有所上升。
本文通过对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不合格原因的整理分析,找出降低血站不合格血液报废的办法,为医疗机构提供及时、有效、安全、充足的血液制品。
【关键词】无偿献血;报废
【中图分类号】r44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49(2013)06-277-02
输血是临床实施抢救和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血站肩负着为临床提供及时、有效、安全、充足的血液制品的重要职责。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医疗机构供血量的逐年增加给无偿献血工作带来了不小的压力[1]。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实施以来,我市的无偿献血工作有了很大的改观,为了减少浪费,缓解采供血不足与临床用血需求之间的矛盾,我站从多方面采取措施,其中加强无偿献血血液报废率的控制工作已成为我站近几年较为重视的一项工作。
现将2009~2012年的血液检测情况进行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标本来源: 2009~2012年本站无偿献血者76342人,其中男性49309人,女性27033人。
年龄18~55岁。
1.2 试剂与仪器: hbsag试剂(北京万泰和珠海丽珠),抗-hcv 试剂(北京万泰和厦门新创),抗-hiv试剂(北京万泰和珠海丽珠),梅毒试剂(北京万泰和珠海丽珠),alt试剂(四川迈克和上海百祥)。
所有试剂均经过批批检定合格,并在有效期内使用。
fluido洗板机(澳大利亚);mk3酶标仪(芬兰);xk96-ⅱ型振动器(江苏姜堰市新康仪器厂);721分光光度计(上海申化仪表自控有限公司)。
1.3 方法:
hbsag、抗-hcv、抗-hiv和梅毒采用elisa法,alt测定采用赖氏法和速率法,所有试验均按试剂盒说明书严格操作。
1.4 统计学处理:
有不同程度的alt,这些地方受损伤无疑也会引起alt不同的升高。
另外,在一些生理情况如剧烈运动、通宵加班、情绪过度紧张、妊娠等,也可引起alt一时性的轻度升高[6.7]。
尤其在气温大于30℃alt不合格率更高[8]。
献血前咨询要了解这些情况,在无偿献血采血前快速筛查alt,将大大降低采血后alt不合格率。
另据文献报道[9.10],alt升高亦与a~g 肝炎病毒以外的其他病毒感染具有相关性。
鉴于影响alt升高的非特异性因素很多,有关部门应重新调整alt的临界值。
梅毒的阳性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原因是我站加大对无偿献血宣传力度,让广大市民对无偿献血知识有了深入的了解,对梅毒的传播途径有了了解,懂得如何预防和避免,一旦传染了梅毒不再去献血。
目前我站已建立一支固定旳无偿献血者队伍,所以梅毒阳性率不断
下降。
无偿献血前虽然对献血者进行金标试纸hbsag快速筛查,但由于国产金标试纸的灵敏度不高,有些od值不高的标本不易检出,也有是工作人员未按说明书操作造成的。
国外的金标试纸的灵敏度达0.2 ng/ml。
我国生产的灵敏度只达0.5 ng/ml。
建议试剂厂家不断提高金标试纸的灵敏度,减少血液报废,保证血液安全。
目前国内主要应用的抗-hcvelisa检测抗体试剂,由于各厂家生产工艺及所用抗原差异,使各试剂之间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存在一定差异,从而引起检测结果不符,尤其是弱阳性样品。
在抗-hcv阳性报废的血液中,有很多 s/co 是在“灰区”或没达到“灰区”就判阳性的标本,我们把一些这样标本寄到试剂厂家去用重组免疫印迹试验(riba)做确认试验为阴性,实际上抗-hcv阳性的例数要少的很多。
我市的抗-hiv阳性率比很多地方要高,形势非常严峻,职业涉及干部、学生、军人、农民、商业服务、自由职业。
说明hiv感染已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要强化献血前招募咨询工作,让献血者懂得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使有高危行为者自我排除放弃献血或保密性弃血,严防“窗口期”血液流入临床。
综上所述,建立一支固定的自愿无偿献血者队伍,从低危人群中招募献血者,加大对无偿献血宣传力度,让不适宜献血和暂不献血的人群主动放弃或暂缓献血,选用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的试剂,增强工作人员的责任心,严防经血传播疾病的发生。
对更好地开展无偿献血活动,确保血液质量和输血安全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梁晓华,安万新,孟庆丽.全国临床供血工作现状的调查[j].中国输血杂志,2011,24.
[2]程玉根.2004-2007年盐城地区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结果分析[j].中国输血杂志,2009,22.
[3]孙家志,陈辉莲.无偿献血者血液五项指标检测结果分析[j].中华预防医学,2008,42.
[4]孟宪成,马莉,袁玉华,等.天津市2005-2007年无偿献血情况分析[j].中国输血杂志,2009,22.
[5]向顺珍,向燕.六盘水市中心血站无偿献血者五项指标检测结果分析[j].中国输血杂志,2009,22.
[6]潘志容,李云.alt与性别、年龄的关系及其初筛质量成本分析[j].临床输血与检验,2006,8.
[7]汪小华,龙子渊,王英桃.献血者alt检测的影响因素分析[j].临床输血与检验,2005,7.
[8]李开全,王才利,张万忠,等.无偿献血者alt升高与气温相关性分析[j].临床输血与检验,2009,1.
[9]任少堂,贾建龙,秦一中,等.不明原因alt升高与新型肝炎病毒关系的初步探讨[j].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1997,11.
[10]k.itoh,k.hirakawa,h.okamoto,
etal.infectionbyanunenvelopeddnavirusassociatedwithnon-at o-ghepatitisinjapaneseblooddonorswithorwithoutelevatedalt
levels[j].transfusion,1999,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