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同步练习题 弹力 弹簧测力计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同步练习题 弹力 弹簧测力计

《弹力弹簧测力计》同步练习
◆选择题
1.如图所示,图中事例不存在弹力的是( )
2.关于弹簧测力计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弹簧测力计是常见的测力计
B.弹簧测力计的最大刻度就是它的量程
C.弹簧测力计的刻度是不均匀的
D.弹簧测力计的刻度是根据弹簧的长度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的原理制成的
3.测量一个大约为8N的力时,应选用弹簧测力计的最恰当规格是( )
A.量程为10N,分度值为0.1N
B.量程为5N,分度值为0.1N
C.量程为15N,分度值为0.5N
D.以上三个测力计都可以
4.某同学在使用弹簧测力计前发现弹簧测力计的指针已处在0.2N处,没来得及调零就用它去测力了,如果读数是2.7N,则所测力的实际大小为( )
A.2.7N
B.2.9N
C.2.5N
D.2.3N
5.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弹力大小与弹簧的伸长量成正比,即F=kx,其中F为弹力大小,x 为伸长量,k为弹簧的劲度系数。

已知某弹簧劲度系数为100N/m,原始长度为10cm,则在弹力为5N时,弹簧长度可能为( )
A.10cm
B.15cm
C.20cm
D.25cm
◆填空题
6.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为N,此时的读数为______N。

7.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N ,拉力F1为N。

8.学校科技活动小组的同学们准备自己动手制作弹簧测力计。

他们选取了甲、
乙两种规格的弹簧进行测试,绘出如图所示图像。

图中OA段和OB段是弹性形
变。

若他们要制作量程较大的弹簧测力计,应选用弹簧;若制作精
确程度较高的弹簧测力计,应选用弹簧。

◆实验题

9.如图所示,三个完全相同的弹簧都处于水平位置,它们的右端受到大小皆为F的拉力作用,而左端的情况各不相同:图①中弹簧的左端固定在墙上,此时弹簧的伸长量为x1并处于静止状态。

图②中弹簧的左端受到大小也为F的拉力作用,此时弹簧的伸长量为x2并处于静止状态。

图③中弹簧的左端挂一小物块,物块在粗糙的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弹簧的伸长量为x3。

则x1、x2、x3的大小关系是:x1 x2 x3。

10.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无处不在的弹簧
弹簧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它在不同的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弹簧的特点就是在拉伸或压缩时都要产生反抗外力作用的弹力,而且形变越大,产生的弹力
越大;一旦外力消失,形变也消失。

物理学家胡克研究得出结论: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形变量与它受到的拉力(或压力)成正比。

弹簧具有测量功能、紧压功能、复位功能和缓冲功能以及储存能量的功能。

弹簧在生产和生活中有许多应用。

例如,制作弹簧测力计、钢笔套上的夹片、机械钟表的发条等。

(1)弹簧被拉伸或压缩时都产生反抗外力作用的弹力,这说明。

(2)胡克的结论是。

(3)下表是小明研究弹簧长度与所受拉力大小关系时记录数据的表格,空格中的数据是。

(4): 。

)
答案和解析
1.【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对弹力的理解。

物体是否发生形变是判断弹力有无的关键。

人拉弹簧拉力器时,弹簧变长发生形变,会产生弹力;跳板在人的压力作用下弯曲,发生形变,会产生弹力作用;拉弓射箭时,弓发生形变,会产生弹力作用;磁铁对小球的引力是磁力,不是弹力。

故选D。

2.【答案】 C
【解析】本题考查对弹簧测力计的认识。

弹簧测力计的原理是在弹性限度内弹簧所受拉力的大小与伸长量成正比,因此弹簧的刻度应该是均匀的
3.【答案】 A
【解析】本题考查弹簧测力计的选择。

选择弹簧测力计时,首先要保证测量时不超过量程;由于测力计的分度值越小,精确度越高,故选择分度值小的。

故选A。

4.【答案】 C
【解析】本题考查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

使用弹簧测力计前弹簧测力计的指针指在0.2N 处,没有调零就测力,相当于从0.2N处开始测起,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7N,所测力的大小等于2.7N-0.2N=2.5N。

5.【答案】 B
【解析】根据公式F=kx可以计算出弹簧的伸长量x=,弹簧的长度L=L0+x。

当弹力为5N 时,弹簧的伸长量x===0.05m=5cm,弹簧的原长L0=10cm,所以弹簧的长度L=L0+x=10cm+5cm=15cm。

故选B。

◆填空题
6.【答案】0~5 3.4
【解析】】本题考查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读数。

弹簧测力计刻度盘上的最大刻度是“5”,故弹簧测力计的量程是0~5N;每一大格分为5个小格,则分度值是0.2N,指针指在3整刻度下面的第二个刻度处,故读数为3.4N。

7.【答案】4.5 4.5
【解析】本题考查弹簧测力计的读数。

作用在挂钩上的力是弹簧测力计受到的拉力。

作用在拉环上的力只是为了使测力计静止(起固定作用)。

由题图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4.5N,拉力F1的大小即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8.【答案】乙甲
【解析】本题考查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原理。

由图像可知,甲、乙两种规格的弹簧在受到同样的拉力时,甲伸长的长度(发生的弹性形变)大,便于观察,所以它适合制作精确程度较高的弹簧测力计。

再由图像可知,甲在OA段发生的弹性形变的最大拉力为4N,而乙在OB段发生的弹性形变的最大拉力为8N,因此,乙适合制作量程较大的弹簧测力计。

◆实验题

9.【答案】= =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用大小均为F的拉力作用在弹簧测力计的右端,无论弹簧的左端情况怎样,弹簧的两端拉力总相等。

且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所以三个弹簧的伸长量相同。

10.【答案】(1)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形变量与它受到的拉力(或压力)成正比(3)1.5
(4)减震器、夹子、握力器
【解析】本题考查了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

(1)弹簧被拉伸或压缩时都产生反抗外力作用的弹力,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阅读短文可知,胡克的结论是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形变量与它受到的拉力(或压力)成正比;
(3)分析表格中2~4列数据可知,拉力每增加0.5N,弹簧长度增长1cm,所以表格中的空缺数据是1.5;
(4)生活中运用弹簧的还有:减震器、夹子、握力器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