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主族金属元素实验报告doc

主族金属元素实验报告doc

主族金属元素实验报告篇一:综合实验1___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1] 综合实验1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实验目的:1.结合所学知识了解实验方案的意义,巩固对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递变规律的认识。

2.掌握常见药品的取用、液体的加热以及萃取等基本操作。

3.能准确描述实验现象,并根据现象得出相应结论。

实验原理: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金属性渐弱,非金属性渐强。

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非金属性渐弱,金属性渐强。

元素金属性的强弱可以从元素的单质跟水或酸溶液反应置换出氢气的难易,或由元素最高氧化物对应水化物——氢氧化物的碱性强弱来判断;元素非金属性的强弱可以从元素最高氧化物水化物的酸性强弱,或跟氢化合生成气态氢化物的难易以及氢化物的稳定程度来判断,另外也可以由非金属单质是否能把其它元素从它们的化合物里置换出来加以判断。

实验器材:仪器:试管、小烧杯、酒精灯、胶头滴管、试卷夹。

试剂:钠块、镁条、铝片、氯水(新制)、溴水、氯化钠溶液、溴化钠溶液、碘化钠溶液、稀盐酸(1mol/L)、酚酞试液其它材料:镊子、滤纸、砂纸、玻璃片、火柴(或打火机)。

实验步骤1.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1)取100mL小烧杯,向烧杯中注入约50mL水,然后用镊子取绿豆大小的一块钠,用滤纸将其表面的煤油擦去,放入烧杯中,盖上玻璃片,观察现象。

反应完毕后,向烧杯中滴入2~3滴酚酞试液,观察现象。

(2)取两支试管各注入约5mL的水,取一小片铝和一小段镁带,用砂纸擦去氧化膜,分别投入两支试管中。

若前面两支试管反应缓慢,可在酒精灯上加热,反应一段时间再加入2~3滴酚酞试液,观察现象。

(3)另取两支试管各加入2mL 1mol/L盐酸,取一小片铝和一小段镁带,用砂纸擦去氧化膜,分别投入两支试管中,观察现象。

2. 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1)在三支试管里分别加入约3 mL氯化钠、溴化钠、碘化钠溶液,然后在每一支试管里分别加入新制备的氯水2mL,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

再各加入少量四氯化碳,振荡试管,观察四氯化碳层的颜色。

(2)在三支试管里分别加入约3 mL氯化钠、溴化钠、碘化钠溶液,然后在每一支试管里分别加入溴水2mL,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

再各加入少量四氯化碳,振荡试管,观察四氯化碳层的颜色。

现象记录和结论实验评价与改进:1.实验2中使用的氯水为何要新制备的?加四氯化碳试剂的目的是什么?2.如何设计实验证明同周期的硫、氯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3.如何设计实验证明同主族的钠、钾元素的金属性强弱?综合实验2乙酸与乙醇的性质乙酸乙酯的制备实验目的:1.掌握观察液态有机物颜色、状态、气味的基本方法。

2.掌握向试管中添加液体试剂、实验仪器的装配、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等基本操作。

3.了解制备乙酸乙酯的基本原理,能确定产物的生成。

实验原理:1.CH3COOHCH3COO — + H + ,2CH3COONa + H2O + CO2↑;2CH3COOH + Na2CO32.2CH3CH2OH + O23.CH3CH2OH + CH3COOH2CH3CHO + 2H2O ; CH3COOCH2CH3+ H2O 。

实验器材:仪器:试管、大烧杯、酒精灯、胶头滴管、铁架台(带铁夹)、单孔塞、导管若干。

试剂:无水乙醇、冰醋酸、粗铜丝、热水、稀醋酸溶液、饱和Na2CO3溶液、石蕊试液、浓硫酸。

其它材料:火柴(或打火机)。

实验步骤1.乙酸的性质向两支试管中各加入3mL稀醋酸溶液,分别滴加石蕊试液、饱和Na2CO3溶液。

2. 乙醇的性质向试管中加入3 ~ 4mL无水乙醇,浸入50℃左右的热水中。

将铜丝下端弯成螺旋状,用酒精灯外焰烧热至表面变黑后,迅速插入无水乙醇中。

反复多次,观察并感受铜丝颜色和乙醇气味的变化。

3.乙酸乙酯的制备(1)在一支试管中加入3mL无水乙醇,然后边摇动试管边慢慢加入2mL浓硫酸和2mL冰醋酸。

在另一支试管中加入饱和Na2CO3溶液。

按右图所示连接好装置。

(2)用酒精灯小心均匀地加热试管3 ~ 5 min ,使混合液保持微沸,产生的蒸气经导管冷凝后通到饱和Na2CO3 溶液的液面上,注意观察液面上的变化。

(3)取下盛有Na2CO3溶液的试管(小心不要被烫着),并停止加热。

(4)振荡盛有Na2CO3溶液的试管,静置,待溶液分层后,观察上层的油状液体,并注意闻气味。

现象记录和结论1.在乙醇氧化生成乙醛的实验中,铜起什么作用?加热铜丝以及将它插入乙醇中的操作为什么要反复进行几次?2.在乙酸乙酯的制备实验中,浓硫酸和饱和Na2CO3溶液的作用分别是什么?3.在加热试管内浓硫酸、乙醇、乙酸混合液制备乙酸乙酯时极易发生暴沸。

为了防止暴沸,你认为可以采取哪些措施?综合实验3硫酸亚铁铵晶体成分的分析与检验实验目的:1.初步掌握结晶水和NH4+、Fe2+、SO42- 等离子的检验方法。

2.掌握固体的加热、物质的溶解、试纸的使用等基本操作。

实验原理:硫酸亚铁铵[ (NH4)2SO4· FeSO4· 6H2O ] 为浅绿色晶体,商品名为摩尔盐,是一种复盐,易溶于水,不溶于乙醇。

硫酸亚铁铵的性质比一般亚铁盐稳定,不易被氧化,价格便宜,工业上可用做废水处理的混凝剂,农业上又可做农药及肥料。

中学化学实验室在定性检验硫酸亚铁铵晶体中的结晶水和NH4+、Fe2+、SO42- 等离子时,其实验原理一般可表示为:CuSO4(白色) + 5H2O === CuSO4· 5H2O(蓝色);2Fe2+ + Cl2 === 2Fe3+ + 2Cl ,Fe3+ + 3SCN === Fe(SCN)3 ;NH4+ + OH—NH3↑ + H2O ;—Ba2+ + SO42 === BaSO4↓。

——实验器材:仪器:试管、试管夹、酒精灯、药匙、滴管、铁架台(带铁夹)、干燥管、玻璃棒、镊子、单孔塞、导管若干。

试剂:硫酸亚铁铵晶体、无水CuSO4粉末、蒸馏水、BaCl2溶液、稀HCl溶液、红色石蕊试纸、10%的NaOH溶液、KSCN溶液、新制氯水。

其它材料:脱脂棉、火柴(或打火机)。

实验步骤1.检验结晶水取一支试管,用药匙加入2 g硫酸亚铁铵晶体,并在试管口塞上蘸有少量无水CuSO4粉末的脱脂棉。

按右图连接好装置后,点燃酒精灯加热试管。

2.SO42- 、Fe2+、NH4+ 离子的检验取一支试管,用药匙加入1 g硫酸亚铁铵晶体,然后加入6mL蒸馏水,充分振荡,至固体恰好溶解。

再取两支试管,将所配得的硫酸亚铁铵溶液分为三份,分别完成下列实验。

(1)检验SO42- :取一支盛有硫酸亚铁铵溶液的试管,然后滴加几滴BaCl2溶液和稀HCl溶液,观察现象。

(2)检验Fe2+ : 取一支盛有硫酸亚铁铵溶液的试管,滴加KSCN溶液,观察现象。

继续滴加几滴新制氯水,再观察现象。

(3)检验NH4+ : 取一支盛有硫酸亚铁铵溶液的试管,加入2mL 10%的NaOH溶液,加热试管,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试管口,观察现象。

现象记录和结论篇二:预测同主族元素的性质(教案)《元素周期表的应用》第二课时预测同主族元素的性质高一化学组杨洪委教材:鲁科版化学必修2第一章第3节授课时间:XX年3月26日授课班级:高一23、24、25、26班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同主族元素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能理解“位、构、性”三者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未知元素性质的推断学会获取并整合信息。

3.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量变引起质变”的辩证唯物主义观。

教学重点:同主族元素性质递变规律。

教学难点:同主族元素性质递变规律。

教学器材:多媒体课件、实验用品、教案、学案。

教学方法:实验法、讨论法,讲授法。

学法指导:实验法。

研究问题:同主族元素的性质的递变规律。

教材分析:教材中这一课时是通过整合第ⅦA族元素性质及其递变规律和探究金属钾的性质,让学生认识和掌握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联系上节课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进一步认识元素周期表和“位、构、性”之间的关系,学会利用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通过预测和验证探究化学知识。

让学生认识到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重点学会运用“位-构-性”三者关系进行推断。

学情分析:学生上节课已经学习了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对元素性质递变的本质原因——结构的递变有了一定认识。

这一前提为预测同主族元素的性质打下了基础,本节课继续强化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及“位、构、性”三者的关系。

教学过程:【复习回顾】在同一周期内,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性质有什么变化规律?【学生回答】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失去电子的能力逐渐减弱,得到电子的能力逐渐增强。

【追问】决定元素性质递变的本质原因是什么?【学生回答】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核电荷数依次递增。

【师】结构的递变决定了性质的递变。

导入新课【问题引入】在元素周期表中,同主族元素原子结构有什么变化?那么同主族元素的性质有无递变规律呢?【板书】二、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预测【交流研讨】1.在元素周期表中,同主族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有什么特点?2.以第ⅦA族为例,请你推测同主族元素具有怎样的性质?3.通过哪些含有这些元素的物质之间的反应或性质证明了你的推测?【学生活动】个人思考1分钟,小组讨论3分钟,学生代表展示讨论结果。

【结论】同主族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相同,主要化合价相同;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随着原子核外电子层数增多,原子半径增大,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引力减小,元素原子得电子能力减弱,元素非金属性减弱。

【板书】1. 同主族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因而化学性质具有相似性。

2. 同主族元素性质具有递变性,从上到下,原子半径增大,原子得电子能力减弱,元素非金属性减弱。

【练习】砹(At)是核电荷数最大的卤族元素,推测砹或砹的化合物最不可能具有的性质的是()A.单质砹易溶于某些有机溶剂B.砹化氢HAt很稳定C. AgAt不溶于水,NaAt的熔点沸点较高D. 砹是有色固体答案:B【过渡】由第ⅦA族元素得出同主族元素性质既有相似性,也有递变性,这对其它的主族而言适应吗?对同主族的金属元素适应吗?【思考讨论】请你观察钾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预测金属钾的性质,并设计实验进行验证。

【学生活动】个人思考1分钟,小组讨论3分钟,然后展示并实验。

【结果展示】钾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四周期,ⅠA 族,与钠元素处于同一主族,并且,它应该比金属钠更容易失去电子,如果与水反应,应该更剧烈。

【实验】【结论】钾和钠的化学性质相似,钾比钠更活泼。

【学生活动】预测铷和铯的性质。

【演示】播放铷与水的反应和铯与水的反应视频。

【板书】同主族元素性质具有递变性,从上到下,原子半径增大,原子失电子能力增强,元素金属性增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