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动物遗传育种--动物遗传基础
动物遗传育种--动物遗传基础
人
猪 牛 水牛 山羊 绵羊
2n=46
38 60 48 60 54
鸡
鸭 狗
64
62 78
火鸡
鸽 普通果蝇
82
80 8
动物遗传育种
(六)染色体的分类
按照功能:常染色体、性染色体 按照彼此间来源和关系:同源染色体、姐妹染 色单体、 非姐妹染色单体 按照着丝点位置:中部着丝点染色体、近中部 着丝点染色体、端部着丝点染色体、近端部着 丝点染色体。
动物遗传育种
(三)染色质(体)的化学组成
1.染色质(体)=DNA+组蛋白+非组蛋白+RNA; 2.各成分含量不同1:1:0.6:0.1(鼠肝细胞);
3.组蛋白包括核心组蛋白(H2A、H2B、H3、H4)和非核 心组蛋白(H1);MW分别为10000-20000和23000;前者 与DNA结合,稳定核小体结构;后者与其他类型蛋白质作用, 促使染色质超螺旋化;
动物遗传育种
第一章 动物遗传基础
动物遗传育种
第一节 遗传的物质基础
一、细胞的基本结构
(一)基本结构 细胞由细胞膜(质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组成 1.细胞膜:生物活性膜,主要成份为脂蛋白:类脂(主要 为磷脂)+蛋白质 2.细胞质:细胞器+基质 3.细胞核=核膜(两层单位膜)+核质(染色质+核液)+核 仁(蛋白质+RNA) (二)主要细胞器
动物遗传育种
(二)染色体的类型
根据形态特征和染色性能分为常染色质和异染色 质。 1.常染色质 在间期细胞核中,对碱性染料着色浅、 染色体纤维折叠压缩程度低、处于较为伸展状态的 染色质,多存在于核质中。 2.异染色质 在间期细胞核中,对碱性染料着色深、 染色体纤维折叠压缩程度高、处于聚缩状态的染色 质。
4.非组蛋白(序列特异性DNA结合蛋白),有以下特性:a, 多样性和组织特异性;b,结合特异性DNA;c,功能多样性, 与染色质及DNA高级结构形成有关系。
动物遗传育种
(四)染色体的形态
动物遗传育种
(五)染色体的数目
动物名称 染色体数目 动物名称 猫 兔 家鼠 豚鼠 染色体数目 38 44 40 64
动物遗传育种
第一节 遗传的物质基础
1.内质网(含核糖体) 合成蛋白质场所 2.高尔基体 分泌,储存细胞新合成物质
3.线粒体 能量来源(“动力站”),含少量 DNA 4.溶酶体 保护
•中心粒 细胞分裂
动物遗传育种
动物遗传育种
二、染色体与遗传信息
(一)染色体的形态特征 在细胞分裂期间染色体以细丝状存在,称为染色质; 在细胞分裂时染色质缩短变粗称为染色体。染色质与染 色体是同一种物质的不同存在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