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2课《亚非文明古国》教学设计

第2课《亚非文明古国》教学设计

第2课亚非文明古国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探索金字塔建筑史培养科学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分析《汉谟拉比法典》的实质,培养学生辩证地看问题能力、学习种姓制度,了解印度社会等级森严的特点,组织探讨“古代文明的产生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培养学生利用逻辑方法得出结论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课文自主探究,让学生了解本课的基本知识,通过合作探究使学生突破重点难点,通过引深探究使学生积累正确的方法,拓展学习的内容。

(2)渗透法制教育《文物保护法》《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奴隶社会的阶级实质是为奴隶主服务,认识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象征。

教学重难点
重点:金字塔、《汉谟拉比法典》。

难点:种姓制度,古代文明的产生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此环节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步骤,可以通过复习引入、问题引入、漫画引入、视频引入、创新试题引入等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学习兴趣得以激发)今天我想带大家到四大文明古国去神游一番,播放《四大文明古国简介》视频,播放完成后,教师指出:其实四大文明古国远不止视频中提到的伟大成就,它们还有很多不为我们所知的灿烂文化,想了解更多就跟老师一块进入本课学习吧!
二、新课教学
1、金字塔的国家——古代埃及
埃及位于非洲东北部。

尼罗河孕育了古代埃及的文明。

2500年前希罗多德就说埃及是“尼罗河的礼物”。

可见水是生命之源,在世界各地的文明发展史中,水都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

我们刚才提到的四大文明古国都有自己的母亲河。

(1)奴隶制国家的出现和初步统一
公元前3500年左右,古埃及陆续出现了40多个奴隶制小国。

大约在公元前3100年,
古埃及美尼斯建立了初步统一的古代埃及奴隶制国家。

人们不能再称国王的名字,而要称“法老”(意为“宫殿”,相当于中国称皇帝为“陛下”)。

(2)埃及国王的巨型陵墓——金字塔
为什么叫金字塔?埃及人称金字塔为“庇里穆斯”(“高”之意)。

从四面望去,它都是上小下大的等腰三角形,很像中文的“金”宇,所以,人们就很形象地叫它“金字塔”。

现在,在尼罗河下游散布着约97多座金字塔。

其中规模最大的是国王胡夫的金字塔。

胡夫金字塔是法国埃菲尔铁塔修建前世界上最高的建筑。

金字塔全是用石块砌成的。

比大金字塔仅低3米的第二大金字塔是胡夫的儿子哈佛拉的金字塔。

塔旁还有一尊巨大的石雕——狮身人面像。

希腊人称“斯芬克斯”。

狮身人面像至今已有4500年的历史。

公元前6世纪埃及被西亚的波斯所灭。

(相当于中国的春秋时期)古埃及的历史结束了。

古埃及从开始统一到灭亡,经历了约2500年。

后来埃及又被罗马统治达600年。

公元640年左右,阿拉伯人进入埃及建立阿拉伯国家,古代埃及人渐渐同阿拉伯人融合。

2、新月沃地孕育的古国
当古埃及人在尼罗河流域辛勤耕种的同时,在西亚这块新月形的土地上也出现了人类文明。

两河流域指哪两条河流?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

这两条河并行奔流,自西北向东南注入波斯湾。

在两河间是肥沃的平原。

这一带我们统称为两河流域。

它是人类文明的又一摇篮。

古希腊人称“美索不达米亚”,意思是两河间的土地。

两河流域向西到地中海,这一狭长的弧形地带,像一弯新月,所以人们称这一带为“新月地带”或“新月沃地”。

这里先后住过苏美尔人、阿卡德人、希伯来人和腓尼基人。

师:那么谁最早在这里建立了国家?什么时间?
生:苏美尔人,大约在公元前3500年在两河流域南部建立了奴隶制小国。

(1)两河流域南部早期奴隶制国家(约公元前3500年)
(2)古巴比伦王国
公元前19世纪,阿摩利人在幼发拉底河中游建立了古巴比伦王国。

有古代世界七大奇观之一的空中花园。

地理位置在今天的伊朗、伊拉克。

最著名的国王是汉谟拉比。

公元前18世纪,国王汉谟拉比在位时国力最强大,经过战争,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

师:此外汉谟拉比还用什么措施来维护他的统治?生:颁布了汉谟拉比法典。

3.汉谟拉比法典
师:从汉谟拉比法典的内容我们可以看出法典在维护谁的利益?生:奴隶主。

汉谟拉比让人用楔形文字把法典内容全部刻在一根黑色的石柱上,所以该法又称“石柱法”。

这部法典维护奴隶制专政的实质。

它是现存的世界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3、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
古代印度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师:古代印度是个地理概念,它包括今天哪些国家呢?生:包括今天的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等国。

非常正确!同学们请看图,它北面是雄伟的喜马拉雅山,东面有一条河流是恒河,西部一条河流就是印度河。

约公元前2500年,印度河流域开始出现奴隶制小国。

(1)古代印度早期奴隶制小国
(2)雅利安人入侵
后来一支来自中亚高原的白种人部落,自称雅利安人。

征服了当地居民,在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建立起奴隶制国家。

(3)印度的种姓制度
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内部逐渐产生分化,后来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历史上称“种姓制度”。

古代印度社会全体成员自上而下分为四个等级。

第一等级是婆罗门,是主管宗教祭祀的氏族贵族,在宗教、文化和政治方面都享有特权。

第二等级是刹帝利,其基本职业是充当武士,国王通常也属于刹帝利种姓。

第三等级是吠舍,优雅恋人的一般公社成员组成,主要从事农牧商等职业。

第四等级是首陀罗,是被政府的土著居民,他们处于社会的底层,其中有些人是奴隶。

课堂小节
今天这节新课,我们主要学习了金字塔的国家——古代埃及,古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以灌溉农业为特色,其最高统治者是法老,金字塔式法老权利的象征,在两河流域,由苏美尔人创造了最早的城市文明,其后阿摩利人又建立了古巴比伦王国,汉莫拉比制定了古代事件,第一步比较完整的称谓法典——《汉莫拉比法典》,在印度河流域,诞生了古代印度文明,其种性制度的影响一直延续至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