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文学
第二章:幼儿诗
第一节:幼儿诗概说
2、幼儿诗与儿歌的异同 a思想内容上,儿歌比较单纯、直率,幼儿诗比较具体含蓄
b在写法上,儿歌往往以叙述、白描、说明等方式描述事物现象,偏 重于明白的展示,追求生动、幽默、机警的谐趣,有“俗味” ,而幼 儿诗更注重情感的抒发、意境的创造和表达的含蓄,多一些“稚趣”。
C在题材上,儿歌多从日常生活中取材,有较强的实用性,而幼儿诗题材广阔, 内容也更丰富深厚。 d.在篇幅上,儿歌短小、结构简单,更适合中、小班的孩子诵读,幼儿诗 可长可段、结构较复杂,更适合年龄稍大的孩子听赏,诵读 e.在韵律上,儿歌的语言运用讲求顺口、音律和谐,注重语音外在表现 形式上的音乐感,被称为半格律诗,靠听觉的成分多:幼儿诗的格式、 与雅安韵律则可以跟更灵活自由,音乐美体现于诗意之上,人称自由体, 靠联想思考的成分多。
2、学前儿童文学的特点
(1)学前儿童文学的文体特点 语言应浅显易懂 情节应生动有趣 结构应条理清楚
(语言应该浅显明白,多用动词、名词等有具体形象内容的 词语,且是短句。) (故事性强的文学作品。例如:幼儿童话和幼儿故事) (一条线索贯穿到底,不应穿插多条线,避免倒叙,插叙。)
主题应具有教育性 (有益于儿童德、智、体、美、劳的发展。)
小胖变皮球
பைடு நூலகம்
小胖听见隔壁的姐姐说过:“人身上长的东西要是一直不用,它就会退化。” 小胖问:“什么叫退化。” 姐姐说:“退化就是变没啦!” “真的?”小胖歪着脑袋,想着。 有一个星期天的早晨,天可冷了,小胖躲在被窝里不肯起来。 奶奶来叫他:“快睁开眼看看,天都大亮了!” 小胖紧闭着眼,不肯睁开,他说:“我的眼睁不开!”他把眼睛闭着,闭着,眼睛就再也睁不开了。 奶奶说:“小胖,小胖!你听窗外鸟儿叫得多好听,快起来锻炼身体吧!” 小胖说:“谁爱听,老叽叽喳喳的。外面多冷,锻炼身体要伤风的。” 奶奶还在说,小胖捂住两只耳朵不听,捂着,捂着,两只耳朵缩进头里去了。 奶奶说:“小胖快起来穿衣服!” 小胖想:穿衣服要动手,多麻烦,我才不高兴呢。小胖的两只手缩进身子里去了。 奶奶说:“时候不早了,快起来,奶奶带你出去玩玩吧!” 小胖想:出去玩,还得走路,那多累呀,我才不高兴呢。 小胖的两只脚也缩进身子里去了。 小胖不肯起床,奶奶生气地走了。 小胖躺着,一动也不动,脖子和脑袋都缩进身子里去了。 这时候,小灵来找小胖玩,他叫着:“小胖,小胖!”没人答应。他跑进房里,掀开被窝一看,小胖不见了,被 窝里只有一个大皮球。 小灵说:“咦,哪来的大皮球呀?一定是小胖藏在这儿的。”说着抱起皮球就向院子里跑。小胖大声喊:“我 不去,我不去!”可是,小胖在皮球里面说话,小灵听不见。 小灵跑到院子里,叫院子里的小朋友都来踢皮球玩。 小朋友们分成两队,这个一脚,那个一脚,把球踢来踢去,痛得小胖哇哇叫,可是,大家都听不见呀! 小灵一脚踢得太高了,把皮球踢出院墙外,落在阴沟里。阴沟里又臭又脏,皮球身上都是泥。小胖大叫起来: “臭死了!脏死了!” 正巧有个大哥哥经过,他把皮球捡起来,朝院子里踢去。院子里的孩子看见皮球回来了,都大声叫“好!” 皮球落在院子里的地上,又弹起来,哐的一声把玻璃窗打碎了,皮球落在床上。 小胖睁眼一看,自己卷着身子躺在被窝里,小灵正在打他的屁股,嘴里还在叫着:“小胖再不起来,要变成个 大皮球了!” 小胖怕自己真的变成大皮球,就连忙起来了
第四章:幼儿童话
5、童话的表现手法 (1)拟人:把人类的特性、特点加诸于外界事物上你,使之人格化 的表现手法,是童话表现还想的最常用的艺术手法。 (2)夸张:借助丰富的想象扩大和强调所描写对象的某些特征,并 做必要的夸大或缩小,突出其本质特征,以增强表达效果的表现 手法。
小小的船 叶圣陶 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 小小的船儿两头尖, 我在小小的船里坐, 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
繁星·春水节选 冰心 一 三 繁星闪烁着—— 万顷的颤动—— 深蓝的太空 深黑的岛边 何曾听得见他们对语 月儿上来了 沉默中 生之源 微光里 死之所! 他们深深的互相颂赞了 四 二 小弟弟呵! 童年呵! 我灵魂中三颗光明喜乐的星 是梦中的真 温柔的 是真中的梦 无可言说的 是回忆时含泪的微笑 灵魂深处的孩子呵!
第二章:幼儿诗
第一节:幼儿诗概说
3、幼儿诗的艺术特征
鲜明、充满动感的形象
活泼、生动的想象 富于情趣的构思
自然、明快的韵律
口语化于音乐性相结合的语言 4、幼儿诗的类别 叙事诗、抒情诗、童话诗、讽刺诗、题画诗、散文诗
第四章:幼儿童话
第一节:童话概说
1.童话的概念 以口头形式和书面形式存在的、符合儿童思维方式、有着独特幻想逻辑的,在 现实、超现实和人类心灵间自由徜徉的奇妙故事 2.童话的源流
幼儿文学
胡文娟
第一章 基本概论
1、幼儿文学的命名是“学龄前儿童文学”。它是以6岁前 的婴幼儿为欣赏和接受主体,为满足其审美需要,培养审 美情感,提升其审美能力,促进其健康成长而创作或改编 的文学。 例如: 月亮光光 月亮光光, 装满筐筐, 抬进屋去, 全都漏光。
两只小蜜蜂 两只小蜜蜂啊 飞在花丛中啊 飞啊 bia bia 飞啊 mu mu 两只小蜜蜂啊 飞在花丛中啊 飞啊 bia bia 飞啊 啊!啊!
内容应具有知识性 (有益于儿童获得丰富的知识、启迪心智,活跃其想象和思维、
诱发其创造灵感。)
2、学前儿童文学的特点
(1)学前儿童文学的婴幼儿特点 注:学前儿童文学是儿童特点最鲜明的文学。 游戏性 趣味性 直感性 幻想性 游戏是人类的一种原始本性 婴幼儿的注意以无意注意为主 婴幼儿的思维特点主要表现只管行动思维和具体形象思维
妈妈是天使
三毛
妈妈说 她是我的天使 如果向她要求 天使是 什么都肯做的 我向天使要星星 妈妈煮好了饭 就飞去了 我向天使要月亮 妈妈洗好了衣服 也去摘了 当 星星和月亮挂在 墙上的时候 妈妈看上去 是 一个很累的天使 我又问妈妈 是不是我要的 你都会答应? 妈妈笑着点点头 我说 妈--妈 要是我不去上学 可--不--可以? 妈妈没有回答 只用围裙 慢慢地 蒙上了眼睛
最早的童话:神话、传说演变而来的,始于民间的口头创作和传播。
3.童话的基本特征 故事、人物、情节大幅度的艺术假设性,多半带有“无中生有”的幻想性质。
第四章:幼儿童话
4.童话的文学特征 从传统童话和现代童话的比较中得来 传 统 童 话 传 统 童 话 1、单纯明快的叙述模式 2、鲜明的主题 3、类型化的任务性格 1、呈现纯真的儿童世界 2、实现成人的童年梦想 3、创建多样化、个性化的问题结构
第二章:幼儿诗
第一节:幼儿诗概说
1、幼儿诗及其发展
(1)幼儿诗定义:以幼儿为主题接受对象,适合于幼儿听赏吟诵的自由体短诗。
例如:我国古代极少的适合幼儿朗诵的诗歌: 李白的《静夜思》、白居易的《悯农》等等
(2)、现代意义上的幼儿诗概念更完备,20世纪八九十年代更加的蓬勃发展。 例如:叶圣陶、冰心等。
小燕子 小燕子,穿花衣, 年年春天来这里, 我问燕子你为啥来? 燕子说:“这里的春天最美丽! ” 小燕子,告诉你, 今年这里更美丽, 我们盖起了大工厂, 装上了新机器, 欢迎你,长期住在这里。 小燕子,穿花衣, 年年春天来这里, 我问燕子你为啥来? 燕子说:“这里的春天最美丽! ” 小燕子,告诉你, 今年这里更美丽, 我们盖起了大工厂, 装上了新机器, 欢迎你,长期住在这里。
童话故事更有幻想性。
2、学前儿童文学的审美特征
学前儿童文学是快乐的文学
学前儿童文学是稚拙的文学 学前儿童文学是快乐的文学 学前儿童文学是荒诞的文学 学前儿童文学是质朴的文学 例如:<<卖火柴的小女孩>>、<<小胖变皮球>>
卖火柴的小女孩儿
卖火柴的小女孩儿 天冷极了,下着雪,又快黑了。这是一年的最后一天——大年夜。在这又冷又黑的晚上,一个乖巧的小女孩儿,赤着脚在街上走 着。她从家里出来的时候还穿着一双拖鞋,但是有什么用呢?那是一双很大的拖鞋——那么大,一向是她妈妈穿的。她穿过马路的时 候,两辆马车飞快地冲过来,吓得她把鞋都跑掉了。一只怎么也找不着,另一只叫一个男孩儿捡起来拿着跑了。他说,将来他有了孩 子,可以拿它当摇篮。 小女孩儿只好赤着脚走,一双小脚冻得红一块青一块的。她的旧围裙里兜着许多火柴,手里还拿着一把。这一整天,谁也没买过 她一根火柴,谁也没给过她一个钱。 可怜的小女孩儿!她又冷又饿,哆哆嗦嗦地向前走。雪花落在她的金黄的长头发上,那头发打成卷儿披在肩上,看上去很美丽, 不过她没注意这些。每个窗子里都透出灯光来,街上飘着一股烤鹅的香味儿,因为这是大年夜——她可忘不了这个。 她在一座房子的墙角里坐下来,蜷着腿缩成一团。她觉得更冷了。她不敢回家,因为她没卖掉一根火柴,没挣到一个钱,爸爸一 定会打她的。再说,家里跟街上一样冷。他们头上只有个房顶,虽然最大的裂缝已经用草和破布堵住了,风还是可以灌进来。 她的一双小手几乎冻僵了。啊,哪怕一根小小的火柴,对她也是有好处的!她敢从成把的火柴里抽出一根,在墙上擦燃了,来暖 和暖和自己的小手吗?她终于抽出了一根。哧!火柴燃起来了,冒出火焰来了!她把小手拢在火焰上。多么温暖多么明亮的火焰啊, 简直像一支小小的蜡烛。这是一道奇异的火光!小女孩儿觉得自己好像坐在一个大火炉前面,火炉装着闪亮的铜脚和铜把手,烧得旺 旺的,暖烘烘的,多么舒服啊!哎,这是怎么回事呢?她刚把脚伸出去,想让脚也暖和一下,火柴灭了,火炉不见了。她坐在那儿, 手里只有一根烧过了的火柴梗。 她又擦了一根。火柴燃起来了,发出亮光来了。亮光落在墙上,那儿忽然变得像薄纱那么透明,她可以一直看到屋里。桌上铺着 雪白的台布,摆着精致的盘子和碗,肚子里填满了苹果和梅子的烤鹅正冒着香气。更妙的是这只鹅从盘子里跳下来,背上插着刀和叉 ,摇摇摆摆地在地板上走着,一直向这个穷苦的小女孩儿走来。这时候,火柴又灭了,她面前只有一堵又厚又冷的墙。 她又擦着了一根火柴。这一回,她坐在美丽的圣诞树下。这棵圣诞树,比她去年圣诞节透过富商家的玻璃门看到的还要大,还要 美。翠绿的树枝上点着几千支明晃晃的蜡烛,许多幅美丽的彩色画片,跟挂在商店橱窗里的一个样,在向她眨眼睛。小女孩儿向画片 伸出手去。这时候,火柴又灭了。只见圣诞树上的烛光越升越高,最后成了在天空中闪烁的星星。有一颗星星落下来了,在天空中划 出了一道细长的红光。 “有一个什么人快要死了。”小女孩儿说。唯一疼她的奶奶活着的时候告诉过她∶一颗星星落下来,就有一个灵魂要到上帝那儿 去了。 她在墙上又擦着了一根火柴。这一回,火柴把周围全照亮了。奶奶出现在亮光里,是那么温和,那么慈爱。 “奶奶!”小女孩儿叫起来,“啊!请把我带走吧!我知道,火柴一灭,您就会不见的,像那暖和的火炉,喷香的烤鹅,美丽的 圣诞树一样,就会不见的!” 她赶紧擦着了一大把火柴,要把奶奶留住。一大把火柴发出强烈的光,照得跟白天一样明亮。奶奶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高大,这 样美丽。奶奶把小女孩儿抱起来,搂在怀里。她俩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 方去了。 第二天清晨,这个小女孩儿坐在墙角里,两腮通红,嘴上带着微笑。她死了,在旧年的大年夜冻死了。新年的太阳升起来了,照 在她小小的尸体上。小女孩儿坐在那儿,手里还捏着一把烧过了的火柴梗。 “她想给自己暖和一下……”人们说。谁也不知道她曾经看到过多么美丽的东西,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 福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