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 每题2分 共40分1 法律可以起到“定分止争”的作用 这一提法源自管仲 且在( C )学说那里常被提及。
A 儒家B 墨家C 法家D 阴阳家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是以( A )为统帅 以法律为主干 以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为重要组成部分 由多个法律部门组成的有机统一整体。
A 宪法B 刑法c 民法D 经济法3 在《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 将每年 D 定为国家宪法日。
A 9月4日B 10月4日C 11月4日D 12月4日4 在我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12年6月发布的《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12 2015年)》中 把人权的内容以“三大板块”细分为( C )。
A 十项B 十五项C 二十项D 三十项5 “公民依法行使出版自由的权利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予以保障”的规定出自于( D )。
A 《宪法》B 《民法通则》c 《刑事诉讼法》D 《出版管理条例》6 下列法的形式中 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经一定立法程序制定颁布的规范性文件是( C )。
A 宪法B 行政法规C 法律D 行政规章7 不同法的形式具有不同的效力等级。
下列各项中 效力低于地方性法规的是( B )。
A 宪法B 同级政府规章C 法律D 行政法规8 “凭个人的智慧去治理国家 这是国家的祸患。
”这句话是( A )说的。
A.老子B 孔子C 庄子D 孟子9 “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 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 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此观点的提出入是( A )。
A 邓小平B 陈云C.彭真D 习近平10 天下之事 不难于立法 而难于法之必行 不难于听言 而难于言之必效。
这是( B )提出的见解。
A.商鞅B 张居正C 王安石D 王阳明11 “为政以德 譬如北辰 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此话为( B )所云。
A 老子B 孔子c 庄子D 孟子12 “夫政不简不易 民不有近 平易近民 民必归之。
”此话是( B )说的。
A 周文王B 周公C 孔子D 韩菲13 “大凡人类对于一件事 研究当中的道理 最先发生思想 思想贯通以后 便起信仰 有了信仰 就生出力量。
”这是民主革命的先驱( A )说过的一句话。
A 孙中山B 李大钊C 陈独秀D 廖仲恺14 “三军可夺帅也 匹夫不可夺志也。
”这是( C )的名言。
A 老子B 墨子C 孔子D 孟子15 在我国传统道德中 概括为“三达德”是指( D )。
A 仁义礼B 礼智信C 知仁礼D 知仁勇16 在道德规范体系中 居于主导地位并成为区别不同道德类型显著标志的最根本的行为准则的是( A )。
A 道德原则B 道德规范C 道德范畴D.道德概念17 在我国提倡的一系列职业道德规范中 属于最基本或者最低层次要求的是( C )。
A 诚实守信B 奉献社会C 爱岗敬业D 办事公道18 按照孔子所说 一个人如果爱好仁德而不爱好学习 他的弊病是 AA 愚B 绞C 贼D 狂19 “道不同 不以为谋。
”这句话出自 C 。
A 《诗·小雅·大东》B 《荀子·正名》C 《论语·述而》D 《荀子·尽天下》20 朋友关系在中国古代属于“五伦”之一。
在处理朋友关系时 古人讲求的是 CA 义B 序C 信D.别21.在我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12 年6 月发布的《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12 2015 年)》中 把人权的内容以“三大板块”细分为 C 。
A、十项B、十五项C、二十项D、三十项22.“大凡人类对于一件事 研究当中的道理 最先发生思想 思想贯通以后 便起信仰 有了信仰 就生出力量。
”这是民主革命的先驱 A 说过的一句话。
A、孙中山B、李大钊C、陈独秀D、廖仲恺23.在我国传统道德中 概括为“三达德”是指 D 。
A、仁义礼B、礼智信C、知仁礼D、知仁勇24.“为政以德 譬如北辰 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此话为 B 所云。
A、老子B、孔子C、庄子D、孟子25.在我国提倡的一系列职业道德规范中 属于最基本或者最低层次要求的是 C 。
A、诚实守信B、奉献社会C、爱岗敬业D、办事公道25.“夫政不简不易 民不有近 平易近民 民必归之。
”此话是 B 说的。
A、周文王B、周公C、孔子D、韩非26.下列法的形式中 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经一定立法程序制定颁布的规范性文件是 CA、宪法B、行政法规C、法律D、行政规章27.“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 让人民监督权力 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是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的根本之策”。
这句话出自 A 。
A、《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B、《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C、《十八大报告》D、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28.根据2013 年9 月10 日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五千次以上的 将被依法追究 D 。
A、民事责任B、行政责任C、伦理责任D、刑事责任29.“制度不在多 而在于精 在于务实管用 突出针对性和指导性。
如果空洞乏力 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再多的制度也会流于形式。
”这是十八大后 B 的讲话内容。
A、胡锦涛B、习近平C、李克强D、张德江30.在实现廉洁自律的有关基本要求中 最重要的是 A 。
A、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B、公私分明 不贪不占C、防微杜渐 过好“金钱关”D、遵纪守法 尽职尽责31.天下之事 不难于立法 而难于法之必行 不难于听言 而难于言之必效。
这是 B 提出的见解。
A、商鞅B、张居正C、王安石D、王阳明32.“权力趋向腐败 绝对权力绝对腐败”名言的发明者是 C 。
A、孟德斯鸠B、卢梭C、阿克顿D、托克维尔33.在现代社会 由于权利和义务的构成和内涵极其丰富多样 其中 有人认为 权利是行动的资格、占有的资格或享受的资格。
权利意味着“可以” 义务则意味着“不可以”。
该见解属于 D 。
A、主张说B、自由说C、利益说D、资格说34.朋友关系在中国古代属于“五伦”之一。
在处理朋友关系时 古人讲求的是 C 。
A、义B、序C、信D、别35.“人权入宪”是个值得纪念的事件。
我国在 D 的3 月 第十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通过了新的宪法修正案 在第33 条中增加了“国家尊重与保护人权”的内容。
A、2000 年B、2001 年C、2002 年D、2004 年36.在道德规范体系中 居于主导地位并成为区别不同道德类型显著标志的最根本的行为准则的是 A 。
A、道德原则B、道德规范C、道德范畴D、道德概念37.在《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 将每年 D 定为国家宪法日。
A、9 月4 日B、10 月4 日C、11 月4 日D、12 月4 日38.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最基本要求是 A 。
A、爱岗敬业B、诚实守信C、办事公道、服务群众D、奉献社会39.“道不同 不相为谋。
”这句话出自 C 。
A、《诗·小雅·大东》B、《荀子·正名》C、《论语·述而》D、《孟子·尽心下》40.在我国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体系中 包括基本规范和特殊规范。
其中 “五爱”构成了基本规范。
在这“五爱”里 首要的爱是 B 。
A、爱人民B、爱祖国C、爱社会主义D、爱劳动41.依据我国经济生活和人们思想道德状况的实际 可将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道德要求具体分为不同的层次 其中 对我国公民最基本的道德要求是 C 。
A、无私奉献、一心为公B、先公后私、先人后已C、公私兼顾、不损公肥私D、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42.中国古人对教育的功能作用与学习的意义有很多充满智慧的阐释 如 “教也者 义之大者也 学也者 知之盛者也。
义之大者 莫大于利人 利人莫大于教 知之盛者 莫大于成身 成身莫大于学。
”这段话出自 D 。
A、《论语》B、《资治通鉴》C、《孟子》D、《吕氏春秋》43.没有国家强制力的法律规则是“一把不燃烧的火 一缕不发亮的光”。
此话出自 B 之口。
A、美国哲学家罗尔斯B、德国法学家耶林C、中国清末法学家沈家本D、英国哲学家培根44.“凭个人的智慧去治理国家 这是国家的祸患。
”这句话是 A 说的。
A、老子B、孔子C、庄子D、孟子45.“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这句话出自于 B 。
A、《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B、《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C、《十八大报告》D、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46.“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 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 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此观点的提出人是 A 。
A、邓小平B、陈云C、彭真D、习近平4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是以 A 为统帅 以法律为主干 以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为重要组成部分 由多个法律部门组成的有机统一整体。
A、宪法B、刑法C、民法D、经济法48.不同法的形式具有不同的效力等级。
下列各项中,效力低于地方性法规的是(B)。
A、宪法B、同级政府规章C、法律D、行政法规49.下列关于道德的表述中 错误的是 A 。
A、在道德体系的构成要素中 道德规范具有统驭全局的最高地位B、职业道德对一般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 具有补充作用C、职业人士负有自觉维护职业荣誉之义务D、各种职业道德在适用范围上具有局限性50.下列选项中 属于倡导言行一致 强调恪守诚信的内容的是 A 。
A、“养心莫善于诚”B、“恭敬之心 礼也”C、“不学礼 无以立”D、“事思敬” “不居功”51.蔡元培先生认为 “人生学业 无一可以轻易得之者。
当艰难之境而不屈不沮 必达而后已 则 B 之效也。
”A、责任心B、勇敢C、正直D、诚实52.“公民依法行使出版自由的权利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予以保障”的规定出自于 D 。
A、《宪法》B、《民法通则》C、《刑事诉讼法》D、《出版管理条例》53.根据2013 年9 月10 日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转发次数达到 C 以上的 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节严重”。
A、三百次B、四百次C、五百次D、六百次54.“一次不公正的审判 其恶果甚至超过十次犯罪。
因为犯罪虽是无视法律——好比污染了水流 而不公正的审判则毁坏法律——好比污染了水源。
”此见解出自 D 。
A、美国哲学家罗尔斯B、德国哲学家黑格尔C、法国哲学家波普尔D、英国哲学家培根55.“三军可夺帅也 匹夫不可夺志也。
”这是 C 的名言。
A、老子B、墨子C、孔子D、孟子56.法律可以起到“定分止争”的作用 这一提法源自管仲 且在 C 学说那里常被提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