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四年级数学下册 乘法交换律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四年级数学下册 乘法交换律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四年级数学下册乘法交换律教案人教新课标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乘法交换律,并能用字母表示乘法交换律。

2、让学生经历乘法交换律的探索过程,学会运用乘法交换律进行简便计算,体验运算定律的应用价值,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3、借助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等方法,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掌握乘法交换律,会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难点:灵活、熟练地运用乘法交换律进行计算。

教具准备:主题图、点子图学具准备:练习纸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出示点子图谈话:在数学学习中,观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老师给你们带来的图:
你能得到哪些信息?又能提出什么问题?
2、根据学生回答板书:一共有几个点子?怎样解答?74
=2847=28师:指着“74=28”这个算式,请学生说出各部分的名称?(在乘法算式中,乘号前面的和乘号后面的数都叫因数,乘
得的结果叫做积。

)问:74和47 这两个算式都表示什么?可用什么符号连接?
想一想,你写的两个算式为什么可以用“=”相连?
3、聪明的同学们,你们猜一猜,乘法可能有什么运算定律?
到底你们猜测得对不对呢?下面学习例题1后就能明白。

二、探究交流,解决问题。

1、主题图引入(1)出示主题图,让学生仔细观察,说一说图中告诉我们哪些信息。

(2)你能提出哪些问题?(指定多名学生说一说。


挖坑、种树的一共有多少人?
一共种了多少棵树?
抬水、浇树的一共有多少人?
一共需要多少桶水?
参与植树活动的一共有多少人?
…… (3)在这些问题中你能解答那些问题?
2、学习例1。

(1)出示例1:负责挖坑、种树的一共有多少人?(2)启发学生思考:要解答“负责挖坑、种树的一共有多少人?”这个问题,需要知道主题图中哪些相关信息?分析理解后,指定学生回答:一共有25个小组,每组里4人负责挖坑、种树。

(3)学生独立列式计算,教师巡视指导。

然后指定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
列式的,为什么这样列式?(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单)
(4)教师根据学生回答,边板书:
425=100(人)254=100(人)(5)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两种解法有何异同。

启发思考:425和254这两个算式都求挖坑、种树的一共有多少人?其计算结果怎么样?两个算式之间可以用什么符号连接?(即:425=254)
这个等式说明了什么?(把4和25 这两个因数交换位置,积不变。

)(6)你能再举出几个这样的例子吗?
学生举例:809 =9801050 =5010
204 =4201258 =8125 ……
(7)观察上面几组等式,从中你能发现什么?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
分组讨论并交流:
相同点:每组左边和右边的算式都是两个相同的数相乘,乘得的结果相等。

不同点:每组左边的算式和右边的算式两个因数交换了位置。

你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你发现的规律吗?
(8)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这叫做乘法交换律。

(学生齐读。

)(9)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乘法交换律。

让同学展现交流。

板书:
a b = b a 。

见过和这个等式类似的式子吗?a+b=b+a,这是加法交换律,那么刚刚发现的这个规律就叫------乘法交换律。

让学生说一说:这里的a、b可以是哪些数?
3、拓展:
(1)找一找,主题图中哪个问题可以用乘法交换律来解决。

(2)学生自由选择,独立解答所选问题。

(3)叙述列式及解答,集体交流与评析。

4、应用:
想一想,我们为何要学这个“乘法交换律”?我们学习哪些知识时用了乘法交换律?(笔算乘法的验算时,可以用交换因数的位置,再算一遍的方法进行验算,就是用了乘法交换律。

)用乘法交换律最常接触的是那些数?如:2541258师:通过努力,同学们又学会了新的知识,掌握了新的本领,老师真为你们高兴,你们呢?还有更高兴的事情呢。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完成P37第1 题
2、填空
(1)、()45 =55 (),这里运用了乘法(),用字母表示是()。

(2)、交换两个()的位置,()不变,这叫做乘法交换律。

(3)、a b = ()()(4)、一个数和1相乘得()。

(5)、一个数和0相乘得()。

3、判断题下列各题是应用了乘法交换律?(用打√,不用打。


(1)、1217=1712 ()
(2)、12516=12582 ()
(3)、a16 =16 a ()
4、把应用乘法交换律的算式用线连起来。

14710117 +9 0
b 1110 b 07149 +7 说一说为什么7 +9 和9 +7不能连起来。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1、通过今天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学生小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教师引导学生回忆整节课的学习要点。

你能把这些运用于以后的学习中吗?
2、质疑
师:学了今天这节课后,你还有什么疑问吗?
乘法交换律说的是两个数相乘,那么三个数相乘可不可以交换其中两个数的位置?
五、课堂作业:练习六
第3题
六、板书设计:
乘法交换律例1 (1)负责挖坑、种树的一共有多少人?
254=100(人)425=100(人)
254 =425
┆(学生举例)
a b = b a
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这叫做乘法交换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