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刑事侦查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13汇总

刑事侦查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13汇总

第十二章盗窃案件的侦查第一节盗窃案件的特点一、盗窃案件的概念盗窃案件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秘密手段窃取较大数额的公私财物的犯罪行为所构成的案件。

盗窃案件是各类刑事犯罪案件中数量最多的一类,其发案率在各类刑事案件中居首位。

二、盗窃案件的分类(一)按侵害部位不同可分为:入室盗窃和室外盗窃。

及(二)按盗窃性质可分为:内盗、外盗、内外勾结盗窃和监守自盗等。

北京大宅院系列盗窃案简介 通过此案介绍,请同学们考虑此案所反映出的盗窃案的特点有哪些?再请同学们谈谈什对这些特点有哪些侦查的途径?三、盗窃案件的特点 (一)有赃款赃物可查(二)现场一般遗留有犯罪的痕迹物品(三)多有预谋准备和窥测踩点过程,及(四)盗窃的手法带有习惯性千里拘盗在此案的侦查过程中,侦查人员的侦查方法是什么?第二节盗窃案件侦查的基本方法一、及时勘查盗窃案件现场(一)抓紧现场访问,了解被盗经过。

1、发现被盗的情况。

2、被盗财物情况。

3、被盗财物的保管情况。

及4、发案前后的可疑情况。

(二)勘验盗窃现场,获取犯罪证据。

1、对现场进出口进行勘验。

2、对现场中心部位进行勘验。

及3、对现场周围环境进行搜索。

二、全面分析研究案情,确定侦查方向和范围 (一)分析判断事件性质。

即分析盗窃事实是否存在,有无可能当事人监守自盗后伪造现场,谎报案件。

分析有无可能是伪造现场,通常考虑以下情况:1、当事人陈述的情节本身与现场之间有无矛盾;2、现场痕迹与破坏行为、作案过程有无矛盾;3、失窃财物的准确数额与一般犯罪规律及保管人员的记忆能力是否相一致;4、提供的失窃时间是否经得起推敲;及5、保管人品质和最近的经济状况如何。

(二)全面分析案件构成情况。

通常分析以下内容:1、分析判断盗窃案件性质。

2、分析判断盗窃的时间、空间。

对盗窃时空的判断,着重抓住以下问题:第一,被盗的财物是何时、存放于哪个特定空间、何时还在?第二,失主和被盗物分离多长时间,何时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发生被盗?第三,实施盗窃过程所需多少时间。

3、对盗窃案件中作案人的分析推断。

一是作案人的人数及其个体生理特征以及被盗财物的数量、重量、体积、运载方法和盗窃部位、障碍物高低等;二是作案人盗窃的动机目的及其心理特征,主要根据盗窃时空的选择和目标对象的选择,盗窃目的物的种类、用途以及现场遗留物等推断;及三是作案人的知识技能特征和行为特征,主要根据盗窃过程中反映出来的预谋准备、选择出入口排除障碍、使用工具技巧等犯罪方法手段,以及破坏、伪装现场等反侦查伎俩和专业特长、习惯性动作等推断。

三、通过各种侦查途径寻找犯罪嫌疑人(一)迅速布置追缉堵截。

(二)控制销赃去向。

(三)深入群众,排查嫌疑对象。

(四)从现场痕迹物证调查入手,追根寻源。

(五)从犯罪情报资料入手,寻找犯罪嫌疑人。

(六)秘密巡查,守候伏击。

(七)开展清查,发现线索。

(八)从审查犯罪嫌疑人,发现线索。

及 (九)从并案侦查,发现线索。

智擒盗车贼通过此案的侦破过程,请谈谈此案的侦破成功之处有哪些?在证据的收集方面有哪些值得借鉴的地方?四、运用侦查措施,获取犯罪证据(一)组织群众辨认,获取证据。

(二)通过技术鉴定,认定同一。

(三)通过依法搜查,获取赃款、赃物。

(四)通过秘密监控获取犯罪证据。

第三节内盗案件的侦查要领一、内盗案件的特点(一)盗窃目标准确,盗窃时机选择恰当。

(二)盗窃手法简单,盗窃物品单一。

(三)盗窃现场不乱。

及(四)现场大多有伪装。

二、内盗案件的侦查要领(一)及时公布案情,发动群众提供嫌疑线索。

(二)认真摸底排队,发现与确定犯罪嫌疑对象。

(三)从现场痕迹物证调查入手,开展侦查工作。

及(四)注意内外结合,控制销赃。

第四节外盗案件的侦查要领一、外盗案件的特点外盗案件,是相对于内盗案件而言的,指单位外部的人员(排除内盗案件中列举的各类人员)侵入机关、团体单位所实施的盗窃案件。

由于作案成员比较复杂,外界影响因素较多,故其侦查难度较大。

外盗案件的特点是:(一)实施盗窃前多有踩点活动。

(二)盗窃目标不准,现场较乱。

(三)进出口比较明显,现场破坏程度大。

及(四)作案手法带有习惯性,盗窃物品多而杂。

二、外盗案件的侦查要领(一)在确定的侦查范围内进行摸底排队,发现嫌疑线索。

外盗案件包括:现场周围的本地区近距离的盗窃犯作的案;离发案地点较远的外地区远距离的流窜犯作的案。

对于本地区盗窃犯作案可能性大的案件,应依靠当地派出所、保卫部门和群众,以发案地为中心,逐步展开层层排查,寻找发现犯罪嫌疑人。

对于推断属于流窜犯作案的,可以通过发通报的形式,将有关犯罪痕迹、作案手段等信息发往有关地区公安机关要求协查,如果是重特大案件,根据可能的条件指派专人在当地公安机关协同下展开侦查。

(二)迅速控制赃款赃物去向。

侦查中,迅速控制赃款赃物去向,是破获外盗案件的重要方法之一。

在布置控制之前,先要根据被盗财物的类别、特征和用途、流向及范围等,分析犯罪人对赃物可能采取何种方式进行处理,然后有重点地运用公开管理和秘密控制的方法,搜集信息,发现赃物。

涉及相关地区的,一般可以通报要求协查控制;必要时,要派员直接到相关地区,在当地公安机关的协助配合下落实布控措施。

(三)查询犯罪情报资料,发现侦查线索。

及外盗案件的作案人多数是惯犯、流窜犯,这些人大多被公安机关处理过。

侦查外盗案件,应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和现场痕迹、作案手法等,及时查对犯罪情报资料档案,以及本地区和外地区通报的有关案情,同时向有关劳改、劳教、看守所等了解,尽可能从中发现线索和嫌疑人。

如果在本地或外地过去曾经发生过类似的案件,或连续发生类似的案件,可以进行综合分析研究进行串案分析,组织并案侦查。

(四)加强侦查协作,综合运用多种措施手段。

针对外盗案件的复杂性和侦查的艰巨性,要求公安机关各部门加强整体协作,协同作战,形成打击的合力,并要求在侦查中综合运用多种措施手段,如加强对单位内部重点部位的技术防范,对可能再次遭到侵害的目标组织巡查守候,对流窜犯经常涉足的场所加强控制,运用隐蔽力量调查发现犯罪线索,在对劳改、劳教人员的教育改造中搜集各种犯罪信息,从中筛选出与所侦查案件相关的线索。

只有如此,才能取得成效。

钻石大盗案侦破纪实在此案中,请同学们谈谈在通过监控录像锁定嫌疑人后,可以运用什么途径寻找这些犯罪嫌疑人?第五节扒窃案件的侦查要领 扒窃案件是指罪犯在公共场所乘事主不备之机,秘密窃取其随身所带财务的犯罪行为构成的案件。

扒窃案件虽然属于盗窃案件的一种,但它与-般盗窃案件有着不同的特点。

嫌犯正在作案中一、扒窃案件的特点(一)扒窃活动多在公共场所进行。

(二)犯罪过程短暂,扒窃现场大多无法确定。

(三)扒窃对象具有特定性。

及(四)扒窃的目标多为现金。

二、扒窃案件的侦查要领(一)详细询问事主搞清被盗情况。

对扒窃案件,接到事主报案后,要进行认真详细地登记。

询问登记要问清记录以下情况:1、被盗事主的姓名、地址和工作单位;2、被盗的时间、地点、车次和详细经过;3、被扒窃财物的种类、各称、数量和特征;及4、被扒窃时现场周围的可疑人员,回忆他们的性别、年龄、相貌、口音、着装、特征等。

(二)走访群众,发现犯罪嫌疑线索。

在搞清被盗有关情况的基础上,要立即深入被盗地点或可能发生被盗的场所,向发案地当班的汽车、电车司乘人员,商店的营业人员,饭店的服务人员和在场的有关群众进行调查访问。

调查了解在发生被盗时有哪些可疑人员在场及他们的情况,调查该地点是否经常发生扒窃,哪些扒窃分子经常出没此地,发生案件时这些人是否在场等。

(三)及时组织搜索查找被窃物品。

根据扒窃作案人得手后迅速抛赃弃证的特点,在开展访问调查的同时,要以被盗地点为中心,及时组织力量,对被盗地点周围的一些隐蔽场所,如厕所、下水道、垃圾箱、邮筒、防空洞、偏僻胡同等进行搜索检查。

搜查有无空钱包、工作证、介绍信、提包、车船票等被抛弃的事主所失物品。

发现后,要注意发现提取上面的指纹。

同时,要根据罪犯扒窃地点和抛赃地点推测其逃走的方向和居住范围,为侦查提供线索和依据。

(四)查询犯罪档案,发现犯罪嫌疑人。

因扒窃犯罪分子大多连续作案,多被公安机关处理过。

因此,通过查对扒窃犯罪的档案资料常可发现重点嫌疑人。

在查对中要注意以下问题:1、要注意嫌疑人有无作案时间,查明发案时是否在现场,发案当天的去向是否有人证明。

2、要注意嫌疑人的犯罪手法与发生案件中被盗事主所陈述的是否一致。

3、要注意嫌疑人的体貌特征与发生案件中被盗事主所陈述的是否一致。

4、要注意嫌疑人在案后是否经济异常,行动可疑,(五)利用对多发地区的秘密监控,抓获现行。

请看《小偷的秘密》(五)认真讯问现行犯扩大破案战果。

扒窃案件的作案人一般都有多次扒窃的经历,许多是结伙作案。

当抓获扒窃分子时,应及时进行审讯。

扒窃犯罪分子一般都具有反审讯经验,不轻易交代全部罪行,有的在证据面前也蛮横抵赖。

因此,在审讯中必须根据具体犯罪分子的气质、反应能力、机智程度、社会知识的多寡等采用不同的审讯方法。

要以政策攻心为主,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消除其对抗情绪,除其侥幸和绝望心理,这样才能促使其坦白交代自己的罪行,积极揭发犯罪同伙。

以期通过讯问,挤清余罪,扩大战果,破现案破积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