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概况及专业介绍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概况及专业介绍

一、学校概况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是公安部直属的普通高等院校暨公安部高级警官学院,创办于1948年7月,历经华北公安干部学校、中央公安干部学校、中央人民公安学院、中央政法干部学校等时期。

1984年1月,改建为全日制普通高等本科院校。

1998年2月,与原中国人民警官大学合并,组成新的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建校60多年来,为全国公安政法机关培养、输送了20余万名各级领导、业务骨干和专门人才,被誉为“共和国警官的摇篮”。

学校的建设与发展始终得到党和国家历代领导人的高度重视。

毛泽东主席曾多次接见学校学员,邓小平同志亲笔为学校题写校名,江泽民同志为学校题词。

2004年10月15日,胡锦涛、温家宝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亲临公安大学观摩全国公安民警大练兵汇报演练,胡锦涛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

彭真、罗瑞卿同志曾兼任学校校长。

学校始终坚持为公安工作服务、为公安队伍建设服务的宗旨,按照公安部党委关于建设“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执法公正”的公安队伍的要求,遵循教育培训规律,突出公安教育特色,发挥公安大学优势,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以教师为主体的办学理念,坚持“人民公安为人民”、“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着力培养“忠诚可靠、业务扎实、敢于创新、精于实战、一专多能、作风优良、身心健康”的高素质公安专门人才,在教育体系、学科专业、师资队伍、人才培养模式、内部管理机制等方面形成了比较鲜明的特色,培育了“忠诚、求实、勤奋、创新”的校风,成为公安系统建校时间最长、学科专业最为齐全、办学规模最大、教育层次最为完备的高等学府。

学校坚持“高教与培训相结合”,高等学历教育和在职民警培训协调发展,逐步形成了包括本科生、二学位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和成人高等教育在内的学历教育体系,以及包括高级警官培训、公安业务培训、军队保卫干部培训、港澳警官培训、外警培训在内的在职培训体系,还开展博士后和留学生教育,是全国公安院校第一个开展本科学历教育和唯一开展博士研究生教育的高等学府。

目前,全日制在校生12000余人。

设有法学院、治安学院、侦查学院、公安情报学系、犯罪学学院、公安管理学院、涉外警务系、警务指挥战术系、刑事科学技术学院、警务信息工程学院、交通管理工程系、网络安全保卫学院、军队保卫学院等13个院系和警务实战训练部、人文社会科学教研部等2个教研部。

学校的学科专业建设紧贴公安实践需求,形成了公安学科专业齐全、主干学科特色鲜明、多种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

设有公安学、公安技术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诉讼法学、公安学、公安技术、公共安全工程与技术交叉学科等4个北京市重点学科。

有法学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法学、公安学、公安技术等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法学、公安学、心理学、安全科学与工程、公安技术等5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法律、警务、工程(安全工程)和公共管理等4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本科设有13个专业,18个专业方向,专业和专业方向覆盖了公安法制、治安、刑事犯罪侦查、国内安全保卫、经济犯罪侦查、禁毒、公安情报、犯罪预防与矫正、公安管理、警务保障、涉外警务、警务指挥与战术、刑事科学技术、安全防范、交通管理、网络安全管理等公安主要业务工作。

学校担负着为全国公安机关培训在职民警特别是高级警官的重要职责。

依托学历教育资源优势,承担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全国公安机关高级警官初任培训、警衔晋升培训、专题培训等培训任务,不断创新培训内容,改进培训方式,优化培训队伍,扩大培训规模,建立了纪律严明、特色鲜明的培训体制机制,培训质量和水平不断提升,在公安机关大教育、大培训工作体系中发挥了突出的作用。

学校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结合”,始终把师德风范建设放在首位,建立健全全员育人体制机制,强化人民教师和人民警察双重身份教育,引导教师践行“忠诚、敬业、创新、表率、奉献”的公安大学核心价值观,切实做到为人师表、以身作则、教书育人,全面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努力推出在国内外学术领域具有竞争力、影响力的学术骨干,培养和造就了一支“教员与教官相结合、专职与兼职相结合、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

现有专任教师近600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300余人。

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9人,享受公安部津贴专家23人。

同时,聘请客座教授103人、校外教师49人、教官32人。

刑事侦查与刑事技术教学团队被评为首批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

学校坚持“理论与实战相结合”,在人才培养方面,主动适应公安工作和公安队伍建设形势发展要求,紧紧围绕学生毕业后“干什么”和“能干什么”,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完善课程体系,突出公安特色,强化实践教学,逐步探索和建立了课堂教学与警务实践有机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教、学、练、战”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学生在校期间,除学习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外,还要掌握擒拿格斗、射击、驾驶等警体实战技能,接受严格警务化训练及警务行政执法和刑事执法综合训练,深入实战部门进行警务实践。

学校坚持“教学与科研相结合”,以教学带动科研,以科研促进教学,全面推动教学、科研与警务实践的紧密结合和良性互动,做到理论创新、技术创新、教法创新和管理创新。

近五年,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270多项。

在“质量工程”建设中,学校重点建设的精品课程、优秀教材、特色专业点、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等项目均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多个项目被评为国家级和省部级建设项目。

公安执法实验教学中心、刑科技实验教学中心被立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2010年,由我校承担的1项社会公共安全研究项目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2012年,教育部、中政委批准我校设立“应用型、复合型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

学校坚持“调研与智库相结合”,充分发挥人力资源和理论研究优势,主动围绕公安部党委对公安工作的战略部署开展调研,发表专题调查报告,努力发挥参谋和智库作用。

主办《公安教育》、《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现代世界警察》、《警察文摘》等刊物,其中《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全国百强社科学报、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

首都社会安全研究基地设在我校。

学校具有良好的办学条件。

目前,木樨地、团河两个校区占地面积1200余亩,教学行政用房和学生(学员)宿舍面积60万余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1299万元,图书馆是国内公安类藏书最齐全的图书馆,馆藏图书123余万册。

学校拥有先进和完备的教学科研基础设施。

设有DNA 鉴定、指纹鉴定、微量物证分析、毒物毒品分析、文件鉴定、枪弹痕迹检验、模拟现场勘查、安全防范技术、交通管理与控制等实验室,其中安全防范与风险评估实验室是公安部重点实验室,刑事科学技术实验室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校园教学科研计算机网、警体综合训练馆、警务战术训练街区、警务战术训练馆、多功能靶场、多媒体教室、语音室等设施完备。

设有北京市青少年安全教育基地。

学校积极开展国际交往和学术交流,不断深化和拓展国际合作的广度与深度,与英国、美国、法国、德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土耳其、韩国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警察机构进行着密切的交流合作;与法国国家警官培训学院、俄罗斯联邦内政部莫斯科大学、德国警察大学、土耳其警察大学、韩国警察大学、越南人民警察学院等建立了长期稳定的校际合作关系,招收和培养外国警察留学生,并为法国、东盟、亚非发展中国家先后举办了多期研修班。

从2009年开始,学校每年举办了一届“国际警务论坛”,邀请有关国家和地区高级警官和专家,围绕警务热点、难点和社会安全领域焦点问题进行研讨交流,积极提出预防和处置相关问题的措施和对策,充分发挥公安大学作为公安部党委智库、作为中国公安机关对外警务交流新窗口的重要功能,有效地提升了学校在国际警察教育领域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公安大学改革与发展走过了60多年不平凡的历程,谱写了共和国公安高等教育华美的篇章。

在新的历史时期,全体师生员工在公安部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在校党委的直接带领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五个结合”的办学思路和“七个特色”的人才培养目标,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全面加强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工作,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科教强警的生力军、教育训练的主阵地、提高民警素质的大熔炉、对外警务交流的新窗口,朝着建设国际一流警察大学的奋斗目标迈进!二、专业介绍治安学专业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需要,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政治坚定,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熟悉党和国家关于公安工作的路线、方针、政策,掌握本专业基础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具备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和公共安全等实际工作所需的专业核心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治安学专业下设治安学与公安法制两个专业方向。

本专业文理兼招,学制4年,授予法学学士学位。

1.治安学方向:主要培养能在各级公安机关治安系统从事决策和管理实务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有:治安学导论、治安案件查处、治安勤务、户政与人口管理、社区警务、公共安全危机管理、安全风险评估等。

2.公安法制方向:主要培养能适应公安工作需要、德才兼备的公安法制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有:法理学、中国法制史、宪法学、刑法学、刑事诉讼法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民法学、民事诉讼法学、商法学、国际法、国际经济法学、警察法学、犯罪学、刑事侦查学、治安管理学等。

侦查学专业本专业培养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具有良好的科学素质与人文素养、警察基本素质和技术技能,全面掌握侦查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在公安机关等政法机关从事侦查实际业务工作及相关业务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侦查学专业下设刑事侦查、经济犯罪侦查、禁毒学等3个专业方向。

本专业文理兼收,学制4年,授予法学学士学位。

1.刑事侦查方向。

本方向培养具有扎实法学功底,熟悉新形势下刑事犯罪规律、特点,掌握先进刑事侦查技能,能够胜任刑事侦查工作及相关业务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有:犯罪现场勘查、刑事案件侦查、侦查措施、侦查讯问等。

2.经济犯罪侦查方向。

本方向培养熟知市场经济运行规则,熟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犯罪规律、特点,掌握现代经济犯罪侦查技能,能够胜任经济犯罪侦查工作及相关业务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有:经济犯罪侦查学基础、经济犯罪案件侦查、司法会计等。

3.禁毒学方向:本方向培养掌握禁毒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能够胜任禁毒工作及相关业务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有:禁毒学原理、毒品犯罪案件侦查、毒品预防教育与戒毒康复等。

国内安全保卫专业本专业培养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具有良好的科学素质与人文素养、警察基本素质和技术技能,具备扎实的国内安全保卫方面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公安机关等政法机关从事国内安全保卫工作及相关业务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