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最后一头战象》(第二课时)导学案
学习目标:
1.阅读中体验战象的行为变化及其高尚情怀,引导学生通过抓住嘎羧的动作、神态等细节的描写,体会战象的善良、忠诚的高尚情怀。
2.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能提出自己不理解的问题,与同学一起探究解决。
3. 通过品词析句、感情朗读、想象、说写话等语言实践活动,感悟动物与人和谐相处的美好情感,激发学生广泛阅读动物情感故事的兴趣的创新动机。
学习重点:通过品词析句、感情朗读、想象、说写话等语言实践活动,体会嘎羧崇高的情感,感受它善良、忠诚的高尚情怀。
学习难点:通过品词析句、感情朗读、想象、说写话等语言实践活动,感悟动物与人和谐相处的美好情感,激发学生广泛阅读动物情感故事的兴趣的创新动机。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嘎羧在生命的最后历程当中做了哪几件事?用“先……然后……最后……”这一句式将嘎羧临死之前做的三件事连起来说清楚。
(二)合作探究
1.文中处处都有感动,请你静心默读第12——23自然段,用“﹏”划
出令你感动的句子? 在句子旁边写下你的感受。
选择最令你感动的句子与同学交流。
(提示:①找出描写嘎羧动作和神态的语句,抓关键词体会②从中你觉得嘎羧有什么品质?③用怎样的情感朗读这些句子?)
2.总结提升:学完了课文,你觉得嘎羧具有什么品质?完成下面这个填空题。
这是一头的战象,因为它。
(在文中找出相关语句并用自己的话概括)
(三)拓展延伸:
嘎羧告别村寨的场面;江滩回想往事的情景;坑底凝望的神情等都十分感人。
选择其中的一个片段,想象:如果你是嘎羧,此刻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请把你的所见、所闻、所想写下来。
23.《最后一头战象》(第二课时)教案
教学目标:
1.阅读中体验战象的行为变化及其高尚情怀,引导学生通过抓住嘎羧的动作、神态等细节的描写,体会战象的善良、忠诚的高尚情怀。
2.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能提出自己不理解的问题,与同学一起探究解决。
3. 指导学生通过品词析句、感情朗读、想象、说写话等语言实践活动,感悟动物与人和谐相处的美好情感,激发学生广泛阅读动物情感故事的兴趣的创新动机。
教学重点:阅读中体验战象的行为变化及其高尚情怀,引导学生通过抓住嘎羧的动作、神态等细节的描写,体会战象的善良、忠诚的高尚情怀。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通过品词析句、感情朗读、想象、说写话等语言实践活动,感悟动物与人和谐相处的美好情感,激发学生广泛阅读动物情感故事的兴趣的创新动机。
教学过程:
一、回顾导入(3分钟)
同学们,我们上节课已经初步了解了《最后一头战象》这篇课文。
知道课文向我们介绍了战象嘎羧在自己的生命即将走到尽头的时候做了几件感人的事,他做了哪几件事?谁能用“先……然后……最后……”这一句式将嘎羧临死之前做的三件事连起来说清楚?
二、分配任务,小组交流,合作探究(5分钟)
1.请各组长抽签。
2.各小组长按抽到的任务,组织小组成员交流,合作探究,分配任务。
任务小纸条1
任务小纸条2
任务小纸条3
任务小纸条4
点评小组任务小纸条(任务5、任务6)
三、精彩展示及精讲点拨(20分钟)
(一)走进“凭吊战场”
出示句子1:
预设点拨:
(1)嘎羧“久久凝望”,凝望的是什么?
(2)为什么嘎羧走到一块龟形礁石上“亲了又亲”?
(3)嘎羧为什么发出震耳欲聋的吼叫?会叫什么?
出示句子2
(二)走进“庄严归去”
出示句子1:
预设点拨:文中提到了几次怎样的“挖”?你从这些“挖”中体会到了什么?(文中反复出现了一个关键词“挖”,从嘎羧的“一直挖”、“继续挖”、到“埋头挖”,通过一个“挖”字写出了嘎羧没有到祖宗留下的象冢,而是带着对战友的怀念之情,用尽自己全部的生命,为自己挖掘了一个坟墓,庄严地把自己掩埋。
)
四、当堂测评(5分钟)
用自己的话复述“凭吊战场”及“庄严归去”两个部分,与同学交流交流。
五、布置作业(2分钟)
如果说,最后一头战象呈现给我们的是深沉的爱和对于生命价值的深深思考的话,那么,沈石溪的其他作品又将给予我们怎样的震撼呢?回去仔细读一读,可以将你的点滴感受纪录下来。
六、板书设计
战后生活善良
重披战甲忠诚
最后一头战象
凭吊战场坚强
庄严归去怀旧
二0一四年十二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