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闻传播的要求——新闻真实性

新闻传播的要求——新闻真实性

新闻真实性李良荣《新闻学概论》新闻工作的基本原则:真实性、指导性、群众性、战斗性、党性原则新闻的真实性定义:新闻真实性是指在新闻报道中每一个具体的事实必须合乎客观实际。

即表现在新闻报道中的事件、事件、地点、人物、原因、经过(5W1H)都经得起核对。

这种定义在实际工作中显得复杂的原因:任何新闻报道都是经过选择的,在选择的过程中必定会有不同的认识,不同的价值取向选择在两个层面上的含义:1、新闻工作者必须从变化着的世界中选择及其有限的事件用以公开传播2、对选中的每一个事件还得再选其中的部分事实公开传播,有主次、轻重、缓急的选择几组概念与新闻真实性的联系:1、新闻真实性与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新闻报道要真实的反映一个事件,必须注意它的上下左右的联系。

这就要求新闻工作者从事实的全部总和中去抽取事实,而不是带着固定的观点到现实中找例子,或者单独表现一个事件2、单个真实与整体真实也叫微观真实与宏观真实,认为新闻的真实性不但要求每篇新闻都真实,而且通过连续不断的新闻报道反映出整个现实的真实3、新闻真实与本质真实关于“本质真实”的几种说法:○1本质真实值的是反映事物的客观规律○2本质真实指的是全面反映情况○ 3本质真实指的是正确的立场○4本质真实指的是舍去假象、偶然性的事实,而不必报道真实、必然性的事实评价:这些说法都是不恰当的。

客观规律可以说是具有普遍意义的真理,提供真实情况只是走向真理的第一步,但不等于真理,真理需要漫长的努力,新闻媒介无法承担;我们不能以政治立场、思想方法的正确与错误作为判断新闻真与假的标准;假象也是一种事实;事物发展过程中,偶然与必然是同时存在的,偶然可以转化为必然,必然通过大量偶然表现出来。

标准:判断新闻真与假的唯一标准时新闻是否符合客观实在4、真实与真相坚持新闻真实性的重要性:1、坚持真实,才有助于党和人民正确的认识客观世界,更好的改造客观世界2、只有坚持真实,才能坚持真理,我们的宣传报道才会有力量,人民才会跟着党走3、只有坚持真实,才能切实加强党和人民的联系,才能使人民和党心连心4、只有坚持真实,才能使我们的新闻事业取信于民,赢得人民的尊敬和信任5、只有坚持真实,才能让中国了解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营造有利于中国发展的良好国际氛围新闻失实的主要表现:1、无中生有,凭空捏造2、添枝加叶,层层拔高3、要件残缺,隐瞒事实4、偷梁换柱、移花接木5、因果不符新闻失实按性质分类非故意失真、故意失真新闻失实的特点和表现1、新闻失实去向常态2、故意性失实的比例增大3、新闻失实入侵公共领域新闻失实的原因1、个别领导人作风问题2、记者、编辑队伍中的作风问题3、党政主管部门以及新闻单位对失实的处理轻描淡写,助长了邪风4、网络新闻的崛起为新闻失实推波助澜炒作新闻(对新闻真实性威胁最大,危害最烈)定义:无中生有、小题大做、以假乱真,以耸人听闻的新闻混淆视听的新闻原因:个人或小团体的利益驱动办法:不仅仅是认识上的问题,也不仅仅是职业道德上的问题,必须从新闻媒介内部管理上下功夫合理想象表现:是从已知的事实去推测记者没有采访到而可能发生的“事实”,并作为事实来报道评价:新闻是事实的报道,以已经发生、正在发生的事实为依据,不允许以可能发生、将要发生的事实为依据,合理想象是文学写作的创作方法扩大宣传效果表现:对新闻中的事实添油加醋,追求事实的“完美”。

评价:容易引起受众防备心理,其效果只会适得其反李卓钧《新闻理论大纲》新闻的真实性新闻报道真实性的两重含义考察新闻报道的真实性的时候不应该从主观意志出发,也不应该从既有的经典甚至教条出发,而应该从现实生活中人们在具体考察新闻报道是否真实的具体社会行为出发1、每个单篇的新闻必须完全符合新闻事实(狭义真实;单片报道真实)○1新闻报道的具体事实要准确无误(5W),每一个要素都经得起核对。

○2新闻报道所涉及的概括事实也必须真实。

能准确的、客观的反映被概括事实的全貌。

○3(添加)新闻报道事实本身的逻辑性符合内在的因果联系2、要求每一个新闻机构在一定的时期内,通过连续不断地新闻报道,向人们呈现一幅实现社会真实图景,全面、准确的反映客观实际(广义真实;整个新闻报道达到的真实)联系:每一个单篇报道都达到狭义真实是新闻报道在总体上达到广义真实的前提;每一个单篇新闻报道只能揭示出现象的某一个方面,由于媒介是有机的运动着,通过不断地揭示现象的各个方面,全面事实就可以完整地被揭露出来。

“本质真实”论提出时间:40年代末提出观点: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要求的新闻真实,不能只停留在反映事物的表面现象,还要反映事物的本质支持者观点:1、在新闻报道中,要抓住事物的本质,揭示事物的内在联系,反映事物的发展规律2、认为“本质真实”是无产阶级新闻报道的特色,只有用正确的政治立场报道和分析事物才能做到的真正的真实3、为了表现“本质真实”,应该在新闻报道中舍去假象、偶然性的事实,而用真相、必然性的事实。

反对者观点:1、新闻报道的基本要求是对新近发生的、有传播价值的事实的迅速作出符合事实真相的报道,而不能等到对事实规律认识清楚以后再去报道2、判断新闻报道是否真实的标准只能是现实中客观存在的新闻事实,而不是报道者所持有的政治立场和政治观点3、判断新闻报道是否真实,并不取决于所报道的事实本身是真相还是假象(假象也是作为一种事实而存在的);偶然性的事实本身就是一种客观的事实,而且往往是具有极高新闻价值因而被大量报道的事实。

4、要求新闻报道做到“本质真实”,在实践中为主观主义的新闻报道大开方便之门5、“本质真实”提法本身不科学。

任何事物只有现象才是具体可感的,而本质是抽象的,对本质的把握是通过对具体可感的现象归纳、演绎所得出的认识结果,这种结果只有正确、深刻与否,无真实与不真实之分本质的真实与整体的真实一个传播媒介在一个时期的整体报道不仅可能,而且应该揭示出事物的本质,只要它准确的报道每一个事件,全面地反映社会生活,“本质”就会自然的被揭示出来;不能把揭示事物的本质当做整个新闻报道的出发点,而应该看做是真实新闻报道的自然结果新闻报道真实与文学真实相同:都以社会生活为反映对象,都要求做出真实的反映区别:1、反映方式上——新闻报道再现社会生活,要求全面、准确的吧社会生活实情报道出来;文学对社会生活的反映是一种表现,是建立在作家对生活认识和情感的基础上的2、对真实要求——新闻报道必须真实可靠;文学要求真实可信3、真实的高度——新闻报道要求达到生活的真实,与生活情境完全相符;文学是艺术的真实,要求符合生活逻辑,符合生活情理真实的重要性1、真实是新闻报道的最基本品质:新闻报道报道客观存在的事实,以满足人们了解环境变化的需要,这是新闻活动最主要任务和最根本的特点,也是新闻活动乃至新闻事业产生和发展的基础2、真实是所有新闻事业的共同要求:不真实的报道失去受众的信任的新闻事业是不可能长久的3、新闻的力量在于说真话:只有坚持真实,才能有助于人民正确认识、改造世界;才能赢得人民支持,使革命走向胜利;才能加强党和人民的联系,才有助于当正确地领导人民进行革新闻报道失实的表现分类:整体新闻报道失实、单篇新闻报道失实(故意失实、非故意失实)整体报道失实:是指尽管构成对某个报道对象的整体报道的每一个单篇都是真实的,但由于这些单篇只是片面地反映事物的某一个方面,因而从整体上看,给人的印象是片面的故意失实:是指报道者明知道所报道的内容是虚假的,或者含有虚假的成分,但是为了某种主观需要,故意把这些虚假的内容作为真实而事实加以报道故意失实的表现:通篇捏造;捕风捉影;虚构情节;移花接木;歪曲因果关系非故意失实:是指报道者主观上并没有故意制造报道不实的动机,但是由于工作作风不细致,或者工作环节中存在漏洞,而造成了报道失实。

非故意失实的表现:道听途说;语言含混;编辑不慎;想当然而致误;“预制件”的失误;知识不足新闻失实的原因1、由于党在指导思想和路线上的错误,会导致大面积、长时间的失误2、党风不正,个别领导人利用新闻报道为自己谋利3、有些新闻单位违背职业道德,不讲社会责任(假新闻泛滥;一味追求轰动效应)4、我工作者思想上存在某些错误认识(新闻就是宣传;思想方法上片面性;合理想象)5、新闻工作制度和新闻工作者的素质中存在的问题影响着新闻报道的真实性根治的方法从法律规范、工作制度、思想教育、舆论监督诸方面实施坚持不懈的综合治理1、建立和健全保证新闻报道真实的法律规范2、新闻单位应加强工作责任制3、新闻工作者应严格遵守新闻工作职业道德准则4、加强社会舆论监督5、加强和改善党对新闻事业的领导《新闻理论十讲》陈力丹一、新闻真实——事实的真实文学的真实——生活的真实、感情的真实、艺术的真实法律的真实——以法律为准绳,以证据为依据新闻的真实——事实的真实新闻是对事实的叙述,理论上,叙述与事实是否相符,事实是检验新闻真实的标尺,但是新闻是事实的叙述,而不是事实本身,两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距离,如果这个距离适当,是被允许的,新闻记者只要把采访到的、看到的事实客观的叙说出来,而且说的较为准确、全面就可以了。

二、新闻真实受到的各种自然制约1、新闻只能选取很少的事实加以报道,因而媒体呈现世界的真实程度是有限的○1媒体的工作有自身选择事实加以报道的职业标准,而这个标准并不要求全面反映世界整体○2最具有传播力的新闻,往往不是最复杂的新闻,而是被简化的新闻○3由于传媒反复刊播某类有市场的新闻,强化该类话题在受众心中的印象,从而使某些事物获得了和其实际重要性很不相称的地位2、新闻工作面临的基本矛盾:具体事件的纷繁复杂与新闻报道不可避免的简约,因此,具体新闻的事实,只能表现为一个认识的过程○1如果一个事实可以连续报道的话,一开始的报道很可能是比较简单的,有些地方可能是模糊的,最后的报道才可能完全真实○2新闻真实具有共同特点:事实本身在发展,人们对这个事实的的认识也在发展,人们对事实认识到什么程度,新闻才可能真实到什么程度○3一个事实能够真实地报道出来,要通过很多人从不同的角度来报道这个事实,最后的报道应该是比较真实的3、新闻是否真实还取决于接受者的认同4、选择事实时的文化背景、现实政治经济体质的影响,使得真实性难以被完全确认○1我们不是先理解后定义,而是先定义后理解○2相当多的新闻被看不见的权力自动裁剪了5、传播符号表达意思的有限,使得新闻接受者对真实的理解也发生差异○1语言是指代性的,并不是事物本身,因而使用语言时会出现反映事实的差异○2任何语言都有经验背景,而不同文化下的语言背景是有差异的三、文化背景影响新闻真实的若干情景1、把新闻事实类型化传播者选择某些故事或者舍弃某些故事,将事实的叙述编入特定的叙事格式中,或者偏执于某一个角度,强调某一个细节——新闻架构过程、典型报道2、新闻礼仪化套路性的事实,内容不重要,重要的是形式3、传媒有意无意对事实的命名、定义给一个事实定义的时候一定要谨慎,尽可能说的全面4、权势人物占据新闻亮点权势人物只是少数人群,并不是真实的社会“主流”5、传媒的报道总趋向,无形中在维护现状,有意无意的曲解现实传媒批评的基本上都是一个个具体的事实,对整个社会结构,都是持维护现状的态度○ 1提供大量有吸引力的娱乐内容,暗示受众生活就是追求快乐○2把不平等的原因归结于以些细枝末节或历史的原因、或社会发展程度低,暗示受众问题总会解决的四、造成新闻部真实的具体原因1、文学想象造成具体的新闻失实2、体制性失实,即由政治、经济价值观引发的失实(81)3、新闻采访、写作与编辑过程中造成的失实(采访不深入、编辑过程失误)4、新闻策划造成“传媒假事件”泛滥5、故意制造、传播虚假事实或虚张声势的夸大事实6、套话、套路写作造成不真实7、有意不报公认具有新闻价值的公开发生的事实《理论新闻学导论》童兵新闻传播的基本要求:真实、客观、公正、全面、快捷新闻传播的真实要求新闻传播的真实性:指新闻报道与所反映的客观现实的相符程度具体含义:1、要求做到事实真实,即每一个具体的新闻报道中的事实,都要做到完全准确无误、持之有据(5W、细节描绘、引用资料)2、要求做到总体真实,即不仅新闻传播某一个事实、新闻媒介上的某一个报道是真实的,而且要求新闻报道的全部事实与实际生活中的同类事实,要求完全一致3、要求能够通过事实的报道揭示该事实发生发展的原因及其本质对本质真实的异议:○1如果每一个新闻报道都要求揭示本质,会延误新闻的及时发表○2有些本质人们一时难以认识目的:新闻传播必须真实,是传播效果的要求,传播致效是一切传播活动的终极目标,而唯有真实的报道才能使信息被受众接受,以便有利于受众生存发展的根本需要传播致效的要求:1、传播的事实有根有据2、传播过程实事求是3、传播结果与事实原貌完全一致新闻传播必须真实原因:1、传授双方都要求新闻的全过程实事求是2、新闻传播基本规律,提供事实的新闻报道完成新闻传播使命3、实事求是认识路线的运用新闻部真实原因:新闻提供者、新闻采制者、新闻把关人防治:思想上认识严重性、制度、立法、组织内部自律、党领导新闻传播真实性的全面把握:对社会的总体认识、新闻传播中正反两方面的准确把握、新闻传播流量的科学调控、新闻传播事实的道德考量、新闻传播效果的辩证制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