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一《生物技术实践》1、果酒制作的原理(1)菌种是____________,属于____________生物,新陈代谢类型____________,有氧时,进行____________大量繁殖,反应式为:____________;无氧时,能进行____________,反应式为:____________(2)酵母菌繁殖的最适温度____________℃左右,酒精发酵一般控制在____________℃。
(3)自然发酵过程中,起作用的主要是附着于____________上的野生型酵母菌。
也可以在果汁中加入人工培养的酵母菌。
2、果醋制作的原理(1)菌种是____________,属于____________生物,新陈代谢类型为____________。
(2)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____________分解成____________,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____________变为____________,再将乙醛变为____________,反应简式为____________。
(3)醋酸菌的最适合生长温度为____________℃。
3、果汁发酵后是否有酒精产生,可以用____________来检验。
在__________条件下,重铬酸钾与酒精反应呈现____________。
4、腐乳的发酵有多种微生物的____________,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____________,它是一种__________生物,新陈代谢类型是____________。
5、毛霉等微生物产生的蛋白酶可以将豆腐中的____________分解成小分子的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脂肪酶可以将____________水解成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6、现代的腐乳生产是在严格的____________条件下,将优良____________菌种直接接种在豆腐上,这样可以避免____________的污染,保证产品的质量。
7、实验流程:让豆腐____________→加_______腌制→加_______装瓶→_________腌制。
操作提示(一)控制好材料的用量(1)用盐腌制时,注意控制盐的用量。
盐的浓度过低,____________,可能导致豆腐腐败;盐的浓度过高,会____________。
(2)乳汤中酒的含量应控制在____________左右。
酒精含量过低,____________,可能导致豆腐腐败;酒精含量过高,腐乳成熟的时间将会____________。
(二)防止杂菌污染(1)用来腌制腐乳的玻璃瓶,刷干净后要用____________消毒。
(2)装瓶时要____________;加入乳汤后要用胶条将瓶口____________;封瓶时,最好将瓶口通过酒精灯的火焰,防止瓶口被____________。
8、制作泡菜所用微生物是____________ ,其代谢类型是____________。
在无氧条件下,将糖分解为乳酸,分裂方式是____________。
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亚硝酸盐为____________,易溶于____________,在食品生产中用作食品添加剂。
10、亚硝酸盐被吸收后随尿液排出体外,但在适宜____ 、_____和____________作用下形成致癌物质亚硝胺。
11、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原理是在____________条件下,亚硝酸盐与____________发生重氮化反应后,与________________结合形成____________色染料,与已知浓度的标准显色液目测比较,估算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
12、人们按照微生物对的不同需求,配制出供其的营养基质叫培养基。
按物理性质可分为培养基和培养基。
13、各种培养基一般都含有、、和,此外还要满足微生物生长对、以及的要求。
14、获得纯净培养物的关键是15、消毒是指。
常用的方法有、、消毒法。
16、灭菌是指。
常用的方法有:、、灭菌。
17、制备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方法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微生物接种的方法最常用的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19、平板划线法是通过接种环在琼脂固体培养基表面连续划线的操作。
将聚集的菌种____________分散到培养基的表面。
在数次划线后培养,可以分离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就是菌落。
20、尿素是一种重要的氮肥,农作物(能,不能)直接吸收利用,而是首先通过土壤中的细菌将尿素分解为,这是因为细菌能合成。
21、统计菌落数目(1)测定微生物数量的常用方法有和。
(2)稀释涂布平板法统计样品中活菌的数目的原理当样品的足够高时,培养基表面生长的一个菌落,来源于样品稀释液中的一个。
通过统计平板上的菌落数,就能推测出样品中大约含有多少活菌。
为了保证结果准确,一般选择菌落数在的平板进行计数。
此外,测定微生物数量的常用方法还有直接计数。
一般来说,统计的菌落数往往比活菌的实际数目。
这是因为。
因此,统计结果一般用而不是活菌数来表示。
22、设置对照的主要目的是排除实验组中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提高实验结果的。
例如为了排除培养基是否被杂菌污染了,需以培养的培养基作为空白对照。
23、在菌落计数时,在同一稀释度下,至少对3个平板进行重复计数,然后求出,并根据平板所对应的稀释度计算出样品中细菌的数目。
24、对所需的微生物进行初步筛选,只是分离纯化菌种的第一步,要对分离的菌种进行一步的鉴定,还需要借助的方法。
在以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指示剂。
培养某种细菌后,如果PH升高,指示剂将变,说明该细菌能够。
25、纤维素是一种由首尾相连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植物每年产生的纤维素能被土壤中的某些微生物分解利用,是因为它们能产生26、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一般认为它至少包括三种组分,即、和,前两种酶使纤维素分解成,第三种酶将分解成葡萄糖。
27、纤维素分解菌的筛选方法-- ,这种方法能够通过颜色反应直接对微生物进行筛选。
28、纤维素分解菌的筛选方法的原理:刚果红是一种染料,它可以与纤维素形成,但并不和、发生这种反应。
当纤维素被纤维素酶分解后刚果红—纤维素的复合物就无法形成,培养基中会出现以纤维素分解为中心的。
这样我们可以通过是否产生透明圈来筛选纤维素分解菌。
29、分离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实验流程:土壤取样→→梯度稀释→→。
30、选择培养的目的:增加,以确保能够从样品中分离到所需要的微生物。
31、植物组织培养的相关概念(1)细胞分化:植物的个体发育过程中,细胞在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上都会出现稳定性的差异,形成这些差异的过程就叫做细胞分化。
细胞分化是基因__________的结果。
(2)细胞的全能性:__________的植物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为__________的潜能。
细胞全能性是组织培养的基本原理。
(3)愈伤组织:由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在一定的培养条件下经过__________过程形成的组织,就叫愈伤组织,愈伤组织的细胞排列疏松而无规则,是一种__________的呈无定形状态的__________。
(4)脱分化:由__________的植物组织或细胞产生__________的过程,称为脱分化,又叫去分化。
(5)再分化:脱分化产生的愈伤组织继续进行培养,又可以重新分化成__________,这个过程叫做再分化。
(6)外植体:用于离体培养的植物器官或组织片段。
32、影响植物组织培养的因素(1)内部因素:不同的植物组织,培养的难易程度差别很大。
同种植物材料的________ ,____ ______ 等也会影响实验结果。
菊花的组织培养,一般选择 __________的茎上部新萌生的侧枝。
(2)外部因素:①营养条件:常用的是__________ 培养基,其主要成分包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 等。
②植物激素:植物激素中__________ 和__________ 是启动细胞分裂、脱分化和再分化的关键性因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及__________ 等,都会影响实验结果。
③环境因素: __________ 、__________ 、 __________等条件也能影响植物组织培养。
菊花组织培养,一般PH控制在 __________ ;温度控制在__________ ;每天用日光灯照射__________小时。
33、实验操作过程:制备MS 固体培养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移栽、栽培。
34、被子植物的花粉是在 中由 经过 分裂形成的。
35、结合教材内容填下列示意图:由此可见,被子植物的花粉的发育要经历 时期, 期和 期等阶段。
在正常情况下,一个小孢子母细胞可以产生 个精子;在一枚花药中可以产生 个花粉。
36、产生花粉植株(即单倍体植株)的两种途径:一是花粉通过 阶段发育为植株,二是通过 阶段发育为植株。
这两种途径的区别主要取决于培养基中 的种类及其 的配比。
37、填写培育花粉植株的途径图解: 38、影响花粉植株的主要因素: 和 等。
39、材料的选择:(1)从花药来看,应当选择 的花药;(2)从花粉来看,应当选择 的花粉;(3)从花蕾来看,应当选择 的花蕾。
40、选择花药时一般通过 确定花粉发育时期,此时需要对花粉细胞核进行染色,最常用的染色剂是 和 ,后者可以将细胞核染成 色。
41、植物芳香油具有很强的 ,其组成也 ,主要包括 及其42、植物芳香油的提取方法有 、 和 等。
具体采用那种方法要根据植物原料的特点来决定。
根据蒸馏过程中 的位置,可以将水蒸气蒸馏法划分为 、 和 。
其中,水中蒸馏的方法对于有些原料不适用,如柑橘和柠檬。
这是因为 等问题。
因此,柑橘、柠檬芳香油的制备通常使用 法。
43、植物芳香油不仅 ,而且易溶于 ,如石油醚、酒精、乙醚和戊烷等。
不适于用水蒸气蒸馏的原料,可以考虑使用 法。
萃取法提取过程中用于萃取的有机溶剂必须 , ,否则会影响芳香油的质量。
小孢子母细胞(2n ) ( )时期(n ) 单核( )期(n ) 双核期( )细胞核(n ) ( )细胞核(n ) ( )细胞(n ) ( )细胞(n ) ( )个精子(n) ( )分裂 ( )分裂 单核( )期(n ) ( )分裂 ( ) 花药中的花粉 ( ) ( ) ( 胚状体 ) ( 愈伤组织 ) ( ) 丛 芽 生 根 移栽44、玫瑰精油化学性质,难溶于,易溶于,能随一同蒸馏,通常采用法中的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