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河北高校教师岗前培训 高等教育学 第一章 绪论

河北高校教师岗前培训 高等教育学 第一章 绪论

教师惟一可以完全控制的的独立机构,具有相当 大的自主权。
包括:内部自治权、独立审判权、免除赋税及 兵役权、学位授予权及到各地任教权、自由讲 演、罢教及迁校权。
12
获得种种特权的原因: 1.团结和坚定。 2.无固定场所,用罢课和迁徙相威胁。
28
2.17-19世纪德国的高等教育
(1)大学面临的困境与危机 A.经院哲学没有被完全排除。 B.数学和自然科学仍被排斥在大学之外。 C.在18世纪末,大多数德国大学被描绘成“主
要卖弄学问的人所占据的机械辩论的场所”。
29
(2)哈勒大学和哥廷根大学的改革 哈勒大学“不仅是德国的而且是欧洲第一所具
38
柏林大学的创办还将大学传统的教学职能扩展 成为教学与科学研究并重。
39
3.17-19世纪美国大学的发展
(1)以哈佛学院为代表的殖民地学院的建立 殖民地时期对英国高等教育发展模式的移植是
以哈佛学院的创办为起点的。
40
创办哈佛学院的最早动议来自于1633年剑桥大学毕业 生埃利奥特的一项提案。
44
《莫雷尔法》的颁布实施,在美国高等教育领域 掀起了一场赠地学院运动,农业和机械工艺教育 在大学得以广泛推行,为美国工农业现代化做出 了突出贡献。
此外,还形成了美国完整的高等教育体系,确立 了美国高等教育民主化原则,孕育了在世界高等 教育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康奈尔计划和威斯康 星思想,进而导致了现代高等教育理念的产生。
45
(3)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创办
美国第一所研究型大学 第一位校长吉尔曼深受德国现代高等教育观念的影响,
认为真正的大学至少设有人文学院(哲学院)、法学院、 医学院和神学院,大学应该为教师从事高深水平的学术 研究提供必要的条件。 1901年,该大学已经初具规模,已经拥有由13个系组成 的从事高深知识研究、开展研究生教育的哲学院和一所 具有国内一流水平的医学院。该大学把研究生教育确定 为大学最核心的教育任务。
18
C职业性和实用性 大学的毕业生就职于各级国家机构和教会机构。
19
(二)中世纪后期的欧洲大学
1.文艺复兴对大学的渗透和影响
中世纪后期,大学日趋保守,大学课堂拒绝一 切新知识。大学作为职业培训机构,旨在培养 未来的神职人员、医师、政府官员和律师。大 学的主要任务不可能去追求纯文学、历史、诗 歌和艺术。
地点 马萨诸塞 弗吉尼亚 康涅狄格 新泽西
纽约 宾夕法尼亚
罗得岛 新泽西 新罕布什尔
教派名称 加尔文派
圣公会 公里会 长老会 圣公会
浸礼会 归正会 公里会
43
(2)赠地学院运动
1861年,美国国会通过了《莫雷尔法》,翌年 经林肯总统批准生效。该法案的主要内容是: 联邦政府向各州提供土地,以资助各州建立至 少一所用以发展农业和工艺教育的学院。
次序 1 2 3 4 5 6 7 8 9
成立时间 1636 1693 1701 1746 1754 1755 1764 1766 1769
原来名称 哈佛学院 威廉﹒玛丽学院 耶鲁学院 新泽西学院 国王学院 费城学院 罗得岛学院 皇后学院 达特茅斯学院
今名 哈佛大学 威廉﹒玛丽学院 耶鲁大学 普林斯顿大学 哥伦比亚大学 宾夕法尼亚大学 布朗大学 拉特格斯大学 达特茅斯学院
31
尊重自由的学术研究。 为科学而生活。 大学的基本原则:寂寞和自由
32
寂寞: 1.独立于一切国家的组织形式。 2.大学应独立于社会经济生活。 3.寂寞是从事学问的重要条件。
33
自由: 1.外部的自由针对国家而言,注重大学的权利
与国家的职责。 2.大学的研究应遵从科学的内在要求在自由的
有现代意义的大学”。(鲍尔生) 采纳现代哲学和科学,课程呈现功利主义,哈
勒大学成为普鲁士文职人员的重要的训练基地。
30
(3)柏林大学的创办
威廉﹒冯﹒洪堡 1806年,普法战争中普鲁士战败,胜利者关闭了耶拿
和哈勒大学。1807年,一个来自哈勒的前大学教师代 表团,在法学教授施马尔茨的率领下,请求弗里德里 希·威廉三世接见他们,要求在柏林重建他们的大学。 国王说:“太好了,国家必须用脑力来补偿在物质方 面所遭受的损失。”
研究所也成为优秀学生的第二个家,这里有专 门的图书馆和设备供他们使用,他们能在这里 获得在讲堂上得不到的与教授交流的机会。
37
(4)德国大学对美国的影响 从1814年第一批四名美国学生赴德学习,到第
一次世界大战前,约有一万名美国青年和学者 到德国大学学习。他们回国后将德国大学的学 术精神和方法介绍到美国,其中最成功的是创 办约翰﹒霍普金斯大学。
大家好
1
高等学校教师岗前培训
高等教育学
河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2
第一章 绪论
高等教育与高等教育学 高等教育与社会的关系
高等学校的社会职能
3
第一节 高等教育与高等教育学
4
一、高等教育
高等教育是一个动态的概念,高等教育产生和 发展中,它的形式不断变化,职能在不断丰富, 高等教育的内涵和外延也在不断的演变中。
20
文艺复兴没有引起传统大学的根本变革,影响 主要体现在大学课程的演变上。
文艺复兴时期以人为中心的新的学科,如希腊 文学、修辞学、诗歌、历史和柏拉图哲学,逐 渐与旧的经院主义的课程一起在大学里有了自 己的位置。
尽管这些课程是附带的、选修的课程。
21
深入影响: 1.人文主义新学科突破了经院主义神学和哲学独霸大
9
(2)管理方式 教师型大学:巴黎大学 学生型大学:博洛尼亚大学
10
学生型大学
学生依照规定对教师实施严格的管理。一般在学期开 始前几个月由学生选举讲师,被选择的讲师必须发誓, 保证遵守学生管理者制定的有关学校事务的所有规定。
在大学的会议上教师没有表决权,但是所有的教学人 员必须遵守由学生会议制定的法令。
8
2.中世纪大学类型
(1)产生类型 自然形成型:学者或教师自发聚集在某一场所研习学
问,传道授业,后逐渐发展为大学。(母大学) 衍生型:由于各种原因,学者或教师离开原来所在大
学,在迁徙过程中基本按原有大学模式在异国或异地 创立大学。(牛津大学的创立和巴黎大学的师生迁徙 有关) 创建型大学:由皇帝、国王或者教皇通过颁发特许状 直接主动创办大学。(那不勒斯大学、图卢兹大学)
几乎每项活动都须经过学生的允许,讲师请一天假须 得到学生和学生负责人的同意。如果讲师按照规定的 时间上课迟到一分钟或延长一分钟就会被罚款。如果 忽略了难点或在学期末到学生规定的日期没有讲到课 本上已有的要点,也要被罚款。
为了确保教学的进行,讲师必须在学年初到城市的银 行中存入一笔钱,以备罚款之用。
学讲堂的局面,影响主要限于大学文学院,但正是文 学院,带动了整个大学的变革,后来德国的哥廷根大 学、柏林大学的改革都是从文学院(哲学院)开始的。 2.文艺复兴时期,大学课堂中尚没有自然科学的地位, 但正是文艺复兴“将科学从千余年沦为神学婢女的地 位中解放出来”,导致了近代科学的诞生。
22
2.宗教改革运动对大学的冲击 第一,宗教改革“以地方世俗政府的智力权威
新大学运动:建立伦敦大学 城市学院的发展:城市学院
25
新大学运动
伦敦大学(1828年建立) A.实用性:区别于传统大学的保守性、贵族性和宗教
排他性。 B.课程设置包括语言、数学、物理学、心理学和道德、
法律、历史、政治经济学、医学等。 C.医学从建校始就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学校还有一所
开办于1834年的附属医院。 D.英格兰第一所不限制学生宗教信仰,招生不通过宗
取代天主教会的权威”,加快了大学世俗化进 程,大学最终称为世俗政权的工具,服务于国 家的需要。
23
第二,由于宗教改革时期政府的干预何影响, 大学由国际性的机构转变为民族性的机构。
24
(三)近代大学的发展
1.17-19世纪英国的大学发展
大学的衰败:新兴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迫切需要 高等教育与国家的经济生活发生联系,而大学 对此无动于衷。
毕业于剑桥大学的伊曼纽尔学院,在他1637年到达马 萨诸塞的时候,染上肺病,与1638年病逝,在临终遗 嘱上,他将财产的半数即719英镑17先令2便士和400 册图书捐赠给剑桥学院。
为纪念哈佛的捐赠,马萨诸塞议会于1639年3月13日 将“剑桥学院”正是更名为“哈佛学院”。
42
殖民地时期就九大学院的创办情况
特点。” “教会的教义成了它们教学的基本原则,教会的通用
语言也是它们的语言,大学的成员,无论教师或学生, 多数都是享受“僧侣生活待遇”的在职人员或预备人 员。”
17
国际性: 教会“接受来自任何地区或任何种族的成员,
成员之间赤诚相待,不拘泥于地区利益,并使 用一种超越地区障碍进行交谈的共同语言—— 拉丁语,具有共同的神学观。”
13
4.中世纪大学的系科
中世纪大学起初均为单科大学,学习法学、神 学和医学须以七艺为基础,七艺乃文科。
后来,一般大学开始设文、法、医、神四个系 科或学院,法、医、神三科被认为是“高级” 学院,文科则是这三科的准备阶段。
14
5.中世纪大学的特点 A学术自由和大学自治 1158年,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腓特烈一世颁布一项保证
1636年,马萨诸塞议会通过一项议案,决定资助400 英镑以作为创办一所学院的经费。
学院校址定于新城,同时成立一个由6位行政官员和6 位牧师组成的校监委员会负责学院的筹建工作。
1638年,学院所在地新城易名为“剑桥”,学院也就 被称为“剑桥学院”。
41
“剑桥学院”后改名为“哈佛学院”是与青年教师哈佛 的慷慨捐赠相联系的。
35
研究所 1860~1914年各大学医学院至少创办了173个研
究所,其中许多是为新学科开设的,如耳科、 鼻科和喉科、卫生学等,一些老的研究所如解 剖学和外科研究所也得到政府的慷慨资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