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理会考复习材料

地理会考复习材料

2016年中考时事热点命题角度分析及考点预测张庄中学薛善福去年中考地理试题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的要求,较好地选择了生活中有用的地理及对学生终生发展有用的地理知识进行考查,考查形式多以情境材料呈现,与时事结合,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对生活中的地理有感可知。

命题方式活泼,图文结合,多与实际生活、地区特征相联系,创设的情景学生熟悉,素材来自于日常生活,体现了课改要求,有效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地理问题。

重视了热点问题,运用综合思维对热点知识进行分析,今结合一些时事热点大胆作一下命题角度和考点分析:热点一亚投行正在中国访问的世界银行行长金墉2015年7月17日对即将成立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亚投行)表示欢迎,并称亚投行为“重要的新合作伙伴”。

截至2015年4月15日,亚投行意向创始成员国确定为57个,成员国遍及五大洲。

其中亚洲国家37个,其他大洲的国家20个,包括巴西、澳大利亚、印度等。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是一个政府间性质的亚洲区域多边开发机构,重点支持基础设施建设,成立宗旨在于促进亚洲区域的建设互联互通化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并且加强中国及其他亚洲国家和地区的合作。

总部设在北京。

截至2015年4月15日,亚投行意向创始成员国确定为57个,其中域内国家37个、域外国家20个。

涵盖了除美日和加拿大之外的主要西方国家以及亚欧区域的大部分国家,成员遍及五大洲。

无论从有意向还是无意向加入的国家成分来看,亚投行的影响是很广泛的。

2016年中考地理中对于如此重大热点,很有可能从国家的地理位置、经济发展、区域联系与国家合作等方面命题考查所学地理知识,学生需要给予足够重视。

命题角度:角度1.考查世界上的国家考点链接: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地区分布特点角度2. 考查澳大利亚的地理知识考点链接: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经济、人口城市角度3.考查巴西的地理知识考点链接:巴西自然环境、种族、工农业、热带雨林的保护角度4.考查印度的地理知识考点链接:印度的人口、城市、文化、工农业角度5.考查世界的气候考点链接:主要气候类型及分布角度6.考查国际合作的重要性考点链接:国际重要组织、国际合作角度7.考查亚洲的地理知识考点链接:亚洲的自然环境角度8.考查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地理知识考点链接: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自然环境、人种、经济。

热点二旱涝灾害、沙尘暴、雾霾2015年7月16日,山东省最新的旱情:目前,全省有1 095.52万亩作物受旱,780条河道断流,43.9万人遭遇吃水困难。

有关部门正采取定点定量供水、扩建水源、新打机井等措施来努力解决。

2015年7月18日下午4点多,子洲县突降大暴雨并伴有冰雹,在100分钟内降雨量达到114毫米,最大冰雹直径达10毫米。

据子洲县政府初步统计,受灾人口1.5万余人,2.74万亩农作物受灾,直接经济损失达7 830万元。

灾后重建工作已全面启动。

旱涝灾害、沙尘暴、雾霾是我国常见、影响广泛、造成损失较严重的自然灾害。

每年的不同时段,都会有各种灾害在我国各地肆虐,中考试题也会以此为热点考查天气与气候、自然灾害、环境问题与保护等知识点。

学生在2016复习备考时要掌握灾害发生的条件、危害、抗灾等知识,需联系实际重点梳理与归纳。

命题角度:角度1.考查自然灾害及其防治考点链接:中国的自然灾害种类与分布角度2.考查环境问题及其治理考点链接:自然灾害、环境问题角度3.考查常用的天气符号考点链接:常用的天气符号角度4.考查中国的省级行政区考点链接:行政区划、简称和行政中心热点三台湾地震、尼泊尔地震地震是地球上经常发生的一种自然现象,主要发生在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带地震带上,特别是近几年,地球进入了地震活跃期,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地表形态等产生巨大影响。

中考试题多以地震作为热点考查板块运动、自然灾害及次生灾害等知识点。

学生在备考复习时,不仅要理解地震发生的原因、带来的影响,还应掌握地震发生时的自救常识。

命题角度:角度1.考查地图的阅读考点链接:地图上辨别方向、比例尺计算,经纬度等角度2.考查台湾省的地理知识考点链接:台湾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特色角度3.考查海陆变迁及板块理论考点链接:火山、地震分布、板块运动的方式角度4.考查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考点链接: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等因素对气候的影响角度5.自然灾害及次生灾害考点链接:地震发生时的自救常识。

热点四克拉运河2015年5月,有媒体报道称,“中泰在广州签署克拉运河合作备忘录”。

报道称,经过克拉运河将不必绕行马六甲海峡,“中国利用克拉运河破解马六甲困局”的说法在网上流传。

外交部发言人洪磊19日表示,没有听说中国政府有参与该项目的计划。

泰国驻华大使馆也对新京报记者表示,这是民间合作协议,不涉及官方。

泰国克拉运河是指在泰国克拉地峡区域挖掘一条沟通泰国湾与安达曼海的运河,与取道马六甲海峡相比,航程至少缩短1 200千米,可节省2至5天航运时间。

近年来,对于克拉运河的开挖及实际意义的争议长期存在。

2016年中考地理试题中很有可能会涉及到克拉运河的地理位置及意义、其沟通的大洋、东南亚的自然环境(地形、气候、河流)和人文地理特征(农业和工业、宗教、旅游)等。

学生在2016复习备考时,应根据热点所涉及到的地区联系所学区域地理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地理问题。

命题角度:角度1.考查东南亚和印度的位置、范围及国家考点链接:东南亚和印度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角度2.考查东南亚的自然环境和经济考点链接:东南亚气候、地形、河流特点以及气候对当地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角度3.考查东南亚的旅游资源考点链接:旅游景点及分布热点五海洋问题在2015年4月25日召开的“第二届泛北部湾海洋环境论坛”上,来自区内外的200多名专家围绕泛北部湾海洋环境保护问题展开研讨交流解读:我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大陆架面积宽广,海洋资源丰富。

近年来,临海工业林立,海洋环境污染隐患突出。

我国的“蓝色国土”日益牵动每个国人的情感,中考试题中通常考查海洋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我国的地理位置及疆域、行政区划、南北极环境变化、岛屿及隔海国家等知识点。

学生在2016复习备考中,应关注我国海洋热点,联系所学知识加以掌握。

命题角度:角度1.考查我国的疆域考点链接: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我国的邻国和濒临的海洋,三级行政区划角度2.考查海陆和大洲大洋的分布考点链接:大洲、四大洋的地理分布,海陆分布特点角度3.考查南极地区的方向和自然环境考点链接:说出南、北极地区自然环境的特殊性角度4.考查我国的温度带考点链接:运用资料叙述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角度5.考查台湾岛的地形、气候考点链接:台湾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特色热点六高铁外交中国南车与南非在2014年签署了价值超过20亿美金的电力机车合同,为中国轨道交通装备整车领域的最大出口订单,中国“高铁外交”在非洲迈出重要的一步。

2015年2月9日,双方首批订单95台电力机车已基本完成交付,预计3月中旬启动第二份合同即100台电力机车的组装生产。

中国媒体最近在介绍中国的对外关系时,频繁出现一个关键词——“高铁外交”。

中国积极构建以本国为起点的高速铁路网,其目的在于促进煤炭和铁矿石等能源资源的进口,扩大对周边国家的影响。

中考地理考试中会考查到中国的周边国家、我国的自然资源、与我国有高铁合作的国家的自然与经济概况等。

学生在2016复习备考中,以“高铁推销”作为一个热点考查知识点的载体应引起关注。

命题角度:角度1.考查我国的铁路干线(高铁)考点链接: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格局角度2.考查巴西的地理知识考点链接:巴西的交通运输线路分布的特点角度3.考查日本的地理知识考点链接:日本的自然环境、经济文化热点七聚焦两会“两会”并不是一个特定的机构名称,而是对自1978年以来历年召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统称。

两会的召开,关乎国计民生的发展,人们也越来越重视。

中考地理考试中也常常考查北京的职能及自然环境、我国的铁路干线及重要枢纽。

学生在2016复习备考中,对此类热点需加以重视。

命题角度:角度1.考查行政区划考点链接:三级行政区划、简称、行政中心角度2.考查北京市的地理知识考点链接:首都北京的自然地理特点、历史文化传统和城市职能,城市建设成就。

角度3.考查我国的铁路干线考点链接: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格局热点八长江经济带2015年7月20日,国家发改委网站发布了《关于印发南京江北新区总体方案的通知》,这就意味着,这份江北新区的发展蓝图已经国务院原则同意。

这份方案明确了江北新区的战略定位,描绘了它未来10年的发展愿景,还明确了用地、财税等政策红利解读:南京江北新区地处我国东部沿海经济带与长江经济带“T”字形交会处,东承长三角城市群核心区域,西联皖江城市带、长江中游城市群,是长三角辐射带动长江中上游地区发展的重要节点。

长江经济带覆盖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云南、贵州11个省市,对沿江经济、文化、环境、聚落产生重要影响。

长江也是中考地理的常考内容。

涉及长江的水文特征、沿江的省级区划概况及重要城市、水利水电、运输方式等,学生在2016复习备考中应举一反三,全面的、联系相关知识点进行梳理。

命题角度:角度1.考查长江的地理知识考点链接:长江、黄河的主要水文特征以及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角度2.考查我国的山脉考点链接: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角度3.考查我国农作物的分布考点链接:我国农业分布特点角度4.考查我国的铁路及高铁考点链接: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格局角度5.考查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考点链接:叙述我国工业分布特点,了解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状况热点九“一带一路”战略“一带一路”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

“一带一路”不是一个实体和机制,而是合作发展的理念和倡议。

从地理学科角度来看,涉及的知识内容包括“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的自然环境(地形、气候、河流等)、人文差异(人种、语言与宗教、聚落及建筑等)、经济状况(农业、工业、交通运输业等)和国际合作(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及国际合作组织)等诸多方面。

“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的逐步推进,其影响不断扩大,2016中考地理试题仍会将此热点作为综合考查地理知识的载体,学生在复习备考中,应对照“一带一路”的路线图联系所学地理知识逐点排查并巩固。

命题角度:角度1.考查大洲大洋及海陆分布概况考点链接:七大洲、四大洋的地理分布、海陆分布特点角度2.考查亚洲、非洲的自然环境考点链接:亚洲、非洲地形、气候、水系的特点角度3.考查亚洲的人文地理知识考点链接:世界三大宗教及其主要分布地区角度4.考查中国的位置、范围及其优越性考点链接: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角度5.考查西北地区的地理概况考点链接:西北地区的自然环境及经济发展的条件角度6.考查运输方式的选择考点链接: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选择恰当的交通运输方式总之,热点再热,也是考查主干知识的载体,因此热点复习应着力搭建热点与知识的桥梁,实现热点与知识点的对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