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我国报纸发行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我国报纸发行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a
估计11
_3.078872 O.692266
标准误
0.95,钾2 0.148粥2 0.015帮O 0.000打5 0.a13∞6 飘
0.988286
认真研究。
作者单位:贵州财经学院
矗
仉a0吃
仉1471
且 晟 且 样幸太小
F
F
-0.0嚣372 0.001∞T 0.080∞8
参考文献:
…国家统计局《巾国统计年鉴》(历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军份
进入小康社会。随着百姓收入水平的提高和物质生活的改
1
肛2007.9
图
978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长与人均报纸消费量
善,对精神生活的追求也逐步提高,这为报纸的扩大发行量
万方数据
我国扳纸岐行董的彤响因素分析 市场透视 创造了条件。与此同时,我国的广告经营额从1978年的1000 万元发展1112004年的1238.61亿元,其中报纸广告营业额达 111230.7亿元,占广告经营单位经营总额的18.2%。虽然近两 年的增幅有所下滑,在过去的20年间,报纸广告营业额平均 每年递增速度仍然超过30%。 再次,居民文化程度对报纸发行的影响是很容易理解 的。只有全民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才能使报纸的受众持续 增加。自1978年1112003年,我国15岁以上居民中文盲的比例 已经由41.68%下降到t0.95%。文化水平的提高使得更多的 居民可能会购买和阅读报纸。 最后,考虑到城乡之间的区别,需要关注城市化对报纸 出版发行量的影响。农村居民由于居住分散,交通不便,不 利于报纸的推广和普及。可喜的是,我国的城市化水平在不 断提高。1978年,我国的城市化水平仅为17.92%,2003年已 经达到40.53%,提高了大约22个百分点。 从回归结果来看,除了文盲比例一次项系数估计值的p 值略大一些之外,其他系数在1%水平上均显著。 运用这一回归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沦: 第一,虽然影响报纸发行量的囚素还有很多,模型(1)仅 用人均GDP、文盲比例和城市化水平三个变量就可以使拟 合优度达到98.8%。这说明,在其他变量数据不易获取的情 况下,目前的模型具有相当的解释力,是可以接受的。 第二,经济发展水平对报纸的发行量有重要影响。从拟 合结果看,人均GDP按可比价格计算每增长1%,可以使人均 报纸消费量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长0.69%。也就是 说,报纸需求量对经济发展的弹性系数为0.69。二十多年来 报纸发行量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是经济发展的结果。 第i,居民文化水平的提高显著地影响报纸的销路。保 持其他条件不变,15岁以上居民中文盲比例每下降1个百分 点,可以使报纸发行量增J/112.8%。1978~2003年,我国15岁 以上居民的文盲比例下降了30.7个百分点,仅此一项就使 报纸发行量提高了80%以I二。但是,文盲比例的下降对报纸 发行量的影响呈边际递减趋势(模型中面)。 第四,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促进了报纸发行龟的扩大。城 市化水平每提高1个百分点,报纸的销量能够增加8%。25年 问,我国的城市化水平提高了大约22个百分点,由此使得报 纸发行量增长超过1.7倍。未来时期,随着越来越多的居民 向城镇转移,报纸发行的空间将越来越大。同时,我们还应 看到,目前仍有近60%的居民生活在农村,如何采取措施进 一步扩展农村市场是值得重视的一件大事。
虽然还有其他一些因素—例如报纸的平均售价、其他媒 体的替代、政策变化等一也会影响报纸的出版发行,但其或
者难于量化,或者因其影响程度不大,本文暂时忽略。
三、数据和分析
我们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开发表的相关数据,运用计量经 学方法加以分析。相关指标说明如下:报纸发行量选择历年 的人均报纸印张数加以衡量,这是下文模型中的因变量;经 济发展水平以人均GDP(按可比价格计算)代表;城市化水 平指标选择的是年底城镇居民所占的比例;用l 5岁以上居 民中文盲所占的比例表示居民的文化水平,比例越低说明 居民文化水平越高。 利用相关统计数据,运用普通最小二乘法(OLS),可以 对1978年以来报纸发行的影响因素进行定量分析。本文所 用的模型为:
四、结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报业与其他行业一道都取得r非 凡的、Ik绩,报纸种类和发行量都增长迅速。这些成绩的取 得,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一方面,党和政府历来 重视报业的发展,另一方面,经济和社会发展为报业的发展 提供r良好的机遇和环境。根据我们的分析,经济增长、群 众文化水平的提高,以及城市化进程是报业发展的重要影 响因素。 展望报业未来的发展,不仅需要经济和社会条件的进一 步改善,也需要报业经营机制的进一步完善,90年代中后期 以来的快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止是得益于机制的转变。随 着报业在城市中竞争的加剧,如何有效拓展农村市场需耍
p僵
n 004t
loS(朋r)=g+tlloS(窜母驴")+Aunt+舭7+岛∞岫_+P(1)
其中:paper代表居民人均报纸(印张)}gdpper代表按可
比价格计算的人均GDP指数(吼1978年为100)l皿t为15岁以
上居民中文盲比例;urban代表城市化水平;£为残差。我们 对人均报纸消费量和人均GDP取了自然对数,增加了一个 文盲比例的二次项。 利用Eviews软件,模型(1)的回归结果如下表 静估幕敷
二、对影响因素的基本判断
哪些因素能够对我国的报纸发行量产生显著的影响?这 需要结台实际国情进行综合判断。对单独的一份报纸来说, 价格、内容、营销策略等都会影响其销路。但是对整个报纸 行业,人口、经济发展水平、居民文化程度以及城市化水平 可能是影响近年来报纸发行量的主要因素。因为随着近年 来对传媒领域的不断开放,报业竞争逐步展开,各家报社的 经营箫略也日益完善。本文的分析即着眼于整个报纸行业 的出版发行。 首先,在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居民数量决定了潜在的受众 总数。在这方面,我国巨大的人口总数为未来报、lk的发展提
一.我国报业的发展回顾
党和政府历来重视报纸行、毗的管理工作,把报纸看作党 和政府的喉舌。改革开放以来,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 我国的报纸行业发展迅速。从统计数据来看,伴随着改革开 放的逐步推进,我国报纸的出版发行事业发展迅速。1978~ 2004年,全国报纸种数由J86种发展到1922种,增长了近10 倍;总印数127.80亿份提高N402.9l亿份,增长超过2倍;报 纸的总印张数由113.50亿印张增加到1526.58亿印张,增长
我国报纸栽行量的彤响因素分析 市场透视
我国报纸发行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文/白明
摘要:影响我国报纸发行量的主要因素是国民经济发展状况、居民文化水平和城市化程度。本文运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定量 分析了这些因素对我国报纸发行规模的影响程度。 关键词:报纸;影响因毒;定量分析
伴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的传媒事业取得了 令人瞩目的成就,这其中,报业的发展也非常可喜。§t|2004 年,我国共出版报纸1922种,平均每期印数19513万份,总E¨ 数403亿份,总印张达到1527亿印张,折合用纸量351.1万吨, 全国共有20家日报进入世界日报发行量前100名排行榜,我 国的报纸发行量居世界首位;全国报纸销售定价总金额达 252.9亿元。 这一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多种因素的作用。那么,在各种 影响因素巾每一种网素的作用有多大?报纸行业未来发展 的潜力有多大?未来的发展要受到哪些方面的制约?这些问 题都是广大报业及相关人士所关心的。本文利用1978年以 来的相关数据,定量分析各种囚素对我国报纸发行量的作 用大小,以期对这些问题的解答能够提供帮助。
2006.35-90
仉∞02 0.00∞
【羽国家统¨局《新中国50年统计资料汇编II[M]北京:巾国统计出版 社,2000 28-77
4赳.8吼T 1.1T9挖l
D.t
பைடு நூலகம்万方数据
幅度达到12.5倍;全国人均报纸消费量从11.8印张增长到 117.5印张,增长了8.96倍。 90年代中后期以来,我国报业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入,报 业产业化、市场化取向更加明确,一批报业集团也相继成 立,报业逐步由事业单位非经营性国有资产向经营性资产 的转换,促进了全国范罔内的报业资源整合和集约化经营。 图1将1978年以来我国人均GDP指数(按可比价格计算,以 1978年为100)和人均报纸消费量画出,从中我们可以更清晰 地看到这种发展趋势。 上图显示,改革开放以来的人均GDP;fn人均报纸消费 量一直在增长,这种增长在1992年以后明显加快。表明报纸 发行量与经济增长和市场化进程具有高度的一致性。 为了科学判断影响报纸发行的因素,合理预期未来的发 展趋势,需要我们定量地做出分析。
供了广阔的空间。
其次,经济发展水平对报纸发行量能够产生重要的影 响。这种影响是多方面的。我国的报纸按照运行机制可以划 分为两类:市场化报纸和行政摊派性报纸。这两类报纸的发 行都不可避免地受制于经济发展水平:对于行政摊派性报
当 里
脯量■●t中lit)
n●∞Hl’”年・l∞'
纸,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财政投入能力和各单位的承受能 力;市场化经营的报纸一方面受居民支付能力的影响,另一 方面受到广告收入和其他资金投入的影响。自1978年以来, 我国的人均GDP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约6.6倍,已经总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