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DSP图像处理综述

DSP图像处理综述

DSP应用综述摘要:数字信号处理(DSP)是一门涉及许多学科而又广泛应用于许多领域的新兴学科。

它是一种通过使用数学技巧执行转换或提取信息,来处理现实信号的方法,这些信号由数字序列表示。

本文概述了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发展过程,分析了 DSP 处理器在图像领域应用状况,介绍了DSP的最新发展,对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数字信号处理; 数学图形处理;DSP平台; DSP发展趋势引言:在过去的几年中,各种各样的数字信号处理方法层出不穷。

数字信号处理器已经成为许多消费、通信、医疗、军事和工业类产品的核心器件。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选用的数字信号处理实现方法很多。

但是,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以其在处理速度、价格和功耗上的无以替代的优势赢得了大多数用户的信任。

随着信息家电、网络通信和3G移动通信的飞速发展,作为最关键的核心器件的数字信号处理器,将会把人们带人高速信息化的时代。

而基于DSP的数字图像处理技术也随之DSP的发展而不断革新。

图像处理技术最初是在采用高级语言编程在计算机上实现的,后来还在计算机中加入了图像处理器(GPU),协同计算机的CPU 工作,以提高计算机的图形化处理能力。

在大批量、小型化和低功耗的要求提出后,图像处理平台依次出现了基于VLSI 技术的专用集成电路芯片((ASIC)和数字信号处理器((DSP)。

但基于DSP的图像处理系统以其可降低体积、重量与功耗,同时价格也较低,具有较高的可靠性,且易于维修与测试,对噪声与干扰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越来越受到了人们的青睐。

1. DSP发展历史DSP的历史可分为三个阶段1.在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发展的初期(二十世纪50-60 年代),人们只能在微处理器上完成数字信号的处理。

直到70 年代,有人才提出了DSP 的理论和算法基础。

一般认为,世界上第一个单片DSP 芯片应当是1978 年AMI 公司发布的S281l。

1979 年美国Intel 公司发布的商用可编程器件2920 是DSP 芯片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这两种芯片内部都没有现代DSP 芯片所必须有的单周期乘法器。

1980 年,日本NEC 公司推出的mPD7720 是第一个具有硬件乘法器的商用DSP 芯片,从而被认为是第一块单片DSP 器件。

2.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1982 年美国德州仪器公司推出世界上第一代DSP 芯片TMS32010 及其系列产品,标志了实时数字信号处理领域的重大突破。

Ti 公司之后不久相继推出了第二代和第三代DSP 芯片。

90 年代DSP 发展最快。

Ti 公司相继推出第四代、第五代DSP 芯片等。

3.随着CMOS 技术的进步与发展,日本的Hitachi 公司在1982 年推出第一个基于CMOS 工艺的浮点DSP 芯片,1983 年日本Fujitsu 公司推出的MB8764,其指令周期为120ns,且具有双内部总线,从而使处理吞吐量发生了一个大的飞跃。

而第一个高性能浮点DSP 芯片应是AT&T 公司于1984 年推出的DSP32.与其他公司相比,Motorola 公司在推出DSP 芯片方面相对较晚。

1986 年,该公司推出了定点处理器MC56001.1990 年推出了与IEEE 浮点格式兼容的浮点DSP 芯片MC96002。

美国模拟器件公司(AD)在DSP 芯片市场上也占有一定的份额,相继推出了一系列具有自己特点的DSP 芯片。

自1980 年以来,DSP 芯片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DSP 芯片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并逐渐成为电子产品更新换代的决定因素。

从运算速度来看,MAC(一次乘法和一次加法)时间已经从20 世纪80 年代初的400ns 降低到10ns 以下,处理能力提高了几十倍。

DSP 芯片内部关键的乘法器部件从1980 年占模片区的40%左右下降到5%以下,片内RAM 数量增加一个数量级以上。

DSP 芯片的引脚数量从1980 年的最多64 个增加到现在的200 个以上,引脚数量的增加,意味着结构灵活性的增加,如外部存储器的扩展和处理器间的通信等。

2. 国内外发展现状2.1国内发展现状随着我国信息产业的发展,近年来我国的数字信号处理学科发展较快。

DSP处理器已经在我国的数字通信、信号处理、雷达、电子对抗、图像处理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科学技术和国民经济建设创造了很大价值。

全国有很多高校、科研机构的信号处理实验室都在大力研究性能更高的数字信号处理设备,取得了很多研究成果。

我国的科研人员通过对先进的DSP芯片的研究,已经研制出一些高性能处理设备的解决方案,并且在板级PCB设计方面,也取得了宝贵的设计经验。

以我国某电子技术研究所研制的DSP 雷达数字信号处理通用模块为例,它使用了6片ADSP21060和大规模可编程器件构成通用处理模块。

通过信号处理算法并行设计、系统多数据流设计、处理任务分配调度程序设计,实现高速实时雷达数字信号处理。

以FFT算法为例,将任务分为3个流水处理过程:FFT、复数乘法、IFFT,实现多片DSP组成并行处理。

在33 MHz时钟下,1 024点处理通过时间为0.7 ms,可以实现单通道数据率为1 MHz,双通道并行工作为 2 MHz。

国内的某大学所研制的基于TMS320C6201的高速实时数字信号处理平台,实现基-2的复数FFT,允许输入数据的动态范围16-bit,可以实现59 μs内完成512点的FFT,130 μs内可以完成1 024点的FFT。

但是,应该看到,我国在信号处理理论、高速高性能处理器设计和制造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还有较大差距。

而且,主要的核心处理器件基本完全依赖进口,这也是我国半导体研究领域需要大力加强的工作之一。

复杂的大型处理机PCB板级设计和制造也存在一定困难,也是需要我国科研人员发扬勇于拼搏的精神,继续的刻苦努力。

2.2国际发展现状国外的商业化信号处理设备一直保持着快速的发展势头。

欧美等科技大国保持着国际领先的地位。

例如美国DSP research公司,Pentek公司,Motorola 公司,加拿大Dy4公司等,他们很多已经发展到相当大的规模,竞争也愈发激烈。

我们从国际知名DSP技术公司发布的产品中就可以了解一些当今世界先进的数字信号处理系统的情况。

以Pentek公司一款处理板4293为例,使用8片TI公司300 MHz的TMS320C6203芯片,具有19 200 MIPS的处理能力,同时集成了8片32 MB的SDRAM,数据吞吐600 MB/s。

该公司另一款处理板4294集成了4片Motorola MPC7410 G4 PowerPC处理器,工作频率400/500 MHz,两级缓存256K×64 bit,最高具有16MB的SDRAM。

ADI公司的TigerSHARC芯片也由于其出色的协同工作能力,可以组成强大的处理器阵列,在诸多领域(特别是军事领域)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以英国Transtech DSP公司的TP-P36N 为例,它由4~8片TS101b(TigerSharc)芯片构成,时钟250 MHz,具有6~12 GFLOPS的处理能力。

DSP应用产品获得成功的一个标志就是进入产业化。

在以往的20年中,这一进程在不断重复进行,而且周期在不断缩小。

在数字信息时代,更多的新技术和新产品需要快速地推上市场,因此,DSP的产业化进程还是需要加速进行。

随着竞争的加剧,DSP生产商随时调整发展规划,以全面的市场规划和完善的解决方案,加上新的开发历年,不断深化产业化进程。

3 DSP的主要特点及其平台3.1主要优点数字信号处理系统是以数字信号处理为基础,因此除具有数字处理的全部特点外,相对其他处理器还有突出优点:3.1.1精度高模拟网络中元件(R。

L。

C等)精度很难达到10—3以上,而16位数字系统可以达到10—5的精度,定点DSP芯片字长16位,CALU(中央算术逻辑单元)和累加器32位,浮点DSP芯片字长32位,累加器40位;3.1.2可靠性强DSP系统以数字处理为基础,受环境温度以及噪声的影响较小,稳定性好,同时,由于DSP系统对采用大规模集成电路的故障率也远比采用分立元件构成的模拟系统的故障率低;3.1.3集成度高DSP系统中的数字部件有高度的规范性,便于大规模集成,大规模生产,在DSP系统中,由于DSP芯片、CPLD、FPGA等都是高集成度的产品,加上采用表面贴装技术.体积得以大幅度压缩;3.1.4接口方便以现代数字技术为基础的系统或设备都是兼容的,系统接口方便;3.1.5灵活性好模拟系统的性能受元器件参数性能变化大,而数字系统基本不受影响,因此数字系统便于测试、调试和大规模生产;3.1.6保密性好DSP系统隐蔽内部总线地址变化,做成ASIC 保密性能几乎无懈可击:3.1.7时分复用可使用一套DSP系统分时处理几个通道的信号。

3.2 TI DSP平台及其应用世界上没有完美的处理器,DSP不是万能的。

DSP 器件的特点使得它特别适合嵌入式的实时数字信号处理任务。

3.2.1实时的概念实时的概念实时的定义因具体应用而异。

一般而言,对于逐样本(sample-by-sample) 处理的系统,如果对单次样本的处理可以在相邻两次采样的时间间隔之内完成,我们就称这个系统满足实时性的要求。

即:tproess>tsample,其中,tproess代表系统对单次采样样本的处理时间,tsample代表两次采样之间的时间间隔。

举例来说,某个系统要对输入信号进行滤波,采用的是一个100阶的FIR滤波器,即。

假设系统的采样率为1KHz,如果系统在1ms之内可以完成一次100阶的FIR滤波运算,我们就认为这个系统满足实时性的要求。

如果采样率提高到10KHz,那么实时性条件也相应提高,系统必须在0.1ms内完成所有的运算。

需要注意,tproess 还应当考虑各种系统开销,包括中断的响应时间,数据的吞吐时间等。

正确理解实时的概念是很重要的。

工程实现的原则是“量体裁衣”,即从工程的实际需要出发设计系统,选择最合适的方案。

对于DSP的工程实现而言,脱离系统的实时性要求,盲目选择高性能的DSP器件是不科学的,因为这意味着系统复杂度、可靠性设计、生产工艺、开发时间、开发成本以及生产成本等方面不必要的开销。

从这个角度而言,即使系统开发成功,整个工程项目可能仍然是失败的。

3.2.2嵌入式应用嵌入式应用嵌入式应用对系统成本、体积和功耗等因素敏感。

DSP器件在这些方面都具有可比的优势,因此DSP 器件特别适合嵌入式的实时数字信号处理应用。

反过来,对于某一个具体的嵌入式的实时数字信号处理任务,DSP却往往不是唯一的,或者是最佳的解决方案。

越来越多的嵌入式RISC处理器开始增强数字信号处理的功能;FPGA厂商为DSP应用所做的努力一直没有停止过;针对某项特定应用的ASIC/ASSP器件的推出时间也越来越快。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