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2-粉尘爆炸危险场所划分及风险控制
2-粉尘爆炸危险场所划分及风险控制
落差是产生粉尘云的最常见释放源: 提升设备、转运设备、料仓、称斗等
敞开式振动筛分机释放粉尘形成粉尘云和粉尘层
软连接处粉尘释放源
管道磨损破裂漏粉
法兰连接松动漏粉
1、粉尘爆炸危险场所区域划分
1.5 区域划分的基本步骤——2)确定释放源的等级
连续级释放源:加工设备内部,例如筒仓、磨机、收尘器、 称斗、筛分机、螺旋输送机、刮板输送机以及物流转接落差 处等; 1级释放源:某些抽取设备的内部或紧邻一个开包灌装点处; 2级释放源:偶尔或短期打开的人孔,有粉尘沉积的粉末处 理间。 标准规定下列各项可以不按释放源考虑:
1、粉尘爆炸危险场所区域划分
危险场所区域划分示例:
• 20区:正常运行时爆炸性粉尘环境长期存在、连续出现或短时 、频繁出现的区域。如:
– 粉尘容器内部场所; – 贮料槽、筒仓等,集尘器和过滤器; – 除皮带和链式运输机的某些部分外的粉尘传送系统; – 搅拌机、粉碎机、干燥机、装料设备等; – 容器外部,由于管理不善而形成不可控厚度的粉尘层 的区域。
1、粉尘爆炸危险场所区域划分
1.2•区域划分的目的和意义
• 安全性的需要
– 爆炸危险场所必须采用更加安全的防爆型电气设备
• 科学性的需要
– 最危险的场所必须选用安全级别最高的电气设备
• 经济性的需要
– 一般危险的场所可选用较低安全级别的电气设备
1、粉尘爆炸危险场所区域划分
1.3•区域划分的依据
• GB 12476.3-2007 《可燃性粉尘环境用电气设备 第3 部分:存在或可能存在可燃性粉尘的场所分类》
3660
1m
29500
0
22000 22000
原煤仓
18800
煤粉仓给煤机Biblioteka 1460013000
1900
输粉管
8000 1m
仓式泵
9200
人孔
磨机
6000
7000 9000
7000
10000
8000
20区
21区
22区
8000
2、粉尘爆炸风险控制
2.1•粉尘爆炸风险的基本概念
综合反映粉尘爆炸事故发生可能性P和后果严重度C 的指标。 常表示为: R=P*C 需要采用系统的分析方法进行粉尘爆炸风险评估。
2、粉尘爆炸风险控制
2.3•粉尘爆炸风险控制方法和技术
3)采取技术手段减缓事故后果 (1)安装粉尘浓度检测报警装置; (2)利用除尘系统、加湿、清扫的方式来降低粉尘浓度在爆 炸下限以下。 (3)利用氮气或二氧化碳等惰性气体控制环境氧浓度在极限 氧浓度LOC以下。 (4)利用降低速度或无火花材料、防爆电气、防爆工具等避 免有效点火源的出现。 (5)采用抗爆结构,或/且安装泄爆装置、隔爆装置、抑爆 装置等降低后果严重度;
内容提要
1、粉尘爆炸危险场所区域划分
1.1 术语-爆炸性粉尘环境和场所 1.2 区域划分的目的和意义 1.3 区域划分的依据 1.4 区域划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1.5 区域划分的步骤
2、粉尘爆炸风险控制
2.1 粉尘爆炸风险的基本概念
2.2 粉尘爆炸风险评估的主要内容 2.3 粉尘爆炸风险的控制措施
1、粉尘爆炸危险场所区域划分
• 压力容器外壳主体结构,包括它的关闭的喷嘴和人孔; • 管道、导管和无接合面的通风道;
• 阀门密封和法兰连接,其设计和结构充分考虑过防止粉尘和 泄漏。
1、粉尘爆炸危险场所区域划分
1.5 区域划分的基本步骤——3)根据释放源等级确定 划分结果;
释放源等级 粉尘云 可控厚度的粉尘层 经常有挠动 很少有挠动 21 22 21 22 21 22
2、粉尘爆炸风险控制
2.2 粉尘爆炸风险评估的基本内容
4)粉尘爆炸风险 险R=P P.C
风险分值 风险等级 60<R 特高
34<R≤60 高
9<R≤34 1<R≤9 中 低
R≤1 可忽略
当系统采取粉尘防爆措施后,爆炸发生可能性和严重度都 会降低,因此需要对计算的风险除以补偿系数,得到真实 的风险值。
2、粉尘爆炸风险控制
2.3•粉尘爆炸风险控制方法和技术
1)采取本质安全设计
(1)利用氮气输送或密封; (2)切向进料防止扬尘; (3)控制颗粒粒径; (4)防静电结构; (5)增加湿度; (6)降低流速; (7)负压操作.
2、粉尘爆炸风险控制
2.3•粉尘爆炸风险控制方法和技术
2)粉尘防爆电气设备的选型( (GB1247.3)
1、粉尘爆炸危险场所区域划分
1、粉尘爆炸危险场所区域划分
无通风条件下倒袋站区域划分图
1、粉尘爆炸危险场所区域划分
通风条件下倒袋站区域划分图
GB17440 粮食加工储运粉尘防爆安全规程
煤粉制备系统爆炸危险区域划分
收尘器
39000
39000
34500 32800
5100
原煤仓
卸料阀
8000
29500
连续级 1级 2级
20 21 22
不可控厚度的粉尘层存在时应划为20区; 通风可以降低区域等级,比如21区降为22区;
1、粉尘爆炸危险场所区域划分
1.5 区域划分的基本步骤——4)考虑边界确定区域范围。
•20区:通常在设备和管道内部;
•21区:通常在11级释放源周围1m直径范围内;
•22区:通常在2级释放源周围或21区外围1米直径范围 内;
• GB50058-2014《爆炸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
• GB17440-2008《粮食加工储运系统粉尘防爆安全规 程》
• GB50414-2007 《钢铁冶金企业设计防火规范》
该标准将粉尘爆炸危险场所分为10区和11区,不 宜采用。
1、粉尘爆炸危险场所区域划分
1.4•区域划分的方法和基本原则
• 方法:爆炸性环境出现的频率和存在的时间 • 原则:频率越高、存在时间越长危险性越大
20区 正常运行时爆炸性粉尘环境长期存在、连续出现或 短时、频繁出现的区域。 21区 正常运行时爆炸性粉尘环境可能偶尔出现的区域。 22区 在正常运行时,可燃性粉尘云不可能出现爆炸性环 境,既便出现也只是短时存在的区域 非爆炸危险区域:未划归为20、21、22区域之外的区域 。
1、粉尘爆炸危险场所区域划分
1.5•区域划分的基本步骤——2)确定释放源位置
• 粉尘释放源辨识 :通常应辨别形成爆炸性粉尘/空气混合物或 生成粉尘层的条件,以及可能出现在工厂中哪一道加工工序中 、哪一个设备上以及哪种可能的操作。
– 在一个粉尘容装系统内,没有粉尘释放,但肯定可以形成粉尘云 。例如原煤仓、煤粉仓等。 – 当考虑粉尘输送系统成为外部释放源时,使用正压(正压气动输送 )时,粉尘更易从设备的泄漏处逸出;而使用负压时,设备外部形 成粉尘区域的可能性就非常低; – 柔性导管比金属管更易成为释放源; – 需要考虑的其它工艺参数,比如粉尘输送速度、粉尘抽取速率和 下落高度。另外,粉尘粒度和水分含量也影响释放范围。
1、粉尘爆炸危险场所区域划分
22区示例: • 滤袋干净一侧,如果一旦出现故障可能逸出爆炸性粉尘/空气混合物。 • 很少打开的设备附近场所,或根据经验由于高于环境压力粉尘喷出而 易形成泄露的设备附近场所;气动设备,挠性连接可能会损坏等的附 近场所。 • 包装车间。操作期间,存储袋可能出现故障引起粉尘扩散。 • 在(收尘袋)装料和出料点、送料皮带、取样点、卡车卸载站、皮带 卸载点等场所附近采取通风除尘措施时,一般划分为21区的场所可以 降为22区场所。。 • 可控制(清理)的粉尘层有可能被扰动而产生爆炸性粉尘/空气混合物 的场所。 • 与泄爆有关的安全设施, 比如爆破片、泄爆门等打开时能产生粉尘释放 的设施。
2、粉尘爆炸风险控制
2.2 粉尘爆炸风险评估的基本内容
1)粉尘爆炸事故危险源的辨识
•管理的缺陷:未制定粉尘防爆管理制度、操作规程、应急预案 等。
2、粉尘爆炸风险控制
2)事故发生可能性分析需要考虑的因素
•爆炸性粉尘环境出现的频率,分为20区,21区,22区和非危险 区 •点火有效性分析 粉尘的着火敏感度P1
风险控制中几个易混淆的问题
1. 粉尘爆炸泄压与压力容器安全阀的区别
粉尘爆炸是化学爆炸,泄爆需要考虑化 学反应的速度,因此一般需要较大的泄压 面积;压力容器超压多是物理爆炸,压力 上升速度较慢,安全阀可以满足要求。
风险控制中几个易混淆的问题
2. 抑爆和惰化的区别
风险控制中几个易混淆的问题
3. 防爆方法的选择
(1)与气体防爆电气的区别 •防爆原理不一样 •气体和粉尘点火温度相差较大 (2)粉尘防爆电气的类型 Ex iD,Ex tD,Ex mD,Ex pD
粉尘爆炸危险场所防爆电气选择 GB12476.2
关于粉尘防爆电气常见的问题
(1)电气外壳防护等级IP65是否就等同防爆电气? (2)粉尘爆炸危险场所选用了防爆电气怎么办?
P2
事故发生可能性 性P=P1*P2
粉尘爆炸可能性矩阵分析
爆
炸 性 环 境 等 级 分 数
5
Ⅰ
Ⅲ
Ⅳ
Ⅴ
3 1
0
Ⅰ Ⅰ
Ⅱ Ⅰ
Ⅲ Ⅱ
Ⅳ Ⅲ
Ⅰ
Ⅰ
Ⅰ
Ⅰ
0
1
3
5
点火源有效性分数
2、粉尘爆炸风险控制
2.2 粉尘爆炸风险评估的基本内容
3)粉尘爆炸后果严重度C的分析 物质特性,爆炸压力及上升速率 粉尘数量(TNT当量法) 设备设施(长径比、连通性、封闭性) 人员分布 建筑布局
2、粉尘爆炸风险控制
2.2 粉尘爆炸风险评估的基本内容
1)粉尘爆炸事故危险源的辨识
•建筑、工艺及设备辨识: 3)可产生爆炸性粉尘环境的设备包括但不限于:磨机、混合机、 干燥机、斗式提升机、皮带机、刮板机、螺旋输送机、料仓、缓 冲斗、收料容器、除尘器、管道、地坑、电子称等; 4)导致工艺或设备产生点火源的条件或状态包括但不限于:摩 擦、撞击、过载、电气短路老化、静电、粉尘自热、跑偏、打滑、 断带等; 5)导致爆炸后果严重的工艺或设备的条件或状态包括但不限于: 粉尘堆积、长径比大于 于10、设备联通、建筑多层、人员密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