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保护层扫描仪操作说明
一、开机预热:
首先开机预热20~30分钟左右,再调零。
(使用前必须先调零)开机预热后按〔调零〕键,仪器进入自动调零状态,显示器显示0-----。
仪器完成自动调零显示就会出现P-0000,如果仪器显示1-****或2-****时,说明零点偏差较大,请调整传感器上的手动调零。
具体步骤:缓慢调整传感器上电位器(对应显示中1或2通道),观察仪器主机显示的数据,(1-****或2-****)将数据调整到最小,达到自动调零范围内,手动调零调整到位,在测试过程中一般不需要再调整。
传感器手动调零分1通道、2通道,对应仪器主机显示:1-****,2-**** ,当仪器主机分别显示各通道1-****或2-****-之间任何数据时,应手动调整各对应通道零点,缓慢调整对应通道电位器,减小数据。
1通道调整完毕,自动跳到2通道调整,完成后显示P-0000。
如果想查看零点实际数据,请按动〔选择〕键,连续按动3次后,(第一次显示00----,第二次显示---000)此时仪器主机交替显示0*****、-*****两组数据,此显示表示两个通道的A/D实际采集的数据。
可作为手动调零后的检查依据。
此时数据范围应在(28800)
左右。
(请注意:手动调零电位器出厂前调整在零点范围,只需转动很小范围即可。
如果转动范围过度,请耐心反复调整。
调整好零点,使用过程中再手动调零时,只需小范围转动即可。
)
二、测量混凝土内部钢筋有无:〔功能〕键为测量混凝土内部钢筋
有无而设置的,配合仪器主机显示器显示的最大值确定混凝土内部钢筋走向。
〔功能〕键同时可设置探测灵敏度范围,按动第一次,主机仪器显示A1****,低灵敏度测量;按动第二次,主机仪器显示A2****,一般敏度测量;按动第三次,主机仪器显示A3****,高敏度测量。
根据数据的变化规律,可测量混凝土内部钢筋有无。
具体使用步骤如下: 1)首先了解测试原理进入A1----,A2----的测试状态,仪器主机测试传感器采集数据的*变化量*,又称相对测试法。
所以必须缓慢移动传感器探头(通过运动得到变化的数据)才能正确测试。
主机仪器根据数值变化量的大小相对测量,变化量的大小通过显示短线(--、、、)的数量多少表示。
进入A3----的测试状态,仪器主机测试传感器采集数据的*直接变化量*,又称绝对测试法。
所以可以直接得到传感器探头(不需要运动就可得到数据的变化)测试数据的变化量。
变化量的大小通过显示器显示测试数据的变化量判断。
每次起动A1、A2、A3、、、主机仪器都首先进入存初值的执行程序,(有软件调零功能)然后再进入主运动程序。
所以当每一次按〔功能〕键时应根据测试需要靠近或离开被测物体。
2)测试过程离开被测物体一定距离,第一次按〔功能〕键,此时主机仪器显示A1、等待片刻,当显示(1 )后,手持传感器在被测物体表面*缓慢移动*,当传感器靠近被测物体内部铁磁材料后,主机蜂鸣器鸣叫,同时仪器主机显示1-***变化的短线。
(当仪器没有预热好,或靠近混凝土表面,或出现各种干扰时,主机蜂鸣器也会出现鸣叫。
)根据仪器主机显示器显示短线变化的多少,判断混凝土内部钢筋的
有无。
注意:当传感器停止运动,(测量数据逐渐停止变化)显示器中显示变化的短线逐渐消失,恢复为(1 )。
第二次按动〔功能〕键,(*离开被测物体再启动*)主机仪器显示A2,除灵敏度变化外,使用不变。
第三次按动〔功能〕键,(*离开被测物体再启动*)主机仪器显示A3,等待片刻当显示(3 )后,手持传感器靠近被测物体内部铁磁材料后,仪器主机显示3-****变化的数据。
由于此状态是测量数据变化的绝对值,所以
显示器显示(3-****)的变化数据可能逐渐增加,(仪器内部,外部环境温度的变化、干扰的出现)此时可根据情况再次按动〔功能〕键,(*离开被测物*软件调零)使数据变小,根据数据的变化判断钢筋位置,(蜂鸣器不响)越靠近混凝土内部钢筋位置数据越增大,出现最大值后数据逐渐变小(并出现负号)时,最大值处便是钢筋位置。
请注意反复、左右移动最后判断。
反复测量可准确测定物体内部钢筋位置。
三、测量混凝土内部钢筋走向:完成被测物体内部铁磁材料大致位置范围的测量后,应继续测量。
手持传感器在被测物体表面缓慢移动,观察仪器主机数据的变化,当测量数据增加时(3----状态),如果在数据逐渐变大到最大值后开始变小的方位上,
再缓慢旋转传感器360度,观察与传感器纵深方向平行的位置,(传感器底面黑色或红色线段的位置)仪器主机数据显示最大值的方向---便是被测物体内部钢筋走向。
为准确测定混凝土内部钢筋直径或保护层深度,反复测量几遍,定准钢筋走向,做好标记,以便下一步测量。
四、设置钢筋直径、测量保护层深度:
1. 首先按〔选择〕键,使仪器主机显示00。
2. 再按〔参数〕键,按动一次加一,加到位置值。
仪器显示**----。
仪器主机显示器左边两位为钢筋直径参数,范围06MM~40MM(三套传感器总测量范围,可根据不同传感器设定参数),加到40后自动变06。
设置钢筋直径过程中同时将深度设置参数清0(显示器右边三位数据)以备测量。
设定后可以开始进行测量1)首先离开被测物体按〔调零〕键,等待仪器主机调零点初值正常后,(如需调零,见手动调零)显示P-0000。
2)将传感器放置在被测物体已知钢筋走向的放位(将传感器底部的定位线对准钢筋位置)上,再按〔测量〕键,仪器主机显示L-1---后,等待主机仪器计算并显示结果。
(**-***)左边两位**表示直径,右边三位表示深度。
单位:MM,反复测量可得到较准确的数据。
如果显示器显示HH----,表示没有测准或数据不对,请重新测量。
3. 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如果需要多次测量参数,取平均值。
可再次按动〔测量〕键,此时仪器主机显示器再次显示L-1---,表示已进入第二次测量状态,等待计算显示测量结果,显示计算的结果为第二次的测量值。
如果再次启动〔测量〕键,仪器主机显示器再次显示L-1---,表示已进入第三次测量状态,显示计算的结果为第三次的测量值,以此类推,可多次测量,最后人工计算平均值。
***如果需要退出测量状态,按动〔清零〕键或〔复位〕键即可。
***关机后设置值自动清零。
五、设置保护层深度、测量钢筋直径:
1. 首先按〔选择〕键,二次按动〔选择〕键,(第一次仪器主机显示00----,表示钢筋直径的设定)第二次仪器主机显示---000,此时可开始设置保护层深度。
2. 再按〔参数〕键,按动一次加十,加到设置值,仪器显示---***。
仪器主机显示器右边三位为保护层深度参数,范围10MM~150MM (三套传感器总测量范围,可根据不同传感器设定参数)。
每次加十,加到150后自动变0,设置保护层深度过程中同时将钢筋直径参数设置值清0(显示器左边两位),以备测量。
设定后可以开始进行测量。
其步骤(见四-2)
3. 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与四-3相同)
六、保护层深度、钢筋直径的估测:
仪器开机时,参数设定单元为00-000,表示现测量状态是估测保护层深度,钢筋直径(即两个参数均为未知)。
基本操作步骤与设置参数测量一样。
即1-起动〔调零〕键;2-
起动〔测量〕键。
不同操作步骤如下:当测量计算出结果后,显示器显示**-***,此时的直径**MM,保护层深度***MM,仅为参考数据。
如需要进一步准确,可估测结果之一(直径或保护层深度)作为假设已知参数,进行设置参数测量(设置已知直径,测量保护层深度或设置已知保护层深度,测量直径),两个条件相互交替使用测量,最后确定被测混凝土内部钢筋直径;保护层深度。
请注意:两个参数均未知的测量、计算时时间等待比较长(即当按动〔测量〕键后,需要较长时间后才能出结果,请耐心等待)。
*由于该仪器配置不同形状的传感器(圆形、长形),长形传感器有方向性,所以每次自动〔调零〕、〔测量〕时应顺着传感器测量方向,或钢筋走向方向,即测量测试方向。
圆形传感器方向性忽略。
*
七、工程现场测量建议(仅供参考)
由于仪器标定选用螺纹钢,并且在空气介质中测定系数,而在工程现场测定混凝土内部钢筋直径、混凝土保护层深度过程中,由于混凝土材料内部的磁质含量不同,杂志分布的不均匀性,测验测量中会产生误差。
请注意如下几点: 1. 测量混凝土内部钢筋位置过程中,应注意仪器主机显示器显示数据的变化规律,逐渐增大,逐渐减小,个别的跳变量应忽略。
蜂鸣器的鸣叫与数据的变化结合起来运用。
2. 大范围的测量混凝土构件时,最好测量数个测试参数点,取样观测以便测量准确。
实际中的混凝土内部钢筋直径,保护层深度与测量中的数据比较,修正线性误差。
3. 当测量混凝土内部相同直径钢筋相交接点时,测量数据变化增大。
4. 如果需要测定混凝土内部双层钢筋直径、保护层深度,首先测定钢筋走向位置,然后在混凝土构件两面双向相对测量。
再做几个典型参考点,取样观察,找出实际值与测试值的线性误差。
***《钢筋保护层参数测试仪》已处于批量投产阶段,欢迎现使用单位提出宝贵意见。
如出现质量问题,三个月包换,保修一年。
在此感谢广大用户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