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单元教学设计心得-心得体会模板
单元教学设计心得-心得体会模板
单元整体目标分析
1、掌握氧气、二氧化碳气体的性质及用途;
2、掌握气体的实验室制法的一般思路方法;
3、掌握气体的实验室制法中装置的设计、 气体的收集、 验证和验满的方法;
4、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实验现象的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 动手能力;
5、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及严谨的工作作风。
教学课时
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我发现主题单元设计可以帮助我清晰地解析主题单元 教学的学习内容,归纳学习内容。它可以:
1、帮助我指导学生仔细读单元主题,带着单元主题走进每个环节。 2、老师在指导学习每个环节时, 紧扣单元主题, 让学生从模块中构建思路。 3、学完内容要进行梳理总结时,围绕单元主题,抓住内容引导学生巩固与 综合运用。 4、同时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创造性能力,构建创新思维模式,为学 生学习、研究及自主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通过此次的学习,我了解了单元学习规划的重要性,使我对如何利用好本 资源,做个优秀的引导者更有信心了。 单元教学设计心得( 2): 1. 什么是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1、教师利用设问、实验及影像资料等直观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认识氧气的物理 性质;
2、教师演示物质在氧气中的燃烧实验, 要把学生注意力放在引导学生观察、 比较几种可燃物在空气、 氧气中的燃烧现象, 从中归纳出氧气的化学性质, 同时 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
围绕主题,制定单元设计
一个有效的单元教学设计不能是教材内容的简单呈现、识记或操练,它应 该围绕着一个主题展开, 并且由浅入深、 层层递进地设计。 下面是笔者对“气体 的实验室制法”为主题的单元设计:
主题名称
气体的实验室制法
教学内容分析
本单元的主题是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是九年级化学中非常重要的学习内容。为 了达到让学生了解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教材选取学生身边最熟悉 的物质氧气和二氧化碳作为学习的素材, 学生学起来亲切, 易于理解和接受; 又 由于气体的实验室制法与气体的性质关系非常密切, 因此可按如下的教学思路完 成本单元的教学: 氧气的性质→氧气的实验室制法→二氧化碳的性质的性质→二 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这样学生先知道气体性质可为学习制法作知识储备, 先初 步了解气体的实验室制法到最终掌握、 熟练应用制法的学习过程, 符合学生的认 识规律。
2. 为什么要进行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目前,老师们的教学设计大多拘泥于单课时内容的就课论课,一方面缺少 了整体上的把握,另一方面对各种教学要素的选择和应用缺乏回旋余地。因此, “单元教学”跟传统的单课时教学的一个明显的区别在于, 前者是系统教学, 后 者是先分散后总结式的教学。 化学新课程提出的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 态度与价值观三维课程目标, 是一个相互、 相互渗透的整体, 是学生在学习活动 中实现科学素养提升的多个侧面。 从一般意义上说, 教师的每一堂课都应当体现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 因为这些目标是难以分 割地融合于一体的。 但是, 就一堂具体的课堂教学而言, 又有一个更需要突出什 么目标的问题。 有的课程内容宜通过“亲历过程”获得方法的启示, 就可以突出 “过程与方法”目标; 有的课程内容蕴含丰富的思想道德因素, 就可以着重进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 那种将三维目标不加分析机械地套用在每一堂课 上的做法,并不是很妥当的。笔者认为,在实际教学中,要全面关注三维目标并 将它们整合于统一的教学过程之中;落实三维目标的基本单位不应当是一节课, 而应该是一个单元。
教学任务
教学活动
第 1 课时
使学生了解氧气的物理性质(色、态、味、密度、熔点、沸点、水溶性等) ;使 学生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观察和描述木炭、硫、铁,红磷,蜡烛在氧气中燃烧 的现象,从中归纳出氧气的化学性质) ;了解氧气的主要用途,氧气与人类的关 系密切。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实验现象的能力, 使他们学习通过实验来研究物质 及其变化的科学方法
3. 如何实施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1 」 「 2 」 「 3 」
吃透教材,构建单元主题
教材作为构成教学系统的最基本的要素, 是教师教和学生必不可缺少的重要 载体。但在课程改革中,最现实的问题之一是如何实现三维目标 ?因此,在实际 教学中,教师就不能照本宣科地“教教材”, 必须从三维目标的实现的根本立场 上去认识和建构教学的单元。 也就是说, 教师必须从教材中的单元走出来, 将其 转化、重组或重新建构适宜学生科学素养提升的教学单元, “用教材去教”。 如 沪教版教材中第二章有关常见的氧气、 二氧化碳气体的学习, 由于气体性质与气 体的实验室制取方法关系非常密切, 制法中的收集方法的选择、 生成气体的检验 等内容的学习都需要考虑气体的性质, 因此考虑构建“气体的实验室制法”为单 元主题学习也就顺理成章, 围绕这个主题把整个单元的各项目标加以整合, 再分 别把教学目标分配到各课时中,逐一落实,各个突破,就能达到“每课有得,所 得不同”的目的。
单元教学设计心得
主题单元教学是根据课程实施的水平目标, 确立若干个教学主题 , 教师遵循 学生身心的一般规律, 以主题为线索, 开发和重组相关的教学内容, 进行连续课 时单元教学的教学方式。 开展主题单元教学时为了体现学习领域水平目标达成的 针对性、 知识技能教学的连贯性和开放性、 生活化等特性, 将整个教学置于具体 的生活情境之中, 有利于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意义建构, 重视学生技能的综合运用 的实践体验,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知识和技能的能力和意识。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指教师在对课程标准, 教材等教学指导性资源进行深入地 解读和剖析后, 根据自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以及学生的情况和特点, 对教学内 容进行分析、整合、重组,形成相对完整。 这里的单元是一个教学主题, 由若干节具有内在的课所组 成。这些具有内在的若干节课相互间形成一个有机的教学过程,其知识、方法、 态度等内容也集合成了一个统一的板块,不能简单理解为单元就是“教材的单 元”。一个教学单元应该有多大,并没有严格的规定。要根据目标、内容、学生 发展的需要等方面来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