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功能对等理论下《老友记》字幕翻译策略

功能对等理论下《老友记》字幕翻译策略

功能对等理论下《老友记》字幕翻译策略
【摘要】本文运用奈达功能对等理论,以《老友记》中的部分字幕翻译为例,分析并探讨字幕翻译的相应策略,从而证实“功能对等”原则在字幕翻译中的有效运用。

【关键词】功能对等;《老友记》;字幕翻译;翻译策略
一、功能对等理论简介
功能对等又名“动态对等”是由当代美国翻译理论家奈达提出的,此理论对翻译研究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动态对等”翻译并不等于传统意义上的自由翻译或活译,因为动态对等翻译要求译文在不同的语言结构中要尽可能真实地再现原文意旨;而自由翻译或活译没有此要求,自由翻译往往是译者任意地发挥。

功能对等理论的基本点是:将原文文本读者的理解和欣赏方式与译文文本接受者的理解和欣赏方式加以比较,即指译文接受者对译文的反应要基本等同于原文接受者对原文的反应。

二、《老友记》简介
《老友记》是美国的一部幽默情境喜剧,它的播出受到了全球观众的喜爱。

此剧中的人物主要有:富家小姐——rachel,厨师——monica,按摩师——phoebe,三流演员——joey,公司主管——chandler,古生物学教授——ross。

剧中将这6个朋友生活中的工作、爱情、友谊、矛盾、欢笑等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也让全球观众感受到了美式幽默。

三、字幕翻译的功能对等
随着跨文化交流的深入发展,外国影视受到越来越多国人的喜爱。

在此过程中字幕翻译就显得尤为重要。

字幕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文体,同样要遵循奈达的功能对等原则。

丹麦翻译家henrik gott—lieb提出了迄今为止最重要的字幕翻译特征即书面的、添加的、同步的、短暂瞬时性的、多符号性的。

字幕翻译的任务是在时间和空间的制约下,根据导演及编剧的意图向译语观众最有效地传达相关信息。

四、功能对等理论下《老友记》字幕翻译策略
(一)归化与异化
归化,就是源语的语言形式/习惯和文化传统的处理以目的语为归宿。

即用符合目的语的语言形式/习惯和文化传统的最切近自然对等的概念进行翻译。

例如,(season1.7)罗斯正准备向瑞秋表白,瑞秋却遇到了保罗,并且和保罗一见钟情。

当瑞秋把保罗介绍给朋友后,罗斯即失望又气愤,于是跟保罗有了下面的话。

ross: do you know the word “crap-weasel?”
罗斯:你懂“二百五”是什么意思吗?
paolo: no.
保罗:不知道。

ross: that’s funny, you are a huge crap—weasel.
罗斯:真搞笑。

你就是一个超级二百五。

此对话中“你就是一个超级二百五。

”采用了归化法。


“crap-weasel”译为国人所熟悉的“二百五”,不仅充分体现出罗斯当时愤怒与无奈的纠结心情,而且很容易被国人理解,从而达到了功能对等对于理解效果上的要求。

异化,就是源语的语言形式/习惯和文化传统的处理以源语为归宿。

即尽量用源语的语言形式/习惯和文化传统进行翻译。

异化法能最大限度地保留译文的原文特色,并向译语受众传播源语文化。

但由于文化背景和传统的差异使源语受众所熟知的某些词汇的文化内
涵并不为译语受众所熟知,因此采用异化法在某些情况下想要达到源语受众和译语受众对等的反应非常困难。

例如,(season 7.14)乔伊觉得领结会使其喉结不舒服,于是辩驳道:“but it hurts my joey’s apple.”(可是乔伊的苹果会痛。

)此句中“乔伊的苹果”采用了异化法。

据说,喉结是卡在亚当喉咙里的禁果,所以称为“adam’s apple”,而乔伊却认为喉结是以每个人的名字命名的,因而把其喉结称为“joey’s apple”。

当对《圣经》不甚了解的国人看到这样的译文后,并不能感受到此处的幽默。

也就达不到功能对等对于理解效果上的要求。

(二)直译与意译
直译,指的是在语言条件许可下,译文不仅传达原文的内容,还尽可能完整地保留原文的修辞风格及组句形式。

例如,(season2.11)在以下对话中,钱德幽默地回答了莫妮卡的问题。

monica: okey, this is so hard, i cant’t decide between
lamb or duck.
莫妮卡:好吧,这个很难,我分不清羊肉和鸭肉。

chandler: well, of course. lambs are scarier, otherwise,the movie would’ve been called “silence of the ducks”. 钱德:当然了,羔羊更可怕些,否则,那部电影就要叫“沉默的鸭子”了。

此对话中“沉默的鸭子”采用了直译法。

《沉默的羔羊》是一部风靡美国的电影,译者在此采用直译恰当地展现出了钱德的性格特征。

这不仅达到了功能对等的自然切近,而且也会使译语受众产生想要观看《沉默的羔羊》的愿望。

意译,也称自由翻译,它是只保持原文内容、不保持原文形式的翻译方法。

例如,(season1.14)罗斯正在餐厅和女朋友约会,恰巧遇到了其前妻和她的同性恋女友。

当罗斯的女朋友问他,她们是谁时,罗斯不想回答但又不得不回答于是就发生了下面的对话。

lady: who are they?
女士:她们是谁?
ross: the blond is my ex-wife. the woman touching her is her···close, personal friend.
罗斯:金发的是我前妻,碰她的是她的……亲密的,私人的朋友。

lady: you mean,they are lovers?
女士:你是说,她们是情人?
ross: if you want to put a label on it.
罗斯:如果你硬要这么说的话。

此对话中,“如果你硬要这么说的话。

”采用了意译法。

根据上下文,我们推出,罗斯的意思是:“是的,她们是情人。

”因此,根据功能对等原则,此处译文更贴近原文意思,便于译语观众理解。

五、结语
“功能对等”并不是译文与原文的完全对应。

在字幕翻译中为了使译语观众对影视内容产生与源语观众同样的感受,译者需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如直译、意译、归化、异化等,使译文达到最切近,自然和对等的效果。

本文用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对《老友记》中的部分字幕翻译实例进行了分析,以此证实“功能对等”原则在字幕翻译中的有效运用。

【参考文献】
[1]eugene a.nida.翻译科学探索[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2]eugenea.nida&charlesr.taber.翻译理论与实践[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3]李运兴.字幕翻译的策略[j].中国翻译,2001(04).
[4]李和庆.薄振杰.规范与影视字幕翻译[j].中国科技翻译,2005(02).
[5]万灿.功能对等翻译理论浅析老友记字幕翻译[j].黑龙江科技
信息,2009(30):226.。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