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概论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概论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认识
及发展趋向
姓名郭晓娜
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
班级工艺(定单)2009
摘要:介绍自己对化学工程与工艺这一专业的认识,学习过程中的体会;在大致了解了本专业的基础上,浅谈自己对本专业的发展情况的看法。

前言: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各行各业都显示出勃勃生机,而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化学工业更是显示出支柱产业的地位。

走进化工天的,一切都充满了新奇,原来社会的绚丽多彩源于此。

化学工程与工艺,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发展前景无限广阔。

其中,能源化工和精细化工更为值得期待。

一、专业了解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具有两大特色:一是工程特色显著,对化学反应、化工单元操作、化工过程与设备、工艺过程系统模拟优化等知识贯穿结合,;二是专业口径宽、覆盖面广,能够开拓学生从事科学研究、产品开发的能力,在精细化学品、涂料及应用、高分子化工与工艺等方面更有研发和应用能力。

基于以上两点,本专业学生能在化工、轻工、医药、环保、军工、冶金、汽车、机电等众多工业领域施展才华。

主要学习化学基础、化工单元操作、化学反应工程、化工工艺与过程、化工优化与模拟等化工基本原理、研究方法和管理知识,受到化学与实验技能、工程制图能力、工艺设计方法、电子与电工技术、计算机应用、外语能力、科学研究方法的基本训练。

初步掌握一门外语,能比较顺利的阅读本专业的外文书刊,具有听、说、写的基础。

化学工程与工艺又分为以下几个研究方向:
1.化工工艺方向
培养目标:通过学习基础化学、化工单元操作、化工热力学、化学反应工程、化学分离工程及化工工艺学等课程的基本理论和工程实践知识,初步掌握化工生产的基本原理、生产工艺过程与设备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设计方法。

本专业毕业生具有对化工新产品、新工艺、新设备、新拄术研究和开发的初步的能力;具有对化工生产技术经济分析与生产管理的能力。

主要课程: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化工工艺学、工业催化反应工程、化工仪表、分离工程等。

就业范围:可从事化工生产过程运行、研究、开发、设计和管理工作。

适合于化工厂、化肥厂、焦化厂、煤气厂、制药厂等化工企业的技术和管理工作,也适应于化工研究和设计单位的开发设计工作。

2、工业分析方向
培养目标:掌握化学分析与现代仪器材分析基本原理的技术,从事各工业部门开发与研究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通过本科四年学习,使学生获得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掌握化学分析与现代分析仪器的理论、操作方法、分析技能与各个领域的发展趋向,具有选择拟定和改进分析方案,研究有关工业分析方面问题的能力。

主要课程:无机化学、化学分析、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结构化学、计算机语言、电化学分析、发射光谱及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气液相色谱分析、有机分析、可见紫外及红外分光光度分析、核磁的质谱分析。

就业范围:可以在化工、煤炭能源转化、冶金、垃质矿物、环保、轻工、食品、建材及商检等部门的大中型实验室、研究所从事开发研究及教育管理等工作。

3、精细化工方向
培养目标:培养能从事精细化工产品合成、生产、工艺设计及研制开发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精细化工包括:合成洗涤剂、表面活性剂、助剂、染料、颜料、涂料、香精、色素、合成药物、食品添加剂方面。

主要课程:化学、波昔分析、精细有机合成单元反应、精细化学晶化学、表面活性剂化学及工艺学等。

业务能力:掌握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化学单元操作和化学反应工程的基本理论;掌握精细化工产品生产工艺的基础知识;具有精细化工产品的研制和开发的能力;掌握精细化工产品的生产过程,具有工艺设计、设备计点、技术改造和管理的初步能力。

4、高分子化工方向
培养目标:主要学习从单元合成高聚物的基本理论和生产工艺及设备。

高聚物包括合成橡胶、合成树J旨、合成纤维、塑料以及油漆、涂料、粘合剂等产品。

还学习高聚物成型加工课程,以适应加工部门的需要。

本专业主要培养从事高分子合成和高分子材料的研究、开发设计和生产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化工原理、化工机械、商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学、高聚物合成工艺学、高囊物成型加工、算法语盲、企业管理、技术经济等。

就业范围:可从事有关高聚物合成的生产、设计科研部门和高聚物加工部门{塑料、纤维生产工厂及研究部门)以及有关应用单位工作。

5.能源化工方向
此方向主要研究以煤、石油气、天然气等为原料经过化学化工过程实现综合利用的工业。

包括有机化工、无机化工产品的分离与合成,生产的基本原理、方法和工艺过程。

以及相应的洁净生产技术。

进行新工艺、新设备和新产品的技术开发以及能源清洁利用的研究,以维持整个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毕业生适用方向:化工、冶金、煤炭、电力、建材、城建、环保等所属公司、工厂、设计院和研究院从事工艺及过程开发、工程设计、新产品研制及技术改造和生产管理等技术性工作;高等院校从事化学工程与工艺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从事有关化工经贸与管理工作。

二、精细化工和能源化工的发展前景更为广阔。

最新报道,2011亚洲石油和化工科技大会在天津召开。

就在这次天津举行的亚洲石化科技大会上,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会长李勇武表示,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在“十一五”期间发展迅速,多种石化产品产量位居世界前列,2010年全行业实现总产值8.88万亿元。

到“十二五”末时,这一数字有望增至15万亿元。

据了解,“十一五”期间,中国石化产业在面临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成绩显著。

李勇武说,2010年,全行业实现总产值比2005年时增加了1.6倍。

多种石化产品产量位居世界前列,其中原油产量达到2.03亿吨,原油加工量4.2亿吨,乙烯产量1419万吨。

行业技术方面,“十一五”期间,全行业在新型煤化工技术、石油勘探开发技术、催化新技术、新型环保与节能技术等重大关键技术方面取得一系列突破性成果。

五年来,行业进出口额增加13倍,2010年时达到45878亿美元,累计引进外资42718亿元。

李勇武透露,由中国石化联合会组织编制的我国石化产业“十二五”规划,
即将在5月底出台。

综合国内外精细化工发展现状,不难发现,我国精细化工产业,市场广阔,发展潜力巨大。

据统计全球500强中有17家化工企业,其中前几位是美国杜邦公司、德国巴斯夫公司、赫斯特公司和拜尔公司,美国的道公司以及瑞士的汽巴—嘉基公司等。

它们都有百余年的历史,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都大力发展石油化工,后来逐渐转向精细化工。

德国是发展精细化工最早的国家。

它们从煤化工起家,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以煤化工为原料的占80%左右,但由于煤化工的工艺路线和效益不佳,1970年起以石油为原料的化工产品比例猛增到80 % 以上。

我们国家自80年代确定精细化工为重点发展目标以来,在政策上予以倾斜,发展较为迅速。

“八五”期间已建成精细化工技术开发中心10个,年生产能力超过800万吨,产品品种约万种,年产值达900亿元,已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20世纪末精细化工率达到35%。

这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

他们仅就电子工业一项就需精细化学品1.6万种,彩电需7000多种,国内产品配套率都不到20%,其余靠进口。

其它在织物整理剂、皮革涂饰剂等方面更为短缺。

另外从我国精细化工产品的质量、品种、技术水平、设备和经验来看,都不能满足许多行业的需求。

结论: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前途广阔,我们要继续努力,有计划有目标的培养自己,培养设计、优化与管理能力,具有从事科学研究、产品开发的能力,更有研发和应用能力。

精细化工与能源化工值得期待。

参考文献
1.《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认识的探索与实践》赫文秀王亚雄
《化工时刊》第24卷第3期
2.《国内外能源发展与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建设》陕北专论李树元
3. 报道《2010年全行业实现总产值8.88万亿元》《广州日报》
4.《国内外精细化工的发展现状》中国能源信息网。

相关主题